01.31 總是脫鉤跑魚?看完這篇,跑魚率直線下降!

相信釣友們在垂釣的過程中,都會有脫鉤跑魚的現象,而且一般跑的都是個體偏大的魚。

這往往會極大地影響到釣友們的作釣心情,還會驚擾到了窩中的其它魚兒。

針對常見的脫鉤跑魚的原因,今天為大家帶來一份比較系統的分析,希望能幫助大家儘量少跑魚、不跑魚。

常見的脫鉤跑魚原因如下:

1、主觀原因造成的跑魚:垂釣者對漁具的使用方法不瞭解,造成搭配不當、準備不充分、考慮不周全而導致跑魚。

2、自身原因造成的跑魚:垂釣者急於求成,遛魚操作不當,或是過早的提竿、抄魚不成功等原因。

3、客觀原因造成的脫鉤跑魚:水情魚情以及水底環境,漁具質量等各種因素,比如掛底斷竿等非人為因素造成的脫鉤跑魚現象。

那麼,如何做好相應的應對措施呢?

脫鉤跑魚的應對方法:

一、針對主觀原因造成的脫鉤跑魚的現象

垂釣者在出釣前一天晚上就應該對釣具有一個簡單的梳理,比如,釣線是否準備齊全,釣鉤是否認真手綁。多檢查幾遍,看看鉤子、子線、主線、乃至魚竿、架竿、失手繩等有無損壞,是否可能對第二天的垂釣造成影響等,這是成為一個好釣手的必備途徑之一。

在這裡小編延伸一下,因為這一點是導致非常多的釣友脫鉤跑魚的原因——綁鉤沒綁好,總是轉頭。

綁鉤是有竅門的。鉤柄與線連接時,線應在鉤柄的內側而不應該在外側。在內側時鉤的穩定性好,魚易中鉤。而在外側,魚鉤的穩定性差,從而減弱了刺魚的力量,容易造成魚脫鉤。

所以綁鉤時一定要注意,線應在鉤柄的內側而不應該在外側。

總是脫鉤跑魚?看完這篇,跑魚率直線下降!

同時,釣鉤的使用不正確也是脫鉤跑魚的一大原因。若是垂釣個體較大的魚,鉤子小了很可能會造成刺不深的現象,從而導致跑魚,所以釣大魚的鉤子要相應地大一點。同樣,大鉤釣小魚也是類似的道理,鉤餌較大,小魚根本入不了嘴,只會咬到釣餌的邊緣,提竿覺得有魚重卻是空竿就很正常了。除了鉤子的大小,還要考慮鉤子的型號,比如釣鰱鱅、鯰魚等大魚時,不宜使用鉤尖向里扣的鉤子,應該使用鉤門較寬的敞口的鉤子,才比較容易刺中較大的魚嘴。

總是脫鉤跑魚?看完這篇,跑魚率直線下降!

二、針對自身原因造成的脫鉤跑魚的現象:

新手在垂釣中應該盡力集中精力釣魚,少說話多看漂,細心對待浮漂表現出來的每一個動作,認真抓住每一個可能導致脫鉤跑魚的環節。

在面對大魚時,注意配合使用失手繩以及抄魚入戶不要操之太急等,要適當發展出一套適合自己的遛魚和抄魚方法,防止脫鉤跑魚,將漁獲穩穩的抄入戶中。

新手常犯錯誤如下:

揚竿力氣過大。很多釣魚新手都習慣在魚上鉤的第一時間立刻大力提竿,這非常容易讓本來就沒被勾牢的魚跑掉,也容易勾破魚嘴。此外,如果揚竿力氣過大,也容易被鉛墜誤傷到。因此,新手們需要重複練習靠手腕抖動來提竿,避免提竿時用力過猛。

逗魚方向不準。在釣大魚時,新手們往往掌握不好逗魚方向,造成與魚拔河的現象,結果往往是線斷魚跑。謹記以下口訣:魚衝的時候宜放,魚停的時候宜拉,魚轉的時候宜跟,魚翻的時候宜抄。總之要記住,逗魚不能向魚跑的反方向拉。

總是脫鉤跑魚?看完這篇,跑魚率直線下降!


遛魚操作不當。有些釣魚人仗著自己使用的是大線組,在提竿遛魚時直接硬拉,結果不是將魚唇拉開,就是拉斷釣線,最終造成脫鉤跑魚。還有一些釣魚人在魚咬鉤後過於激動,直接要將魚提出水面。由於見到光魚受驚會拼命進行掙扎,往往周旋幾次就會跑掉。刺魚時,應充分抖動手腕,力度掌握均勻,防止刺入太淺導致脫鉤跑魚或者刺魚太猛而導致拉託魚唇,在遛魚剛開始的階段就脫鉤跑魚。因此在遛魚時,釣魚人應將魚留在水面下多待會兒,待魚的體力耗盡後再提出來不遲。

餌料味型過重。新手在配製魚餌時,多會把餌料香味調得非常濃。因為新手們多認為,香味越濃,誘魚效果越好。這種想法正確的一面是,如果水體中只有一種對象魚,那麼魚的上鉤率確實會變高。但現實中的野釣水域或黑坑池塘,不可能只有一個魚種。若配製魚餌時香味過濃,往往會只有青魚或草魚等個體較大的魚中鉤。如果新手此時使用的是短竿細線,稍不注意就會折鉤斷線,嚴重時還會損失釣竿。因此,配製魚餌時,餌料的濃香味不是越大越好。

總是脫鉤跑魚?看完這篇,跑魚率直線下降!

三、針對客觀原因造成的脫鉤跑魚的現象:

水中的魚被釣猾了:經常有人垂釣的水域,魚較猾,吃餌時警覺性很高,釣魚人稍不注意提前揚竿,魚就吐餌遊走。

針對這樣的滑魚脫鉤的情況我們更應該注重餌料的入口性,讓餌料更蓬鬆,同時縮小子線號數使餌團更容易入口則會減少滑魚脫鉤率。在水底跑魚說明釣得過靈,這時漂應該往上推。在水面跑魚,則說明釣得過鈍,這時漂應該往下推。

自然因素影響魚的食慾:由於氣溫,水中溶氧量或氣壓的原因,魚不舒服、厭食,但是會觸碰餌料,引起浮漂的動態變化,此時魚中鉤不牢,提竿容易造成魚脫鉤。

針對魚開口小,掛不牢的情況,建議採用小鉤細線,放大浮漂信號,抓住精準的魚訊。我們改變不了天氣,但我們可以改變出釣時間。早春或深秋時節最好中午前後出釣,夏季釣早晚。同時餌料也應隨季節修改,早春晚秋要加腥,仲夏減腥或不用腥,增加魚的攝食慾望,就餌時更迅猛。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造成魚脫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只有不斷提高釣技,才能減少脫鉤跑魚

總是脫鉤跑魚?看完這篇,跑魚率直線下降!

近期冠狀病毒肆意蔓延,各位釣魚人儘量減少外出時間,閒時可以多多學習一些垂釣乾貨,以便後續之需。

如果要出門,也一定帶好口罩,保護好自己。同時注意防控疫情,不要扎堆釣魚。

讓我們共同戰勝疫情,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