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现在在职教师不敢辅导了,社会上补课机构不仅没收敛,反而遍地开花。为何会这样?

mglcm


这道理也不懂,此消彼长呀!本来在职老师辅导就算收钱也不贵,4年前我女儿到另一个区去辅导数学,在职老师3小时收50元,除了教同步还教奥数,这是多么良心的价格。而在职老师能够最有效牵制社会辅导机构乱收费现象,但现在在职老师课外辅导一除,辅导机构就开始发飙。

我想不用久,大部分家长又开始埋怨,因为之前他们用了多少心思恶语加重老师的罪状,说老师进行课外辅导不但可以住洋楼买洋狗,很多课外辅导机构都是老师开的,总之所有都是老师的罪过。现在好了,老师不能辅导了,课外辅导机构就开始行动起来了,你们慢慢接受挑战吧,别又强烈要求老师来辅导,这可是要丢工作的。

不久前有一个学生告诉我,说她的辅导老师真的是太良心了,本来除了在职辅导,她妈妈还要求她去参加社会辅导机构的物理辅导,试已经考了,但是最低一门课程上一次课要500,而她在职的老师只收一半不到的价钱。

多余的话不用说了,在职的老师开始高兴了,以后看那些揭尽所能损老师的人还怎么活。


中小学英语精修



这几天我县中考刚出分,正好有一邻居孩子今年中考,问到孩子的分数,邻居有些伤心地告诉我孩子连建档线都未达到。邻居告诉我,对于孩子读书是花了大价钱的,每个学期在我县一补习机构补习,每学期6800元。我听了后很震惊,一方面震惊于补习的价格,另一方面也为孩子花了这么多钱感到不值。

这就是当前课外补习机构的现状,没有约束、没有监管。其实这并不是个案,网络中也常常传出花大价钱补习最后结果让人啼笑皆非的事。

对于孩子为什么补习没效果,其实想想也正常,如果不是孩子平时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存在问题,他们在学校、在课堂就应该能学好,到补习机构除非一对一可能有点效果,再让他和其他同学一起去上大课,怎么可能有效果?

今年以来,国家可以说是掀起了整顿校外补习机构的大潮,可是文件看到不少,到地方,特别是小县城,只听到见打雷声没看见下雨。


有许许多多老师对不允许教师有偿补课的事很有看法,不少教师会认为如果允许教师补习,家长还不用花那么多钱,可能效果还更好。但作为也是一名教师,个人认为让国家允许教师有偿补习是不可能的。现在看起来是这么个道理,但一旦补习合法化,谁能保证“课堂不教课外补”的事不会真实发生?

站在国家层面,中小学校减负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让教育回归教育本质的需要。但是正如前期火遍网络的一篇文章“请不要为我的孩子减负”,说出了千千万万家长的心声,在这个只认分的年代,一昧强调减负,却不从整个教育体制入手,上下联动,广泛宣传,这个一面教师拿着低工资抱怨,一面是社会人租个地方,摆几张桌子就赚得裹满钵满,一面又是家长不忍重负的死结永远解不开。


轻风教育


本不想回答这个问题,但看到有个别答主愚昧无知却大放厥词,说什么补课班遍地开花,因为老师不负责任导致的。我就想问一下,你这是哪家的逻辑,你的良心还在吗?

辅导班遍地开花,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补课为何有这么大的刚需,主要因素是家长对子女教育特别重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导致的。

现在,人们的生活好了,兜里有钱了,都想孩子成为人中龙凤,为此不怕花钱。何况,当今社会,公平竞争的平台所剩无几,而高考,正是这样的平台。大多数人无爹可拼,只好拼教育,想让孩子通过智力上位。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攀比意识越来越强烈,你孩子补习了,我孩子也得补,很多人就是这样盲目从众。

本来,教师是补课的主力军,也是最优质的队伍,可是,政策上不允许,严禁教师补课。这样,很多教师洗手不干了。而这部分需求还在,自然也就转到了校外培训班那里,补习班不遍地开花才怪呢?

教育部等四部委,是在规范校外培训班,但社会人士办班,跟教师办班,哪个更好管理,不言自明。有时候,恐怕想管都管不了,人家不一定买你的账。这就表现为补课机构没有收敛,反而遍地开花。

把这种现象,归因于老师不负责任,没有教好,这不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吗?真不知道是何方神圣,如此诋毁教师,你从小到大,都没上过学没有过老师吗?


当代师说


首先纠正一下题主的说法,“在职教师不敢辅导了”这种说法是不确切的,应该说“在职教师不敢明目张胆地辅导了”,事实上在职教师一直在补课,只是改变了形式而已。

社会上补课机构遍地开花,第一个原因就是家长有需求啊,现在孩子少了,条件好了,人们对教育更重视了,也更关注孩子的发展了,很多家长不惜花钱为孩子补课,舍得在教育上投入。另外,很多家长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管孩子,担心这么长的一个假期,孩子玩疯了、心野了,开学后不好收心。去上个辅导班,起码有老师看着,学多学少先不说,至少孩子不会去玩水、疯跑打架、上网吧玩游戏等做一些危险或不靠谱的事。第二个原因就是禁止在职教师补课,不让老师补了,家长又有需求,自然各类辅导班就应运而生了。再加上媒体上经常有人说“老师上课不讲补课讲”误导家长,让家长以为只有在辅导班上孩子才能学到“真经”。第三个原因就是学生的钱好赚啊!现在经商的人都知道两类人的钱好赚,一是孩子,而是恋爱中的年轻人。孩子从一出生的奶粉钱开始,什么吃的、玩的、用的肯定都要最好的。父母都是宁肯苦自己,不肯委屈孩子,所以只要是给孩子花钱,家长都是不心疼的。补课机构抓住了人们的心理,大肆宣扬,假期补课多么重要,自然会加重家长的焦虑,万一不补课,孩子落下了怎么办。因此,盲目从众,只要是给孩子花钱,那就出。第四个原因就是高考这根指挥棒的作用了。虽然高考已经不再是万千学子的唯一出路,可毕竟是关系到命运、前途的一场考试,仍是广大学子改变出身、提升层次的最有效的途径,尤其是对那些平民二代、农民二代来说,更是无比重要。补课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分数,因为高考只认分数。没有了高考,人们的焦虑自然也会消失,而这在当下,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高考依然是最公平的无可替代的选拔人才的最好的方式。因此,补课机构不会消失的。

这么多的辅导班,哪里有那么多的专职教师呢?这就是我一开始纠正题主的原因,很多在职教师自己不办辅导班了,而是去辅导机构上课去了,或者是在家搞家教呢,总之,钱照样赚的。老师根本不用强迫学生,会有大量的学生主动找上门来的。

当下,各种辅导机构遍地开花,就连我们这样的小县城也是如此。当然,随之也乱象横生,在办学资质、师资力量、办学环境、日常管理及收费标准方面都有待完善、规范。随便找个地方,随便找几个老师就开课了,只要赚钱就行,其他的不考虑。虽然国家已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各地也有所行动,但是对辅导机构不能一味地取缔,只堵不疏肯定是行不通的。毕竟家长有需求,还是多动动心思,怎么让家长的钱不白花,物有所值吧!


道道快谈


辅导机构遍地开花的情况我没有见到,不过题主的问题想想就很简单:市场经济。


经济学中有句话:有需求就有市场。为什么补习机构会遍地开花?不就是因为有需求吗?谁有需求?不就是学生家长有需求吗?当然还有学生的需求。

近十年,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城镇居民。自然各种各样的补习班,特长班也就雨后春笋一样遍地开花了。并不是说不让老师补课了就没补习班了,而是越不让老师补课,补习机构越多。因为市场有需求啊!

不要再说什么课上不讲课下讲,不要说什么老师逼着学生补课。这种以偏概全的说法是很不负责的。放眼望去都是家长主动要求学生补课的多,至于为什么,各位家长心知肚明,不用我再赘述了。



鑫鼎赛亚


课外补习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刚需,除非国家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全面禁止补课,否则任何禁令都是没有用的。

望子成龙的实现途径其实也就是把书读好,现实社会,如果一个大学都考不上,那还谈什么发展就是笑话,所有的家长其实都明白这个道理,因为大学逐渐普及,所以不是一类重点,也很难找到一个像样的工作。大家都削尖了脑袋,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想要考到名校的确也不容易。

其实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高等教育越是普及,名校的效应就越重要,所以很多家长都会给学生加码,很多学生自己也有这种需求,全面禁止了老师补课之后,这些需求被释放到社会,上这是一个极大的商机,很多人都想从中分一杯羹。

所以只要有这种需求存在,这个市场就一定会存在,不论采取什么样的高压政策或者禁令。禁令越多,就会让这个价格变得越高,因为资源会变得相对难以获得。

其实这也是一种市场供求规律,要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要从政策方面下手,还要从供求关系方面去想办法,优质教育资源稀缺,让很多家长就只能转向市场购买。

我想在技术发展到人工智能替代教师之前,这个问题都会长期存在,没有什么太好的解决办法,为了一段时间线上教育会有一个高速成长时期。这不仅是技术进步,也是因为市场巨大需求需要得到有效满足。


大糖必下


哦,我是八岁孩子爸爸,曾经初中老师班主任,现在想鼓励一千五百万老师!就那么几节课,马云搞无人购物,无人饭店,没一点启发么?网上高师视频卖的欢,没启发么?团结起来,不搞教学,搞心理辅导,能力拓展,习惯培养不好么?让特级教师视频教学泛滥起来!自己也不会失业的!头条广告告诉我们,人人都盯着教育这块肥肉,只有教师自己,惯性使然,不知其味。是该跳出框框,想一想了。教师承其重,必有其法则,使其能承其重。直言,无碍。祈祷国强!!!!


易福有缘


家长望子成龙之心是任何人都不可能消除的,这种心理的存在,补课机构就会有很大的市场.行政手段也无能为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要让孩子少补课,只有加强课堂功夫,让孩子不加指望课外加工的方法才是王道.不然的话,补课最多是从地上转移到地下.

不让教师补,就是把孩子往社会上的补课机构赶.家长也不管是哪个来讲,只要孩子学到就行.你只知道让学校重视素质教育,可高考又有那么多不公平,为什么孩子们学点知识还分三六九等,一个地方一个线,有的落榜生到某些也省市都能上一本,

这样的情况下,可怜的孩子不去补课,他能拿枪抢知识吗?只要有需要,就有市场,这也是一个规律性的现象.只有在不公平的现象改变后,这些补课机构慢慢就会没有市场,人们也不在指望通过校外补课改变命运.


启蒙的智慧


对学校老师辅导办班一刀切,导致社会辅导机构异常火热,这到底是对是错?

大家好,我是秦山之巅,从事初中英语教育20多年。我女儿现在高一升高二,放假前,班级微信群所有家长都恳请老师暑假能够办班辅导,但是,没有一个老师答应辅导补课。

这几天我也一直穿梭于各辅导中心,今天终于给女儿报了名。大班(12到15人)120元一课时,一对一400元一课时。女儿数学报了大班,物理报了一对一,一个暑假,大班20课时,一对一15课时。大家可以算一下,暑假补课要花费多少钱,可是,就是这样,报名都还要排队。

为什么现在社会辅导机构没有收敛反而遍地开花?很简单,有需求就有市场,只要中考高考存在,只要有竞争存在,辅导班就不可能绝迹。现在对在职教师课外辅导办班抓的非常严格,所以以前在老师那补课的学生就都到了社会辅导机构了,你说生意怎么会不火爆?

上面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留言,共同探讨教育教学问题。


秦山谈教育


这个问题不是在职教师和社会培训机构的问题。这是我们能不能利用自己能力挣钱的问题。

在文革时,人们为了改善生活,会偷偷养一些东西,同样会被打压。现在,教师利用自己的能力在工作外时间去辅导一些学生,赚点钱补贴家用,也同样被打压。前段时间看到一篇文章说,老师不能在工作之余校外收费辅导学生,能不能去搬砖挖煤补贴家用,很有讽刺意义。

现在社会上有个观点,老师要把无尝辅导学生的时间延长到任何时间!老师不是人,老师不能有自己的生活,老师不能有家庭,只能够无尝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家长。

在老师群体里,却实存在个别道德败坏的人,课内不教课外教,强制自己的学生到他那边补习等等。试问一下,哪个行业没有几个败类?我们不能出了几个这样道德败坏的人,就把所有利用自己的能力养家糊口的人全部一棍子打死。这也是变相剥夺人的劳动权利的行为。

教师可悲,社会可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