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蛙泳運動員為什麼上半身能出水那麼高?

噤若夏蟬


作為一名專業游泳運動員,我想說的是現在泳壇已經不再流行蛙泳運動員強調高拉前衝技術,要求上半身出水大約30釐米。而是流行平蛙、波蛙,即現在的蛙泳逐步想蝶泳轉化,強調起伏小,波動快的技術。


我先說一說傳統的高拉前衝技術,即利用上肢出水高製造一個前衝的勢能,此時整個人的姿態是上下肢同時收攏。下一步動作就是腰腹前頂同時上下肢同時發力盡量伸展,目的是減少正面和水接觸的面積,降低前進阻力,延續前進的動能。

而平蛙、波蛙強調在每個動作週期中,身體姿勢非常接近水平位,臀部始終接近水面,通過抬頭做吸氣動作,在吸氣時,頭和肩部則要衝出水面;收腿時,臀部下沉較深。這樣做的目的是使 游泳技術更偏向於短平快,形成高體位姿勢和流線型,減少阻力,提高泳速。

平蛙、波蛙為代表的人物是日本游泳運動員北島康介。他是2004年雅典奧運會100米蛙泳和200米蛙泳的金牌,2008年北京奧運會100米和200米蛙泳金牌,被譽為“亞洲蛙王”。

通過觀察北島康介的比賽錄像,發現他遊進時每個動作週期之間身體幾乎與水面保持水平狀態,整個上半身拉的不高,界於平式蛙泳與波浪式蛙泳之間,前衝方向略向下,形成前低後高之勢。他在手臂內劃的階段頭部前頂,前伸時上體前衝,整個身體保持筆直的“流線型”姿勢,避開了水錶面的波浪阻力,使身體在水中所受阻力減到最小,所獲得的推進力增到最大。


游泳全能王



大多數游泳愛好者一定都注意過在比賽中蛙泳運動員往往出水高度是比較高的,相對於普通大眾的蛙泳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因為這屬於兩種不同的蛙泳範疇,一個是專業的高蛙,一個則是大眾的平蛙。高蛙,以重心的上下波動進行定義,而平蛙的重心則基本保持穩定。那麼,為什麼高蛙出水這麼高呢?


首先,在競技游泳中我們都是以速度取勝,所以這也就決定了平蛙會逐漸被淘汰的必然性,因為在平蛙技術中存在非常明顯的停頓,而且阻力非常之大。這讓整個蛙泳遊起來非常緩慢,因為你每一個動作週期的遊進速度幾乎都要從零開始。而高蛙恰恰規避了這個問題,高蛙採用窄收腿,快蹬夾的動作讓整個腿部動作所產生的阻力盡可能減到最小。在遊進中採用抬高肩部的方式,將身體提拉出水,這樣在一定程度上減小了軀幹在水中的阻力,同時利用腰腹以及背部發力將身體向前彈射出去,配合蹬腿動作,讓身體始終保持始終向前移動。

那麼怎樣才能做到身體出水比較高呢?首先是腰腹以及背部的力量,在劃臂的同時,腰腹同時發力將身體挺起,配合內劃夾肘的動作,收緊雙肩向上提起,在肩膀出水的那一瞬間身體成反弓型,一直到雙臂向前刺出伸直,整個劃臂及前伸過程是一個加速的過程。然後快速的配合一次完整的蹬腿動作。這樣即便是在收腿的過程中,由於身體向前刺出時軀幹的帶動,整個身體仍然可以保持快速向前移動,能夠有效的避免停頓。
當然,隨著蛙泳技術的不斷髮展,現在越來越多的運動員已經不再刻意的去追求出水高度,而是在適當的出水高度上追求更好的前衝效果。


泳樂圈


一提起專業蛙泳、技術講究和身體訓練那就深去了,所涉獵的知識範圍也比較廣。如果您是一個普通的游泳者,其目的是為了強體健身,就沒有必要去模仿專業性的高拉動作,在什麼地位說什麼話,如果您成了專業運動員,有了相匹配的身體素質,自然也就學會了!

專業競技與游泳鍛鍊是兩股道上跑的車,走的不是一條路。現在出現了一種不好的傾向,那就是向專業靠攏,向運動成績靠攏,似乎這樣就可以提高自己的身價。科學與虛榮之間值得我們思考與判斷。

專業運動員追求的是運動的文化價值。而游泳鍛鍊者追求的是運動的生物價值。二者的價值取向完全不一樣。追求其文化價值,也就是要創造運動成績。有可能會傷害自身的生物價值,不惜給身體帶來損害。而追求其生物價值,主要目的是健身強體,延年益壽。就要儘量避免運動強度過大,給身體帶來沒必要的損害。二者有時可以兼顧,想做到盡善盡美卻很難。

在這裡筆者建議,作為一個普通的游泳鍛鍊者,最好能夠採取身體重心比較低,身體上下起伏比較小的蛙泳流派泳姿。其強度不太猛烈;技術不甚複雜;技術動作既簡單又適用。

高水平者可強調每次蹬夾時,高速增加兩腿的爆發力。堅持若干年後,當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每次滑行距離都超過三米以上,是一種不錯的泳姿選擇。既給岸上觀看者視覺美的享受;又能夠讓泳者心曠神怡,動靜結合。好不愜意!

甚至有可能在長長的滑行當中,思考岸上難以解決的問題,在這樣的滑行環境下,一切問題將會迎刃而解。這也是蛙泳比較高的一種境界,一種身心合一,天人合一的境界!曉行星祝您成功!


曉行星



在游泳池,曾經一度為自己在水面換氣時,一張嘴就喝到水而苦惱不已,因此特別羨慕在泳池裡能帥帥的露出大半截身體能出水那麼高的人。

但是很快就有人告訴我,上半身出水高容易形成阻力影響游泳的速度,而我換氣時出水的高度僅在嘴唇處,一張嘴就喝一大口水,根本就沒辦法往下游,教練告訴我,這是因為手臂力量不夠,收臂時又沒有夾肘才導致上半身出水不高,讓我回家多看看阿曼達的視頻。

為解決這個問題,每次進去游泳館,我第一時間就是去到右邊教練室找到八字板練習劃臂的動作,加強手臂的力量,在劃臂收手時儘量像阿曼達那樣在胸前把心形劃得小一點,同時收腹挺腰夾肘,自然上半身出水就比較高了,為了在游泳過程中不形成大的阻力,又不致於一張嘴就喝到水,在換氣時能讓下巴露出水面就可以了。

至於專業的運動員出水那麼高,應該是收臂時收腹挺腰夾肘帶來的效果,出水高對專業的運動員不構成阻力的問題,畢竟運動員劃臂速度快,蛙泳主要是靠蹬腿來提速的。


情似故人


  • 更好的呼氣,加快水的滑動從而更能向前衝~
  • 官方的話就是:蛙泳技術中,臂腿配合是很重要的,較自由泳、仰泳複雜,如果配合不協調,將直接影響到臂、腿動作的效果,和快速前進的均勻性、協調性。

盒子精NSZZ


簡單的回答下,相信懂游泳的人就會知道了。

首先蛙泳有兩種換氣方法。早呼吸,和晚呼吸。大家在游泳館裡一般都用的早呼吸。所以上身出水不是很高。

那麼現在解釋下什麼叫早呼吸。。。蛙泳手臂姿勢分開來講只有三下。分別是下壓水,抱水,手臂伸直。早呼吸,也就是我們一般游泳都是手臂下壓水的時候,頭出來換氣。這樣游泳比較省力。缺點是遊的慢。而抱水動作和前伸手臂動作基本不用力。前進動力只靠腿部的蹬夾水來完成。

那麼國際比賽中,一般都用晚呼吸。也就是說他們下壓水時不換氣。而是在抱水時換氣。抱水力氣大了,自然會衝擊整個上身斜上浮起。這樣游泳,非常費力,但是好處就是絕對比早呼吸遊的快。所以我們一般在比賽中從後面看運動員,他們換氣時,有時候能看到半個背部衝出水面。也就是這個原因了,希望可以幫到你。


品茗聽雨1982


我初期學蛙泳的時候完全沒有出那麼多水,只是把頭伸出來能夠換氣就夠了,但是一直遊不快,就比較鬱悶ớ ₃ờ,之後我就去查閱了一下蛙泳技巧,現在幾乎可以漏出來胸部偏上的位置了。

蛙泳是比較看重“節奏感”的,越連貫越快,一般來說蛙泳的呼吸時機就是手內劃抱水結束,沒有前伸之前,以及踢腿完成,即將往回收的時刻,手肘“夾臂”。這個時候上半身如果不出水面的話,手臂的阻力會非常大,出水面到空中,空氣阻力就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這也就是為什麼專業運動員要這麼做,阻力小,當然動力就用來前進了。只不過這樣的動作消耗能量太大,新手和年齡小的游泳愛好者不推薦學,也沒有必要。


Alex王偉健


作為一名曾經的偵察兵,當年在海里萬米泅渡,不管身體露出水面多少,風大浪急很少喝水,跟露出水面多少沒關係,在於換氣的掌握,只記得班長當初教的幾個要領,手臂抱水,手不過肘,腿部不要登水要邊凳邊抱就像是螺旋槳一樣推動身體前行。僅此而已,沒有那麼多嘰嘰歪歪。


jiuyi偵察


我個人感覺出水那麼高不一定好,出水高意味著受到水的阻力面積會增大,反而不利於加速,你要說有利於換氣的話,我認為只需要嘴在水面上就可以了,而且只需要吸氣,水下用鼻子呼氣,而這樣更加節省時間。所以我也不是很懂為什麼蛙泳要出水那麼高。


執棋人


更好的呼氣,加快水的滑動從而更能向前衝~

官方的話就是:蛙泳技術中,臂腿配合是很重要的,較自由泳、仰泳複雜,如果配合不協調,將直接影響到臂、腿動作的效果,和快速前進的均勻性、協調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