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面對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家長該怎樣回答

媽媽為什麼母雞會生雞蛋而公雞就不會生呢?

媽媽為什麼鳥兒會有翅膀,我沒有呢?

媽媽為什麼你的手掌那麼大,而我的卻那麼小?

相信很多家庭都會經歷上面的情況,而且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存在,不知道自己有沒有發現,父母受教育程度高的孩子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也會隨之增高,然而這只是個類,並不代表全部,並非所有高學歷的父母就培養出優秀高學歷的孩子,因人而異,有人就不是讀書的料子,儘管家裡具備多優越的條件,只要孩子不用心學,家裡提供多好的環境都於事無補,徒勞無功。

面對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家長該怎樣回答

去年微博上就有一個學霸父母、學渣娃的事件紅遍怎個網絡圈,備受爭議,父母都是哈佛博士,而兒子的成績確實年紀倒數第一,很多人會不解,父母學歷這麼高,按道理薰陶孩子拿個中等的成績不難呀,怎麼會是倒數呢?明明都是高學歷知識分子,差異怎麼就這麼大呢?

其實不管你的孩子處於怎樣的家庭環境,不管是高分子家庭還是沒有任何知識分子的環境,家長的育兒方式和回應孩子問題的方式可能正在毀掉你的娃!孩子提出十萬個為什,作為父母一定要有自知之明,不知道的可以陪著孩子一起探索正確答案,而知道的則要耐心地講解給孩子聽,千萬不要不懂裝懂,這樣會誤導孩子的正確思維。

每個孩子天生都會有求知慾,遇到不懂得問題都會家長提出問題, 並且渴望得到一個滿意的答案,就像人的好奇心一樣,看到一種陌生的事物,都想要究其原因,探出個究竟,無外乎缺乏解決問題地方法,失去解決問題的方法,那麼就相當於一個家庭失去了靈魂一樣。兒童發展心理學家們早就指出,求知慾和學習興趣是孩子智商發展的主要動力,獨立思考能力和自信心對孩子自主發展並積極適應社會至關重要。

面對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家長該怎樣回答

一、哪些家長的行為正在摧毀孩子的求知慾?

1、對孩子的問題秒回答

很多學霸家長對於孩子提出的問題,都會很快地就給出了答案,也許孩子沒有反應過來,家長就已經給出答案了,大家會覺得這樣不是挺好的嗎?一問一答,孩子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其實不然,秒回答會讓孩子失去了學習和掌握多樣解決問題辦法的機會,對孩子摸索答案失去了耐心。中國學校的填鴨式教育,事實上,不只在學校,中國家庭教育裡填鴨式也非常盛行,社會發展的快節奏造成父母們的焦慮急躁心理,恨不得能一下子把自己的所知所學全部倒進孩子的腦子裡。慢慢地孩子也就失去了求知慾,養成遇到問題就張嘴問人而不自己思考的習慣。

2、急於判斷孩子的是非對錯

現在社會輿論對熊孩子零容忍,自身有涵養的父母難免緊張千萬不要養出一個熊孩子,因此,對孩子錯誤的三觀格外警惕。急於評判是非對錯,尤其是急於批評和否定孩子錯誤的三觀,既容易造成孩子逆反情緒,又妨礙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孩子三觀的形成是長期而複雜的大工程,其中很關鍵的一點,是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能力,培養孩子思考為什麼。

3、總是一副高姿態

著名兒童發展心理學家巴博(Brain Barber )在他數篇有關父母養育的論文中反覆指出,通過引發孩子自卑、羞恥或罪惡感來影響孩子的行為,這樣的養育方式被稱為心理控制方式,其結果往往適得其反,孩子會表現出焦慮、抑鬱、與不良同伴交往,甚至青少年期出現反社會行為,心理控制阻礙孩子的自主性發展,孩子就難以做到自主、自信和自立。

面對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家長該怎樣回答

二、家長怎樣應對孩子們的提問?

1、尊重和鼓勵

當孩子向你拋出問題的時候,家長千萬不要以敷衍的心態應對孩子,這樣孩子以後探索問題和求知慾就會逐漸下降,家長應該以尊重和鼓勵的心態面對孩子拋出的問題,當孩子敢於拋出問題的時候,證明孩子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並且有顆求知的慾望,尊重和鼓勵可以給孩子帶來無憂無盡地探索慾望,當家長面對孩子的問題時,用一顆鼓勵和尊重的心情去尊重孩子,可以給孩子帶來無盡的寶藏。

2、讓孩子多表達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家長在回答孩子的問題時候,不要快速地就回答孩子,要延遲孩子的滿足感,這樣也可以給孩子一些準備的空間,不要一下子就拋出答案讓孩子有點手足無措,當家長給出答案的時候,讓孩子表達自己的看法和建議,可以讓孩子多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也可以增進彼此之間的情感。

3、不要否定孩子的反應

當孩子拿到答案的時候,家長要善於觀察孩子的動向和反應,有些孩子會發表自己的看法,有些會質疑你的答案,這些反應都可以看出孩子對這個答案的在乎度,任何事物都是有兩面性的,物極必反,家長不要一下子就否定孩子的反應,孩子內心都是比較脆弱的,一味地被否定只會讓孩子失去信心,最後麻木地對待任何事情。

面對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家長該怎樣回答

4、和孩子一起探索答案

家長在回答孩子答案的時候,可以換個方式告訴孩子答案,比如一起探索,陪孩子去探索一些他未知的答案,這樣不僅可以增加孩子的興趣度也能讓孩子印象深刻,這樣以後孩子就會形成一個善於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心態,對孩子以後的學習態度是很有幫助的,多和孩子一起探索答案,遠比直接告訴孩子答案效果更佳。

在孩子提出問題的時候,千萬不要用大人的思維限制孩子們的想法,由於孩子們的認知能力有限,孩子們因為認知有限經常會提出一些反乎常態的問題或者產生許多奇怪的想法,當孩子們對某件事情感興趣的時候,它會打破砂鍋問到底,家長們面對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一定不要敷衍了事,這樣的話其實是在葬送一個孩子的前途和未來。

面對孩子的回答,家長切忌不要瞎回答問題,當家長也不知道的時候,實話實說跟自己的孩子交流,陪伴孩子一起探索問題,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孩子的興趣和求知慾望,也能增進親子關係。當孩子們進入語言爆炸期問為什麼時,往往無法清楚地描述自己想問的問題,言語中也沒有邏輯可言,很多家長會打斷孩子的講話,或者幫助他們完全說出來,這是錯誤的。家長只需幫助提醒孩子,讓孩子多說多思考,能夠使得孩子的語言會更流利,思維會更清晰。

(圖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