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寧津街道:土地流轉,“轉”出鄉村振興新活力

寧津街道做好結合文章,建立“土地流轉+美麗鄉村建設+生態振興”模式,提升農業結構,提高集體收入,實現多項共贏,推動土地流轉“轉”出新活力。截至目前,共有鞠家、東蘇家、龍雲等22個村將3326.6畝土地流轉至村集體或種植大戶經營。

01樹立正確政策導向

針對《榮成市人民政府關於推動優質高效農業發展促進農村產業振興的暫行意見》,通過黨工委班子多次研討、農村工作片分頭部署、群眾挨家挨戶分散做工作等方式,落實政策精神,堅決杜絕因政策理解不到位而發生陰陽合同、套取補助資金等問題,讓好政策真正發揮“富村惠民促發展”的好效果。

寧津街道:土地流轉,“轉”出鄉村振興新活力

鏌鋣島片組織村負責人召開土地流轉專題調度會

02嚴格監管日日調度

自土地流轉工作啟動以來,寧津街道嚴格按照經管審計要求,各村集體、農戶、種植大戶等全部簽訂《農村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書》,切實保障三方合法權益。街道每日召開情況調度會,逐個彙總50個村的土地流轉進度、具體協議內容和今後發展用途。針對當日出現的問題,及時研討給出統一解決方案,確保政策落實不走偏、流轉發展兩手抓。

寧津街道:土地流轉,“轉”出鄉村振興新活力

街道工作群每日調度土地流轉進度

鄉村振興樣板區 突出項目引領

依託潤嘉農業在鞠家、渠隔村流轉土地700畝,建設茶葉種植基地。依託德信紅在留村流轉土地621畝,發展蘋果、藍莓、無花果種植。

寧津街道:土地流轉,“轉”出鄉村振興新活力

德信紅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留村平整土地並種植金絲菊、蘋果樹等經濟作物

美麗鄉村示範區 突出項目招商

東楮島村已流轉土地600畝,並計劃十里古鄉沿線(東墩-渠隔,季家-北場)公路兩側流轉土地2000畝,一邊集體經營,一邊對外招商,為後續高效特色農業項目落戶提前儲備好土地。

寧津街道:土地流轉,“轉”出鄉村振興新活力


寧津街道:土地流轉,“轉”出鄉村振興新活力


寧津街道:土地流轉,“轉”出鄉村振興新活力


寧津街道:土地流轉,“轉”出鄉村振興新活力


寧津街道:土地流轉,“轉”出鄉村振興新活力


寧津街道:土地流轉,“轉”出鄉村振興新活力

十里古鄉沿線美景


集體經濟薄弱村 突出合作社經營

寧津街道現有17個集體收入10萬元以內的村,其中不足5萬元的2個村,這些村缺乏優勢資源,引導他們精打細算向土地要收入,緊抓市裡政策,通過嘗試糧食、蔬菜等種植項目,謀取土地產業效益最大化。

寧津街道:土地流轉,“轉”出鄉村振興新活力

寧津街道:土地流轉,“轉”出鄉村振興新活力

寧津街道:土地流轉,“轉”出鄉村振興新活力

寧津街道:土地流轉,“轉”出鄉村振興新活力

其它村 突出培植種植大戶

引導個人或新型經營主體對村內土地進行成方連片流轉,既解決了農民土地無人耕種撂荒的問題,又整合了集體土地資源,增加了集體收入。

在此基礎上,島西莊村針對非法養殖清理導致海帶曬場閒置的實際,從村民手中流轉曬場土地150畝,嘗試對曬場進行土地整理,種植蘋果、無花果、中華小櫻桃等。

寧津街道:土地流轉,“轉”出鄉村振興新活力

寧津街道:土地流轉,“轉”出鄉村振興新活力

島西莊村種植中華小櫻桃

東墩村針對村民上樓的實際,計劃將1000畝土地全部流轉出來,實行集體經營和招商,將村民從土地中解放出來,投入到鄉村旅遊之中。

寧津街道:土地流轉,“轉”出鄉村振興新活力

東墩安置樓建設

農機大戶,整合村農機,成立農機合作社,由街道牽頭為集體經營村提供半托或全託服務。

通過土地流轉,寧津街道實現了集體強、村民富、生態美,“轉”出了一個農業產業群、“轉”出了一幅新農村畫卷、“轉”出了一派和諧新氣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