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 (硯邊雜談)西安灞橋:千古“離愁”,更具“靈性”

灞橋位於西安城東12公里處,是一座頗有影響的古橋。灞橋建於漢代,是座木樑石柱墩橋,它用四段圓形石柱卯榫相接(中間還加石柱)形成一根石柱,由六根石柱組成一座輕型橋墩,墩臺上加木樑並鋪設灰土石板橋面。是石柱墩的首創者。春秋時期,秦穆公稱霸西戎,將滋水改為灞水,並修了橋,故稱“灞橋”。

(硯邊雜談)西安灞橋:千古“離愁”,更具“靈性”

2004年10月1日被大水沖刷出的灞橋遺址則為隋橋,建成於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因在原灞橋址以南,故稱為“南橋”,並在橋兩邊廣植楊柳。

古代的灞橋,一直居於關中交通要衝,它連接著西安東邊的各主要交通幹線。《雍錄》上指出:“此地最為長安衝要,凡自西東兩方而入出嶢、潼兩關者,路必由之。”

(硯邊雜談)西安灞橋:千古“離愁”,更具“靈性”

唐朝的王昌齡在其《灞橋賦》中也說:“惟於灞,惟灞於源,當秦地之衝口,束東衢之走轅,拖偃蹇以橫曳,若長虹之未翻”。但是,灞河上建橋的歷史則要追溯至春秋時期。當年秦穆公稱霸西戎,將原滋水改為灞水,並於河上建橋,故稱“灞”,這也是我國最古老的石墩橋。王莽地皇三年(公元22年),灞橋水災,王莽認為不是吉祥之兆,便將橋改為“長存橋”。

(硯邊雜談)西安灞橋:千古“離愁”,更具“靈性”

到唐朝時,灞橋上設立驛站,凡送別親人好友東去,一般都要送到灞橋後才分手,並折下橋頭柳枝相贈。久而久之,“灞橋折柳贈別”便成了特有的習俗。現已將原石板橋改為了鋼筋混凝土橋。

(硯邊雜談)西安灞橋:千古“離愁”,更具“靈性”

灞橋,這座久負盛名的古橋,曾引起多少文人的詠歎;那橋邊的垂柳,又讓多少遷客為之斷腸;那橋下日夜東流的灞水,又讓多少離情別緒,變得綿綿無絕期。詩意得經不起任何物化東西的碰撞。哪怕一次小小的撞擊,都會讓心中美麗的倩影灰飛煙滅。

(硯邊雜談)西安灞橋:千古“離愁”,更具“靈性”

李白嘆道:“年年柳色,灞陵傷別”,岑參寫道:“初程莫早發,且宿灞橋頭”,劉禹錫唱道:“徵徒出灞涘,回首傷如何”,李賀詠道:“灞水樓船渡,營門細柳開”,李商隱吟道:“灞水橋邊倚華表,平時二月有東巡”,等等,不一而足。

(硯邊雜談)西安灞橋:千古“離愁”,更具“靈性”

學而優則仕是中國文化的傳統。中國的文官絕大多數本身就是文人,但政治鬥爭的兇險往往令這些滿腹經綸的書生墨客力不從心。於是,失意的與得意的,留守的與調遷的,豁免的與發配的,相知的與敵對的……都會來灞橋折柳傷別。灞橋不期然成了朝與野、廟堂與江湖的拐點。“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

(硯邊雜談)西安灞橋:千古“離愁”,更具“靈性”

小小的灞橋,沉積了中國文人太多的離愁別怨、太多的冷暖炎涼、太多的抱負才情。李白說:“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無花之古樹,下有傷心之春草……”有一個人可能會很久見不到,甚至永遠也見不到了,連春草都傷心起來,這就是灞橋的靈性所在。

(硯邊雜談)西安灞橋:千古“離愁”,更具“靈性”

最讓人難以置信的是,僅《全唐詩》中直接描寫或提及灞橋(灞水、灞陵)的詩篇就達114首之多。其後經過歷代墨客騷人妙筆的潤飾,日久天長,灞橋竟被人們改稱為“情盡橋”、“斷腸橋”、“銷魂橋”。

(硯邊雜談)西安灞橋:千古“離愁”,更具“靈性”

據《唐詩紀事》記載:“雍陶有一次送別故舊,行至灞橋,問隨從曰:‘此橋為何稱情盡橋?’隨從道:‘因送別到此為止點,故稱之情盡橋。’雍陶有感惜別之情:‘從來只有情難盡,何事名為情盡橋,自此改名為折柳,任它離恨一條條。’”這就是膾炙人口的《折柳橋》。

(硯邊雜談)西安灞橋:千古“離愁”,更具“靈性”

灞橋在灞水上。灞水在長安東南約三十里處,漢文帝葬在這裡,遂稱灞陵。千里送君,終須一別,從長安城送到這裡也有三十里路,不算近了,車馬遴遴,沒得兩三個小時吃不消。所以,便在橋上互道珍重,拱手作別。李白是最早寫灞橋送別詩的詩人之一,也許正是因為李白的名句,灞橋才成為送別勝地的。而且,中國古典文學最重要的體裁之一——詞,就是在灞橋孕育誕生的,其始作俑者,又正是那個“飄然思不群”的謫仙人李白。“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這首《憶秦娥》寫得婉轉雋永,韻味十足,它因為與律詩、絕句截然不同的自由格式而立馬受到文壇的傳誦和熱捧,通過李煜、晏殊父子的開拓,到了宋朝,東坡、稼軒、易安、美成,詞已別開生面,蔚然大觀。

(硯邊雜談)西安灞橋:千古“離愁”,更具“靈性”

灞橋是傷心地,生長柳枝和離情。但韋應物的一首《長安遇馮著》寫得又格外不同。打頭是:“客從東方來,衣上灞陵雨。”大家都寫分別,他卻寫相逢!相逢固然可喜,然而,馮著是一位懷才不遇的名士,到處流浪,居無定所。他們好像才分別不久,如今相見,可馬上又要分別。“衣上灞陵雨”,明寫相逢之喜,實敘別離之悲,詩人將自己深摯的友情與悲歡離合的衷腸,抒發得明白曉暢而又一波三折。“昨別今已春,鬢絲生幾縷。”沉痛之筆,陡然收束全篇。韋應物的確是唐朝詩人中很獨特的一位。

(硯邊雜談)西安灞橋:千古“離愁”,更具“靈性”

至於“銷魂橋”則得名於江淹的《別賦》,其賦開篇曰:“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古人折柳贈別,是大有深意的。因為“柳”和“留”為諧音,既表達依依不捨的情感,也寓意人去他鄉,宛如柳木隨遇而安、發展壯大。

現在的灞橋尚有青青楊柳,河水淺淺如一支傷感低吟的古曲。橋上人來人往,“別”無處不在,“離別之情”卻早已蕩然無存。千古離別的橋樑依然長存美好人間,譜寫更加輝煌的時代讚歌!(來源:傳媒新銳盧劍利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