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網購裝備燒烤、自制豆芽豆腐、學炸苕面窩……這些武漢人都被逼成了“廚神”

楚天都市報記者 滿達 張皓 劉孝斌

有多久沒在燒烤攤前大快朵頤?

有多久沒在街邊小吃店駐足,咬一口香氣撲鼻的苕面窩?

有多久沒有吃過新鮮的豆腐和豆芽?

宅在家裡的武漢人,與美食分別了太久。但不少市民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動手能力,開始解鎖一道道美食。

工具不夠、食材有限,這些都不是問題。他們在追逐美食的道路上一路狂奔,一個個硬是被逼成了“廚神”。

網購全套裝備 家裡自助燒烤

家住光谷的孫先生,是名重度燒烤愛好者,平時每週一般都會吃一次。

网购装备烧烤、自制豆芽豆腐、学炸苕面窝……这些武汉人都被逼成了“厨神”
网购装备烧烤、自制豆芽豆腐、学炸苕面窝……这些武汉人都被逼成了“厨神”

孫先生的燒烤

這次疫情期間,久居家中的他,吃不上燒烤,那叫一個欠得慌。

從事地產行業的他,沒打算回南京老家過春節。

一個人留在武漢,反正有大把的時間。

何不練練廚藝,自助燒烤解饞?

前不久,他花了近兩百元,網淘了燒烤的全套裝備。

烤爐、烤網、木炭、竹籤、孜然調料……應有盡有。

他又網購了雞爪、羊肉串、牛板筋、韭菜、麵筋等豐盛食材。

就這樣,他在家裡的陽臺上開始練起了燒烤。

每隔兩三天,他就會犒勞一下自己。

至今已烤了六七次了,手藝自然是越來越好。

吃燒烤,自然少不了喝點啤酒。

吃飽喝足,他不忘做點有意義的事。

曾去漢口的一家方艙醫院做過幾天的志願者,

有個公司捐獻了兩萬件防護服,

他又負責協調志願者分發到武昌漢口的多家單位。

他說,一個人家裡蹲,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

不過,再難,也要將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想吃豆芽豆腐?小事,自己做

爆米花瓶子里長出豆芽,豆漿變豆腐,小米烤成鍋巴,麵粉成噴香麵包……

网购装备烧烤、自制豆芽豆腐、学炸苕面窝……这些武汉人都被逼成了“厨神”

張瓊做的豆芽

最近這一個多月,武漢光谷新世界恆大華府居民張瓊女士,每天給自己做各種美食,羨煞旁人。

1月19日,張瓊老公開車帶岳母和孩子回十堰,打算回去幾天就返回武漢。沒想到的是,疫情嚴重了,40歲張女士只好一人宅在武漢過年。

以前工作忙碌的張瓊,只有在週末時,才有時間製作美食。

現在獨居在家的張瓊,徹底成了製作美食的達人。

她的朋友圈全是各種美食圖片,收穫了一大波點贊。

想吃炒豆芽了,買不到咋辦?簡單,自己做。

找兩個塑料瓶子,用老虎鉗捏著燒紅的釘子,在瓶底均勻地扎一些小洞,便於滴水。同時,準備兩塊黑色的布,遮光用。

接著,用黃豆或綠豆,加水浸泡五到八個小時,直到表皮撐開,有白色小芽冒出來。將發芽的豆子到瓶子中,不要太滿。

用清水淋透豆子,既保證每顆豆子都浸泡到水,但水不能太多,以免豆子長期被水浸泡。淋水後,用黑色的布或者袋子遮起來,放在相對溫暖的地方。接著,每隔六七個小時淋一次水,豆子儘量不見光。

還有一個訣竅。最好在豆子上放置一塊小石頭或其它重物,這樣長出的豆芽更粗壯。

5天到一週時間,就可以吃上新鮮豆芽了。

熱心好鄰居送來了兩條黑魚,想用豆腐煮了吃。可是買不到豆腐,不用慌,自己也可以做。

网购装备烧烤、自制豆芽豆腐、学炸苕面窝……这些武汉人都被逼成了“厨神”

張瓊做的豆腐前磨豆

頭天晚上把黃豆用水泡上,把外皮去掉,用破壁機將黃豆打成豆漿,用篩子過濾兩到三次。在煮沸後的豆漿中,加入少許白醋和水的混合物,靜置五分鐘,就出豆花了。將豆花,慢慢舀入放好紗布的模具中(也可用其它帶框物品替代)。繫好紗布,上面壓上重物,保持十到一刻鐘,豆腐成功。

趁著豆漿煮沸後,可舀一杯熱豆漿喝。豆花形成後,舀了一小碗豆腐腦吃。切一小塊豆腐,和魚一起煮豆腐魚湯,奶白色的濃湯,味道美美噠。

网购装备烧烤、自制豆芽豆腐、学炸苕面窝……这些武汉人都被逼成了“厨神”

張瓊做的豆腐

剩下的豆渣也沒浪費,加上切碎的芹菜碎和火腿,混上雞蛋和麵粉,烙上幾個餅,也是人間美味。

看完,是不是覺得不難,不經意間口水也流出來了?張瓊說,大家跟著她的步驟,也能做出口渴的食材。

學炸苕面窩,顏值不夠味道來湊

金燦燦的苕面窩剛從油鍋裡撈出來,潘先生就迫不及待地拍了一張照片,發到了朋友圈。

雖然這個苕面窩形狀不太規整,顏值不夠高,潘先生咬了一口後,連連點頭說正式自己想念的味道。

潘先生家住洪山區和平街,平日裡特別愛吃武漢的苕面窩。

自從疫情發生後,潘先生就吃不到這種街邊美食了,心裡欠得慌。

3月7日,潘先生打開外賣APP,發現居然有紅薯出售。“真是喜出望外,冬天的紅薯最甜了。”潘先生趕緊將紅薯加到自己的購物車。當晚做紅燒排骨時,潘先生加了一些紅薯,覺得還蠻甜。第二天下午,他決定做苕面窩犒勞犒勞自己。

苕面窩這種小吃,雖然平時吃得多,但自己做還是頭一次。

网购装备烧烤、自制豆芽豆腐、学炸苕面窝……这些武汉人都被逼成了“厨神”

潘先生煎苕面窩

潘先生先在網上學習了做法,覺得不算難。他將紅薯切成碎丁,再將麵粉調成麵糊,和在一起。接著,他將食材放進油鍋裡炸,直至麵餅呈焦黃色時撈出。

雖然苕面窩不像小吃攤買的那樣圓圓的。潘先生說,這可能是自己沒有專業的工具,但味道確實很完美。

“顏值不夠,味道來湊。打個70分吧。”潘先生笑著說。

网购装备烧烤、自制豆芽豆腐、学炸苕面窝……这些武汉人都被逼成了“厨神”

苕面窩出鍋

閉關期間,潘先生廚藝大增,還學會了做糖醋里脊、奶香南瓜粥。他說:“味道很不錯,家人都說好吃。”

醬油瓶擀餃子皮,還做汪涵同款蔥油麵

家住洪山區保利心語的李女士,春節被困在了潛江的婆家。

一家三口難得和公婆、小叔子相處這麼長時間,李女士決定用美食填飽大家的胃。

“第一次做的是拔絲蘋果,跟著抖音學的。”李女士說,拔絲蘋果受到了大家的一致誇讚,自己的信心大增。

接著,她和婆婆決定做一頓餃子。將麵糰和好後,沒有擀麵杖,李女士就地取材,用醬油瓶來擀麵。不過,因為擀的麵皮比較厚,她擔心煮不熟,最後決定煎了來吃。“困在家裡,能吃一頓餃子,還是很幸福的。”她很是驕傲。

网购装备烧烤、自制豆芽豆腐、学炸苕面窝……这些武汉人都被逼成了“厨神”

李女士和家人包餃子

作為汪涵的粉絲,李女士經常在電視節目中看汪涵做蔥油麵條。她自然不會放過這次大展身手的機會,將汪涵同款的蔥油麵送到家人的餐桌上。接下來,她還做了焦嫩可口的可樂雞翅,也受到了家人們的誇獎。

為寶寶學做小饅頭,有些挫敗扔不氣餒

在學習廚藝的這條道路上,不是所有人都能一路開掛。家住武昌區的袁女士就有點受挫。

袁女士的寶寶快兩歲了,平時特別喜歡吃小饅頭。疫情期間,袁女士呆在家裡,又買不到小饅頭,決定親自上陣,給寶寶做一次美食。

网购装备烧烤、自制豆芽豆腐、学炸苕面窝……这些武汉人都被逼成了“厨神”

袁女士做的小饅頭

團購了麵粉和酵母,在抖音上搜了一個小視頻,袁女士開始現學現做。沒有擀麵杖,用保溫杯代替。等著發酵、蒸熟,當她花了兩個小時將8個小饅頭做成功,發現寶寶一點都不愛吃。“寶寶一個都沒吃,還是很沮喪的,只能打零分。”袁女生略有些鬱悶。她自己嚐了一下,覺得可能是發酵沒操作好。

“不能因為一次失敗而氣餒,我還會繼續嘗試,直到寶寶愛吃。”袁女士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