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西汉皇太后窦漪房的简介,历史上的窦漪房是怎样的?

dodo0328


历史上的窦太后可谓是众多后妃人物中最为幸运的人,她的幸运透着“灰姑娘”式的传奇命运,不禁令人唏嘘感叹。

窦太后开始是吕后的侍女,吕后出宫人以赐诸王,各五人,窦姬在行中。窦姬想要去离家乡近一点的赵国,便跟管事的宦官说好把她安排到赵国的名单中,然而宦官根本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估计是没给好处),将窦姬“误置其籍代伍中”,而阴差阳错来到代国的窦姬却意外得到了代王唯一的宠幸,并生下一女二男。

作为一个古代女子,尤其是作为皇家贵胄的女人,仅仅依靠一个后宫佳丽众多、从来不缺乏女人的男人的宠幸,在皇宫中是立不稳脚跟的。这种宠幸是断然不会长久且踏实的,自己的后半生仍然是不确定的。

幸运的是,窦姬的大儿子刘启当上了太子,自己也成为了人上人的皇后。《史记·外戚世家》对此有详细的记载:

“先代王未入立为帝而王后卒,及代王立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孝文帝立数月,公卿请立太子,而窦姬长男最长,立为太子。立窦姬为皇后,女嫖为长公主。”

窦姬能成为皇后,是极其幸运的,首先,原先的王后在刘恒还没有登基的前就挂了,她的四个儿子也一并死掉了,而恰好刘启是最大的一个,于是她这才有机会成为皇后。

而窦姬入主后宫之后,其人生也是相当平稳的,她没多久就因为生病瞎了,等于是失宠,汉文帝先后宠幸的邯郸慎夫人、尹姬都没有儿子,对她完全够不成威胁。文帝驾崩后,刘启继位,窦太后开始了其左右朝政的生涯,一直活到孙子汉武帝继位。她活了70所岁,从宫女到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历经四朝升降沉浮,死后与汉文帝合葬于霸陵。

所以说,窦太后一生都是幸运的,就跟上天的宠儿一样,没有任何宫斗经历,四平八稳成为了全天下最尊贵的女人。

在感叹窦太后的人生如此受上天眷顾的同时,我们不仅深思——这么多的人生巧合,仅仅是用“天幸”就可以解释的吗?这样的结论未免太过草率。

如果窦姬没有被挑选列入赐给诸侯王的名单中,如果管事宦官没有错把窦姬安排至代国,如果代王没有“独幸窦姬”而是宠幸其他女子,如果代王没有继承大统,当上皇帝,如果代王的王后及所生的四男没有早死,皇后及太子的位置也轮不到窦姬跟她儿子,一些不经意的偶人的人、事、物甚至细枝末节串联在一起,往往决定了命运和历史的走向,呈现出必然的逻辑关系。

但是,这些事件果然都是那么凑巧的吗?

其实,这些事件中是存在一些猫腻的,不可以可以提出一些疑问,并作出相应的具体剖析。

首先,窦姬原本自己是要求去赵国的,但最后却去了代国,《外戚世家》中说,是因为管事宦官忘记了,是不是真忘了,没有充分材料证明,所以存在两种可能:其一,事出偶然,宦官真的忘记了,其二,窦姬太穷了,钱没有给够,所以宦官没有安排。毕竟,当时的代国是真的穷,如果是第二种情况,那就不是偶然事件,而是客观现实造成的。

倘若窦姬给宦官的钱到位,估计她就去赵国了,与皇后之位失之交臂。

其次,为什么代王独宠窦姬?把宫人赐予诸侯王,这是建汉以来第一次,为吕后首创,其政治意义非同一般。事实上,吕后把宫女赐予诸王,与她将吕氏诸女嫁给诸侯王的目的是一样的,那就是通过这些宫女来笼络并进而监控诸侯王的思想行踪。

所以窦姬入代是带着政治任务的,而鉴于刘如意、刘友、刘恢的凄 惨 下 场,聪明的刘恒必然善待吕后赏赐的五名宫人,表明自己对吕后的顺从和忠心,以减少吕后对他的采猜忌,以此作为保全自己的一种方式。

那么为什么刘恒偏偏独宠窦姬一人呢/

笔者认为,原因有三:

其一,作为吕后挑出的送给诸侯王的人,相当于特务,自然有其特别指出,才会被吕后看上分配给诸侯王,而且,窦姬毕竟曾经是近身侍奉吕后的宫女,刘恒自然要格外宠爱她以向吕后传达自己的政治立场,让吕后安心。

其二,刘恒的母亲薄太后出身也不高贵,仅被召幸了一次,就中奖了。然而薄后母子实际上地位也很低,无人问津,备受冷落,所以同样出身卑微,生活清贫的窦姬能够感同身受,体会刘恒的痛楚与感受,同病相怜有时候就是感情递进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三,窦漪房的性格因素,窦漪房出身卑微,没有一般女子的矜贵性格,而是节俭朴素,这这一点恰恰也是刘恒所欣赏的,两个人的三观必然有一定程度的契合,这也是感情增加的重要原因。

最后,代王后及其子相继病死,窦姬当了皇后,其子当了太子。这样的巧合实在太过可疑。代王后早死,这倒是有可能,毕竟古代女子生孩子太早,很多都难以活得长久,但是四个儿子相继挂掉,这也太惨了点吧。

我们如今鲜稍能够从窦姬没当皇后之前的现有史料中看出窦漪房的真正性格。但是,从一些实践中可疑从侧面反映出窦姬不为人知的一面。

譬如,窦皇后失明后,逐渐失宠,在一次上林苑的皇家宴会中,上林郎官把正得汉文帝宠幸的慎夫人的坐席安排在与窦皇后同等的上席,中郎将袁盎见状,立刻令内侍把慎夫人的座位撤到下席,慎夫人为此很生气,不肯入席,汉文帝也一气之下拉着慎夫人回宫了。

这次上林之行,撑兴而来败兴而归,袁盎对文帝的解释是不记得吕后的人彘事件了么?袁盎与文帝说话一般都是有言外之意的,这说明了窦皇后确实不好惹。如果窦皇后是个好相与的,袁盎会举吕后人彘事件这样的例子么?

同时,从窦皇后升级成为窦太后之后,开始了左右朝政的生涯,也能看得出来,这位皇后年轻时必然是受到了政治强人吕后的影响,也是一个积极参与政治的厉害角色,她曾经可是能够在吕后身边伺候的宫女啊,吕后的那些手段,她耳濡目染之下,必然对其产生了很深得影响。

据此,代王后以及刘恒四个儿子的死,或许存在一些猫腻,另有蹊跷也不是没有可能。

总而言之,窦太后的人生轨迹,顺得一塌糊涂,简直就是欧皇附体,那么,这个世界上真存在这种什么都不做,一生都能走运的人物么?


江畔初见月


窦漪房,是汉文帝刘恒的皇后,汉景帝刘启的生母。与文景之治紧密相连,她是古代极具传奇色彩的女性人物之一。
这位中国历史上西汉时期的第三位皇后,是继史上第一位有皇后封号记载的吕雉之后,真正拥有实权的后宫之主。在她之前,嫁给自己舅舅刘盈的少女皇后张嫣,只能算是傀儡摆设。
她出生在清河郡观津,历史上关于她的身世并没有明确记载,甚至连《史记》和《汉书》上都找不到她的名字,据唐人司马贞所著《史记索隐》中提及,西晋皇甫谧称窦皇后“漪房”。
这样一个传说中的孤女,为了生计,以“家人子”的身份入宫,被分配到吕后的身边当差。

从此一路开挂,凭借智慧和好人缘,周旋在宫廷争斗之间。由宫女到皇后,一步步走向人生巅峰。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病亡。苦大仇深的吕太后随即下令清理门户,把当日得罪过她的嫔妃纷纷治罪,又将大量没有承宠的宫女分封给诸位王侯。一方面施恩,一方面示威安插钉子。

而窦漪房,偏偏被分发给地处偏远的代王刘恒,他是薄姬的儿子,也是被刘邦冷落的第四子。


窦漪房最初对自己的去向,很不甘心。然而她很快就能调整心态,凭借自己的聪明美貌,赢得了刘恒的青眼,牢牢地抓住了他的心,成了代王宫中宠妃。先后为刘恒,生下了女儿刘嫖,儿子刘启。后来又生了一子,名武。

不知是天灾还是人祸,代王原先的王后和四个儿子,相继死去。好运落到了窦漪房的头上,她不仅成了新后,还因刘恒意外继承皇位,儿子成了太子。她又母凭子贵,当上了大汉朝的皇后,位主后宫椒房殿。
文帝贤智仁厚,又与窦漪房夫妻和睦,愿意听取她的意见,使窦皇后得以插手朝政。她将汉初的黄老思想推崇备至,发扬光大。宽政待民,无为而治。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文景两代帝王,对于文景之治,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窦皇后为人谦和,有主见。对于后来寻回的兄弟也是注重约束,为他们请了德行俱佳的老师。既惠及了亲人,又避免了外戚生事的祸端。从而坐稳了自己的后宫首位。


直到文帝病逝,景帝即位,她又顺理成章地,成了尊贵无比的太后娘娘。


蔓书房


窦漪房,一个被命运之神眷顾的女人,一个让天下女人羡慕嫉妒恨的女人,从渔民之女到大汉太后,她演绎了一出麻雀变凤凰的传奇人生大戏。窦漪房母亲早亡,爹爹在一次打鱼时不幸丧生。留下她与3个弟弟相依为命,可是不管姐弟四人如何拼命劳作,早出晚归,依旧过着食不饱腹的日子。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宫中要为皇帝选秀女,被选中的人不但有粮食拿,每月还有工资可以领。与其一家人活活饿死,还不如赌一把,就是这个决定改变了窦漪房的一生。即使身穿粗布衣裙,她站在群芳当中,依然是鹤立鸡群的,她用自己的美色给3个弟弟换来了粮食,姐弟四人吃了最后一餐团圆饭后,从此各奔天涯。

窦漪房以良家子的身份入宫,却没有等到皇帝的临幸,于是她就成为了普普通通的宫女,每月拿着固定的工资,幻想着何时能够被放出宫,让她与家人团聚。可惜天不隧人愿,汉高祖汉惠帝相继驾崩后,吕后掌握朝政大权,她将未被宠幸的宫女,当礼物送给了诸侯各王。

为了能够离家近点,窦漪房将自己省吃俭用的私房钱,给了负责此事的官员,结果对方收了钱不办事,将窦美人送到了地方偏僻的代国,这下离家更远了。得知无力回天时,她大哭了一场,然后抹着眼泪人路了,开始了她的第二段人生。

代王刘恒,是刘邦与薄姬的儿子,因为母亲不受宠,自然儿子也无法得到父亲的喜爱。刘恒从几位美人当中,一眼就相中了窦漪房,对其大加宠幸,她也不复所望地为代王生下了2子一女,再后来便是刘恒登基称帝,窦漪房母凭子贵被立为皇后,她终于苦尽甘来了。

长子刘启继位后,窦漪房被尊为皇太后,儿子对这位母亲十分孝顺,奈何窦太后更偏爱小儿子。汉景帝驾崩后,刘彻登基称帝,窦漪房成了太皇太后,在朝堂上呼风唤雨,汉武帝都要听她的指示行事。

6年后窦漪房去世,这个经历三朝四帝的女人,她的传奇人生就此落下帷幕。


红颜逸闻


我是千夜,我来回答。

抛开《美人心计》这样的戏说剧大女主视角,还原历史上的窦漪房,不难得出自己的答案。她是个足够幸运的女人,中彩票般地嫁给未来的皇帝,母凭子贵成为皇后。嫁给刘恒,起初她是不愿意的。《史记·外戚世家》里有清清楚楚的记载:

窦太后,赵之清河观津人也。吕太后时,窦姬以良家子入宫侍太后。太后出宫人以赐诸王,各五人,窦姬与在行中。窦姬家在清河,欲如赵近家,请其主遣宦者吏:“必置我籍赵之伍中。”宦者忘之,误置其籍队代伍中。籍奏,诏可,当行。窦姬涕泣,怨其宦者,不欲往,相强,乃肯行。

在嫁给刘恒之前,窦漪房心心念念地是要回到离家近的赵国。因为她本身是赵国清河观津人,她以良家子的身份被选入宫中,伺奉的是吕后。吕后要笼络诸位藩王,就把身边的宫女赐给分散在各地的“儿子”。这些孩子都是吕雉的情敌生的,她当然谈不上什么真心疼爱,赐给的宫女虽然不致于歪瓜劣枣,但是肯定也不会精心安排。偏偏她送给刘恒的宫女中,有一个特别合眼缘,的到刘恒的独宠。这个人,就是窦漪房。

刘恒是代王,代地偏远,窦漪房本不想去代国,她已经打点宦官,让人安排她回赵国。可是那位宦官忘记了,她的名字出现在派往代国的名册之中,心知回不了家乡,她痛哭不已。可是木已成舟,小小宫女的意愿是不被上位者考虑在内的。宦官只要说上几句硬话,窦漪房就不得不收拾行囊前往代国。


至代,代王独幸窦姬,生女嫖,后生两男。而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为帝而王后卒。及代王立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孝文帝立数月,公卿请立太子,而窦姬长男最长,立为太子。立窦姬为皇后,女嫖为长公主。其明年,立少子武为代王,已而又徙梁,是为梁孝王。


吕后赐给的五个宫女,刘恒偏偏只看上了窦漪房。刘恒只宠幸了她一个人,她很快生下了一女两男。女是刘嫖,男是汉景帝合梁孝王。窦漪房还不知道自己嫁给了未来天子,毕竟刘盈还活着的时候,刘恒唯有夹紧尾巴在代地为王。刘盈去世后,吕后把持朝政数年,等吕后去世,诸吕被夺了权。刘邦留下的旧臣物色大汉下一任皇帝时,代王刘恒的呼声很高。原因很简单,受够了吕后强势的老臣们,相中了温柔仁善的薄姬,薄姬一直不得宠,跟儿子刘恒在代地过活。薄姬仁柔善弱的好名声,替她的儿子赢来了皇位。窦漪房嫁得天子足够幸运,更幸运的先头的代王后早逝,还没等刘恒登基人已经不在了。而先代王后留下的四子,又先后病死。刘恒被立为皇帝之后,满朝文武请立太子,窦漪房生下的刘启最年长,被立为太子,她也母凭子贵被立为皇后。

至此,当年那个哭哭啼啼不愿往代地去的小宫女,在命运的推动之下,逆风翻盘了。登基之后的刘恒,对窦皇后还是不错的,对待妻子的家人,多有恩遇:

窦皇后亲蚤卒,葬观津。于是薄太后乃诏有司,追尊窦后父为安成侯,母曰安成夫人。令清河置园邑二百家,长丞奉守,比灵文园法。
窦皇后兄窦长君,弟曰窦广国,字少君。少君年四五岁时,家贫,为人所略卖,其家不知其处。传十余家,至宜阳,为其主入山作炭,暮卧岸下百余人,岸崩,尽压杀卧者,少君独得脱,不死。自卜数日当为侯,从其家之长安。闻窦皇后新立,家在观津,姓窦氏。广国去时虽小,识其县名及姓,又常与其姊采桑而堕,以为符信,上书自陈。

窦皇后言之于文帝,召见,问之,具言其故,果是。又复问何以为验?对曰姊去我西时与我决于传舍中丐沐沐我请食饭我乃去。于是窦后持之而泣泣涕交横下,侍御左右皆伏地泣助皇后悲哀。乃厚赐田宅金钱,封公昆弟,家于长安。

早逝的窦漪房父母,被追封为安成侯和侯夫人;找到失散多年的弟弟,汉文帝刘恒又是诸多封赏。窦皇后平民出生,登上后位之后,荣及家人。刘恒对她,应该是有真感情的。后来窦漪房失明,刘恒宠幸慎夫人,但是窦皇后的地位很牢固。特别是刘恒去世后,她成了皇太后、太皇太后,对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帝王父子,影响颇深。


因为她偏宠小儿子,还逼着刘启百年之后传位给弟弟,滋长了梁孝王的野心,差点酿成了国乱;因为她好老黄学说,皇帝和太子不得不读黄帝、老子,以黄老之术为尊。年轻的汉武帝即位之时,重用儒臣,还收到太皇太后的掣肘。


插一个历史小八卦,刘彻的原配陈阿娇,就是长公主刘嫖的女儿。刘彻本来是胶东王,他非长非嫡,能够上位当太子,因为他的老妈王夫人答应跟长公主结亲,让陈阿娇寄给刘彻。为了女儿的荣华富贵,刘嫖在弟弟刘启面前不断说王夫人母子的好话,终于把刘彻扶上太子之位。原来的太子刘荣,因为其生母栗妃不愿意跟刘嫖结亲,后来失宠于汉景帝,连累儿子太子之位不保。刘嫖为啥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因为她是窦漪房唯一的女儿,窦漪房这个皇太后,只有刘嫖这一件贴心小棉袄。窦漪房对女儿的疼爱,就是刘嫖最硬的政治后台。


为什么说窦漪房是个足够幸运的女人,她嫁给未来天子,成为皇后。母凭子贵,在丈夫去世之后,还凭借着皇太后、太皇太后的身份,享受尊荣数十年,影响大汉朝局的走向。因为她和丈夫刘恒一样,是老黄学说的信徒,所以在刘彻亲政以前,大汉休养生息数十载,生产力得以恢复,国富民强。这是后来汉武帝南征北战、开疆拓土的资本。


窦漪房这个幸运的皇后,除了疼爱亲生儿女有点出格之外,对得起她的幸运。作为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她信奉的老黄学说,其实是给天下百姓带来安乐生活。


千夜看世界


窦漪房,汉文帝刘恒的妻子。让后世对窦漪房产生一窥究竟的主要原因是,窦漪房身为一代权后的宫女,却跃居皇后宝座,进而成为皇太后,太皇太后。参与和影响了西汉的初期,这段时期是西汉最为富庶的时期,涵盖了文景之治的全期,奠定了汉武盛世的基础。

窦漪房,赵国观津人(河北武邑)。以良家子身份入宫,侍奉在吕后左右。期间,窦漪房获得吕后的基本信任。

在吕后称制前后,窦漪房受命与其他四人进入到代国侍奉代王刘恒。窦漪房之所以到代国,是因为吕后安排人手及时监控和掌控刘邦生前分封的藩国。

窦漪房未到代国之前曾贿赂过主管分配的宦官,由于疏忽的原因,将原本自愿到赵国自认为可以就势照顾亲属的窦漪房,却被分配到了代国。

这让窦漪房的顿感失望,生出一些怨恨在所难免。不过这些怨恨的发生在年轻的窦漪房身上,却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她迈上皇后之位打下了基础。

面对身具“间谍”使命的宫女窦漪房等人,刘恒也不是没有一点智力的傻子。早在窦漪房来之前,刘恒已有了王后,也相继生下四子。对于窦漪房等人来到代国所夹带的目的心如明镜,清楚吕后的此举背后的意义,既要随时掌控藩国的大事小情,也要发掘藩国的一举一动。

刘恒初期自然也会有一些防备,但在之后与窦漪房的接触之中,基于窦漪房对吕后和宦官的怨恨,情况慢慢出现了改观。最为直接的表现就是,窦漪房竟然在这种情景之下为刘恒的生下长女刘嫖。窦漪房的政治智慧以及谋略,可见一般。

待到诛除诸吕后,刘恒被拥立为帝,窦漪房早已生下刘启和刘武。刘恒的原王后及四子离奇死亡,窦漪房所生的刘启成为长子,不久被册立为太子,母以子贵,窦漪房顺势成为皇后,母仪天下。

然而,此时刘恒的母亲薄姬尚在人世,是为皇太后。薄姬一生谨慎细微,生怕一步错步步错,就连自家兄弟薄昭有罪也不敢放纵,不敢顾恋亲情,最终忍痛依照律法将其处死。

窦漪房虽然贵为皇后,前有明君之称的汉文帝压制,后有薄太后把持,窦漪房根本无法恣意。

她的兄弟窦长君窦少君两人,在汉文帝即位不久便听从周勃灌婴的建议和安排,寻找两位德高望重,品学兼优的长者与两位国舅相伴,虽然富贵异于常人,可是并未得以操控权柄,更不用说年轻的堂侄一辈。

公元前157年,汉文帝刘恒病逝。太子刘启即位,是为汉景帝。窦漪房成为皇太后,薄姬是为太皇太后。 两年后,薄姬也病逝。至此,窦漪房才真正成为凌驾于皇帝之上的帝母,法理上拥有无上权威。

事实上,窦漪房早在汉文帝在位的末期,已经接近或者是完全失明。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人老色衰外带残疾丧失了刘恒宠爱,慎夫人和尹姬受到的宠爱是与日俱增,甚至一度与窦漪房平起平坐,大有取而代之的架势。

庆幸的是,刘恒不是汉高祖刘邦行事果断狠辣,慎夫人尹姬不是戚夫人,没有生下“类我”的刘如意,甚至没有留下子嗣。

窦漪房的地位因丈夫的态度泛起小波澜,好在依然稳固如初,只是身在其中的窦漪房历经心劫。让她明白,权利只有掌控在自己手中,才算是真的拥有。

她的这一强硬心态的形成,遂促使了汉景帝时期,政治上的大波动。正是这场波动,又重重的打击了汉景帝在政治上完全独立的进取心。

在汉景帝时期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七国之乱,平定七国之乱出力最大的两个人,一个是窦婴,一个是周亚夫。

周亚夫的父亲周勃是跟随刘邦征战天下的元老功勋,又在诛除诸吕总揽全局,进而推举代王刘恒入主长安,成为天子。周亚夫则是虎门无犬子,七国之乱时,他受命领兵对战,仅仅数个月,便悉数平定几乎遍及全国的叛乱,可以说拥有再立大汉之功。

至于窦婴,是窦漪房的堂侄辈。他与梁王各以区区一地,生生抵挡住了七国的数十万大军,将其牢牢拖在防地,无法西进谋取长安,给于了周亚夫调兵和袭取叛军粮道的时间和空间,使得大战在短时间内便结束,也是功莫大焉。

窦婴,与他同时代的籍福,曾当着窦婴的面说出过这样的评语,君侯资性喜善疾恶,方今善人誉君侯,故至丞相;然君侯且疾恶,恶人众,亦且毁君侯。君侯能兼容,则幸久。

籍福的话虽然有些泛泛而言的感觉,却是点出来窦婴的刚正。

七国之乱发生在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在这之前的一次藩王朝请酒会上,多喝了几杯的汉景帝,面对宗室以及窦漪房和刘武,失言允诺将要立刘武为嗣。

窦婴闻言,立刻出声反对,并声明汉景帝此举过于轻率,甚至暗讽汉景帝图一时口快,背宗忘祖。

本来听到最想听到的,陶醉在其中欣喜不已的窦漪房,在听到来自于本家子侄的一番极为刺耳的慷慨言辞,让她如何不恼。最终,窦婴被免职,直至七国之乱爆发才被起用。

梁王刘武因有母后的支持,急于立功德于世上,遂以一国之地力抗数国大军而不敢言降。平定内乱之后,刘武并没有捞到什么好处。反而因为一再出手抢夺帝位,而遭到袁盎等人的反对,刘武丝毫不顾及大汉律法,派出杀手暗杀所有反对的朝臣,袁盎死于刺客之手。

汉景帝循此命案穷追猛打,梁王迫于压力,献出策划人的同时通过一母同胞的姐姐长公主刘嫖,请罪与窦漪房,刘武得到赦免。刘武的声誉直落而下,失去争夺帝位的资格。从中也可以看出,全然失明而又深居后宫的窦漪房,完全依靠女儿刘嫖来左右朝政的。 也让女儿身的刘嫖借助窦漪房的声威以及帝位之争,走到前台。

即便如此,窦漪房以往说一不二的局面,受到刘武的拖累,有了一定范围的萎缩。

不过,在以孝治天下的西汉,取得优势的汉景帝无法跳出这一框架。两者的一进一退,依然维持在平衡之间,仅是偏重于汉景帝一些而已。

窦漪房在政治上没有达到预期,她退而求其次,决心起复窦婴为丞相,不想再被分割权利的汉景帝,断然拒绝。

刘嫖便成为窦漪房通晓朝廷内外的耳目,权势与日俱增,最终造成了王娡之子刘彻击败汉景帝长子刘荣,成为新太子,是为大汉帝国史上有名的汉武帝。

窦漪房,在建元六年离世(公元前135年)。

窦漪房,一直是信奉黄老学说的。黄老学说的核心清静无为。这与汉惠帝刘盈和吕后称制时期的执政大体上没有多大差别,一个是萧规曹随,与民休息。一个是轻徭薄赋,生民养民。

窦漪房表面上贪恋权利,其实至死也未如吕后一般称制,只是一个苦闷的失明的老太婆一直在寻求子孙儿女更多的关爱而已。


唐代丹药


窦漪房是西汉王朝汉文帝的皇后,汉景帝时尊为太后。她是清河郡观津县人,出生于普通百姓家庭。后来因缘际会之下,能成为西汉皇后、太后,也是一个传奇女子。她的传奇有三个原因:

①美丽动人

②多才多智

③偶然与必然


美丽动人

在这一点上几乎是肯定的。相传早在秦始皇时,后宫人数就多达上万人。

汉朝就算没那么多,但毕竟是统一王朝,三千应该还是有的。且天下那么多人,她也能被选进宫,这点若是不达标,肯定是不行的。

而且后来她被送于代王时,包括她在内一共五个宫女。且她还在代国被独宠代王宫。由此可见窦漪房必然是,美丽动人一类的人物。


多才多智

在多才多智方面,几乎也是可以肯定的。毕竟在古代每个皇帝、国王的后宫,宫女的的都是数不胜数。

单单只有外貌而无才智的话,那她一定会被嫉妒之人迫害的。而她能在古代帝王的后宫脱颖而出,可见靠外貌和运气气是行不通的。

所以她也定是一位,多才多智的天仙下凡。

偶然与必然

她因才貌双全被选入宫后,最大的偶然便是被吕后送去代王宫。这个本是吕后,为削减后宫财政开支所作。

而这个偶然的举动,确成全了窦漪房。她在入代王宫后,因才貌与智慧迅速脱颖而出,且宠冠后宫。这时她又遇到了,一个历史的必然。

那就是代王的王后,和王后所出的四个嫡子。在代王称帝前后,很短的时间内都去世了。我个人认为这是必然。代王后与她的四个儿子,在历史上并无多少记载,也无陵墓。

这一点我认为,是因代王后可能与吕后有某种关系。功臣集团又因诛吕才需迎立新帝,所以我认为她在当时,是必须要去世的。

由此可见她遇到的偶然与必然,是她传奇人生中必不可少的。


综上所述西汉皇太后窦漪房,是清河郡观津县人。出生于普通百姓之家。而后来能成为皇后、皇太后,她也是个充满传奇的人。她的传奇是,由于她的美丽动人、多才多智,和她遇到的偶然与必然所决定的。


林子说历史


窦漪房能够成为皇后、太后、太皇太后,的确是捡了一个超级大漏。在别的问题之中,我详细做过回答,这里就不啰嗦了。

孝文窦皇后(?-前135年),清河郡观津县(今河北省武邑县)人 。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引皇甫谧言,云窦后名猗房。
窦姬以良家子身份入宫伺候吕太后,后被赐予代王刘恒。刘恒即位后窦姬被立为皇后。景帝即位后尊其为皇太后。建元元年,汉武帝即位,尊其为太皇太后。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窦太后去世,与汉文帝合葬霸陵。

至于窦漪房的简介,也很简单,感觉是一个很不错的老太太。

从历史上所有具有影响力的后宫主政者来说,窦太后,还是很不错的。

既具有足够的影响力,也没有过多的干预朝政,这是很难得的。

但仔细分析起来,感觉也不是很爽。

总体上说,就是没有突出的政治表现,但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几代帝王的行政。

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实在没能力去评价这么一个伟大的女性。

仅仅从自己的一些感受,说一下粗浅的认识,敬请大家吐槽、批判吧。

01

良家子窦漪房

史书一般把窦漪房的出身说成良家子,也就是平民出身、农家女。

良家子是一个具有特定政治意义的汉语词汇,一般旧时指良家子女或清白人家的子女。

汉朝时,指从军不在七科谪内者或非医、巫、商贾、百工之子女,为良家子。

七科谪内是指的犯了七种罪行被谪发远征或戍边的人。

“士、农、工、商,四业分居”的重农抑商政策,把商贾、百工也纳入了贱业。

基本上良家子指得就是士族、农民。令今天难以接受的是,医者也是贱业,其子女如同巫者子女一样,算不得良家子。

《史记索隐》记载,窦漪房出生在汉高祖初年,其父早年经历秦朝动乱,隐居清河郡观津县不问世事,过着清贫垂钓的生活,后来不幸坠河身亡。

这就是说,窦漪房的家庭从事农业劳作,但也不是一个很普通的农家,类似于诸葛亮的躬耕陇亩。尽管清贫,但其父似乎是个隐士。

这对窦漪房可能影响很大,这也是她同其他四位宫女被吕后遣送出宫,前往代国,单单一人被代王刘恒喜欢的原因之一吧。

善良贤惠,没有过多的贪欲,得以让以仁孝治天下的代王、后来的汉文帝宠幸、信任和尊敬 。

这个对后世还是很有启发、借鉴意义的。

02

天下父母向小儿

窦漪房与汉文帝生有一女二男:长女馆陶公主刘嫖,长子汉景帝刘启,少子梁孝王刘武。

同时期,代王刘恒与王后也生育了四个儿子,但在刘恒继承帝位前,王后和她的四个儿子全部病逝。作为长子的刘启就被立为太子,窦漪房母凭子贵,也就成为了皇后。

前157年,文帝驾崩,太子刘启即位,窦皇后被尊为皇太后。

窦太后非常宠爱自己的小儿子梁王刘武,赏赐给他的财物不计其数。梁王得宠,大兴土木,出行规格比于天子,珍宝财富比京师还多。

景帝三年(前154年),景帝尚未立太子,刘武入朝,景帝酒后说将来自己离世后,便把帝位传给梁王,刘武和窦太后听后皆大欢喜。

景帝一共有十四个儿子。此时,景帝庶长子刘荣已经十八岁,曾被立为太子,因其母不大度受牵连被废;后来被立为太子刘彻,是景帝第十子,也就是后来的汉武帝,已经三岁了。也就是刘彻前面还有九个哥哥。


景帝有这么多的儿子,还说把帝位传给梁王,这个玩笑就有点开大了。

窦太后的侄子詹事窦婴和楚相袁盎都上言景帝,兄终弟及不合礼制,也违背高祖的遗制,从中力谏。

窦太后非常生气,就接受窦婴的辞职,并且把他从进出宫的名册上删除;梁王怨恨袁盎,与人密谋把他刺杀。

景帝察知梁王刺杀袁盎之后,怨恨梁王。梁王惧怕,通过长公主刘嫖向窦太后谢罪,景帝才宽恕了他。

梁王进京负荆请罪,但是兄弟关系已经不能回到从前,景帝不再容许梁王滞留京城。梁王回到封国,忧郁而死。

太后整日哭泣,拒绝进食,说:“帝果杀吾子!”

景帝哀伤害怕,就把梁国分为五个国家,分封梁王五个儿子为王,而梁孝王的五个女儿皆食汤沐邑。

太后这才开心起来,还因此加了一餐。

景帝二年(155年)时,景帝采纳御史大夫晁错的建议削藩,导致七国之乱爆发。景帝想利用窦氏家族来平定刘氏诸侯王叛乱,但没有人能够担当重任,景帝只得重新启用窦婴为大将军,平定了叛乱,封他为魏其侯。

之后,窦太后多次进言景帝要拜窦婴为丞相。景帝说:“太后难道认为我有所吝啬,才不让魏其侯为丞相吗?魏其侯这个人骄傲自满,容易自我欣赏,做事草率轻浮,难当此重任。”

最终还是用建陵侯卫绾为丞相。

03

太皇太后干政

景帝后元三年(前141年),景帝驾崩,太子刘彻即位,是为汉武帝,尊窦太后为太皇太后。

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欲推行新政。由于一系列的举措影响了权贵集团的利益。毁谤魏其侯窦婴等人的言论,天天都传到窦太后的耳中。

窦太后在汉文帝时期,就双目失明,为此也曾经失宠,招致屈辱。但对于朝政却毫不闭塞,一清二楚。

太后喜好黄老学说,与新政推崇者理念不同,窦太后因此心中不悦。

前139年,赵绾上书武帝说,不要把政事奏给太皇太后,窦太后大怒,将御史大夫赵绾、郎中令王臧下狱,其后二人自杀。丞相窦婴、太尉田蚡被免职。

汉武帝所推行的新政也全部被废除。

前135年,窦太后驾崩,与汉文帝合葬霸凌。

不清楚窦太后出生年月,从长公主刘嫖出生于前189年推算,窦太后去世时,刘嫖已经五十五岁。如果窦太后十几岁入宫伺候吕太后,几年后出宫,跟随代王刘恒时,大约在十五到二十岁左右。窦太后应该寿命在七十以上。从前179年被立为皇后到去世,四十多年的时间里,窦太后主持后宫,影响了文帝、景帝、武帝三代帝王。

窦太后应该是继吕雉吕太后之后,史上第二位强势的皇太后。虽然窦太后不像吕后那样专权跋扈,独揽朝政,惨无人道,但也屡屡干预朝政。

尽管是辅佐文帝、景帝、武帝三代帝王,对于铲除诸吕后的刘氏政权的稳固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也沿袭了太后干政的传统,对于后世历代封建王朝后宫干政起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这个题目太大,是专家和史学家的活,是对是错,我没有资格,也不敢有任何的评价。

只是看到这个问题,说一点自己的感受,接受友友们的批评和指教。

吐也好,赞也好,我洗耳恭听!


豹眼看历史


窦漪房是《卫子夫》中太皇太后和《美人心计》中窦皇后的原型。陈莎莉在《卫子夫》中饰演的太皇太后,袒护飞扬跋扈的陈阿娇,处处为难卫子夫。而林心如在《美人心计》中饰演的窦皇后却温柔贤淑、聪明善良,被众人称颂。

正史中的窦漪房是个普通的农家女,却阴差阳错的成为大汉皇太后。其实窦漪房不仅权倾朝野而且智商还不高,可以说如果她不死,汉武帝难成千古一帝。

我们来看看窦漪房的升职记和她迂腐的思想。

窦漪房出身贫寒

窦漪房,生年不详,出生于清河郡观津县的一户农家,是个普通的农家女,其父由于秦朝动乱而隐居,过着清贫的生活,她有两个兄弟分别是窦长君与窦广国。窦漪房号称“麻雀变凤凰的第一夫人”,她是千古一帝汉武帝刘彻的奶奶,汉景帝的生母及汉文帝的皇后。

阴差阳错成为代王宠妃

汉高祖刘邦去世后,刘盈即位,吕太后掌权,窦漪房以家人子的身份进宫伺候吕太后。后来吕太后将一批家人子赏赐给诸侯王,窦漪房本来是想去赵国的,因为赵国离她的家乡近,却阴差阳错的被送去代国,为此她还大哭一场。代国的代王是刘邦的第四子刘恒,刘邦平定代地后,赐年仅八岁的刘恒为代王,窦漪房到了代国后备受刘恒宠爱。

  • 公元前189年,窦漪房生下长公主刘嫖,就是《卫子夫》中陈阿娇原型。

  • 公元前187年,窦漪房生下汉景帝刘启,《美人心计》中刘启原型。
  • 后又生次子刘武,刘武生年不详,他是《美人心计》中聂慎儿之子刘武的原型,在正史中是窦漪房的儿子,而且窦漪房宠爱刘武胜过刘启。

在此期间刘恒的王后去世,王后所生育的四个儿子也相续病逝,代王王后是《美人心计》中青宁或者周子冉原型。

册立皇后

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群臣拥立代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刘恒即位后,大臣建议早立太子,但是王后所生四子都病逝了,机会就落到了窦漪房的头上。

公元前179年,窦皇后长子刘启敦厚仁慈,被立为太子。不久有人建议立皇后,汉文帝即位以来一直没有册立皇后。就在此刻薄太后建议,窦漪房为太子生母,立她为后合情合理,窦漪房就这样被立为皇后。

《美人心计》中薄太后处处为难窦漪房,但是正史中的薄太后却待窦漪房及其家人不薄。窦漪房被立为皇后之后,薄太后封窦皇后之父为安成侯,母为安成夫人,便为其父母设二百户的园邑,待遇不低于薄太后的父母。

姐弟团聚

窦皇后之弟窦广国,因家境贫寒,父亲早亡,被人多次拐卖,次数多达十次,窦广国二十岁时还被派到深山中烧炭。

窦漪房被册封为后时,她苦命的弟弟还在别人家里做仆人,窦广国跟随自己的主人来到长安,到长安后听说当朝皇后姓窦,于是便四处打听,得知窦皇后就是自己的姐姐,便立刻上书自陈,官员将这个消息汇报给皇上,经过一番拷问,窦皇后确定是自己的弟弟,抱着弟弟大哭,文帝非常感动,赏赐窦广国田地和房宅,窦广国也算脱离苦海了。

因失明而失宠

窦皇后因生病而双目失明,文帝开始慢慢疏远他,开始宠幸慎夫人和尹姬,还让慎夫人与窦皇后同席而坐,最后文帝对她不闻不问,这点看来跟电视剧《美人心计》中所描绘的完美爱情是既然相反的。

窦漪房权倾朝野,智商低下

众所周知,窦漪房喜欢小儿子刘武,还想让长子刘启把皇位传给她的小儿子,窦皇后侄儿窦婴觉得这样不符合律法,并直言相告。窦皇后听后大怒,非常憎恨窦婴,万般无奈之下窦婴便辞官回家,窦太后还把进出宫名簿上窦婴的名字给去掉。

窦太后是黄老学说的忠实粉丝,在景帝一朝,由于窦太后的缘故,很多儒家博士得不到重用。到了汉武帝时期,在黄老学说上与汉武帝成为对立面,由于祖母的压制,刘彻不敢大力推行儒学。

西汉初期推行黄老学说,是因为当时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为了快速恢复经济,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无为而治顾名思义就是天地万物应该遵循它的自然规律,不要干涉太多,让他们自然发挥。

到了汉武帝时期,社会经济得到很好的发展,这时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压迫越来越严重,农民和地主阶之间的矛盾日益加重,诸侯国的实力不断壮大,边境与匈奴不断的来骚扰。这时统治者需要强化专制制度,黄老学说完全不能满足。

汉武帝登基后,想要大力推行儒家思想却遭到祖母的强烈反对,太皇太后还结交大臣干预朝政,直到他死去,汉武帝才正式推行儒家思想,只能说窦漪房不死,汉武帝难成千古一帝。


小龙谈历史


西汉窦太后可以说是西汉历史上乃至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几位极有权势的“女性”之一,她经历了汉文帝、汉景帝和汉武帝三朝,匡助了西汉历史上的三位贤君,在汉武帝一朝,在汉武帝即位初期,还能以“太皇太后”之尊很好地掌管国政,平衡朝中各方势力,不得不说,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女政治家。


窦漪房汉惠帝时进入汉宫,阴差阳错之下却成为了代王刘恒的宠妃

关于这位窦太后的名字,其实在“正史”当中并没有记载她的名字,“窦漪房”这个名字出自唐代人司马贞所撰写的《史记索隐》一书。

说完名字,我们就可以具体地说一说她的出身,窦漪房并没有什么强大的身世背景,史料当中记载,她约在汉高祖初年,也就是公元前208年出生,出生地势当时的清河郡观津县。

此外还有记载,他的父亲由于经历秦朝末期的动乱,所以,便选择了在观津县隐居并且以垂钓威盛,但不幸的是,有一次他在钓鱼的时候坠河而死了,另外,窦漪房还有两个兄弟分别是窦长君和窦广国。

由此可见,窦漪房是出自于一个生活十分清贫的普通百姓之家,但后来却幸运地以“良家子”的身份进入到了宫廷之中,成为了专门伺候“吕后”的宫中使役,此时,刘邦已经去世,汉惠帝继承了君位,正是“吕后”专权的时候。

在宫中呆了一段时间之后,“吕后”突然想要释放一批宫人出宫,并且还做主将她们赏赐给分封在各地的诸侯王,恰好窦漪房也在这批被释放的宫人之列。

既然可以被释放出宫,那么无论是谁都希望能够回到自己的家乡,而由于窦漪房的家乡清河郡距离赵国较近,因此,她便请求负责安排遣送统计的宦官把她安排在去赵国的名单当中。

宦官当时是答应了窦漪房,但是到了统计人员的时候却又忘了这件事情,而将窦漪房安排到了去代国的队伍当中。


不仅如此,后来负责此事的宦官在分配完之后,便将所有的名单都呈给了“吕后”御览,而在“吕后”亲自批复之后便没有办法再修改了。

所以,而等到出宫的时候,已经知道自己将要去赵国的窦漪房却被通知自己被划到了去代国的队伍当中,面对这样的境况,窦漪房不禁一边哭一遍埋怨宦官,但是,诏书都已经颁发了,窦漪房也只好遵从诏书,前往代国。

虽说没有如愿以偿地去到距离自己家乡很近的赵国,但是,满心委屈的窦漪房却没想到,她在去到代国之后,却得到了当时身为代国诸侯王刘恒的专宠。

而此时再来看窦漪房的命运,可谓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也正是因为受到了代王刘恒的专宠,没过多久,她便为代王生下了一个女儿,取名为“刘嫖”。

而等到孝惠帝七年,即公元前188年的时候,她又给刘恒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便叫做“刘启”,在后之后,她再次给刘恒生下了第二个儿子,便是刘武。

刘恒被拥立登基称帝,窦漪房再次幸运地“母凭子贵”而被封后

众所周知,汉惠帝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儿皇帝”,在“吕后”的权势面前,他根本没有任何的发言权,所以,没有在位几年便在抑郁当中死去了。

此后,“吕后”又专权了很多年,并且大肆地培植“吕氏族人”成为朝中的重臣,而等到“吕后”去世之后,已经被“诸吕”压制多年的朝臣们便拥立了当时的代王“刘恒”登基称帝,便是“汉文帝”。

而说到这里,不得不说,窦漪房的人生有着很多的幸运,虽说刘恒对她十分宠爱,但是,她却并非刘恒的正妻,刘恒在做代王的时候是有“王妃”的,并且还曾经给刘恒剩下过四个儿子。

但可惜的是,这位“代王妃”和她所生的四个儿子寿命都不是很长,早在刘恒还没有登基称帝的时候,就全都去世了,而且,在那之后,代王也并没有再立新的王妃。

而这便是我所说的窦漪房的“幸运”,在刘恒登基之后,并没有马上就立窦漪房为“皇后”,而是先在朝中大臣们的建议之下,立了窦漪房的长子“刘启”为皇太子。

而就在这之后,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后”,于是朝中有司便给刘恒上书提醒他是到了该立皇后的时候了,刘恒的母亲薄太后便建议刘恒立太子的生母为皇后,那自然便是“窦漪房”了。

于是,极其孝顺的汉文帝刘恒便采纳了薄太后的意见,立了窦漪房为皇后,与此同时,她的女儿刘嫖也被封为长公主,次子刘武也被封为“代王”。

不仅如此,窦漪房在成为皇后之后,由于刘恒对她原本就十分宠爱,薄太后对她也十分认可,所以,整个“窦氏家族”都因为她而获得了诸多的荣宠。

但可惜的是,窦漪房所获得的专宠却在她因为“眼疾”而导致失明之后逐渐地变少了,此时的汉文帝刘恒反而把更多的宠爱给到了“慎夫人”,甚至还有过让“慎夫人”和窦漪房同坐的事情。

虽然双目失明,儿子却顺利继承皇位,再享“皇太后”之尊

虽说恩宠渐失,但好在她的儿子仍然还是太子,所以,等到公元前157年,汉文帝去世之后,按照皇室的规程,刘启便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皇位,便是“汉景帝”。

而在“汉景帝”一朝,由于刘启年幼,同样出现了“后权”强于“皇权”的情况,这主要体现在两件事情上,第一件事情,便是由于窦漪房十分宠爱她的次子梁王刘武,于是,便有意无意地向汉景帝传达“兄终弟及”的皇位传承方式。

由于“汉景帝”十分的孝顺,便也赞同了窦漪房的想法,甚至还曾经当着朝中大臣们的面说过“兄终弟及”的想法,然而,却迎来了朝中大臣们的一片反对之声。

在得知朝中大臣上书阻止汉景帝要“兄终弟及”之后,窦漪房便彻底地放弃了想让“梁王”继承皇位的想法,此后,汉景帝便立了当时被封为胶东王的“刘彻”为皇太子。

第二件事情,便是由于窦漪房本身对“黄老之术”十分的喜爱,所以,她便要求他们“窦氏族人”甚至是汉景帝本人都要熟读相关的经典,而且还要以其中的道理为尊。

也正因如此,在汉景帝一朝“黄老之术”被尊为了正统,许多的儒学大家反而仅仅只是在很多的官家待命,没有任何一个得到了重用。

景帝驾崩,武帝即位,窦漪房身份再次升级,尊享“太皇太后”

不得不说,“汉景帝”在位时期的朝廷格局与“汉惠帝”在位时期有些相似,只不过,总的来说,窦漪房她还算是比较有底线的,因为她并没有像“吕后”那样已经产生了取代“刘氏江山”的想法。

当然,汉景帝所处的环境自然也与汉惠帝不同,他能够很自由地去推行自己想要推行的国政,任用自己想要任用的人才,因此,才缔造了“文景之治”的盛世。

到了公元前141年春,汉景帝也因病驾崩了,很小便被立为皇太子的“刘彻”同样顺理成章地登基做了皇帝,便是“汉武帝”。

窦漪房送走了她生命当中的第二位皇帝,以“皇祖母”的身份迎来了她的孙子刘彻登基,当然,她的身份也再次升级为“太皇太后”,这也应该是在整个封建王朝当中后宫女性所获得的最高地位了。

而要说到自由度的话,由于刘彻年幼,就不像他父亲那样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来管理国家了,就在汉武帝登基的第一年,也就是建元元年,一心想要有一番作为的汉武帝便想推行新政。

但是,由于这些新政严重影响到了当朝诸多权贵们的实际利益,再加上,当时是由当朝丞相、魏其侯窦婴一直在执行汉武帝的新政。

因此,很多的权贵便说了很多诽谤窦婴的话,而这些话全都传到了窦漪房的耳中,说到这里,还得要提一下窦漪房所推崇的治国之道是源自于“黄老之术”,这与汉武帝所推崇的“儒家思想”是很不相同的。

正因如此,窦漪房便对汉武帝的新政产生了很多的不满,到了建元二年,即公元前139年,汉武帝初期的重臣赵绾更是火上浇油地上书汉武帝国政之事不必再向太皇太后禀告。

而这便成为一个“导火索”,盛怒之下,太皇太后窦漪房不仅暗中找到了赵绾和王臧的过错并治了重罪,还借着这个由头全盘否定了汉武帝的新政,并且还把当时汉武帝所倚重的窦婴、田蚡等人全部罢官,换上了她想要任用许昌、庄青翟等人。

由此可见,汉武帝在位初期,所面临的的仍然是“后权”强于“皇权”的局面,但还是要说,窦漪房之所以会废除汉武帝的“新政”,仅仅是因为“根本理念”不同而已。

她的出发点,同样也是为了确保国家的安稳,因为她毕竟在汉文帝和汉景帝两朝经历过多次由于利益受损而爆发的内乱,所以,当她听到了那些对“新政”的反对声时,自然会对施行“新政”一事变得谨小慎微。

而且从当时的情势来分析的话,不得不说,窦漪房所做的“决定”还是相对正确的,这也为后来汉武帝进一步实现他的宏伟目标奠定了一个较为安稳的内部环境。

到时间来到汉武帝建元六年,即公元前135年的五月,一生辅佐了三位西汉贤君的太皇太后窦漪房去世,死后葬入了霸陵与他的丈夫汉文帝合葬在了一处。


好啦,这个问题就跟列位聊到这里,欢迎列位关注我的头条号“冒牌东方朔”。


冒牌东方朔


窦漪房出身于清河郡,幼年丧父,家境贫寒。汉惠帝时期,窦漪房入宫当了吕后身边的宫女。不久,吕后准备选一些美貌宫女赏赐诸侯王,每王五名,窦漪房也上了名单。

窦漪房因赵国离家乡清河郡最近,就向管事的宦官请求,希望派自己去赵国。宦官答应了她,后来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居然将她列入遣往代国的名单。

窦漪房为此痛哭流涕,责怪宦官食言,不肯前往,但最终还是被迫去了代国。谁知塞翁失马,此时还是代王的刘恒一见她就非常喜欢,对她格外宠幸。

刘恒当时已有王后,王后还为他生了四个儿子。窦漪房去后不久,王后就病故了。

再后来吕后驾崩,诸吕被灭,大臣们迎立刘恒为帝,即汉文帝。说来也怪,文帝登基未久,王后所生四位嫡子竟接连病死。那时窦漪房已生有一女刘嫖,二子刘启、刘武,大臣们请立长子刘启为太子,窦漪房顺理成章当了皇后。刘启继位后,尊她为皇太后。刘彻即位,她又成了太皇太后。

发生在窦漪房身上的种种机缘巧合,似乎她得到了上天的特别眷顾。然而天道有常,有得必有失。窦漪房刚到中年,已然双目失明。尽管如此,她的内心却更加理智而坚定。

作为黄老之道的忠实信徒,窦漪房坚决贯彻文景时期无为而治的基本国策。这既有时代的因素,也与其个人经历有关。除了阴差阳错地当上皇后外,与失散多年的弟弟窦广国意外重逢这件事,对窦漪房的信仰影响很大,史书对此也有详细记载。

窦漪房进宫那年,弟弟窦广国才四岁,由人领着到驿站给姐姐送行。窦漪房见弟弟瘦得皮包骨头,心里很是不舍,特意给他洗了头,又喂他吃了顿饱饭,才准备动身。窦广国竟死死抱着姐姐的腿,不放她走,窦漪房只能用力挣脱开,含泪而去。

窦漪房入宫后不久,惊闻窦广国遭人拐卖,不知去向。她悲泣数日,茶饭不思。多年后,她已贵为皇后,就派人在民间四处张榜寻找弟弟。功夫不负有心人,姐弟俩终于得以团聚。

窦漪房后来得知,窦广国被转卖了十余家,吃尽了苦,成年后又跑到山里为人砍柴烧炭,勉强糊口。有一次,山洪引发泥石流,活埋了百余人,只有窦广国活着出了山,偶尔看到榜文,就到长安来找姐姐……

弟弟大难不死及姐弟久别重逢这两件事,在窦漪房看来,实在是上天对她笃信黄老之道的一种奖赏。

汉武帝登基后,这位大有为之君很快搞起了“建元新政”,准备更改无为而治的治国方针,自然遭到太皇太后窦漪房的强烈反对。

建元新政触犯了窦漪房最坚定的精神信仰,她那传奇的人生经历,使她毕生将“无为则无不为”六字当成座右铭,进而推崇“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这是从她的丈夫汉文帝起,朝廷就一直遵行不悖的理念。在她看来,刘彻锐意革新,是对这一完美理念的背叛,是对“文景之治”的背叛,所以她必须将刘彻拉回正确轨道上来,不惜一切代价,哪怕是爱孙对她的仇恨。

在祖母的干涉下,建元新政草草收场,这对于年轻气盛的刘彻来说未必是件坏事。直到窦漪房去世,汉武帝才得以真正掌权,开创了属于自己的辉煌时代!

纵观窦漪房的一生,确实当得起这两个字:传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