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5 歷史上“冬雷”被賦予多種象徵意義,古人對冬雷理解是否可取

在古代,冬天打雷這種現象很少見,出現的概率也相當低。人們對冬雷也有所畏懼,常常將其視作是一種很少發生,但是如果出現了可能就預示著什麼大事。因為冬雷發生概率相當低,所以在漢代的樂府《上邪》中,就將其作為情人之間愛情真摯不能分開的一種比喻襯托,有詩如下: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

山無陵,江水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歷史上“冬雷”被賦予多種象徵意義,古人對冬雷理解是否可取

從這首樂府詩也可以看出,冬雷在古代甚至都和六月下雪一樣,十分罕見,所以,情人之間以此來表真心。但是,罕見並不是沒有,因為,在歷史上也有許多關於冬雷的民間諺語。

古人的第一種理解,冬雷有關農業和養殖業的收成

流傳比較廣的一句就是“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其意思就是冬天打雷,十個柵欄的牛九個都會空掉。為什麼呢?因為根據古人的經驗,一般出現冬雷,氣候異常寒冷,所以就會出現牛羊被凍死的情況。在古代,人們主要依靠農業和畜牧業生活,牛凍死了,自然人是要捱餓的。


歷史上“冬雷”被賦予多種象徵意義,古人對冬雷理解是否可取

古人的第二種理解,冬雷象徵著百姓多有疾病或不安,因此多對冬雷有恐懼擔憂心理

從前面的樂府詩可以看出,冬雷確實是罕見的氣候現象。古人因為對氣象學並沒有系統的認識,所以對於很少發生的事情就往往賦予其一定的神奇色彩。尤其是在結合古人認為多次出現某件事的概率,再下定一個結論,那麼這種事情再發生就成了以前某件事出現的預兆。

歷史上“冬雷”被賦予多種象徵意義,古人對冬雷理解是否可取

古人的這種思想不能一概而論地說是對是錯。畢竟,這些可以說是古人的一些經驗。而經驗這個東西,本來就是中性的,如果前面的累積知識體系和認知有誤,那麼,後來的經驗結論也就錯了。如果前面的是對的,後來的人在借鑑的基礎上可以提高效率,促進社會更好地發展。

古人在這方面流傳下來的諺語主要有,“春正月雷,民不炊,為喪為疫”。這句諺語的意思是,立春正月裡面打雷,百姓不生灶火,為喪事或瘟疫盛行。古人這麼說,肯定是出現過冬天打雷,正好發生了瘟疫和其他不好的事情。

歷史上“冬雷”被賦予多種象徵意義,古人對冬雷理解是否可取

那麼,古人這麼理解有沒有一定的道理?我們從現代科學和氣象變化特點的角度為大家解讀一下。

首先,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必須明白為何會出現冬雷。冬雷其實是一種罕見但卻正常的氣候現象,雷電的形成需要空氣中有足夠的水汽,同時氣流能夠相互作用運動。當氣溫忽然出現大幅度變化時,就容易造成寒暖氣流的對沖,從而造成兩股氣流的相互擠壓,當這兩股氣流衝撞激烈時,就會產生雷電現象。

冬天之所以雷電現象比較少見,主要是氣候比較冷,氣流運動速度比較緩慢,並且空氣相對乾燥,不容易形成雷電條件。但是,也並不是不可能形成。比如,對於在冬天連續氣溫比較高的情況下,忽然出現大幅度降溫十幾度(這種現象近幾年並不少見),就可能出現積聚的暖氣流和寒冷氣流的激烈對沖,加上足夠的水汽,從而產生雷電。

歷史上“冬雷”被賦予多種象徵意義,古人對冬雷理解是否可取


接著,我們既然明白了冬雷的原理,就來分析一下古人的諺語,分析一下古人為何會對冬雷有種恐懼擔憂的心理,這種擔憂有沒有道理。

其實,不能說是完全沒有道理。因為從前面的冬雷產生原理我們知道,只有冬天出現氣溫的急劇變化時,才有可能促成冬雷形成的條件。但是,氣溫急劇變化,尤其是不正常的變化,確實會給農業和人們帶來不利的影響。

如果冬天連著一段時間氣候很溫暖或者很寒冷,然後忽然反方向變化了十幾度,對農作物肯定會有很大的傷害,而牛欄中的動物可能沒有做好保暖工作而被凍死。這時,正好一陣冬雷,人們就記住了它,並稱,一有冬雷就可能凍死家裡的牛。其實,是自己的應對工作沒有做好,或者說,在古代,沒有天氣預報,難以應對忽然變化。

歷史上“冬雷”被賦予多種象徵意義,古人對冬雷理解是否可取

再說冬雷和瘟疫之間的關係,在古代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中記載道,瘟疫是傷寒一種,是人體在外界環境變化下沒能做好平衡調節,造成陰陽失調。那麼,這個問題也就有答案了,一般冬雷是在氣溫出現急劇異常變化時才產生,而這時,人體系統如果沒能夠跟上調節,就容易感染相關的疾病,也難怪古人會將冬雷和瘟疫聯繫在一起了。

可以說,古人對冬雷的理解完全是依據現象經驗推導,並沒有本質的認識,但是從本質上來解釋後,也能找到兩者之間的部分關聯性。看問題,一定要從本質出發,切不可盲目相信,只有看透了本質,才能找到應對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