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老人的抵抗力弱,能注射人体白蛋白吗?

野区一代霸主


西药房经常会接到关于白蛋白有无供应的电话咨询,这是因为白蛋白作为血液制品药物,提取自人体血液,属于稀缺资源,经常会供不应求,平时我们也经常会遇到咨询:老年人抵抗力低,能否打点白蛋白补补?

白蛋白目前主要是医院用于急危重症患者的治疗,但是在大部分人看来,包括很多医务人员,白蛋白是营养药,能提高人体免疫力,真的是这样吗?其功效是否被神话?无论是从群众健康角度,还是从合理用药、严格控制药品滥用角度,这个问题搞清楚,都很重要。

什么是人血白蛋白?

健康人体内,人血白蛋白由肝脏合成,占血液内蛋白总量的一半左右。白蛋白的排泄主要经过肾脏,通过肾小球滤过后,又通过肾小管重吸收,这样尿液排泄的白蛋白就非常少。由白蛋白的代谢可以看出,一旦肝肾功能受损,白蛋白就有可能产生减少,排除增多,从而导致低蛋白血症。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人血白蛋白是乙型肝炎苗全程免疫后的健康人血浆,通过低温分离技术,再经六十摄氏度加温灭活病毒十小时后制成的血液制品。

人血白蛋白是营养药,能提高免疫力?

目前,很多医生喜欢将白蛋白作为营养剂,用于营养不良、手术后、恶性肿瘤或危重病人中,这是临床中应用人血白蛋白的一个误区。实际上,人血白蛋白提供的营养十分有限。手术后的患者处于高代谢的状态,表现为蛋白的代谢分解加速,合成代谢下降,从而导致持续的负氮平衡。

另一方面,手术创伤的早期,机体存在全身性炎症反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可使一部分的白蛋白渗漏到组织间隙中,最终导致早期低蛋白血症。但是此时若输注外源性的人血白蛋白,并不能改善患者本身的营养状况,这是因为白蛋白进入人体后,首先水解为氨基酸,然后再被人体组织所利用,合成所需的蛋白质。

再说,从代谢角度的来看,将人血白蛋白作为营养剂并不合适,因为人血白蛋白的半衰期为15天到20天,输入后并不能立即分解为氨基酸以供人体合成必需的蛋白质,并且在人血白蛋白所含的氨基酸成分中,缺乏人体必需的色氨酸、异亮氨酸等氨基酸,并不能满足机体合成蛋白质的需求。手术后,白蛋白低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氮和热卡不足所导致,因此要改善外科手术患者低蛋白血症,从根本上解决营养不足,应该提供合适的能量和营养物,更应选择氨基酸制剂,而不是人血白蛋白。

因此,应用人血白蛋白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不仅仅是一个误区,也是一个巨大的浪费。可以确定的是,人体输注白蛋白并不能增加免疫力。这是因为白蛋白与免疫球蛋白属于不同类型的蛋白,球蛋白与机体的体液免疫密切相关,而白蛋白却并不参与机体抗体的形成,所以认为白蛋白增强人体免疫力是很荒谬的。

另外有研究表明,人血白蛋白中的某些成分(如制剂中的微量内毒素、血管舒缓素等成分)可使人体的免疫力降低。此外,白蛋白正常的患者输注人血白蛋白可抑制人体自身的白蛋白合成,加速白蛋白分解,而且可导致血钠增高等副作用。

综上所述,可得知:白蛋白不是营养药,也不能提高免疫力。人血白蛋白是一种处方药品,是否输注应该由医生进行专业判断后决定,没有医嘱决不能擅自使用。人血白蛋白也并非传说中包治百病的“万能营养剂”,在临床上使用具有严格的适应证。


药师方健


体内血清蛋白分为白蛋白和球蛋白两类。白蛋白是在肝脏合成的,球蛋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别看两者的名字中都有“蛋白”二字,它们在体内的功能可是完全不同的。

白蛋白可以说是体内的建设者和维护者。在血管内,白蛋白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恒定,保证细胞内液、细胞外液与组织液间的交流。没有它,血管内的水分就可以漏出,导致腹水和水肿。白蛋白属于非专一性的运输蛋白,有运输药物、电解质和小分子有机物的作用。白蛋白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损伤细胞和组织的修复都需要白蛋白的帮助。白蛋白具有黏性、胶质性,在人体内遇到重金属离子时,会自动与重金属离子结合,起到解毒的作用。

球蛋白可以说是机体的保卫者,是免疫细胞产生的抗体,因此也被称为“免疫球蛋白”。遇到外来的入侵物时会根据入侵物的不同产生不同数量的球蛋白,如果入侵物比较难以消灭,免疫系统刺激淋巴以后就会产生更多的球蛋白直到入侵物被球蛋白消灭为止。

用健康人的血液可以制成“人血白蛋白”和“人免疫球蛋白”,但两种蛋白的临床用途是不同的。

人血白蛋白主要用于低蛋白血症、纠正血容量不足,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人免疫球蛋白有提高机体免疫的作用,主要用于原发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症(X联锁低免疫球蛋白血症,常见变异性免疫缺陷病,免疫球蛋白G亚型缺陷病等)、继发性免疫球蛋白缺陷病(重症感染,新生儿败血症等)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川崎病等)。

这两种药物都属于血制品,不能滥用。老年人抵抗力弱注射人体白蛋白不无用的,但如果老年人在疾病晚期,有明显的低蛋白血症,需要到医院由医生诊断,查明原因,再根据情况使用人血白蛋白。尽管人免疫球蛋白可以增强人体免疫,但注射一次后过一段时间就会代谢掉,从体内消失。因此,老年人不能通过反复打人免疫球蛋白来增加免疫力。老年人可能通过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来增加对这些疾病的特异性免疫力;也可以通过加强锻炼,增加营养来增加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如果有慢性疾病,应积极控制慢性疾病,增加免疫力。不要乱用血制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