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大宅门》里面的韩荣发为什么没有被灭口?

缤汇


需要大家明白,这是《大宅门》,而不是《大宅门之黑道风云》,白家老号不管是100多年前的在街上摇铃子,还是100多年后依靠药店治病和买卖药材,都是一个正当商人和企业,而不是一个杀手集团,即便为了夺回白家老铺,二奶奶使用的也是正当的商业竞争手段,杀人的事,白家干不出来,更不是白家的做事风格!

更别说杀死韩荣发的意义是什么?



嫌敲诈勒索花的钱多?韩荣发虽然进赌场逛妓院,整日花钱如流水,但对于白家这个大家族来说完全供养的起,毕竟北京的白家老号收入如流水,更有白景琦在济南不断的汇银票,庞大的收入完全供得起韩荣发的各项开销,以至于韩荣发在白家整整过了几年潇洒的日子,既然自己有能力花钱免灾,又何苦走到极端。

但更重要的一点,是二奶奶发现情况可疑的时候,已经来不及做出其他反应了。



韩荣发跑道白家哭丧,声称自己是白家大爷替死鬼的儿子后,二奶奶是心存疑问的,毕竟按照严爷等救命恩人的说法,当初的替死鬼是没有后代的,现在凭空跑出来一个后人,二奶奶怎么不会怀疑!可怀疑归怀疑,这一刻的二奶奶并不敢轻举妄动,毕竟当年的那件事是处于高度保密之下,为了绝对的安全保密,很多细节连直接负责营救的朱爷和严爷也没有对二奶奶过多透露,所以二奶奶也并不清楚两人反馈的信息是真是假,尤其是后企图寻找两人的时候,两人为了安全起见也早已经隐姓埋名寻找不到,在查不清韩荣发具体身份的情况下,二奶奶也只能选择接纳。



1、如果韩荣发的确是韩家的后人,那二奶奶根本不可能做出极端的事,毕竟眼前的这个人是白家的恩人。

2、如果韩荣发事后被查出是冒牌货,二奶奶也无力应对只能将错就错,因为选择接受韩荣发,就等同于告诉对方那个秘密是真实存在的,一旦事后翻脸将后患无穷,而且一个大活人之前进入白家吃喝嫖赌无比招摇,突然接下来的一天消失不见,你让外边的人怎么想?智商再低的人也能意识到韩荣发出事了,这个时候站在幕后的贵武可以大摇大摆地走出来,此时韩荣发的消失不但坐实了白家大爷的秘密,更让白家多了一条杀人灭口,情商和智商极高的二奶奶岂能会给自己挖坑,也只能继续用金钱收买。


辽宁资深球迷


起初,二奶奶白文氏以为韩荣发是恩人后代,古人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为行为准则,何况白家这样的有头有脸大家族。白家杀恩人后代,让人知道是要被唾弃的,百草厅的信誉还要不要?更何况自己个儿心理上也过不去那道坎儿。善待恩人后人,成了白家唯一可以感谢恩人的方式。



但是很多人觉得韩荣发可恨,最好一杀百了。能杀吗?那么,我觉得你是被电视剧和电影误导了,以为那时候可以随便杀人。根据《大清律例》“造意者,斩(监候);从而加功者,绞(监候)”,什么意思呢?想起主意杀人的为主犯,判斩监侯;从犯呢?绞刑。像白家这样的大家族更不敢随便杀人,被人抓住把柄,家业要败一半儿的,比如白家就是因为大爷的案子衰败的。


到民国的时候,基本上是换汤不换药,当权的还是大清留下的那一帮子军阀。法律什么的都是继承了大清的。像槐花死的时候,白景琦在舆论的干预下,被抓进了大狱,唯一不同的是这个案子有原告,是槐花的母亲(虽然她不知道)。不过像韩荣发这种无家人追究的,都以为花点钱了事儿了,这时想当然,也是免不了牢狱之灾。


大侦探历史摩斯


《大宅门》里,白老太爷为什么要把家交给二奶奶白文氏当?除了白文氏有魄力,有远见,有能力把白家的事业发扬光大,最重要的是二奶奶有公心、正直、正气,当家不偏不倚,对兄弟子侄有爱心,一视同仁!




当白家大爷被冤枉下了大狱,且被判斩监候。二奶奶为了大爷能活下来,作出了种种努力,不怕花钱,更不在乎别人冤枉她把钱私用(因为最后是用一个死囚顶下了大爷问斩,她所做的一切只能瞒着所有人,那所有的黑锅只有她一个人默默地承受)。


最后白老太爷与老太太临终时刻,二奶奶都让二老知道了大爷活着的事,真正做到了大孝。后来大爷隐姓埋名在西安行医,二奶奶把他的三个儿子教育成人成才,她想方设法让三个孩子与大爷在集市见面的那一幕时,特别感人,当大爷泣不成声的说:二奶奶,我谢谢你!时,我想很多朋友也会感动到泪目!

再说说这个可恶,令人作呕的韩荣发,他本是个花子,受到贵武的鼓动,冒充韩家后人(顶替大爷的死囚姓韩),到白家来讹诈。二奶奶亲自去找当时维持此案的当事人:朱爷,严爷查问此事,可惜一个死了,一个回河南老家了,无法查证韩荣发的生世了。



二奶奶只有养着他,因为不论他是不是韩家人,都必须养了。如果他是,那么他是恩人之子,报恩该养。如果他不是,他既然来冒充,说明他是知情人,不养他势必吵嚷的人尽皆知,那此事就暴露了,大爷不仅有性命之忧,白家也有欺君之罪!


至于说杀人灭口更是不可能的事,白家是正经的商人,且白景怡还是四品御医。怎么可能随便杀人呢?

可是这个韩荣发是个养不熟的狼,花天酒地,大把花白家的银子不说,居然调戏女眷,先是香伶,香伶走后又盯上了二奶奶的女儿玉婷,抛开玉婷大小姐的身份不说,她还是个十三岁的孩子。二爷也因此而死,最后景琦从济南府回家后,不知死活的韩荣发还不安分,最后被景琦收拾一顿后赶出了白家!

几年后,又沦为花子的韩荣发与匪徒勾结,打劫白家,被舅爷黄立追赶跳墙摔死了!


寻桂子


人是不能轻易杀得,毕竟一条鲜活人命。但是白家可是医药世家。有的是办法收拾他。

韩荣发的所作所为,早已是忍不可忍无需再忍,白家应该给他下点药,把他药废了(比如把他药傻,变成个白痴;又或是把他药成个性无能的太监;再或是药成个四肢瘫痪的残疾,总之方法很多,既能阻止他继续作恶,又能留住他的小命)。

白家对外宣称韩荣发衣食无忧好吃好喝伺候着,这样舆论上也有交代,也能防止他继续作恶,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

至于药废之后,简单的很,安置在内院,找个小房子,每天好酒好菜喂上,各种补药吃上,最好是喂成个大胖子,这样他想跑都跑不动。对于白家来讲,无非就是多个人多双筷子的事,这点费用可以说是九牛一毛。又保住了名声,又能收拾他。


令君香0031


宁可错杀1000,不肯放过一个。

这是昏庸的政府才能做得到的。

一般的老百姓,杀人?开玩笑。

为了掩盖一个罪行,犯一个更严重的罪行,聪明如白家二奶奶,绝对不会做这样的事情。

让谁去杀,怎么杀?怎么杀才能不留后患?

白家是行医世家,不是梁山好汉。

韩荣发要是放在《水浒传》里就省事儿了。

放在大宅门里头,大家就得受点儿累,受这么一个人作弄。

这个人真是演得好,让大家恨得牙根都痒痒的,还拿他没办法。

二奶奶拿他当神供着,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宁得罪一个君子,别得罪一个小人。

这真的是大宅门中非常出色的一个人。

大宅门已经看过这么多年了,现在一提起这名字,脑子中还能想起他那赖皮样子。

这个人物在电视剧的结构上也是颇有作用的,让我们看到二奶奶也不是万能的。

这反而让我们的二奶奶更接地气儿一点。





绿豆讶


韩荣发到白家称自己的爸爸姓韩,二十多年前替了白大爷的死,自己是白家的恩人。要白家管他,二奶奶对于这件事,丝毫不敢张扬,不管是不是真的,韩荣发提及白大爷,就使二奶奶万分紧张了,不能让韩荣发再出去到处说此事,起码要先堵住这个姓韩的嘴再说,在白家耍了多年无赖,让白家人恨透了他了,后来被回来的白景琦好好的教训了一顿,赶了出去,落魄成了叫花子了,在贵武的挑唆下居然要状告白家旧案,可惜他丝毫证据没有,反被说是扰论公务挨了一顿板子,至此韩荣发不管说什么都不会有人相信了,危害不了白家了。


爱看剧爱看影


杀人不是容易的。

大概是看多了宫斗戏,动不动就杀人灭口。可是戏说是戏说,生活是生活,严谨反映生活的电视剧里,不能随便杀人。

《大宅门》里的白家,是一个医学世家,傍着点官场,沾着点商人气,有时会做一点坑蒙拐骗、行贿受贿之类的勾当,游走于合法与半合法之间。但是要明目张胆地杀人?他们可没有这个胆子——家大业大,犯不着冒这样的险。

别说《大宅门》了,就是《红楼梦》里,死人倒是不少,可有几个“杀人灭口”的?金钏儿是自杀,鲍二家的是自杀,尤二姐尤三姐是自杀,晴雯是病死,张金哥和夫婚夫是自杀,……

唯一的“灭口”,是王熙凤指使来旺儿这心腹,去杀死告状的张华父子。但是来旺儿也不肯下手:“人已走了完事,何必如此大作,人命关天,非同儿戏”。

而能干如王熙凤,虽然“听了不信”,也只好“丢过不究”。杀人是那么容易的事吗?


栖鸿看红楼


第一点是韩荣发没有犯太大的错,第二二奶奶一向比较仁慈所以不想把事情做绝,本来就想息事宁人,破财免灾,所以只要韩荣发离开就可以了。所谓得饶人处且饶人嘛。


奥特曼终极boss


还是二奶奶仁慈吧 毕竟他爸爸是因为白家老大死的 也算给他们家留后吧


唯萍置心


第一:百家是医药世家,都是救人的。

第二:没有人证

第三:白家也面临困境,自身难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