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故宫封了近100年的未开放花园,藏着乾隆内心最深的秘密

故宫封了近100年的未开放花园,藏着乾隆内心最深的秘密

1420年(明永乐18年),北京故宫正式落成,在未来的近500年时光里,故宫都是帝王家的私人宫殿,所以故宫又被称为紫禁城,其中“紫”是取紫微星象征的帝星的意思。

600年后的今天,故宫已成为承载了中华民族5000年艺术文化的故宫博物院,世界各地的人们有了各种各样的理由去故宫打卡。

因为故宫好看的雪景适合凹造型,因为故宫中陈列着琳琅满目的文物,因为故宫的建筑恢弘壮美,因为故宫里曾经发生了很多故事,想要去故宫,似乎每个人都能脱口说出一串理由。

可是,你知道怎样才是故宫的正确打卡方式吗?号称有着9999间半房屋的故宫中,都藏了哪些有趣的机关?90多个大大小小院落中,又有哪些是帝王的心头好?

中信出版社联合故宫博物院宣传教育部,在故宫600年之际,推出了《我要去故宫》系列丛书,20本单册,20个建筑区域,从历史讲到文化,以故事的形式陪孩子们在书里逛故宫。

故宫封了近100年的未开放花园,藏着乾隆内心最深的秘密

01.紫禁城里的江南园林

1949年,故宫博物院重新售票开放至今,故宫已经开放了80%的区域,许是因为建筑修缮和文物保护的原因,依然有部分区域未开放。其中最神秘的,要数自1924年,溥仪离开故宫后就一直封藏至今的乾隆花园了。《探秘乾隆花园》一书就将带我们抢先欣赏到紫禁城中未公开的胜景。

乾隆花园本名宁寿宫花园,因为由乾隆亲自主持设计,所以也被后世称为乾隆花园。乾隆37年,过了花甲之年的乾隆萌生了退休的想法,于是开始着手准备自己休政之后的养老生活,宁寿全宫和其附属的乾隆花园应运而生。

故宫封了近100年的未开放花园,藏着乾隆内心最深的秘密

乾隆花园由南至北有四进院落,院落之间,假山错落,花木相映成趣,每座院落中,建筑布局疏密有致,让静态的建筑更添灵动之美。

乾隆花园是一座长160米,宽仅有37米的狭长空间,这个宽度对于大刀阔斧地修建亭台楼阁来说,其实略显局促。但挚爱江南并对江南园林颇为熟悉的乾隆,很善于因地制宜地布局了花园内的建筑、山石和花木,让整座花园完美地兼具了美感与功能属性。

比如古华轩前有颗巨大的楸树,楸树的花红紫交映,开花时节的景致很是迷人。为了保留这颗树,乾隆就令工匠将原本规划在楸树位置的建筑往北移了一些。

故宫封了近100年的未开放花园,藏着乾隆内心最深的秘密

另外,呈现为凸字形的禊赏亭,按照明代园林家计成对园林的规划理论来看,其实也是乾砍掉了十字亭一角的作品。凸字形的建筑结构,可以更好地与墙壁相接,也更好地利用了乾隆花园中本就不宽阔的空间。

就这样,亭台楼阁或因地制宜地变通了位置,或别具巧思地修改了造型,一座北国的江南园林诞生在红墙金瓦的紫禁城中。

02.乾隆隐秘的潇洒文人梦


初入乾隆花园,你会惊叹于这位十全老人在建筑设计上的巧思,苏州南太湖石的假山与京郊北太湖石的假山互相交错,拾级而上仿佛漫步仙山。这些设计可不是乾隆凭空创造出来的,而是他多次南巡时,印在脑海中的江南胜景的复刻。

江南园林素是文人的杰作,讲究营造意境。计成在《园冶》中说:“探奇合志,常套具裁”,这是说,园林中追求奇景,应当合乎志趣。江南园林的主人大多是看透了宦海沉浮的文人雅士,所以他们的志趣也如曹雪芹笔下《红楼梦》所说的神仙生活,“恬淡寡欲,不以功名为念,每日观花种竹,酌酒吟诗度日”。

乾隆是不折不扣的江南粉,爱江南,爱到一生中去江南打了6次卡,前前后后上了8次烟雨楼;江南园林的清雅和隐士情怀,都深深地打动了从小便崇尚文人风骨的乾隆,修建乾隆花园时,这位文人皇帝还江南的甚至景致搬了进来。

故宫封了近100年的未开放花园,藏着乾隆内心最深的秘密

乾隆花园中的三友轩,门窗和家具陈设皆以岁寒三友——松、竹、梅图样装饰,暗含了乾隆对岁寒三友象征的“长青不老、宁折不屈和凌寒傲霜”的高风亮节的欣赏。

园中布局略显紧凑的竹香馆门口,更是在门庭的漏窗后种植了小片竹林,朱墙翠竹中掩映着灵秀的假山。意境清雅,但南方的竹子到了北方并不容易成活,为了让竹子顺利度过北方的严冬,冬天会为竹子搭建暖棚。竹香馆中,乾隆曾吟有“北地虽云艰种竹,条风拂亦度筠香”的句子,意思是,虽然北方竹子不易种植,但轻风拂过,送来阵阵竹香,此情此景让人心醉。

不用面对满朝文武,不用处理国家大事,一个醉心归隐的文人,在松竹掩映的园林里,在机关精妙的楼阁里,理直气壮地“倦勤”,这是乾隆晚年内心深处最隐秘的梦。这个梦里,没有肩负天下的帝王,只有纵情诗词的文人。

故宫封了近100年的未开放花园,藏着乾隆内心最深的秘密

03.倦勤斋中的匠心巧思


乾隆花园不仅是乾隆内心的秘密绿洲,更是凝聚了当时清宫工匠的顶级造诣。

隆爱江南,不只是将江南的园林造型搬到了紫禁城,更是把江南特有的玉饰、竹雕、双面绣的工艺都融入了自己心爱的这座花园里,其中倦勤斋就是这些工艺的结晶。

故宫封了近100年的未开放花园,藏着乾隆内心最深的秘密

倦勤斋东部仙楼的木壁板上,装饰着贴雕竹黄工艺的百鹿图。

《探秘乾隆花园》中介绍说,“贴雕竹黄是一种雕刻技艺,源于我国南方地区……雕刻原料取自毛竹,须先将毛竹锯成竹筒,去掉竹节和青绿色表皮,留下内层的竹黄;再将竹黄烹、晒干、压平后,粘贴或镶嵌在木胎或竹片上,磨光后再在上面雕刻人物、山水、花鸟、诗文”等。

这幅百鹿图中,山石和鹿由竹黄制成,梅花鹿姿态各异,细节处就连鹿身体上的斑点毛发都刻画到位。工匠可以雕刻出的斑点与竹子天然的纹理相融合,让人无法分出哪里是工匠的巧思,哪里又是自然的雕琢。

内饰的竹丝雕刻。将竹丝拼接成“卍(音‘万’)字纹”,粘贴在木质基底上,然后在竹丝上刻出凹槽,镶嵌上黄杨木与和田玉。这样的玉、竹相间的竹丝镶嵌工艺,让工匠们在建造倦勤斋时消耗掉了2600块和田玉。

故宫封了近100年的未开放花园,藏着乾隆内心最深的秘密

除了竹和玉,江南的双面绣也深得乾隆青睐。倦勤斋中几近奢华,镶贴在镂空部位的不是窗纸,而是绣娘们精心制作的双面绣。在一块底料上,一针同时秀出正反两面一样的图案。这样的双面绣,仅在倦勤斋中就有182片。双面绣的回纹又与雕栏上竹丝镶嵌的卍字纹遥相呼应,倦勤斋内细节之处都流溢着工匠们别出心裁的设计巧思。

故宫封了近100年的未开放花园,藏着乾隆内心最深的秘密

“倦勤”二字取自《尚书·大禹谟》中“朕宅帝位三十有三载,耄期倦于勤”的句子,意思是舜年迈之时,有心在天下太平之时退位让贤。乾隆以“倦勤”命名自己挚爱的这座花园,也是有年迈归隐的意思。

乾隆60年,弘历禅位于十五子颙琰;禅位后,他也并没有全心全意地在倦勤斋颐养天年,而是继续以太上皇的身份辅佐嘉庆治国。至于倦勤归隐的理想,大概只有当这位帝王流连于倦勤斋的戏台时,才能短暂地一梦吧。


《苏州园林的书卷气和隐逸气》 杨旭辉

《我要去故宫系列丛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