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有人說武則天的守陵石像都沒了腦袋,這是怎麼回事?


首先,乾陵用外國使者守陵目的何在?

位於八百里秦川腹地的陝西渭北山地,蘊藏著自然界鬼斧神工造就的山川靈秀。在這優美峻秀、巍峨峭拔的錐狀山峰群中,分佈著數十座中國漢唐帝王的山陵,給三百里的渭北山原形成了一道蔚為壯觀的風景線。其中,位於陝西乾縣城北的梁山因埋葬著中國歷史上一位叱吒風雲的女人和她的皇帝丈夫而蜚聲中外,這就是乾陵。在乾陵陵園朱雀門外的神道東西兩側,分佈著61尊石人像,採用的是原雕的手法,石人像殘高在1.5米至1.77米之間,大小和真人差不多,人們在習慣上稱其為“蕃像”、“賓王像”。用“外國使者”守陵,這在中外歷史上都是空前絕後的,因為守陵是臣屬的職責,而使臣是一個國家的象徵,更奇怪的是,這些石像大多丟了頭顱。人們不禁要問,乾陵為何要用“外國使者”守陵呢,它們為什麼又只有身子沒有頭呢?
對於這件事情,宋人趙楷在為遊師雄《乾陵圖》所寫的“記”中說“乾陵之葬,諸蕃之來助者何其眾也。武后何嘗不知太宗之餘威遺烈,乃欲張大誇示來世,於是錄其酋長六十一人,各肖其形,鐫之琬琰,庶使後人皆可得而知之”。後人據此多認為這些蕃臣是前來祭奠唐高宗的人。然而研究人員卻發現,這些石人像雙手無一例外地都抱著笏板。所謂笏板,是我國古代大臣上朝時手持的狹長板子,一般用象牙製成,在上面記載上朝要說的事。此外,還在20多尊石像身上發現了“玉袋”。所謂玉袋,就是唐代五品以上的官員以及都督、刺史隨身攜帶的裝官印的袋子。這些都在提示我們這些石像都是唐朝身居要職的官員,而不是使者。

考古人員還發現,有的石人像背後銘文有不少開頭寫有“故”字,說明他們在石人像未雕刻完成時就已經去世。

如西側的阿史那彌射石人像名字前就帶有“故”字。據記載,阿史那彌射是西突厥的首領,曾經被封為驃騎大將軍。唐高宗繼位後,阿史那彌射成為唐王朝的一名地方最高軍政長官,公元662年去世。而唐高宗是在公元683年病死,並於次年葬於乾陵的。那麼,在唐高宗死前20餘年就已經去世的阿史那彌射是不可能參加唐高宗葬禮的。而像阿史那彌射這樣在名前刻“故”字的石人像竟然有十餘個,這更加說明乾陵石人像群並不是唐高宗或武則天入葬時來參加祭奠的人。

既然石像不是高宗逝世後武則天所立那究竟是何時雕刻的呢?據史書記載,石人像在最初豎立時,背部都刻有他們的國名、官職和姓名。然而,現在只有幾尊能辨別名字,其他的都已模糊不清。

北宋年間,陝西轉運使遊師雄曾“訪奉天縣舊家所藏拓本完好者摹刻四碑”,尋找到石人像背部的人名樣本,刻成4塊石碑,分別立於東西石人像之前。
可惜這四塊石碑到元代時僅餘三塊且有殘損。元人李好文在《長安志圖》中只錄出39人的官銜和姓名。清代葉奕苞《金石錄補》中錄出28人。到現在蕃臣像上留有名銜的只有6人,其官銜可考者不過36人,其中有些人的生平事蹟在唐代史書裡有記載。這些可考人員的事蹟大多都發生在武則天至唐中宗執政時期,可見這批石人像也是在這個時期雕刻完成,並在武則天下葬乾陵後才被豎立起來。

事實上,在高宗、武則天統治時期,唐朝國力空前強大,統治勢力北逾大漠,西越蔥嶺,達到中亞的兩河流域。

周邊少數民族與唐的往來頻繁,很多少數民族首領被任命為唐朝的地方官,同時擔任十二衛大將軍等職。根據這種情況,神龍元年(705年)唐中宗在埋葬武則天時將曾在朝廷中任職的蕃酋60餘人,雕刻成像置於乾陵,以反映唐高宗及武則天的統治權力及各民族對唐王朝的臣屬關係。乾陵蕃臣像在明代中後期遭到很大破壞,僕立相伴,多已無頭。到20世紀初,所有石像頭部均已失去。關於石像無頭的原因,眾說紛紜,一種說法稱,北方有位突厥族可汗名叫阿史那元慶,他的石像也被立於乾陵,他的兒子阿史那石明得知後,極為不滿,於是想出借刀殺人之計。他趁夜黑竄入石像附近的農田大肆踐踏莊稼,卻造謠說是石像作祟,只有砸掉它們的頭,才能免除禍殃。老百姓信以為真,紛紛衝上乾陵,砸碎了石像頭。阿史那石明趁機撿回了父親的石像頭,用包袱裹著揹回家,從此乾陵上的賓王像就成了無頭石像。

另一種說法認為是八國聯軍侵華時,看見唐乾陵前立有外國使臣的群像,感到有辱洋人的臉面,於是把石人的頭砍掉了。但據歷史學家考證,八國聯軍當時並沒有到過乾陵。

以上兩種說法都只是傳說,考古學家最近又發現:自然災害或許是使蕃臣像遭到破壞的主要原因。明嘉靖三十四年,也就是1555年1月23日,陝西華縣一帶發生了強烈地震,震級達到8至11級。由於地震發生在子夜,人們還在熟睡中,致使80多萬人死於這次大地震。華縣距乾陵只有100多公里,屬於震中地帶,乾陵也因此遭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關中大地震專家們推斷,關中大地震是造成蕃臣像頭部斷裂的主要原因之一。因為不僅是蕃臣像,乾陵許多石像石馬毀壞的部分恰好也都是頭部。

專家分析:除了石像頸部脆弱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石像的材質。因為當時雕刻採用的石料有一些石瑕,即從石料上可以看到的一些淺色的線條。石頭受損時,最容易從這些地方斷裂。

研究人員推斷:61尊蕃臣像一部分毀於那次大地震。其餘的石像很可能毀於距今五六百年前的明末清初的屢次戰爭。雖然,這61尊雕像的頭像已不知所蹤,但是那緊身窄袖的衣服,寬寬的腰帶,矮筒的皮靴,雙足並立,兩手前拱,栩栩如生的形象,仍然為我們展現了朝堂上蕃臣侍立的場景,留給我們對大唐盛世的無限遐想。

天天開心歷史


乾陵,是我們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武則天的陵墓。去過乾陵的朋友都知道,乾陵外有一圈石像,跟真人大小差不多,這些石像整齊恭敬的排列於陵前。西側32尊,東側29尊,共61尊。這些真人大小的石像穿衣打扮各不相同,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沒有了腦袋,他們的腦袋都去哪兒了呢?
人們對於石像沒有腦袋的現象有三種猜測。第一,說這些石像的腦袋是明朝百姓砍掉的,有一個外國使節到乾陵,發現其中有個石像是自己的祖先,覺得有損臉面,自己動手砍掉腦袋怕引起民憤,就設計破壞莊稼,跟百姓宣揚說是石像成精,讓當地的百姓動手砍掉了腦袋,毀了石像。

第二種說法是八國聯軍侵華時,看到乾陵前立著外國使者的石像,覺得面子上掛不住,憑什麼我們的人要給你中國的皇帝守陵,一怒之下,砍了全部石像的腦袋。這兩種說法都沒有依據,都是後人的猜想,歷史考究,八國聯軍都沒有到過乾陵,如何砍的腦袋?

第三種說法可信度還是很高的。在明嘉靖年間,發生過強烈地震,這場地震才是造成這61尊石像頭部斷裂的真實原因。1974年的時候,乾陵周邊村子有兩個農民在地裡幹活發現了石像的腦袋,引起了考古學家的關注,經過深入研究,發現這些石像人是突厥人,是唐代六十一個藩臣的雕像,因為他們是少數民族,所以五官長得有點不像中國人,像外國人,這也是造成前兩種說法的原因。

這些藩臣都是少數民族的首領,在參加唐高宗李治的葬禮來到唐朝,武則天為了表彰他們,按他們的樣子刻了石像,直到武則天死後,這些石像才被立在了乾陵前,像是守護著一代女皇。


宅宅史記


在陝西省有一個文明遐邇景點-乾陵,它不但有著供遊客旅遊的作用,更是中國古代的文化底蘊,我們能從中瞭解唐朝的習俗和文化等。它是中國第一也是唯一的唐高宗李治和女皇帝武則天的合葬陵,乾陵就在梁山的北峰之上。它就像一個皇宮一樣,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個城門和許多宏偉的建築物。而在朱雀門外的東西兩側,分佈著兩組石人群像,整齊恭敬地排列於陵前。西側32尊,東側29尊,共61尊。這些石像就是當時臣服於唐朝的外國君王(又稱蕃酋像或蕃臣像)。放在當今那時十足的壯觀,可惜天公不留美,這61個守陵石像卻都沒有頭了。


這事也引起了不少人的猜測。有認為在明朝初期,有個外國人看到他的祖先竟然給人守凌陵,覺得丟面子,沒有尊嚴,更有失國體,就欺騙當地的老百姓說石像是不詳,它會讓老百姓顆粒無收,導致老百姓一怒之下把石像的頭砸了。更有一些詩也驗證了這個原因。

但是以現在的技術看來這是錯誤的。據研究發現地震使這些石像沒有頭的。通過大量資料證明,在明朝發生了一次超大的地震,震級高達8—11級,這比汶川地震的震級還高。當地的百姓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人如此,物也不例外。乾陵也受到破壞,導致這61個石像都是在頭部上受損了,而當時的石像的材質不是很結實,且材質會有一些石瑕,所以石像受損的時候,頭部是最容易出現問題的。這是武則天墓前的有61個石像沒有頭的原因。



秋風流月


乾陵是唐代皇帝李治和中國古代歷史上唯一一個女皇帝武則天的合葬墓。令人感到疑惑的是,乾陵神道兩側分佈的石像都沒有腦袋!


乾陵神道東西兩側,分別有著一組石人像,西側共32尊,東側有29尊,共61尊!據說這些石人代表的是當時附屬唐朝的少數民族及領國的王子,使節!武則天為顯示大唐威加海內,將他們的石刻放在陵墓前,為唐高宗站崗!

石像沒腦袋,可能有以下幾種可能:

1、被當地百姓破壞。古時候當地百姓迷信,受到天災後,認為石像成精了,有頭會在晚上出來作亂,就將石頭人的腦袋敲下,埋了起來。於是才有今天的無頭石像人!


2、被八國聯軍破壞。八國聯軍入侵中國的時候,做過很多可惡的事,也許是他們看上了這些雕像,又不好帶走,於是把腦袋切下來帶走了!只是這是在陝西也沒有明確的證據!

3、最靠譜的說法,應該是天災地震造成的。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陝西華陰一帶曾發生過特大地震,據估計這場地震震級可能超過了8級,而且由於發生在晚上,約有80多萬人死於這場地震。因此,很可能造成一部分石像在這場地震中遭到了損壞!!


4、也有人說是盜墓者故意損壞,比如黃巢,溫韜!孫連仲等等!不過盜墓的都無利不起早,應該不至於做這種沒有意義的事!

聽說點贊評論的人都會有好運!點關注就更厲害了,沒準能暴富!


談笑歷史間


乾陵神道東西倆側,分佈著倆組石人群像,西側32尊,東側29尊,共61尊!這些石人應該是當時唐朝附屬的少數民族及領國王子,使節!武則天為顯示大唐威加海內,將他們放在陵墓前,為唐高宗站崗!

石像沒腦袋,有幾個版本,1.當地百姓迷信,受到天災後,說石像有頭晚上成精作亂!2.八國聯軍破壞,只是這是在陝西也沒有明確的證據!3,最靠譜的,應該是天災地震造成的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陝西華陰一帶發生特大地震,由於發生在晚上造成80多萬人死於這場地震,據估計這場地震震級高達8-11級,可能造成一部分毀於這場地震中!4.盜墓者故意損壞,比如黃巢,溫韜!孫連仲等等!


溫故而志新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儘管人們對她的印象都是無字碑。但大都好奇為什麼她的陵墓前有61個無頭石像?

乾陵前的無頭石像是幾個農民發現的,據說他們正在挖地砸到了石頭髮現是個石雕然後上報文物局,專家鑑定是屬於乾陵的文物非常有價值。

但是人們發現的頭像都沒有頭顱原因何在呢?

有三種原因1在清朝的時候有幾個外國人到這裡看到有許多石像在守靈他們閒的無聊就把石像的頭顱全部敲碎了,2大地震破壞,嘉靖年間的大地震距離乾陵只有一百多公里。地震震倒了乾陵守衛的頭顱。3戰爭破壞,明末清初的許多場戰爭使得乾陵守衛的頭顱破壞掉了。


清晰的霧裡花


武則天的陵墓名字叫乾陵,實際是和丈夫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位於陝西省咸陽市乾縣縣城北部6公里的梁山上。

乾陵是唐朝陵墓中迄今為止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墓。它曾經歷了唐末軍閥黃巢帶領40萬軍隊的盜掘和五代時節度使溫韜的盜掘,最後二人都因盜掘時,乾陵天象異常而無功而返。

甚至到了近代,國民黨將領孫連仲動用現代化的裝備——機槍大炮也無法打開乾陵。乾陵好像被咒語附身,只要有人盜掘,乾陵上空就天象異常,所以任何人都無法撼動其一絲一毫。

然而,武則天陵墓前的61位石像“守陵人”卻很脆弱,這些石像個個都沒有腦袋。好像被神秘力量斬首,這到底為什麼呢?



▲乾陵61無頭石像

說到乾陵的神秘還來源於唐朝兩位相術大師袁天罡和李淳風,乾陵選址就是二人親力親為的。我不知道盜墓賊遇到的天象異常是否和二人有關?

武則天生前曾問袁天罡:我壽數幾何?陛下壽數綿長萬萬年,武則天直接說:別扯犢子了,說吧,朕赦你無罪。

袁天罡這才掐指一算,陛下當82歲壽終正寢。結果袁天罡說的一點沒錯,武則天是在神龍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在上陽宮的仙居殿病逝,享年82歲。

武則天生前實際是為自己打造了82位守陵人,從她去世到現在已經1300年了,迄今為止只發現了61位“守陵人”,其實還有21位深埋沒被發現。

這些石像風格各異,其中有異域人士,高鼻捲髮,一看就是洋人。這不奇怪,唐朝是開放的國家,首都長安就是一個國際大都會,當時西域人、突厥人、非洲黑奴比比皆是。



▲石像

武則天就依這些人的外貌雕刻了82座石像,當然到現在只保存了61位石像。這些石像無頭在當時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

據說唐朝末年,也就是唐穆宗時期,西域的一個小王子來到了大唐,他有幸參觀了乾陵,當他看到82座石像時,發現有自己祖先模樣的石像,恭恭敬敬、滿臉謙卑的樣子站在武則天墓道前,好像隨時恭候女皇大駕光臨。小王子感到了奇恥大辱,心想,“武則天死後還讓老祖宗替她看墳,這是有辱國格的事。”

小王子越想越氣,上去就想扳倒這些石像,可他那點力氣猶如螞蟻憾大象。再說那麼多石像,他不可能一一砸碎扳倒吧!

正在萬般無奈之際,跟隨的謀士為他出了一個主意,小王子一聽高豎大拇指說:“OK"!

第二天,周圍老百姓的莊稼遭殃了,被人踩的亂七八糟,老百姓起初以為是野豬搗的亂。可是不久有人發現石像的腳上有莊稼地裡的泥土,同時發現這些石像臉上有莊稼葉子和用手抹汗的痕跡。民間傳出了一種說法,說這些石像成精了,每天夜裡禍害老百姓的莊稼。




▲武則天

我不用說,親們應該知道這都是小王子謀士出的餿主意,目的就是嫁禍這些石像。

周圍老百姓果然上當,自己的勞動果實被踐踏,一個個氣憤不過,趁夜色老百姓拿著刀把這些石像的頭都砍了,心說,“我讓你作孽”。小王子一看自己大功告成,不費吹灰之力就搞定了石像,過了幾天,帶著隨從心滿意足的回國了,從此這些石像也就沒有腦袋了。

傳說終歸是傳說。到了近代考古研究發現,這些石像沒有頭有了科學的解釋。

科學家發現,這些石像無一都是從石像最細的脖頸處斷開的。通過觀察石像的脖頸處,發現石像裡有雜質和氣泡殘留痕跡,考古學家恍然大悟,原來石像材質不夠堅固所致,脖頸是最薄弱環節,加上石材有天然瑕疵,天長日久,氣泡和雜質導致石像的腦袋從脖頸斷開。原因就這麼簡單。就像一層窗戶紙,只要一點你就恍然大悟了。


秉燭讀春秋


武則天死後與李治合葬於乾陵,而乾陵歷經了千年的磨難卻始終未被盜掘,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沒有被盜的陵墓。

既然沒被盜過,那為何要說歷經了千年的磨難?其實在這千年中有許多人想要挖開陵墓,但最終都以失敗告終,其中最出名的當屬那一條“黃巢坑”,當初黃巢帶著四十萬兵馬想要乾陵挖開,但最終卻選錯了方向,留下了一道深四十米的大坑,也留下了其可恥的盜墓行為,乾陵便是在這種有驚無險的日子中度過的。

乾陵“內城”東西南北分四門,分別對應著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大神獸,其中又以朱雀門最為特殊,也最富盛名,只因這裡不僅有著聞名於世的“無字碑”,還有61尊石像。

若是完整的石像可能不會引起人們太大的興趣,但偏偏這61尊石像都沒有頭顱,如此奇怪的事情自然能夠引起人的注意,千百年來引得人們無數的猜想,乾陵為何會放這些無頭人像?有何意義?

這61尊石像分東西而立,東29尊,西32尊,其實這些石像在始建之初並非沒有頭顱,而是由於後世的種種原因遭到了破壞,專家也給出了多種解釋:天災人禍都有可能。

首先從這些雕像的身份出發,這些雕像並非都是隨意捏造的人物,從其服飾來看應當是少數民族,屬於當時唐朝的藩屬國,在唐高宗下葬之時這些藩屬國的官員或者王子使臣等前來參加葬禮,武則天為了顯示大唐的偉大,便將這些少數民族的石像立在陵墓面前,這些並非是憑空想象,而是由事實依據,因為這些石像背後至今都有可以辨認的字跡,刻著此人的國籍官職和姓名。

考古專家認為,造成這些石像頭部被毀的原因有可能是地震,據史料記載,在嘉靖年間發生過一場大地震,造成了八十多萬人的死亡,而乾陵位於震源地有僅有一百多公里,極有可能受此地震的影響,而這些石像所用的石料都有瑕疵,地震之中頭部是最容易脫落的部位。

也有專家認為這是人為的破壞造成的,而且民間還有一個傳說。

據說明朝初期的時候有一個外國的使臣到乾陵遊玩,無意間發現了自己的祖先竟然在這些石像之中,替唐朝的皇帝守靈,使臣覺得這無論是對他自己還是國家都是一種侮辱,自尊心很受傷。

但他並沒有將這些石像給毀了,因為他知道這樣會引起當地百姓的眾怒,於是便想了個法子,每天夜裡都會到地中糟蹋莊稼,第二天又要煽風點火的說是石像成精作怪,必須將這些東西消滅才行,最好的辦法就是砍掉它們的腦袋。




殷蜜密


說到武則天的墓,我想最耳熟能詳的應該是無字石碑的故事,而且飽受了後人的爭議,很多史學家都認為武則天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她在位時自知罪孽重大,荒淫無道,但是在開啟開元盛世之後政績又很好,可以說功蓋古今,都不知道用什麼文字來描述,所以就立了這個無字碑。

那麼除了這個無字碑,還有令人不解的就是武則天墓前的61個“守靈人”為什麼沒有首級呢?後人史學家也是猜測不斷,有著各種各樣的說法:

第一種:據說在明朝嘉靖年間,陵墓一帶發生了地震,大家知道地震危害很大,就是現在的水平造的房子,石像也會被破壞,何況當初的呢?但是值得一提的是這陵墓的下面地基卻是堅固無比,可以說超越了現在的技術,地震過後,陵墓基本沒有什麼變化,但是這墓前的61個“守靈人”的頭部卻都不見了,所以地震的因素較大。

第二種:有人偷走了,如果自然災害的話,可能不會破壞的這麼整齊,都是失去了頭部,其他部位沒有幾乎沒有什麼變化,因為在古代時,盜墓賊興盛,但是陵墓堅不可摧,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偷的,但是因為這頭像也值錢,然後直接把頭給砍走了。

第三種:是因為迷信的原因,據說古代時附近一帶的人發生天災瘟疫,有道士認為是這個守靈人在作怪,於是居然就把這所有的石像的腦袋砍去,斷了其作惡的念想,但是沒有全部銷燬是不想被後人辱罵於不仁不義之境。

推薦一個非常好用的新媒體投票工具!共享投票,一個完全免費的投票創建平臺,在共享投票平臺您可以根據您的需要,創建跨平臺投票(PC端+手機端),或者是僅微信參與的投票。共享投票平臺的投票類型多種多樣,包括面向組織機構的公益投票、面向公司群體的大眾投票、面向內部人員開放的“指定用戶”投票、面向特定人群的“邀請碼”投票,還有具有獨特風格的“口令投票”。


共享投票


怎麼沒頭的,眾說紛紜,說不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