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寫了8年日記,持續日更117天后,有3點小感悟想和你聊聊

本次主題分享的緣由,來自於下午在一年300本社群裡面關於寫作的討論。一提起“寫作”二字,大家都不陌生,我們從小就是在看那些名人大家們的著作中長大的,這可不是刻意臉上貼金哈。畢竟,誰還沒上過語文課不成?

感謝如今這個自媒體的時代,讓我們每個人都有了可以在互聯網進行自我展示的機會。記得之前有個自媒體朋友打趣地說道:

只要你敢寫,就有人敢看。無論你寫什麼,總是有人和你“臭味相投”。

聽了他的話,我深以為然。

寫作現在可以說是人人都可以去嘗試掌握的技能了,只要你有表達的慾望,那麼到處都有你可以輸出的平臺。

寫了8年日記,持續日更117天后,有3點小感悟想和你聊聊

就連羅振宇曾經也說過類似的話: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要學什麼,那麼就從練習演講和寫作開始。

最本質的原因是什麼呢?我想除了大家經常所說的,這兩樣是打造影響力的利器之外。另一個原因大家就可以心照不宣了——門檻不高,容易上手。

當然,門檻的高低和入門後的挑戰是完全成反比的,這個大家心裡也要有數。關於這一點,咱們按下不表,畢竟我們今天分享的內容主要面對的對象,是那些剛入門寫作不久的小夥伴,希望我接下來分享的3點小感悟,可以讓大家少走一些彎路:

1、該不該日更(每天輸出)?

這個問題其實是一個假問題,因為它根本就沒有唯一的答案,希望小夥伴不要在這方面太過於糾結。

答案的是與否,取決於你所要追求的目標到底是什麼?

目的不同具體行動方向必然不一樣。這就像同樣上班的兩個人,一個是為了賺錢養家,累的像個陀螺;另一個是為了體驗生活,每天快樂的像個彌勒佛。

迴歸到寫作中,問問你自己你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以我為例,我寫作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鍛鍊自己的表達能力,能力的方向主要集中在:可以針對某一個話題快速輸出自己的觀點,這在很多工作場景中特別的重要。

寫了8年日記,持續日更117天后,有3點小感悟想和你聊聊

所以採用日更的方式非常適合我。不斷輸出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幫助我提高邏輯組織能力。

這樣做的弊端就是,我的文章相對會缺少一定的深度,舉的例子不見得每次都特別好,而且文章讀著偏口語化等等。

從這裡你們就可以看出來,我的日更是以犧牲讀者部分體驗感為代價的。

如果我寫文章是為了在某些平臺上獲得一些獎項,或者是為了開寫作培訓班等,那麼我肯定要多下功夫在諸如:排版、素材、立意、文筆等方面,甚至插什麼樣的圖片都要反覆斟酌,這樣獲獎概率才會大幅度提高。

當然這種情況下,意味著我要放棄日更這種形式,轉而追求“好文章是改出來的”這個方向。這就違背了我的初衷。

或許有些小夥伴會問:難道做不到又好又快麼?抱歉,現在看來這個目標超過了我的想象空間:一個剛練習走路的人,不該太早去追求自由飛翔。

2、寫作文筆重不重要?

寫作文筆通常是有錦上添花的功效,但如果我們剛開始寫作不久,刻意去追求文筆,就有點兒捨本逐末了。

刻意去追求辭藻的優美卻忽略了內容的打磨,總是有種“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味道。

如果你想寫類似於抒情散文或為了個人消遣,那麼無可厚非。可是如果你的目的是為了鍛鍊思維以及影響他人,那麼還是把更多精力放在內容上才更加靠譜

關於內容和文筆之間的關係,分享4個公式給大家:

好內容+好文筆=爆款精品

好內容+差文筆=情有可原

差內容+好文筆=不忍直視

差內容+差文筆=車禍現場

所以內容永遠是王道,文筆頂多算是個裝飾的權杖。

舉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為什麼有的人穿什麼服裝都特帥氣,而有的人怎麼搭配都給人感覺是地攤貨呢?主要看身材。什麼才是一篇文章的“身材”呢?——內容。

寫了8年日記,持續日更117天后,有3點小感悟想和你聊聊

關於這一點其實蘇軾老人家早都說過了,還記得那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麼?底子好,怎麼打扮都美......

3、如何提高寫作能力呢?

其實大家更想知道的應該是:如何【快速】提高寫作能力吧?

關於這一點分享的人太多了,隨便一搜都幾個G的乾貨分享,在這裡不太贅述,我分享幾個小技巧吧:

文筆方面(我知道你們還是想知道哈哈):練句

怎麼練?遇到你認為“寫得好”的句子就不斷去臨摹,什麼叫寫得好?

就是那些“能把你想表達出來,但是表達不出來的,表達出來”的話摘錄下來,不斷抄寫不斷找感覺。

別看我現在文筆不怎麼樣,但這已經是我長期採用艾賓浩斯記憶曲線練習背金句的結果了。部分統計如下:

寫了8年日記,持續日更117天后,有3點小感悟想和你聊聊

表中“學習內容”具體統計如下:

寫了8年日記,持續日更117天后,有3點小感悟想和你聊聊

總是感覺少了點兒什麼是吧?來個前後對比吧。下午的時候我恰好在群裡分享了我五年前的流水帳(前幾年的寫在了日記本上,被老媽當廢紙扔......了.....),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寫了8年日記,持續日更117天后,有3點小感悟想和你聊聊

邏輯方面:找到幾個經典的表達模型,圍繞這幾個邏輯不斷練習,直到形成直覺反應。

比如我經常用的就是“SCQA”,感興趣的可以搜一搜我往期的相關分享。

當然還有一個觀念需要改變,這也是我為什麼前後對比這麼明顯的原因:把日記當成是“記日”繼續流水帳,把寫作當成是和一群人做分享,要正式嚴肅一點。

以上便是今天的分享,寫的有點累,就不升華結尾了,一句話:寫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