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普宁虎头埔古窑,被称为广东第一窑


这里

原是默默无闻的山丘

草木稀疏,碎陶遍野


这里

原是岭南极南的一隅

方音浓重,史称蛮夷


普宁虎头埔古窑,被称为广东第一窑

因着那年,伯乐相马、子期听琴,广东第一窑——虎头埔古窑群遗址被发现、开掘。自此,蛮夷之地瞬息坐上时光机,穿越时光隧道,从浮滨文化、经后山文化、到虎头埔文化,从青铜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粤东文明史欣然撩起4000多年的神秘面纱。


普宁虎头埔古窑,被称为广东第一窑


虎头埔古窑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烧陶窑址,距今4000~3600年,为第六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在这岭南极南的一隅,新石器时代便有与中原相媲美的大规模陶窑,十分难得。可4000年后的今天,古窑址被发现后已做了专业的保护,当年发掘古窑的专家也已难再接受采访,面对如此难得的题材与文化宝藏,《广东第一窑》克服各种困难,构想出以阿布烧陶的故事做线索,表达形式上既有创意又能激发想象,通过一个曾经的“存在”,与当代的古窑发掘过程进行时空交错、穿越,尤其是阿布这个故事人物在未经连接点突然植入片中,加大双线平行跳跃腾挪的优点,让一个沉睡4000年的古窑址有了新的内涵。该片语言有张力,镜头几近唯美,双者结合互相打磨,让节目极具震撼效果。


虎头埔古窑


普宁虎头埔古窑,被称为广东第一窑

虎头埔古窑址位于普宁市广太镇绵远村虎头埔南坡,

遂以发现地命名。

虎头埔古窑址之所以令人瞩目,

是因为这里是广东省迄今为止所发现的

年代最早、数量最多、结构最清楚的古窑群遗址,

也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

专业化生产陶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古窑群遗址,

距今4000年左右,

被誉之为“广东第一窑”,

并被正式命名为“虎头埔文化”。

这也证明四千年前粤东一带的文明,已经与中原同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