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姓氏辈序中的奇特现象

辈序,又称字辈、字派、行第、派序,古称昭穆,是用以表明同家族世系血缘秩序和关系的名字序列,潮汕地区习惯以“辈序”通称。

潮汕姓氏辈序中的奇特现象


纵观潮汕各个姓氏的辈序,都是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了对后代人的殷切期望,其中有些姓氏的辈序的表现形式十分奇特。
潮汕姓氏的辈序是非常讲究血缘关系的,一般是血缘关系不同,辈序就不同。
正因为如此,才出现一姓有多种辈序的现象,不同姓氏有相同的辈序的可能性则更小。但是,潮州凤塘镇后陇苏氏与杨厝杨氏却使用相同的辈序。
后陇苏氏早在南宋末年由五世苏理主修族谱并制定辈序,后世经两次续写,终成12句60字:“景正孟崇闻,天俊有光从。以秉绍朝庆,廷良希道时。伯仲衍昭穆,云礽茂祖宗。
文章华国运,诗礼传家风。亲长心诚顺,忠祯性睿聪。纲常能敬笃,奕世永昌隆。”南宋,苏氏未迁入后陇时,后陇已有包括杨姓在内的13个姓氏在乡里定居。清末,后陇苏氏与邻村凤塘陈姓发生械斗,波及后陇杨厝巷杨姓。

潮汕姓氏辈序中的奇特现象


杨姓于是迁到三四里外的青麻山尾的杨厝村(俗称“山尾杨”)定居。据2005年出版的《凤塘闻见录》载,杨厝村杨氏辈序竟然与后陇苏氏辈序同样是12句60字,排列及字句一字不差。为何后陇苏姓与杨厝村杨姓的辈序完全相同?至今尚未有定论。
通常情况下,族谱只记述以男性血缘为脉络的宗族世系之书,辈序诗也只有男性才能使用,女性则没有辈序。
但是,在潮汕的一些姓氏中,为培育本姓氏的妇女恪守妇道,期望她们具有温、良、恭、俭、让等美德,族人专门为女性制订了辈序诗。
潮阳姚氏女性辈序(从廿一世起):“瑞敬贤孝淑,敦睦礼谨从,芝兰友芳美,玉洁添仪容”;普宁占陇镇西社乡南门福建祠系女性辈序:“慈顺瑞裕盛,玉娥妙加冠。晋禄褒贤惠,珠璧俊婵娟。仁善保祐昆桂,端仪蔼家祥。雍容绶懿范,簪缨映坤芳”;潮南峡山义英翁氏女性辈序:“端庄娴懿训,宽容怀敬谨。温和顺柔洁,谦让达义礼。淑静益慧明,良善福寿增。慈爱协坤贞,克俭齐家声”。
众所周知,潮汕姓氏辈序是为了在族亲之间区分长幼,昭穆有序而制订的,其体裁以一首诗为主,有四言的,有五言的,有七言的,但不管如何,这些辈序都是为在生之人排用的,然而揭阳新亨镇北陇(今属北良村)的叶氏却有两种辈序,一是区分在生之人的辈序,叫做“生校”,另一种是区分辞世者的辈序,称为“丧校”。

潮汕姓氏辈序中的奇特现象


“生校”的辈序是这样的:“时响世奕仙,文学应克昌。寿元俊大发,国家名誉扬。”与其相对应的“丧校”辈序是:“乃卿其振列,道德实辉彰。循次和必仲,明正兴忠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