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最受摄影师欢迎“一镜走天下镜头”会是24-70吗?你怎么认为?

摄影微谈


关于“一镜走天下”的解释,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不同画幅的机身、不同拍摄要求的摄影爱好者,都会有不同的解释。归根结底,大家的需求不一样,所以看问题的角度也就不会一样。

大三元镜头当中的24-70镜头,虽然确实是挺受摄影师欢迎的,但是如果说到“一镜走天下”的话,这个镜头是不够的——别说走天下了,以这个镜头的焦距,可能最多也就只能走两站地吧……还得是小城市的那种车站,像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公交车站的距离通常都会比较远,用24-70镜头拍摄,可能也就只能走一站地吧?

24-70这枚镜头,通常会被摄影师们称作是“工作镜头”。因为50焦段最接近人眼的视角,而24-70镜头是包含50焦段的。所以24-70这枚镜头所拍摄的画面,也基本接近于人眼所看到的场景。无论是室内、或者是室外,人像,或者是景物,乃至于稍微带一点广角的风光,这枚镜头都是可以适用的。

但是,“一镜走天下”的要求不是只有常用,而是要尽量满足不同题材、不同拍摄要求、不同消费者的各种角度的各种需求。最简单的来讲,广角端要尽量广,长焦端要尽量长……而24-70这枚镜头,广角端也不算广,长焦端更不算长。它只是画质比较好,图片成像效果最接近人眼所看到的画面效果,因此才会比较常用。

仅此而已。

所以,如果要想选择“一镜走天下”的镜头,半画幅相机可以考虑18-200或者18-300;全画幅相机可以选择24-105,28-300之类。镜头不一定非要纠结于原厂出品——既然讲“一镜走天下”了,那么,原厂的大三元镜头,就不是首选啦!副厂的镜头,只要画质还可以,也可以纳入到考虑范围之内。


柳侍墨


一镜走天下至少要24一105,长焦端远点更好,24一70确实不行。我以前挂24一105,后升级挂24一70,结果玩东南亚海滩时,够不上淺滩玩水的主体,结果搞得半身湿透。海滨旅游,24一70是绝对不夠用的。


电笑马兰


最受摄影师欢迎“一镜走天下镜头”会是24-70吗?你怎么认为?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那个镜头我也不例外,如果让我选择一镜走天涯的镜头我会选24-105而不是24-70,为什么?

24-70虽然对比24-105在长焦部分有一定的缺失但整体性能还是非常优秀的,不选择24-70其实主要是它的焦段不够一镜走天涯,干活当然还是24-70出门玩还是会选择其他镜头的。


首先是70焦段不够长,一镜走天涯很多时候是需要远距离拍摄的,70焦段就非常短了,虽然105也不是太长但至少要比70更有优势,105可以拍到的东西70拍不到这就是最大的价值。

我觉得24-70比较适合职业摄影师工作用,焦段合适光圈够大,适合商业摄影,也不需要那么长焦段F2.8还可以带来一定的虚化,所以很多影楼、拍摄机构、都会选择这个镜头挂机,而很少有人选择24-105拍摄。

另外镜头在设计之初工程师就给与了24-70更多专业的拍摄范围,适合它的主题几乎都是集中在人像范围,24mm可以在狭窄的室内拍摄,35mm可以室外拍摄环境人像,50mm是专门拍摄人像的焦段,70mm可以拍摄距离稍远的户外人像,搭配F2.8还有明显的虚化效果。

所以不论怎么选我都觉得24-70不适合一镜走天涯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给你一些帮助,谢谢。


小鱼大鱼看世界


我用的是尼康相机,24-70镜头我当时是用在D810上,这个镜头怎么说呢!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镜头。这一支曾经被无限追捧,也一度成为很多全画幅摄影发烧友的标准配置。坦白的说,这镜头给我的印象是褒贬皆有,今天既然有这么个话题,我就大概聊聊我的心得体会吧!

先说说优点:1、使用场合宽容度高,是这只镜头的最大用途。其实我们日常拍摄,24-70焦段是使用率最频繁的焦段范围,大部分都被这只镜头所涵盖,所以,带这只镜头出去,基本可以应付日常大部分的拍摄,而不用换镜头。 特别是拍摄一些活动现场,比如:会议,会展,婚礼等等。从拍摄方便度来说,它无可匹敌,拍摄效果也很好。2、恒定2.8的光圈,也是它的重要优点,在50以上的焦段使用2.8光圈配合暗光或者柔和的光线时,会有一定的氛围感。

缺点也可以说是非缺点,因为这些因素都是因人而异的,我只能站在自己的主观立场来谈谈个人看法,给大家一个参考,具体的就要自己衡量了。先说说人像拍摄:我经常看到有很多影友拿着24-70,拍人像,从角度选取来说,确实方便,拧来拧去就可以拍到不同场景感觉的人像。 但在广角端的氛围感,的确是这个镜头的伤痛。我说的氛围感,不仅仅是焦外虚化,这里包含焦外的柔和度,油润度,过度渐变等复杂的视觉感受。对人像拍摄来说,就是不追求过度虚化,但人和背景适度柔和的层次感,却是好看的,从这个立场来说,用24-70拍人像,的确是难度挺大。

而拍风景24-70就比拍人像有优势,如果你不觉得它很重的话,从24端到70端,都是风光摄影的好焦段。也许有人可能会觉得24端不够开阔,说实话,从我个人经验来说,开阔地带,有时你会觉得35mm端都很广,24 ,20,16,这样的焦段只有在少数极端情况才会按几张,而广角的畸变也大不好控制。带24-70拍风景,还有一个优势,就是使用滤镜方便,一个滤镜支架就解决问题了。如我现在几个定焦头卡口大小不一,来回换滤镜耽误很多时间。对于人文抓拍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尽可能的避免打搅被拍摄者,才能抓拍下最自然的表情。显然,24-70并不是最适合的镜头,因为它实在是太大了,再加上遮光罩,一举起来,就显得过分的张扬了。镜头1公斤,再加上1公斤的机身,实在太重了,的确是不方便。对抓拍来说,能灵活举起相机才是王道,所以50mm这支镜头拍人文记实比较合适。像我这样经常上山的人,背这么重的器材,就更受不了了。

再就是2.8的光圈,对于我来说,习惯了使用1.4的大光圈,2.8确实有点鸡肋,说大又不够大,小又不算小。

所以我四年前出了这只镜头,这只镜头号称三大元之一,被很多人称之为牛头,而我只使用了二年,虽然它画质挺优秀,但对我来说,确实太重了,所以我用它换了支35 mm1.4镜头。

总之,对于我来说,这支镜头不适合一镜走天下。


冬狼摄影0707


24 70镜头用过几次没用了,感觉自己用定焦镜头习惯了,要是一镜走天下,50定焦镜头就可以了,好处用过的人都知道。



解元3


一镜走天下的镜头应该是索尼的24-240mm 佳能的28-300mm 这二款镜头包含了小广角和长焦 可称一镜走天下 索尼头轻便 便以携带 但画质一般 佳能头较重 不好携带 但画质较好 从拍风光上讲 索尼优于佳能 从人文上讲 佳能优于索尼 各有春秋 以上建议 仅供参考。


影心灵动


看自己的爱好吧,24_70可以很省事,但是不长不短,2.8光圈不大,70端不长24端不广。



鲁南人家1


一镜走天下应该是手机镜头吧?

旅游的时候手机用的最多。其他的镜头不可能完成一镜走天下的重任。

除非是完成一个单一的广告任务。例如给一个风景区拍摄广告照片。带一个镜头。如果广角不够也可以用后期拼接片。











元素Ys


还是70/200方便,自己喜欢1424,喜欢它那宽大的视角。









虫子1961


一镜走天下,这个概念,是特指定焦头,因为也只有定焦头才会衍生这个问题。

变焦头涵盖多个焦段,相当于多个定焦镜头,那还讲什么【一镜】?

而且讨论一镜走天下,是有拍摄题材限制的,指向的是人文摄影。别的拍摄题材,体育,新闻,风光,人像,都不适用【一镜走天下】这个概念。

具体地说,【一镜】的选择,主要局限于28 35 50这三个焦段定焦头。

为什么要选择一镜而不是多镜?

因为有利于统一自己的拍摄风格。比如寇德卡用25毫米镜头拍摄吉普赛人,非常统一的风格。

25毫米镜头拍人文很难用,争论焦点主要是落

在28和35。偏人物描写的首选35,偏环境描写的首选2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