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2套房,摩擦一下南京中产

文| 南山、观观、阳光


中产这词的感觉, 就跟南京一样,比上(京沪广深)不足、比下(武汉无锡合肥)有余。


中产,起源于1920年的美国。那时正处于西方的“咆哮时代”,从欧洲到美国西海岸,到处是繁华盛景,产业革命,几乎半个世界的财富都聚集在美国。


一百年后,中国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我们身边,也出现了越来越多所谓的中产群体。

2套房,摩擦一下南京中产


根据《福布斯》杂志定义,中国中产:


  1. 生活在城里;
  2. 25到45岁间;
  3. 有大学学历;
  4. 专业人士和企业家;
  5. 年入1万~6万美元。


如果按照这样的标准,我们大部分人应该都算得上中产了。


不过讲真,我心里的中产标准没有那么抽象。很俗的说,作为一个社会中坚力量,至少应该有几套房子吧。


确切地说,我觉得中产家庭应该在大城市有2套房产,1套自住,1套学区或1套投资。


如果你想跻身中产家庭行列,一定不能满足于只有1套自住的房产,你需要为自己的孩子准备好学位房,或再买1套极具升值潜力的房产来帮助你获取投资收益。


好,那然后呢?


什么然后?


如果我拥有了2套房产之后我该做什么?


你如果问一个南京中产,他会告诉你还是先买到2套再说吧!


其实他心里压根没想过之后怎么办,因为他的想法是,作为南京人,难道2套还不够吗!


01


说一个朋友的故事(当然,这里的“朋友”意思仅仅是认识,并非深交)。


小A是典型的凤凰型选手,80年代出身在小城镇,靠着自己的努力考到南京。按照他的说法,要不是高考没发挥好,应该是清华、北大了。


后来,他又轻松考上了研究生,毕业以后顺利进入一家外企工作,干了几年由于出差、加班比较多,后通过关系跳槽到一家大型国企,收入不错,朝九晚五,过起了令人羡慕的小日子。


考虑到孩子要上小学了,就来咨询学区房。他强调,现在自住的房子在还贷款,所以准备买一套性价比高的学区房,要特别划算的,不然两套房的月供会影响他目前的优越生活品质。


然后,我给她推荐了一位靠谱中介,一个90后小姑娘,仅大专学历,从业5年,重要的是已经买了3套房了

2套房,摩擦一下南京中产


中介小姑娘讲了她的买房经历,非常诚恳,把自己如何在收入不高的情况下一套套积累起来的艰辛过程,描述得非常清楚,从她满脸的疲惫中能看出维持现金不易


虽然这个经历我也都知道,但还是非常佩服这个小姑娘坚韧的意志和对房产投资的敏锐意识。


交流过程中,我也在观察小A的表情。


虽然他一直保持认真聆听的样子,并且频频点头,但我仍能发现他从最初的吃惊逐渐转变成怀疑。


谈话结束后,他私下问我,这小姑娘真的有3套房?


我摇摇头表示不知道,我说这都是人家的一面之词,毕竟我们不能去翻人家的房产证。

他这才放松了表情,笑了,心中似乎有一块石头落地。


后来,小A找中介小姑娘陆陆续续看了不少房,有的性价比确实非常高。但小A一直在摇头,不是嫌弃单价太高就是小区环境不好,或是户型太差,又或之前是租给年轻人当宿舍,异味扑鼻,蚊蝇乱窜。


结束看房之后,他问小姑娘,中介费能否只收一个点,但根据中介公司的通常标准和具体房源,小姑娘说自己没办法,已经争取到了最低优惠。


于是,小A礼貌向中介小姑娘道别,表示过两天再约她看房和决策。


过了很长时间,我听小姑娘说,小A后来再也没联系过自己,打电话回访时,小A都表示自己最近比较忙。


02


大半年后的一次聚会,碰巧又碰到了小A。


席间,他向大家公布了自己就在最近买下的一套学区房,并且故作苦笑,说自己要开始吃土了,大家以后有机会多请他吃饭。


于是众人一顿恭维,有几位朋友甚至满脸艳羡。


2套房,摩擦一下南京中产


酒过三巡,他开始吹了。


给大家上上房产投资课,说自己如何搜集了目标小学近几年的学生毕业情况,然后进行比较,拉了一张excel表格统计在售和已售学区房的价格,经过精密计算和几次现场考察,最终敲定了一套南北通透的小两居。


装修精美,拎包入住……

——而此时,距离他当时去看学区房,贵了整整50万


心里咯噔了一下,50万!


小A端着酒杯来跟我聊天,我笑笑恭喜他。


他说他后来在一个小中介那边买了房子,很开心,中介费比当时那个小姑娘低了2万元——我心里想,但房价总价贵了50万啊。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我似乎越来越体会到,“中产阶层”的含义。


我无法评论小A的购房策略是否正确,因为每个人对财富的理解不一样,自然做出的决策也是千差万别。


为一点中介费的多少,就枉顾购房节点。是的,中介费便宜了2万,但房子“贵”了50万。这划算吗?


03


更普遍的是,尽管一直提倡“房产优化”、“家庭资产的优化配置”,很多人听了也觉得有道理,但听完就“忘”了,被手头一些紧要的、琐碎的小事给耽搁了。


时间一拖,又和过去一样。


至于房产的卖旧买新,很多人会抱怨:我们也想置换呀,但老房子卖不掉。


其实吧,那些劣质的无学区的老旧房,往往涨得迟、涨得慢,越是卖不掉,越要坚决卖掉,哪怕降价脱手——然后坚决置换。但可惜,更多人的思路往往是:唉,现在卖不掉,我就再等等,等市场热度高了、房价涨了,就容易出手了。


一晃,时间就过去半年、一年甚至两三年。


而在这过程中,劣质房与好房子的房价差距拉大,“卖旧买新”的难度更大


说到底,我见的多数人包括中小老板、企业高管,看上去精明,特别会打小算盘,但底层逻辑糊涂。被眼前的看得见的利益折损迷惑,不愿意稍出点血降价,结果带来更大的吃亏。


04


南京中产,具备一些特征。


他们大多出生于中等收入家庭,从小通过自己的天资和努力考入一所不错的大学,毕业后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科研所或国企,福利保障,拿着一份不错的薪水。一辈子顺顺利利,稳稳当当,觉得自己拥有的一切都是奋斗的结果。


他们懂得“主动收入+被动收入”的双擎模式,

但是认知和行动之间隔着是巨大的鸿沟。


无法分清矛盾主次,追求枝节而不顾大局的心态让他们赚钱的模式无法突破以主动收入为主,被动收入为辅的局限。

2套房,摩擦一下南京中产


对于投资,他们更愿意去研究股票、基金、p2p、比特币...哪怕一次次成为韭菜,也要前赴后继。因为无论成败,都可以成为饭桌上的谈资,而且,与买房相比,炒股的含金量显得很高,可以体现自己的智商与分析力、判断力。


而这样的财富积累模式与意识,很容易陷入了典型的“中产陷阱”,随之而来的便是一些似是而非的中产焦虑。


网上流传的一个段子直击中产的心灵,说三个“不怕”是区分中产家庭和富裕家庭的试金石,即:


1、不怕家人生病花钱

2、不怕孩子留学花钱

3、不怕失业


这也就是以前人们常说的横亘在中产阶级面前的三座大山“医疗、教育和养老”,对于南京人,高考也是挥之不去的梦魇,省内第7名的硬核成绩,只能把南京中产的孩子,推向国外。


中产的特点:比贫民要富一些,不至于一无所有;比富裕阶层又要穷,不能依靠资本收益和传承。


  • 财富通过手段,可以几乎无损100%传递给下一代;
  • 而中产依仗的专业、技能与知识,却无法100%传递给自己的孩子。


直接点说,父母南大,孩子能一本就不错了


05


年底了,大家都喜欢聊今年的经济、收入、房产情况。


虎扑上这个南京人的感慨,“国家排名30左右的本科生”,工作十一年后的收入十来万,老婆5万多点,2娃,1套房,房贷2000。


2套房,摩擦一下南京中产


当然,这可能会颠覆很多人老觉得“自己身边很多人都是三套房四套房”的错觉。


事实上,算上所有房改房、安置房、经适房和商品房,平均下来,南京也就一个家庭一套。何况,每年还迎来数十万的大学生与人口流入,这里面存在严重缺口,同时,优质地段的商品房占比低,存在结构空缺的问题。


来自外地村镇的年轻人,如果父母资产一般,又由于成长经历、思维方式与收入的局限,很难突破2套房的限制,他们往往止步于此。


我知道一定会有人问,为什么是2套?


因为现在大部分城市的限购限贷政策都会控制一个家庭只能买2套房,因为大多数家庭的收入只能撑起2套月供,因为潜意识里,在南京,2套房也已经够用了。


因此,当你要突破大部分人认知和收入天花板的时候,你需要的资源难度是几何级上升。房票、贷款还有心力都必须不走寻常路。


大部分人会人为地给自己加上很多局限。


这种局限首先来自于对风险和收益的错误认知


他们从小所受的教育都是强调“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对此笃定不已。


但回望过去的十几年,在绝大多数城市,本质上,房产其实是典型的“低风险高收益”产品。


他们不明白的是,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高收益和低风险的错配机会,来源于改革开放年代特殊的国体形态、经济发展的历史规律、房地产作为生产资料的特殊性。


说穿了,房地产牛市其实是中国过去40年人口红利和制度创新的蓄力,然后集中释放在土地溢价上的暴击。

2套房,摩擦一下南京中产


本来,能有独立思维和底层思考的人就太少,恰巧,又没有一本教科书会教这些。


甚至,都没有人好好的讲一讲房子的本质是什么以及为什么


绝大多数人是靠直觉、本能去买房,比如快结婚了,去买房,生孩子了、孩子要上学了,去买房。并从中获取到一些经验式的买房观


这种属于“被动买房”,还没有上升到意志心力去主动买房的地步。


按照主流观点和社会舆论,只有五花八门的证券产品及其衍生品才是投资品,而每一种投资品的说明书上都会备注一句

“XX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所以他们不是不知道杠杆撬动财富的方法,但是在所谓的风险至上的原则下,让他们在很多好机会面前也不敢all in。


比如,上次遇到南大研究经济的教授,收入相当不错。他有2套房,大笔现金买了一些理财产品,更多的用来炒炒股。


他认为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所以不能都用来买房


其实很多年下来,这种简单的“分散投资”反而加大了风险。


06


南京中产的意识局限也来自于朋友圈


我发现身边的很多朋友在工作之后除了同学、工作和个人爱好带给他们的交际圈外,他们不再主动去拓展自己的朋友圈。


对于那些学历不高,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积累起财富的群体,南京中产往往不屑一顾,也不会花心思去讨教和研究他们成功背后的原因。


人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你的身边都是百万级身家,而从来没有千万级别甚至更往上的挚友,你怎么可能突破自身阶层的思维局限?


实际上,也不可能学到更多关于赚钱的方式。


很多人都会说格局观,听上去很虚,但如果你真的进对圈子,你会明白这个还是存在的。


大家平时工作上都应该有过这样的经验,拜访一个大公司,和普通工作人员聊,还是和高管聊,获得的体验完全不同。


高级别的人士的交流会让你很快掌握这个行业的核心生态原则,节省很多时间。


只不过,人都有这样一种根深蒂固的惰性和习惯:喜欢和下面人聊,而不敢或怯于与上面人聊。


由此,根本不能快速获得更好的智慧。


当然,另一种局限来自于甘于平庸的内心


明明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岁月静好、难能可贵。


很多中产会抱怨,我每天工作都已经耗尽了全部精力,如果有老人和孩子要照顾更是应接不暇,还怎么有时间去做突破自我的事情?


身边有个朋友,在苏交科工作。


本身起步不错,薪水很高,也有点小股份,但依然坚持房产投资。我看过他的作息安排,每一天都被安排的满满当当,效率之高,睡眠之少,让人咋舌。


家人也不解,为何这么有钱了还这么拼。


他很平淡的解释,每个月每年赚的钱都是虚的,万一我身体有问题或无法持续工作,那么,挣得的钱若不能及时转化为资产,能心安吗?更重要的是,成功的人那么多,我的目标就是跻身于他们,

欣赏到更高层次的精彩,才不枉此生奋斗!


07


事实上,很多人没意识到的是,当你老是在回避风险的时候,这件事情本身就是最大的风险。


那些格子间里努力的白领,从事务上来说,和几十年前纺织厂的女工,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所谓生活的进步与改善,也只是得益于社会进步而已。


我们身边那些中产,其实本身并不掌握生产资料。一旦遇到社会的重大变化,很容易被动的阶层下滑。


90年代日本最繁荣的时候,中产生活,极其“精彩”。


下图是当时日本杂志的平安夜礼物指南,LV爱马仕应有尽有。这一切是不是让你联想到当下国内的消费主义浪潮呢?


2套房,摩擦一下南京中产


但90年代日本房产泡沫破裂之后,一切都改变了。


遭受这一重大打击的,首当其冲的就是日本中产,他们的收入直线下降,到今天连维持体面的老年生活都很艰难。


之前,日本基本上都是企业终身制。自小泉内阁起,日本推行临时工制度,打破终身雇佣,企业也可以随意裁员。与之伴随的是,大幅减税政策和削弱工会力量。


临时工制度使得以前大学生毕业就能靠努力成为中产阶层的日子从此一去不复返,多数年轻人找不到稳定工作,只能做临时工。


现在,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的调查结果,从业者中,每3人就有一人是临时工。


毕竟,临时雇的人,其收入是正式职员的一半,最多为其2/3。


“企业通过雇用非正式员工,节省了社会保险费,削减了劳动成本。如今,这类拿着低工资又无福利待遇的非正式员工人数,已达到日本就业者总数的1/3。这是造成日本贫困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如今走在日本街头,尽管干净、整洁,但整个一副低欲望社会的模样,一张张面无表情的面容,低调到乏味的发型,无设计感,无品牌,无潮色的穿着,整个社会塞满了安静到窒息的压抑。


2套房,摩擦一下南京中产


日本过去二十年的经历告诉我们,光是守住“中产”这个名号,是没有意义的,关键是你卡位了多少能让你安身立命的资源。


如果你现在不能掌握关键生产资料,那至少也要学会掌握生产资料的方法。


在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生产资料总是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它可能是权力,可能是股权,在未来还可能是数据。


但是有一种生产资料,总是贯穿王权更替始末的,也是我们大家能触及到。那就是土地。


确切的说,是附着在建筑下面的土地使用权


说到底,那些玩了命买房子的人,其实反而是骨子里是最求稳的人。他们在用貌似疯狂的方式做一件最安全的事,现在的加杠杆是为了将来去杠杆,延迟满足是为了更大的满足。


唐太宗《帝范》卷四:“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意思是,一个人制定了高目标,最后仍有可能只达到中等目标,而如果制定了一个中等目标,最后有可能只能达到低等目标。如果一开始就制定的是低目标,那恐怕是一无所得了。


由此,你可以明白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在大部分南京人低欲望的选择趋利避害的时候,为什么总有些人想看看自己的极限在哪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