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珍藏:道家第一經《黃帝陰符經》(失傳版)

《黃帝陰符經》-至陽至剛的道家“心經”

珍藏:道家第一經《黃帝陰符經》(失傳版)

中國歷史上有兩本書,曾被視為天書。一是《黃帝陰符經》,一是《黃石公素書》。其中《黃帝陰符經》又稱《陰符經》,與後來的老子的《道德經》為道學的雙璧,是值得研究探討的一部思想哲學文化極品之作。

《黃帝陰符經》作者傳說是軒轅黃帝,歷史上有太公、范蠡、鬼谷子、張良、諸葛亮、李淳風、李筌、李治、李鑑、李銳、楊晟等都作過註解,《四庫全書》中有所收集。《黃帝陰符經》共四百餘字,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主要內容是闡述天道與人事的關係。中篇主要內容是論述富國安民的道理。下篇主要內容是論兵法戰術的。

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佛家有五千餘字的《金剛經》,有不到三百字的《心經》;道家同樣有五千餘字的《道德經》,以及這部三百餘字的《黃帝陰符經》。佛家言破相之空性,《金剛經》則正講破相,《心經》則正言空性;道家言陰陽之圓境,陰陽為剛柔,

《道德經》則正是至陰至柔,《黃帝陰符經》則正是至陽至剛。從這個不知是否巧合的現象裡,我們也可感受到《黃帝陰符經》的地位和分量。著眼點不在玄虛奧妙,而是強調道機的可察可見,以及人能夠和要去把握和掌控,認為這才是高人的修煉。至於“陰符”二字,陰是說大道玄隱,符是說大道機顯,是道機暗合道體的意思。

原文

上篇

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

天有五賊,見之者昌。

五賊在心,施行於天。

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

天性人也,人心機也。

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天發殺機,移星易宿;

地發殺機,龍蛇起陸;

人發殺機,天地反覆;

天人合發,萬變定基。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

九竅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動靜。

火生於木,禍發必克;

奸生於國,時動必潰。

知之修煉,謂之聖人。

中篇

天生天殺,道之理也。

天地萬物之盜,萬物人之盜,

人萬物之盜。三盜既宜,三才既安。

故曰食其時,百骸理;

動其機,萬化安。

人知其神之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也。

日月有數,大小有定,聖功生焉,神明出焉。

其盜機也,天下莫能見,莫能知。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輕命。

下篇

瞽者善聽,聾者善視。絕利一源,用師十倍。三返晝夜,用師萬倍。

心生於物,死於物,機在目。

天之無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風莫不蠢然。

至樂性餘,至靜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

禽之制在氣。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於害,害生於恩。

愚人以天地文理聖,我以時物文理哲。

人以愚虞聖,我以不愚虞聖;人以期其聖,我以不期其聖。故曰:沉水入火,自取滅亡。

自然之道靜,故天地萬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陰陽勝。陰陽相推而變化順矣。

是故聖人知自然之道不可違,因而制之至靜之道,律歷所不能契。

爰有奇器,是生萬象,八卦甲子,神機鬼藏。陰陽相勝之術,昭昭乎近乎象矣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