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1 靈州,掀起你神祕的面紗

劉宏安

靈武古稱靈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古往今來,其光輝燦爛的歷史彪炳青史。靈州設置於西漢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是中國歷史上最早建制的200多個州縣之一,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靈州自古就是寧夏平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中原王朝與北方遊牧民族爭奪的戰略要地。

靈州,掀起你神秘的面紗

絲綢之路東線北道線路

靈州,掀起你神秘的面紗

絲綢之路撒播下的記憶

2100年前,一條從長安綿延向西的道路,將古老的東方與遙遠的西方緊緊連接在一起,這條由駱駝踏出的商貿之路,千百年來成為東西方文明交融的紐帶。

漢魏時期,絲綢之路東段北道途經寧夏固原一線。唐安史之亂爆發以後,吐蕃逐步佔領整個西北,從長安通向敦煌的南北兩路受到阻隔。絲綢之路東段在寧夏境內的路線改道靈州,從此,靈州成為通向河西、漠北的重要交通樞紐。唐末、五代至宋朝初年,靈州向四周輻射的陸路通道達7條之多。

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由靈州通往西域的道路闢通後,靈州西域道承擔起傳播中西商品流通的歷史重任,玉石、絲綢、瓷器、馬匹等在這裡流通,該道路在近300年內一直保持暢通,靈州成為國際交通樞紐、貿易中轉和集散地。來自西域等地的各國朝貢使節,前往天竺取經的僧人從靈州西域道上過往;各族商人經靈州前往中原進行商品貿易;臨近的蕃部在靈州經營馬匹交易,馬市盛極一時,靈州是絲綢路上重要的國際商貿之都。

意大利旅行家和商人在《馬可•波羅遊記》中稱,靈州白毛氈是世界上最精美之氈。古絲綢之路經過白土崗、石溝驛等地,建國後又以211國道沿用至今。絲路古道重要的驛站——石溝驛城,隱跡在絲路古道的遺窟——白塔寺石窟,跳躍在石窟墓門上的西域舞蹈——胡旋舞,在臨河境內發現的西域舶來品——人面陶鼎、波斯金銀幣、琉璃鵪鶉、琉璃香料瓶等大量物品,充分證實靈武在唐宋時期是絲綢之路重要的商貿交融之地,這些散落在靈武的外域遺物,千年之後依舊閃耀出歷史的斑斕。

靈州,掀起你神秘的面紗

鵪鶉造型琉璃製品

唐太宗李世民靈州勒石

隋末唐初,我國西北邊疆聚棲著突厥、回紇、鐵勒、薛延陀等十餘個少數民族和部族,這些民族之間長期爭鬥,給唐朝邊地帶來了不安定的因素。

貞觀三年(629年),唐太宗李世民下令靈州大都督總管王道宗等分數路大舉出擊突厥,突厥頡利部眾或降附於唐,或走投薛延陀。貞觀十九年(645年),唐軍和回紇首領密切配合,在賀蘭山北部地區大勝突厥首領薛延陀部落,唐朝強大的軍事力量威懾北疆。唐朝大規模軍事行動擊潰了突厥進攻,回紇、拔野古、斛薛等十餘姓少數民族和部族紛紛派遣使者朝貢唐朝,以示臣服。唐太宗決定出巡靈州,招撫諸部各族。

貞觀二十年(646年),八月金秋,塞外秋高氣爽,水草豐盈。唐太宗率眾由長安至涇州,逾六盤山抵達瓦亭後,巡視了唐軍的牧馬場,於九月十五日到達靈州。回紇、鐵勒等各部族數千人云集靈州,以最隆重的儀式迎接唐太宗。他們向唐太宗獻上最珍貴的禮品,一致推尊唐太宗為“天可漢”,表達了統一在唐朝政權之下的願望和決心,並立下“願得天至尊為奴等天可汗,子子孫孫常為天至尊奴,死無所恨”的莊重誓言。唐太宗被各族人民的真誠願望所感動,設宴盛情款待了他們,並當場賦五言詩:雪恥酬百王,除兇報千古。

公卿大臣們把這首詩刻在石碑上,記載唐太宗會見諸部族、民族和好的盛況。唐太宗在靈州逗留數日後,於十月初返回京城長安,下旨於靈州等地設立特別州府,安置歸附唐朝的回紇、鐵勒各部,又任命各部酋長為這些特別州府的都督或刺史,分統其部。此後,各部族之間、各部族和唐王朝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融洽,西北地區出現了一個穩定的發展時期。唐太宗李世民靈州會盟,民族團結,邊疆穩定,成為我國古代歷史上民族團結的一段佳話。

靈州,掀起你神秘的面紗

崇興臺子出土的宋代幣

唐肅宗李亨靈武登基

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次年五月潼關失守,唐玄宗攜太子李亨等出逃。行至馬嵬坡,士卒譁變,玄宗南逃四川,太子李亨帶著廣平王李俶到達靈武,同年農曆七月十二日,李亨在靈武南門樓登基,是為肅宗。

唐肅宗即位後,升靈州郡為靈州大都督府。當時,堅守河北抗拒叛軍的顏真卿用蠟丸上表,唐肅宗也以蠟丸下詔書,封顏真卿為工部尚書兼御史大夫,顏真卿將詔書分發河北諸郡及江淮等地後,各地才知道肅宗在靈武即位。

肅宗在靈武即位的消息傳到各地後,從長安逃散的許多大臣相繼來到靈州,江淮的貢賦源源不斷地通過襄陽送往蜀中和靈州。唐肅宗一方面派人到成都,加強與“太上皇”的聯繫,一方面派出使節向回紇等少數民族爭取援兵。同羅、突厥酋長阿史那從禮率5000 輕騎先到,河西節度使副使李嗣業統兵5000繼至,郭子儀率5萬大軍出井陘,由河北到達靈州,人稱“白衣宰相”的李泌也應詔來到靈州,為唐肅宗規劃平叛大計。

靈州,掀起你神秘的面紗

西域人物石刻

靈州成為平叛時期全國的政治、軍事中心和唐肅宗中興復國的發祥地。肅宗封郭子儀為武部尚書、靈州長史,指揮各族聯軍平叛。一時軍威大振,北方的兵力和南方的物資為唐朝的平叛準備了良好的人力、物力條件,唐肅宗親率大軍南下,經方渠(今甘肅環縣)、慶州(今甘肅慶陽)一舉收復京城長安。

人傑地靈千年城

靈州古往今來,獲天地之靈氣,得民族之和氣,枕黃河,憑賀蘭,佔水利,地靈而人更傑。舉凡漢有傅燮家族,從漢晉至南北朝,世代封侯授將,文武名流繼出,光耀鄉邦;唐有康植家族,五世為將,四出節度大使,名重朝野,堪稱節鎮耆英;西夏名相斡道衝,不僅治學有方,還精通番漢之學,為民族文化交流作出巨大貢獻;清代名儒張煦,官至湖南等省巡撫,一生不畏權臣,敢於直言,被同僚視為“膽大包身”;高登雲領導的靈州起義,打響寧夏“辛亥革命”第一槍,是繼陝西之後,在甘寧青地區最早響應武昌起義的革命行動,在中國近代史上佔有重要位置。

靈州,掀起你神秘的面紗

靈武市高廟

歷代都有文臣武將、文人墨客雲集靈州。名將蒙恬、衛青、楊素、郭子儀等都曾馳騁靈州,血戰沙場;王維、高適、岑參、杜甫、李益等著名詩人,也曾駐足靈州,留下千古佳句,如杜甫《送靈州李判官》、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范仲淹《漁家傲·秋思》等。唐代詩人王維在唐開元二十五年(737年)春,奉唐玄宗之命出塞宣慰來到靈州,他被塞外壯麗奇特的風光所陶醉,欣然寫下了“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絕句,被譽為“千古壯觀”的絕唱。

嘉慶《靈州志跡》記載靈州“地勢寥廓,輪廣千里。36堡環拱千里之內。堡之大者,立官職設兵衛;而遠者,去州城200裡外,星羅棋佈”。當時靈州有花馬池、清水營、橫城、惠安堡等城池,吳忠堡、金積堡、紅寺堡等36座堡寨。城內學校、書院眾多,祠壇、寺廟林立。

靈州素有“塞上水果之鄉”的盛名,唐代詩人韋蟾在《送盧潘尚書之靈州》詩中寫道“賀蘭山下果園成,塞北江南舊有名”便是對靈州生動的概括。

古城變遷歷盡滄桑

靈州城的歷史和黃河有著無盡的瓜葛,靈州的得名與黃河有關。據《漢書·地理志》記載:“水中可居者曰洲,此地在河之洲,隨水高下,未嘗淪沒,故號靈洲。”北魏太延二年(436年)改置靈洲為薄骨律鎮。也許是黃河之水氾濫成災的緣故,北魏孝昌二年(526年)改薄骨律鎮為靈州時,去掉了三點水改“洲”為“州”。黃河賦予靈州塞上江南般的美麗與富饒,黃河也使靈州城頻遭水患。

靈州,掀起你神秘的面紗

靈州城牆(1959年)

自明代起,靈州城因黃河數次改道,屢遭滅城之災,迫使靈州城不斷向北遷移。據明代史料載:靈州城舊在黃河南,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河水氾濫,其勢兇猛,經下河直逼靈州古城,一夜間城牆除西南一角,其餘被河水崩圮埋入黃河故道。在河北七里外,又築城池。宣德三年(1428年)河又崩塌,城湮於水,又移築於舊城東北五里。景泰三年(1452年)增築靈州城,即今靈武城。週迴七里八分,高三丈,環城河深一丈,寬五丈。明神宗萬曆五年(1577年),巡撫羅鳳翔重修靈州城,基石取自石溝城,在城周圍建窯,於通天河下游取石焚燒製成白灰,將舊城用磚石包裹,使靈州城更加宏偉。那時城高三丈一尺,城牆厚二丈五尺,四道城門分別叫澄清、孕秀、洪化、定朔。城外有甕城,城上有角樓、敵樓、門臺、炮臺各4座。

清乾隆三年(1739年),寧夏府發生8 級大地震,瞬間銀川、平羅被夷為平地,地震波及靈州,靈州城角樓、敵樓、垛口被震塌,民房倒塌數百間,損傷16人。乾隆五年(1740年),靈州知府朱佐湯重修靈州城,共花費帑銀6.71萬兩。

清末戰爭,靈州城牆被炸燬缺口兩處,又給城垣增加“傷痕”。1920年12月16日海原大地震,城牆自南至西南角倒塌24丈,欲倒未塌98丈,女兒牆、垛口傾倒甚多。房屋倒塌過半,死亡千餘人。據《靈武縣長餘公修城垣碑記》載,靈武縣縣長餘鼎銘上任伊始即大興土木,把損壞城垣修葺一新。

1943年,在靈武縣人郭創業的倡議下,駐靈暫九師師長盧忠良率兵士依北城牆夯築臺基建成雄偉屹立、蔚為壯觀的高廟。

1958年,縣建築隊拆城牆磚建成靈武人民影院、秦腔劇院。“文革”時期,城牆磚又被拆除,歷經3年砌成總長7283米的地下人防工程。1970年,城內高廟、南鼓樓也被拆除。

滄海桑田,時過境遷。千年靈州古城幾經遷移、飽經風雨,在遭受無數次地震與紛飛戰火洗劫之後,至今依然屹立在靈武西北角,成為寧夏境內唯一遺存的明代州城城牆,傳承著千年古城歷史文脈,記憶沉積在城牆厚重的黃土層中,見證著靈州的功過與得失。

靈州,掀起你神秘的面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