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0 合理配餐,助力腫瘤患者降低化療副反應

在腫瘤患者化療過程中,由於化療藥物對消化道的損傷,多數病人會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尤其是消化系統的反應最為常見,最初表現為食慾不振,繼而噁心、嘔吐或有腹瀉,特別是氟尿嘧啶類藥物還可引起頻繁腹瀉,甚至血性腹瀉。所以,在腫瘤患者接受化療的期間,患者的飲食營養就非常關鍵。飲食如果搭配不當,不僅會加重腫瘤患者化療後的副反應,甚至會出現嚴重的營養不良。

合理配餐,助力腫瘤患者降低化療副反應

因此,對化療期間的腫瘤病人的飲食護理就很關鍵,具體需要遵循哪些指導建議!

1. 根據病人的飲食習慣,提供病人喜歡的食物及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肪的食物,並鼓勵病人多進食、多吃水果。

2. 對反應較重者可將化療藥物安排在睡前服,以免影響進食。

3. 化療前半小時至1小時和化療後4-6小時,可注射或服用鎮吐劑,會有助於減輕噁心、嘔吐。藿香正氣液、半夏秫米粥、生薑汁等,也有很好的止嘔作用。

4. 做好口腔護理,特別是對有口腔炎或有潰瘍的病人,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潔,減少細菌繁殖與感染。

5. 化療期間宜選用軟膳食和半流質,少食多餐,增加每天的總攝入量。

6. 在化療期間,一定要注意戒菸、戒酒,不喝冷水,不吃辣椒,不吃燻烤、煎炸特別是容易被黃麴黴素汙染的食物(如發黴食品與醃製食品等),防止對胃的剌激和影響藥物的吸收。

合理配餐,助力腫瘤患者降低化療副反應

化療藥物往往會引起白細胞減少,因此,每天應多吃富含蛋白質、鐵、維生素的食物,如動物肝臟、豬血(補血止血)、瘦肉、黑芝麻、大棗、桂圓、阿膠、新鮮蔬菜和水果等;對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腹瀉的病人,可輔以有健脾養胃的食品,如薏米仁、白扁豆、山藥、蓮米、芡實、紅小豆、大棗等;對錶現為陰虛津虧、口乾咽燥的病人,宜多吃些百合、銀耳、藕、乳品、沙參、梨、胡蘿蔔、番茄等有養陰、潤燥、生津作用的食品;對反應嚴重、長期營養攝入障礙的患者,可考慮用胃腸外營養輸入法,以改善病人的營養不良狀況。

合理配餐,助力腫瘤患者降低化療副反應

化療中的飲食

惡性腫瘤患者接受化療治療中會大量消耗體力,因此需食用高熱量類食物,補充其營養,此外,還需食用多維生素類蔬菜和水果,如黃瓜、西紅柿、橙子等,若需補充維生素A則可食用雞蛋、魚肉、動物肝臟等。此外,化療前2 h內勿食用食物,反之則會導致食物聚集在胃部,產生嘔吐噁心症狀,因此,需化療前後1 h內均勿食用食物,且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則,避免胃腸道過多積聚食物。剛化療後患者需食用軟食,儘量清淡,禁食用刺激性、辛辣類飲食。告知患者多飲水,以在短時間內排出體內毒素。飯後勿及時躺下休息,避免食物反流。若化療後發生嚴重不良反應,無法進食,可給予靜脈營養和腸外營養補給。

化療後的飲食

化療後,若患者發生食慾不振,則立即使用高蛋白和高熱量飲食,並多食用新鮮水果和蔬菜,改善食慾。若發生嘔吐噁心等狀況,化療中勿使用刺激性、過辣的食物,進餐時少喝水。若發生口腔潰瘍,避免食用辛辣類飲食,可食用半流質類飲食,促進恢復創口。若患者嘔吐嚴重,無法進食,可給予靜脈營養補給。飯後用淡鹽水漱口,以免發生炎症和感染。若發生便秘,建議多食用纖維類飲食,多喝蜂蜜水,避免發生便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