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驢得水》:所謂的原則,在大局面前什麼都不算


《驢得水》:所謂的原則,在大局面前什麼都不算

《驢得水》這部電影的名字非常有趣,初看還以為會是一部爛俗的喜劇片。不過看完《驢得水》之後,會發現這部電影的確是挺“爛俗”的,電影的拍攝環境破破爛爛,電影中的角色俗不可耐。可正是一部這樣爛俗的喜劇電影當選了最受大學生歡迎電影,劇中的演員任素汐也憑藉張一曼這個角色獲得了年度新銳女演員。那麼,兩個年輕導演帶上幾個不出名演員拍攝出的一部小投資電影,憑什麼獲得這麼高的歡迎度呢?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這部豆瓣評分高達8.3的國產喜劇——《驢得水》。

首先我們來看這部電影的選角

電影主演們的表演都非常驚豔,雖然幾位主演都沒有很高的名氣,但是演技非常的棒,可以說是吊打現在的一眾小鮮肉了。

《驢得水》:所謂的原則,在大局面前什麼都不算

例如在電影中飾演校長的演員大力老師,他是一位國家一級男演員,有過非常豐富的演戲經驗。因此他在劇中就像是一根定海神針一樣,表演給人一種非常穩重的感覺。還有油膩的裴魁山、耿直的周鐵男等等,他們的演技都十分精彩。

《驢得水》:所謂的原則,在大局面前什麼都不算

當然,這裡主要還是要說一下憑藉這部電影大紅的任素汐。任素汐的長相比較有特點,算不上難看,也稱不上好看,一張頗具英氣的長臉給觀眾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那麼任素汐的演技怎麼樣呢?說實話,個人感覺網上對她的評價或許有點虛高了。

演技可分為幾種層次,演誰不像誰——演誰像誰——演誰是誰——人戲合一。大部分演員都是處於演誰像誰的層次,鞏俐、葛優等老戲骨則達到了演誰是誰的層次,而和這個角色合二為一這個層次非常難達到,一旦達到了就能夠名留影視。例如張國榮在《霸王別姬》中飾演的程蝶衣,就達到了這種人戲不分的狀態。

任素汐的演技算是不錯的,但是她給人的感覺永遠是任素汐本人。她出演《驢得水》《無名之輩》總是帶著自有的一種“中氣”,而無法給人一種沉入角色的感覺。任素汐這種狀態給了她一種侷限性,很多好的角色她都演不出來。不過如果她能夠利用好這種狀態,也可能轉換成一種優勢。因為任素汐的這種“中氣感”非常的獨特,也是別的演員無法取代的一個特點。

我們再來看一下這部電影的劇情,看看它能不能稱得上是一部經典的黑色喜劇。

《驢得水》:所謂的原則,在大局面前什麼都不算

在劇情一開始,電影就設置了一些懸念,裴魁山、周鐵男、張一曼三位老師在和校長討論學校招生的問題,校長提出用驢得水老師的工資來當獎學金,隨後學校外面的驢棚起火,觀眾才看明白,原來驢得水老師真的是一頭驢,它的作用就是每天去20裡外的地方打水回來。

有一天學校來了一位特派員,特派員此次前來的目的就是考查學校中的驢得水老師。於是老師們為了隱瞞“驢得水老師是假的”這件事,找來了一個銅匠假扮驢得水老師。其中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張一曼為了讓銅匠同意假扮,和他睡了一覺,也為後來的劇情發展埋下了伏筆。

《驢得水》:所謂的原則,在大局面前什麼都不算

等到特派員和老師們越來越熟絡之後,大家才知道原來特派員才是真狠人,他早就知道驢得水老師是假的,但是裝作看不出來,目的就是為了用“鄉村教師驢得水”這個名義來欺騙外國富豪的錢。隨後學校內部發生了很大的分歧,雖然最終勉強達成了統一意見和特派員合作。但是最後銅匠和校長女兒佳佳舉行假婚禮的時候,銅匠老婆的到來毀了一切,鬧得個魚死網破。

這部電影中的每個角色都性格分明,隨著劇情的推動他們的性格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最終完成了這場荒唐的鬧劇,也展示出人性的黑暗與身處大環境中人人身不由己的悲涼。

《驢得水》:所謂的原則,在大局面前什麼都不算

首先我們來談一談校長,他是一個很容易被忽視的角色,看起來像是一個老好人,沒有什麼特別的個性。然而校長其實是劇中最重要的一個角色,他的很多表演細節也十分耐人尋味。

校長是一個實幹家,他創辦了這個學校,想要振興農村的基礎教育。他有著非常豐富的人生經驗,所以他知進退、懂人情,在一開始的時候他批評老師們擅自動用驢得水老師的工資,結果他自己修眼鏡也用了這個費用,說明他不是一個固執的人。在特派員威脅自己,學校一起欺騙外國富豪的時候,他總是能夠以大局為重。但是他其實是不願意做這些事情的,所以特派員向他敬酒的時候他沒有舉杯。他是劇中活得最明白的一個人,不管發什麼事情都能夠秉承心中的理想,做出以大局為重的決策。不過很可惜,這種角色在現實中總是不那麼受歡迎。

《驢得水》:所謂的原則,在大局面前什麼都不算

接下來是校長的女兒佳佳,一個非常幼稚單純的小女孩,她不懂大環境、不懂人性,只是堅持著善良、對錯的真理。所以有時候她看起來非常讓人討厭,總是讓其他人陷入危機。其實她代表的是一個極端,即世界只有陽的一面,這種極端想法非常理想化,但是並不符合實際。

《驢得水》:所謂的原則,在大局面前什麼都不算

裴魁山則是和佳佳對立的一個極端,他拍馬屁、整張一曼、穿貂皮大衣等等行為,都讓他這個角色變得十分不討喜。然而,裴魁山這個角色一開始並不是這樣的。他非常真心的喜歡張一曼,即使張一曼和周鐵男聯合笑話他,他也並不生氣。但是他這個人思維太過傳統,他無法接受喜歡的張一曼這麼開放,無法接受張一曼只是和他玩一玩而已。所以他的滿腔愛意全部變成了恨,他要故意整張一曼,要一直穿著貂皮大衣顯擺,要給特派員溜鬚拍馬,來獲得世界上唯一不會變心的東西——錢。

《驢得水》:所謂的原則,在大局面前什麼都不算

然後再說到劇中非常戲劇化的一個角色周鐵男。周鐵男這個角色非常的現實,他本來天不怕地不怕,敢拿著刀和特派員對峙。結果在子彈擦過臉之後立馬變慫了,開始極盡討好特派員,看到張一曼被羞辱只敢躲在角落裡發抖。一些觀眾會覺得這個角色很假,表面上充滿正義,結果一槍之後就慫了。這個問題可以用周鐵男的一句臺詞來回答:你被槍打過嗎,你知道子彈擦過臉頰是什麼感覺嗎?

《驢得水》:所謂的原則,在大局面前什麼都不算

最後是劇中的另一個悲劇角色張一曼。張一曼這個角色非常有意思,她嚮往自由,心地單純。但是她的想法也過於理想化了,她喜歡每個人都可以自由地活著,不要受到任何道德、規則約束,但是這也是不現實的。雖然她是無意的,但是她的確傷害了裴魁山和銅匠,所以她得到的只能是報復。

《驢得水》:所謂的原則,在大局面前什麼都不算

當裴魁山穿上了貂皮大衣,當銅匠扔了張一曼送給他的一縷頭髮,就代表著兩個人物都開始黑化了,也代表張一曼的美好自由生活要到頭了。當張一曼看到裴魁山和銅匠要求她自扇耳光,看到周鐵男躲在角落瑟瑟發抖,看到學校所有人都在忙著配合特派員的時候,張一曼終於瘋了。她明白自己心中的這個世界是虛幻的,現實其實是非常殘忍的。

這些角色的性格轉變,其實都只是說出了一個道理,也是特派員在酒桌上說出的一句話:人有時候不能太死心眼,原則在大局面前什麼都不是。的確,在大局面前什麼個性、原則,都只是自己的一廂情願。

《驢得水》:所謂的原則,在大局面前什麼都不算

《驢得水》這部電影的劇情轉折比較多,但都是在情理之中,也是一直在圍繞一個主題在講述,所以這部電影的劇情的確是非常優秀。而且電影在開頭的時候其實已經暗示了所有劇情的走向:驢棚著火,張一曼在裡面救火,裴魁山在驢棚外給她埋土,校長一聲令下主持大局,佳佳垂死反抗被眾人阻攔,最後驢棚還是燒沒了。

一眾年輕的沒什麼名氣的人,能夠拍攝出這樣一部優秀的電影的確是非常難得。當然,這部電影中也有一些不合理之處,例如銅匠突然就變聰明瞭,特派員這麼聰明,卻想不到阻止銅匠老婆這件事,都是推動劇情中產生的不合理。不過總體而言這部電影還算是一部佳作,流暢且主題鮮明。可惜這種沒大牌演員又比較難懂的電影票房永遠都不會很高,所以這些演員在拍攝了這部電影之後,並沒有再次合作拍攝出佳作。感謝《驢得水》的導演和演員,為中國電影史留下了這樣無法磨滅的一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