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學校是否應該撤點並校?

鹿邑鄉村教師


首先,撤點並校,讓那些最需要接受教育的、貧困的農村家庭的孩子上學的機會降低了,主要影響的是廣大的農村孩子。

其次,看看廣大家長朋友們的建議:

1 撤點並校,最大的弊端是留守兒童最後一點祖父母的愛也被剝奪了!老師給予的愛再多,也代替不了家人的愛!

2 撤點並校決不是心血來潮,肯定也經過了深熟慮。但實踐下來也該認真地總結: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我是一名從教四十餘平的退休教師,深切感受到弊多利少。

3 撤點並校其實還有一個突出問題,增加了農民負擔(父母的其中一個基本要跟隨孩子到上學點租房打工,)為了孩子條件稍微好點的家庭,到就讀地買房,支持了房地產,再到學區,教育資源好點的地方,擠破頭的買學區房,這是撤點並校帶來的連鎖反應之一;

4 有錢的人希望並校,無錢的人希望在家門前就有學校給孩子上學。但對農村的廣大平民百姓來說撤併學校是令他們最失望的,不信看現在教育教學的結果怎麼樣?是騾是馬牽出來瞧瞧。問問老百姓,專家同志們!

5 我認為至少小學三年級以下的學生不應該並!並校後要住校,孩子太小了,不能自己照顧自己,而學校又沒有生活老師,靠教學的老師去照顧是不現實的,畢竟他們是人不是齊天大聖! 我感覺,今天提倡拆校並校的人,也許明天會成為歷史的罪人!

6 現在的撒點並校,真的給農村孩子的父母增加了許多負擔。有的父母為了孩子,只能跟起到城鎮裡租房陪讀,不僅增加了開支,而且還減少了勞動力。而有的農村交通又不便,每個星期要去接送孩子兩次,真的苦不堪言。

7 撤點並校沒有給農村的孩子帶來一點好處,相反讓貧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那些貧困孩子上學更加困難。撤的都是農村小學,現在小孩讀書,從幼兒班到高中都要到縣城或鄉鎮去讀,離家少的八九里,多的三四十里,形成孩子讀書,爺爺奶奶陪讀(接送)發生了極多的交通險情,苦了六七十歲的老爺爺老奶奶,國家應加大力度改革。

8 撤點並校整合了教育資源,節約了教育成本,卻給家庭帶來了很大的負擔,學生遠離村莊上學,家長接送,不能勞動,一年下來無數個家庭的教育投入難以計算;

最後,個人認為,學生就近上學方便了家長,方便了學生,學生少跑路,少風險,家長少擔心,何樂而不為暱?加大師資力量的投入吧!


遊戲大咖王


關於“撤點並校”,十幾年前曾有一場轟轟烈烈的工程,許多鄉完小和教學點被併入鄰近的鎮小。這項政策在後來被叫停。如今,十年以前熱議的“撤點並校”問題再一次被引向輿論的焦點,只不過上一次的制定者是教育行政部門,這一次的倡導者換成了企業家。對於這一倡導,首先我們應該為這些企業家點贊,因為至少他們在關注農村兒童的成長,並願意為此做出自己的貢獻。其次,通過撤點並校,讓農村孩子能夠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資源,這看起來似乎非常美好。我曾經研究過西部地區的一個現象,即很多家長寧願舉債租房,也要送自己的孩子去縣城的學校上學。這反映出來的現象很令人深思。基礎教育的差距已經到了一個足以影響到孩子成長的境遇。因而,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這些企業家會提出撤點並校的主張。從社會政策的視角來看,這裡面有著很強的普惠主義的精神和意識,值得讚賞。

但是,我們也不得不看到,這一議題背後是複雜的鄉城公共服務資源配置效率與公平的問題。沒有點閱歷、沒有點對鄉村生活的浸泡式感悟、沒有點系統論的思維,而單憑一腔父愛主義或者是慈善主義的熱情是做不好這件事情的。這也是為什麼政策制定者會在這一議題上反覆推敲的原因所在。作為90年代初的一代,我在鎮小上學那會恰逢第一波“撤點並校”的熱潮,周邊鄉村的完小、村小大規模撤併,鎮小的規模迅速擴張。我所在的鎮小是可以寄宿的,但即便如此,這一進程也帶來了許多負面的影響。許多一年級的小孩連基本的生活起居都還難以自理,飯菜餿掉,甚至尿床的現象都不在少數。高年級的學生則有著很濃的地域意識,拉幫結派,鬧出了不少故事。以此窺見,馬雲的倡導固然反映出其慈善主義的一面,但這一工程的前景如何還需更多的討論和論證。也就是說,撤點並校要在哪些地區實行,要在哪個年齡段開始實行,有些小孩子還太小,過早地離開家庭所在的村莊不光生活自理能力還沒有完全養成,也有可能會對其成長帶來不利的影響。從而,如果沒有關注到並很好地權衡了其中的各種關係,單憑一己的慈善,很可能起不到很好的效果。


frankzju


撤點並校這一行動是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當時的政策目的在於通過減少農村地區小學數量,集中教育資金和優質教師資源,追求農村小學的教育質量,以此來縮減城鄉之間教育的差距。基於當時我國農村由於計劃生育等原因造成的學齡小孩數量減少,還有政府的財政壓力以及農村師資隊伍的短缺,撤點並校這一行為是有它的道理所在。但是問題在於,撤點並校中的規劃佈局是否合理?是否真正改善了農村地區的教育問題?從現在的結果來看,並不盡如人意,甚至於可以說撤點並校這一行為還引發了後續一系列的負面影響。我們不否認撤點並校確實有著推行的必然性,但是具體的推行措施卻是與政策初衷相互違背。

首先是中央與地方的所求不一,中央推出政策時,目的是為了優化資源配置,提高教育質量,但是政策傳遞到地方時,地方政府所思考的並一定與中央保持一致,在原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觀念之下,地方政府會更加傾向於通過裁撤學校來減少教育資金投入,用於其他產業發展,導致撤點並校的速度要大於農村小孩數量減少的速度,從這一角度來講,撤點並校已經違背了其本意。

第二,在城鄉二元結構下,城鄉教育不公是一個很明顯的現實,從縮小城鄉教育差距的角度出發,需要加強農村地區教育設施建設,更需要做的是給農村教師更多補貼以此來吸引更多教師,教師隊伍的強大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但是撤點並校之後,只是將農村地區原有的教師重新劃分,換句話說,農村地區撤點並校之後教師隊伍的擴大,是在犧牲了其餘幾個村莊的學校後才實現的,但是說到底,這也只是農村內部原有資源的一種重新劃分,並不能達到縮小城鄉教育差距的目的。

第三,撤點並校其餘配套政策的缺失。撤點並校之後,兒童的上學地點從原先自家的村子變為外村,除了增加了安全隱患之外,勢必也會增加上學費用,在有些地區,由於撤點並校比例過高,有些孩子上學離家太遠,不得已只能選擇寄宿制,這樣又會引起上學費用的增加。另外,有些農村小孩在寄宿時,並不具備自理能力,再加上缺少家庭的關愛,很難說這樣的教育環境就比原先在本村內更好。因此撤點並校的同時,也應該要思考到校車等配套設施的配給還有小孩心理方面的教育,但是現實生活中,這樣的配套措施往往都是缺失的。

因此,我的觀點就是撤點並校是有其積極的一面,但是在規劃上還是要更加謹慎全面,要均衡各個方面利益,真正做到改善農村教育環境。


韓一軍


撤點並校的目的

撤點並校的宗旨是為了更好的集中教育資源。而現實中最殘酷的是,政府藉助撤點並校清退了無數代課教師,在職教師調往城裡教書。一方面,政府不僅節省了財政對於教育的支出,另一方面,又有更多的錢來建設好學校。表面上看,不僅少花錢而且教育資源集中了,皆大歡迎的感覺;實則是對農村教育傷害最大。

農村生源流失嚴重

原來村裡有學校可以上,現在撤走了,要上學得去很遠的地方,安全問題不能得到保障;甚至只能去鎮上或者縣上,有的學校需要學生寄宿在學校裡,對於經濟條件不好的家庭確實負擔不起,造成了生源流失嚴重。很多農村地區的小孩子,小學都沒上完就出來打工。

表面上的繁榮

更多的現實情況是:農村的優秀老師都被調往縣城裡,在縣城裡建新學校,學校是好學校,但要想進入學習就沒那麼容易,要麼給我在縣城裡買房子,要麼交幾萬塊擇校費再給你進來;經濟條件允許的家庭,孩子都被送往這樣的學校,經濟條件不好的家庭,有可能面臨無校可上的慘狀。

我覺得有關於教育方面的決策,不能運動式的進行,一定要進行長期的調研,否則結果就像現在一樣,連最基本的公平都無法保證。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看到撤點並校的後果感覺非常痛心,希望大家關注農村教育問題。我是學霸數學,歡迎關注!


學霸數學


農村撤點並校,是大勢所趨,是近幾年縣級教育管理機構的一項重點工作,但是農村百姓大多持反對意見。

就在昨天,在我們縣教育局的門口,某鎮幾個村的村民擁堵著教育局的大門,打著橫幅,反對將他們幾個村的中學撤掉。

一、農村為什麼要撤點並校?

1.農村人口向城鎮流動,農村學生流失嚴重,數量急劇減少。

2.學校規模太小,會造成師資、硬件投入等教育資源的浪費;對學生的成長也有一定的制約。

3.布點太多,國家進行均衡教育驗收的話,需要縣級財政投入巨大的資金,縣財政往往負擔不起,或者不想負擔,就把教學點合併到已經通過了驗收的學校去,從而節省開支。

二、老百姓為什麼反對撤點並校?

1.孩子上學交通不方便。很明顯,反對的,都是被撤掉的村子的村民,他們說,村子裡有學校或者附近幾個村子一所中學,孩子走路或者騎自行車十分八分鐘就能到學校,現在合併,路更遠了,走路太慢太遠,騎車騎太遠過馬路也不放心。

2.小學的孩子太小。合點並校,很多村子就連小學一二年級的教學點也沒有了,六七歲的孩子就得去學校食宿,家長怎麼放心?

3.布點學校食宿條件不好。布點學校雖然有學生食堂和宿舍,但條件還是比較簡陋的,就拿宿舍來說,沒有空調,有的還沒有熱水,沒有在家裡生活條件好。公立學校也大多並沒有生活老師來照顧學生,家長覺得孩子在學校會受苦。

4.加重了百姓負擔。

原本孩子在家吃住,不用額外花錢,但合點並校後,孩子吃飯要付費,每月三四百元的費用對農村有些家庭來說也是一筆額外的負擔。

三、如何解決這對矛盾?

1.交通:能否設校車接送?仍讓學生能在家住宿?

2.食宿:條件能否再改善?

3.負擔:財政能否補貼一部分?

4.社會:小城鎮建設能否跟上?

我相信,如果把教育問題堪稱全社會的問題,切實解決老百姓關心的問題,合點並校會順利推進。


七仙女兒說


農村學校 撤點並校,初衷是好的,但是,推行的結果是:農村學生失學率增高,增加了農村家長的經濟負擔,增加了學生的安全隱患,也給集中後的學校增加了很多負擔,農村文化事業一落千丈。從結果上看,農村學校撤點並校,是一種教育的倒退。

1.農村學校撤點並校的政策是一部“好經”,但是,讓地方政府“念歪了”

中央制定政策的初衷是撤銷、合併分散辦學條件下小、弱、貧的學校,就近合併到規模、質量都很高的學校,預防農村學校因資源差距較大而導致的教育質量落後。集中物力、財力,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共享優質教育資源。但是,地方政府在操作時,合併面積過大,速度過快,並以學校數量少為由,減少了教育資金的財政分配,並校成了地方政府裁減教育資金的藉口,已經完全違背了初衷。

2.由於撤點並校的佈局不合理,造成了很多安全隱患

眾所周知,裁撤掉的基本上都是農村小學,農村原本落後,最初極少有小學配備校車(現在情況相對好些),尤其是山村小學,情況更糟糕,一群農村孩子,一群小學生要在山路中步行上學,早出晚歸,安全隱患多多。也有一些孩子選擇住宿,低年級的孩子哪裡有生活自理能力?飲食安全,出行安全等等,是不可迴避的問題。

3.優化教育資源並沒有達到預想的程度

撤點並校後,農村教師也都集中到了新的學校,也只是一次任課教師的再分配,教這些孩子的,大部分依然是那些農村教師,優化教育資源的效果應該是大了“折扣”。

4.增加了家長、學校的負擔

孩子寄宿,家長的經濟負擔加重,同樣,學校的負擔也加重了,都知道,集中辦學後的小學老師,既是老師也是“保姆”,因為那些小學生肯本就沒有生活自理能力。由於集中辦學面積過大,學生住宿人數超出了學校的承受能力,宿舍的容積不夠,住宿擁擠,衛生條件不達標,容易爆發傳染病疫情。

5.對於落後山村來講,裁撤學校,就等於砍掉了文化建設的“頂樑柱”

偏遠落後山村,學校是唯一的文化機構,老師是唯一的文化群體,學校沒了,老師走了,農村文化建設也一落千丈。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上世紀39年代就主張到農村辦學,改變國民素質從農村最基層開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急功近利的撤點並校就是一種文明的倒退。


王老師教育新視界



農村學校是否應撤點並校,要看當地實際情況。筆者當地自2000年開始,逐步試行撤點並校。到目前,高中學校已全部撤併至城區,一般鄉填只保留1處初中,駐地設一處完小,另規劃2~3處片區小學;大的鄉鎮、生源充足的,適當增加,收到明顯成效,得到社會普遍認可。

撤點並校應具備以下條件:

1、生源不足,嚴重浪費資源。

原校址是在生源充裕、方便就近入學的原則下規劃設置的,是適應當時實際情況的。隨著出生人口逐漸減少、城鎮化步伐加快,多點零星設校已不適應時代發展要求。


2、教育資源得到有效整合。

隨著經濟發展和地方財政收入增加,有重點地規劃設點布校,新建或改造校舍,提升標準檔次,就成為現實必然。教學儀器設備、文體器材和圖書影像資料也得到充分利用。同時,又彙集整合了師資力量,優化了教育資源。

3、交通食宿條件具備。

當地已村村通柏油硬化公路,校車充足方便,絕大多數學生家庭都能接受。鄉鎮駐地學校均建有達標的學生食堂,有供寄宿的學生宿舍,配套齊全,管理規範。

總之,撤點並校是一項利國利民利教的教育改革,要根據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實際,統籌規劃、量力而行、穩妥推進。也要為可能的人口增長和生源增加留有餘地,不可操之過急、千篇一律、一哄而上。


鷹眼看教育


看了很多高票答案,基本上大多數觀點要麼是反對“撤點並校”,要麼是說,不能一刀切,應該看各地的情況來決定是否“撤點並校”。

下面說說我的個人觀點:

與其爭論到底是該撤點並校,還是不該撤點並校,陷入概念之爭,還不如來討論是不是有更好的其他方式來解決目前難以解決的問題,比如:

①大多數人反對“撤點並校”的理由,主要集中在:偏遠地區的學校關停後,學生的通勤時間拉長,結果在學校學習的時間減少;而且很多學生被迫在很小的時候就要離開父母,特別是那種一年級都要寄宿學校的,不僅生活不能自理,而且也造成親情的嚴重缺失,不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

對於這一點,顯然在針對偏遠農村地區是,我們就要換一種思路,為什麼一定是,要麼撤,要麼不撤?比如既然有很多企業願意為“撤點並校”貢獻自己的力量,為什麼就不能單獨為這些偏遠農村地區提供一些專門的教育援助?比如通過社會各界的力量,開辦一些公益學校,師資可以是由政府和企業共同贊助支持的?

②“撤點並校”的主要優點,是可以集中優勢教育資源,因為如果每個鄉甚至每個村開一個學校,師資會跟不上,現在越來越多的老師也都想追求更好的發展而不願意待著農村。

那麼,真的只有“撤點並校”這個唯一的方法可以優化資源配置嗎?就沒有任何別的方法了?其實真的可以再多研究討論一下,而不是總是簡單粗暴的,要麼突然就大量關停學校,要麼突然又暫停“撤點並校”的政策?

總是我要表達的就是,我們的關注點應該是一個個擺在眼前的問題本身,儘量多找新的方法和思路,而不是提出一個“撤點並校”之後就被框住了,要麼支持要麼反對?


土地論壇


基本觀點:撤點並校是件關係民生的大事,應該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需要撤點並校的地方堅決撤點並校;不需要撤點並校的地方就不能硬搞“一刀切”,隨意撤併;避免過去犯過去的錯誤。

十幾年前的搞的“撤點並校”是不顧實際情況,一哄而上,犯了教條主義的錯誤,留下許多問題,結果被緊急叫停。當前重提“撤點並校”,也是現實情況發生了巨大改變,與時俱進提出這個措施,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具體原因有:

其一、隨著城鎮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和新農村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農村居民向城鎮集中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原來分散居住的村落逐漸消失,原來設立的中小學也日趨沒落。

其二、隨著市場化程度的不斷深入人心和農村居民打工潮的日益壯大,農村留守兒童也漸趨減少。家境稍微好點的村民,都早已經搬去城裡居住就學,或者在城裡租房就學;村民中適齡入學兒童越來越少,不少原有村小學只有幾十、十幾、甚至幾個孩子上學。

其三、當前重提撤點並校,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有有利於整合有限的鄉村物質資源,集中力量辦大事;有利於整合有限的鄉村教師資源,提升農村教育水平;有利於避免有限資源的浪費,節約資源;有利於提高國家教育水平,促進教育公平。

當然,撤點並校並不意味著要搞“一刀切”和千篇一律,要充分調研,要立足各地實際,要政策靈活,情況確實不需要“撤點並校”的地方,就暫時保留原有辦學點,滿足人們的現實需要。


自在人生wub


打開手機,鋪天蓋地地討論農村教師學校的言論,特別是農村小學的關注度更甚。撤點並校是大勢所趨。相信,隨著中國城鎮化建設速度得加快,農村小學現狀會有大的轉變。

首先:合理規劃,整合校舍資源。農村城鎮化後,一個或幾個村莊整合成一個大的社區,生源充足,可以建立一個完全小學。社區小些,可以聯合辦學。幾分鐘車程,專車接送,省去家長勞頓。

山區農民隨著精準扶貧政策,及整體搬遷策略實施,也將和平原地區沒有太大差別。這樣農村小學數量將減少到原來的一半甚至更少,既節約資源,又有利於管理。這樣,可以撤掉鎮中心校,村級聯合小學都是中心校。同一級別,同一層次,相互競爭,共謀發展。村小校長可以大展鴻圖,省去做事畏手畏腳,看中心校領導的臉色,受中心校領導的制約。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教師資源整合

。現在小的教學點,大點的學區,人數參差不齊。人少,班級數在那裡,老師少了還不行。同一鄉鎮教師,有的帶八九十個學生,有的帶十幾個,造成老師的心理不平衡。隨著大批民辦教師退休,年輕教師補入,整合後,學校質量提升,學生流失減少,師資力量加強。開足開齊課程不再是一紙空文。

整合以後,學校建在環境優美的鄉村,設施齊全:標準的運動場、標準的籃球館、標準的足球場、標準的游泳館、標準的圖書館……教師也可以在這裡安家,學校提供家庭宿舍,解決教師的後顧之憂。教師工資待遇提升,地位提升,人人尊師重教。年輕人爭相加入,良性循環交流。

鄉村振興指日可待。 這樣的鄉村小學你不願意來任教嗎?

撤點並校,鄉村小學教育的必然之路,你說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