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藏友收藏了1000件元青花,拿出1件来鉴宝,专家:为真品,很稀少

藏友收藏了1000件元青花,拿出1件来鉴宝,专家:为真品,很稀少

藏友收藏了1000件元青花,拿出1件来鉴宝,专家:为真品,很稀少

云南青花瓷器

元青花以其稀有程度,成为收藏家们热衷的对象。随之而来的就是形形色色的元青花,出现在各大古玩市场,从几十到几十万不止,但民间所藏元青花极其稀少,大部分是出土文物,在博物馆珍藏。但却有这样一位藏友,据说家里收藏了1000件元青花。

藏友收藏了1000件元青花,拿出1件来鉴宝,专家:真品

这位藏有家里收藏了1000件元青花,他自己估计应该有十几件是真品。为了确认自己的想法,就拿出一件元青花,来到鉴宝节目,让专家帮忙鉴定下。

藏友收藏了1000件元青花,拿出1件来鉴宝,专家:为真品,很稀少

建水窑元青花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专家称,这种罐子从器型上看,是和景德镇元青花盘口双兽耳大罐相同,主题纹饰是凤穿花纹饰,一边绘画的是带尾羽的凤纹,一边绘画的是缠枝菊纹,符合元末明初时期特点。

大罐的胎比较粗,颗粒很大,与景德镇的胎体并不一样,所以应该是元末明初云南的青花瓷器。


藏友收藏了1000件元青花,拿出1件来鉴宝,专家:为真品,很稀少

玉溪窑青花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云南是元青花的第二大产地

提及元青花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元代景德镇而忽略了国内其他窑场的元代青花瓷,考古发掘资料表明:在元代,除了已知的景德镇外,江西乐平、浙江江山及云南建水、玉溪也曾烧造过青花瓷。

至元十三年,元世祖忽必烈派赛典赤·赡思丁以“平章政事行云南中出省事”来云南建立行省,置郡县,建水改临安路。由此,建水成为滇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被誉为“滇南邹鲁”和“文献之邦”。来自内地的军民将先进的手工业技术也带到云南。


藏友收藏了1000件元青花,拿出1件来鉴宝,专家:为真品,很稀少

玉溪窑青花玉壶春瓶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建水窑烧制青花瓷器的初期,应该为元中期至明洪武时期,此时期的云南青花瓷器的器形、纹饰、布局、绘画都比较单一,此时期的装烧工艺单一,器形较少,胎体厚重,胎质疏松,施釉极薄,有的器物不带釉,纹饰简单。青花玉壶春瓶与青花碗圈足无釉,下腹露胎,碗心有乳突,有的玉壶春瓶与青花碗无圈足。

此外也有极个别的纹饰较精美的青花瓷器出土,青花瓷器身纹饰布局多达五层,绘画笔法具有内地景德镇元青花风格,如所绘的蕉叶纹中茎空白,牡丹纹采用平涂技法,大叶大花瓣的画法,花瓣间不填满色,留有白边。同时,此时期的青花瓷又有明朝初期的特点,如有的碗底外有铁红色的护胎釉,变形莲瓣纹为明朝时期特有样式,两片莲瓣之间无空白,相邻的边界线重合,莲瓣内部为如意云纹。


藏友收藏了1000件元青花,拿出1件来鉴宝,专家:为真品,很稀少

建水窑青花瓷器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云南玉溪窑出土青花瓷器,有一部分器物胎体厚重,胎质疏松,器物圈足有乳突,有的为实心足,釉层厚薄不均,青花色泽浓淡不一,有铁锈斑痕,具有典型的元代遗风,应该是元末明初所烧制的青花瓷器。

由此可见,在元代中晚期,云南烧制元青花的数量不比景德镇少。

藏友收藏了1000件元青花,拿出1件来鉴宝,专家:为真品,很稀少

建水窑青花大罐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云南元青花价值远远不及景德镇元青花

最后,专家对藏友说,景德镇生产的这类型的元青花价值都在3000万以上,但云南生产的元青花,价值远远不如景德镇生产的元青花,价格应该在百分之一。

藏友听了后虽然有些意外,但也没有太多的失落,只因家里还有十几件可能是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