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你好,傍江东

你好,傍江东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竞渡歌》——唐.张建封

你好,傍江东

在番禺,有177条行政村

每一条村子都有它自己的特色

其中,有这样一条村

它拥有众多的祠堂庙宇

崇尚龙舟文化

它就是傍江东村

今天,我们走进这条村子

挖掘它的祠堂庙宇文化

以及它历久不衰的龙船文化

你好,傍江东
你好,傍江东

傍江东村于宋末成村

傍江东和傍江西同为一自然村

因傍近江海之故,初称“傍海”

后称“傍江”

村口正面牌坊以村名和街巷为对:

傍石双岐基始翠迎龙厚裕

东华百岁启仁宝御楼荣阳

你好,傍江东

傍江东村坐落在大龙街的中心位置上

地处市莲路的南北两端

与市桥城区相距4.2公里

地理位置优势,交通便利

市莲路、亚运大道和富怡路都经过该村

你好,傍江东

祠堂庙宇众多

傍江东祠堂和庙宇众多

共有祠堂10间

除了两间陈氏宗祠为“孖祠堂”外

其它均为古氏宗祠

其中,

古氏大宗祠为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

其余8间均为番禺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

你好,傍江东

古氏大宗祠

古氏大宗祠,位于番禺区大龙街傍江东村仁厚大街10号,始建于北宋宣和年间(公元 1119—1125年)。

你好,傍江东

据传傍江村为古氏十世祖凤仁公后裔,凤仁公是宋朝殿中丞宗悦公次子,宋朝时携子古毅,从广东梅州迁到番禺开基立业,有近两千人,建有八间“古氏宗祠”,其中“古氏大宗祠”为现存的古氏规模最大宗祠。

你好,傍江东

古氏大宗祠自明清至今经历七次重修扩建,最近一次是1992年。祠堂内有两棵九里香,其中一棵树龄大约有110年,是番禺地区十大古树之一。

你好,傍江东你好,傍江东

祠堂坐北向南,广三路,深三进,其雅致的布局、精雕细刻的梁柱、玲珑的灰塑、龙飞凤舞的檐椽、巧夺天工的砖雕、粗犷的石雕、洒脱的书联以及雄浑的牌匾,无不凸显岭南建筑艺术风格与先贤的智慧。

你好,傍江东

祠堂二进中堂悬挂的木匾“流芳堂”为海瑞题字;三进后堂悬挂的“典型在望”木匾,乃纪念古氏先祖古成之。

据了解,古成之(947~1007),字亚爽(奭shi),是古氏第八代传孙,原籍广东省河源回龙古岭人,后迁居增城。相传古成之曾在罗浮山隐居读书10多年,“力学不怠,淹贯群籍”,文誉传四方。

你好,傍江东

祠堂内摆放的龙舟头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七姐诞”

傍江东村民都在流芳堂内摆七夕

每年农历七月初六下午4点左右

流芳堂的“摆七夕”就开始亮相

很多街坊陆陆续续前来

看“七夕”、拍照......

虽然,每一年的“七夕”样式都差不多

但街坊们还是会去凑凑热闹

用心聆听着牛郎织女相会的耳语

你好,傍江东

案台上的乞巧公仔众多

一个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板式多取材于中国传统的戏曲故事

“六国大封相”、“穆桂英挂帅”、

“鹊桥会”、“刘金定斩四门”等

经村里乞巧艺人的巧手加工

再现一个个形态各异的的古典人物

你好,傍江东

其它古公祠

文璲古公祠

建于清光绪辛卯年(1891年)

位于东元大街1号

你好,傍江东

逸庵古公祠

建于清代,具体年份不详

位于东元中街北一巷1号

现为老人活动中心

你好,傍江东
你好,傍江东你好,傍江东
你好,傍江东你好,傍江东
你好,傍江东

承务郎古公祠

建于清代,具体年份不详

位于仁寿大街14号

你好,傍江东

相传祠堂名的题字

是一个路过的和尚用腰带醮墨所题

可以看到字体有别于其它祠堂的题字

你好,傍江东你好,傍江东

承务郎古公祠的堂号为昭德堂

祠堂内堆放着龙舟头、龙舟鼓

木桡等物件

你好,傍江东你好,傍江东
你好,傍江东你好,傍江东
你好,傍江东

祠堂内的酸棯树

宏勋古公祠

建于清代,具体年份不详

位于仁厚大街18号

你好,傍江东

宏勋古公祠的堂号为敦本堂

现为村民的文化娱乐中心

私伙局傍江琼花艺苑

以此处为大本营

你好,傍江东

敦本堂内的相片

你好,傍江东

敦本堂内的壁画

你好,傍江东你好,傍江东

宏勋古公祠

你好,傍江东

敦本堂

你好,傍江东

敦本堂

绍宗古公祠

建于清代,是一座私家祠堂

位于仁厚大街26号

绍宗古公祠

你好,傍江东你好,傍江东
你好,傍江东

除此之外

还有建于清代的震东古公祠

位于西荣街9号

以及友诚古公祠

建于清同治甲子年(1864年)

位于仁和里2号

你好,傍江东

陈氏宗祠

陈氏宗祠位于傍江东村祠前路16号

据重修碑记载

该祠堂始建于明代

清雍正三年(1725)因台风倾倒而重建

乾隆二十年(1755)重修

乾隆三十五年(1768)重修门楼、围墙

光绪壬寅年(1902)重修,

最近一次重修是1996年

存清代建筑风格

你好,傍江东

祠堂坐西向东,三间二进

总面阔13.9米,总进深28.67米

占地面积398.46平方米

该祠堂为硬山顶,灰塑博古正脊

人字封火山墙,碌灰筒瓦

青砖墙,花岗岩墙基

大门花岗岩石门夹,上刻“陈氏宗祠”四字

后堂设神龛,神龛基础为红砂岩

你好,傍江东
你好,傍江东

祠堂装饰艺术较为丰富

梁架、雀替雕有栩栩如生的戏曲人物图案

两侧墀头砖雕纹饰细腻、保存完好

你好,傍江东
你好,傍江东你好,傍江东
你好,傍江东

在陈氏宗祠的右边是它的“孖祠堂”

易安陈公祠

你好,傍江东

傍江大庙

在东元中街1号,有一座傍江大庙,又称洪圣古庙。建于清代,2000年重修,存清代风格。坐北向南,砖石构造的一间屋,内供奉洪圣王、观音、文昌帝、李公侯王。总面阔13.3米,总进深8.7米,占地面积115.71平方米。硬山顶,青砖墙,花岗岩墙基。墀头雕有栩栩如生的戏剧人物图案装饰。明间正中有花岗岩石神台。瓦筒盖、滴水为绿色琉璃瓦,除地面、柱、梁架、墙身及石神台为原构件外,其余部分均为2000年重修时新构件。

你好,傍江东
你好,傍江东

据传,傍江的先民在此开村时,到处是水,村民就以水神洪圣大王作为村主供奉于大庙内。

你好,傍江东

民间有句话说“庙细菩萨大”

指的就是这里了

村里老人说,以前庙内有很多神像

文革时基本上全部被毁了

重修后,重新雕刻了几尊神像供奉

每年农历二月十三日

是洪圣大王诞和李公侯王诞

你好,傍江东

乾隆《番禺县志》卷之八:《典礼・十》载:“侯王李公庙,在傍江村,附近居人建,仪仗执事各约制办,遇出游不用另置,诞期二月十二日,演戏亦如岗尾。

同治《番禺县志》、卷十七《建置略四》亦载:“侯王李公庙,在傍江村,附近居人建,诞期二月十ニ日,演戏、赛会亦如冈尾庙。任志”。同治《番县志》省略了“仪仗执事各约制办,遇出游不用另置”一段,两志将傍江村李公侯王诞出会与禺南地区最大型的延会一一冈尾十八乡洪圣王出会相提并论,可见当时影响之大。

一般庙宇供奉的神像都是泥雕的

李公侯王却是樟木雕像

这是为何呢

你好,傍江东

村里的老人说,那是相传“李公侯王”本是一个常年在傍江村悬壶济世的医者,他经常在村里扶贫济困。后来有一天,他靠在樟木树脚去世,村人认定他在樟木树脚“升仙”了,就将此树砍下来,雕成他的一对雕像,并供奉于大庙内。早先称其为“李公“候”王”,意为等候封侯升王,后来时间久了,大抵已功成名遂,便改称“李公“侯”王”。

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三日的洪圣大王诞和李公侯王诞,村民都会举行斋宴、礼斗拜神等仪式。

你好,傍江东

在1949年以前,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三日为李公侯王出会的日子。出会有两种:一种是大型的,即出村游的,一般几年才出村巡游一次,另一种是小型的,即只在村内游的。出会巡游的前一天晚上,首先要做“返堂”仪式,并做大戏,因此同治《番禺县志》称此日为诞期。“返堂”时先拜李公侯王,随后李公侯王上马回“外家”,即原樟木树头转一圈,然后到先锋塘绕行三圏,再到本村罗、古、陈三姓各祠堂内转三圈,然后回庙。

——《番禺民间信仰与诞会文集》孔耀昌

而最引人注目的是

大庙内摆放着一台火烛车

这台火烛车在最近重新上过油漆

显得比较新

村里老人说,这台火烛车是民国时期的

有近百年历史

火烛车

你好,傍江东
你好,傍江东

纯阳先锋庙

在东元大街23号,还有一座纯阳先锋庙,始建年代不详。据村里的老人说,这座庙宇历史悠久,在文革时被毁,后来在原址重建。供奉的是杨家将里的先锋杨四郎和八仙之一吕洞宾“吕祖”,香火依然旺盛。

你好,傍江东
你好,傍江东

崇尚龙舟文化

说起傍江东

街坊们知道得最多的可能是傍江东的龙船

今年傍江东村首次参加番禺区的龙舟比赛

在2019年番禺区第十七届“莲花杯”

传统龙银杯奖赛中

傍江东村傍溪队首次出战成绩不俗

获得亚军,捧得银杯归来

实属不易

你好,傍江东你好,傍江东
你好,傍江东你好,傍江东

自古以来

市桥河有两大龙船会

十乡龙船会和沙湾龙船会

他们各自举办龙船景

你好,傍江东

十乡龙船会

就是市桥河北岸的大龙街新桥村、石岗东村、石岗西村、傍西村、傍东村,市桥街的沙墟一村、沙墟二村,沙头街沙头村、莲湖村、北海村等10个村,所组成的“龙船朋友圈”,称为“

十乡龙船会”,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

你好,傍江东你好,傍江东
你好,傍江东你好,傍江东

“十乡”包括:

莲湖村莲溪金灵堂,北海村北津长赖堂,沙头村碧沙仰赖堂,沙墟一村、沙墟二村沙溪炳灵堂,石岗西村毬山西社,石岗东村毬山清河,傍江西村傍西龙庆堂,傍江东村傍溪中约、傍溪东宁社,新桥村新溪圣母宫。

——据2011年《南山古庙重修碑记》

你好,傍江东你好,傍江东

同属一个龙船会的龙船,在五月初一至初七这几天,会按照固定日程到访各村趁景,其中五月初一是石岗景、五月初二是傍江景、五月初三是新桥景,五月初四是沙墟景、五月初五是沙头景、五月初六是莲湖景、五月初七是北海景,时至今天,依然如此。

你好,傍江东

今年已86岁高龄的古庆松老人身康体健、精神爽利,他对龙船有很深的情结。他说他自七、八岁就跟着大人扒龙船,一直扒到66岁,70岁时还下过一次水。他清楚地记得年少时扒龙船的情形。

他说傍江东的扒龙船已经有数百年历史,只在抗日时期和文革时中断过几年。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时,物资匮乏,村里每到端午节扒龙船那一天,每家每户都会出三斤米,他和同伴们抬着萝筐到每户人家里收米。那时村里有三条龙船,农历五月初起龙了,会买2斤半的冰片糖切成近100块,每位扒仔都会分到手指甲那么大的一小块糖,吃过冰片糖再下水,取个好意头。

你好,傍江东

学校和公园

说起傍江东

还有打造“丝竹文化”校园的

傍江东小学

该校是广州市粤剧传统教育特色学校

和广州市第二批艺术重点基地(民乐)

校内气势雄伟的体育馆

占地1800平方米

由古氏乡贤古耀坤捐资600万元所建

区内建筑面积最大

农村小学体育馆之一

说起古氏乡贤古耀坤先生

他可算是傍江东的慈善达人

除了捐建学校体育馆

近年来,他连续八年回乡敬老

共捐资400多万元

你好,傍江东
你好,傍江东你好,傍江东

傍江东小学民乐队

你好,傍江东

傍江东小学粤曲班

提起该村的古氏乡贤

还有一位心系桑梓的旅港乡亲

广州市荣誉市民古卓俭先生

10年来,他捐资700多万助力家乡建设

捐建了村幼儿园和老人中心等

你好,傍江东

古卓俭先生在接受采访(黄善祥 摄)

你好,傍江东

来到傍江东

不能不到后岗的傍江东公园去走一走

这里四季常青、绿意盎然

是村民和来穗人员

休憩和锻炼的好去处

你好,傍江东
你好,傍江东你好,傍江东

傍江东拾遗

行走在傍江东

不经意间

你还会发现

几棵古树、一口老井

一座古香古色的门楼

或一间本地风味的早餐店

或是地气十足的路边摊

无不散发着浓浓的市井气息

你好,傍江东
你好,傍江东你好,傍江东

你好,傍江东

你好,傍江东
你好,傍江东你好,傍江东
你好,傍江东你好,傍江东
你好,傍江东你好,傍江东

这里是傍江东

她的关键词是“祠堂”和“龙舟”

欢迎你来!

整理丨三文鱼

图文丨冯洁芯、澄子、刘瑞媚、孙轶英

部分图片由傍江东村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