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有些老师“简单粗暴”,为什么教学成绩反而好?

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自然是能和他们打成一片的老师。喜欢是一方面,但不一定教学成绩就好。但有些“简单粗暴”的老师,为什么教学成绩反而好?以我家小孩在初中遇到的两个老师作代表来谈谈这个话题。

有些老师“简单粗暴”,为什么教学成绩反而好?


一、“粗暴”是负责的表现,威严的象征

孩子的初中语文老师,也是班主任,可谓称得上是“简单粗暴”型,无论教学还是管理,都非常负责,也有较好的口碑。

1、管纪律的粗暴

据孩子们描述,每逢课堂纪律混乱时,老师重重地拍一下讲桌。并配合粗暴的语言:“谁不想读了,给我滚出去”,之后便鸦雀无声。这样粗暴过几次,只要听到老师的脚步声,教师里就一片安静。

有些老师“简单粗暴”,为什么教学成绩反而好?


2、教学上的粗暴

教学方法很多,这个粗暴的语文老师没多少方法。对学生学语文的要求,除了常规教学外,一周一篇周记不能少。谁要是拉下没写 ,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统统去义务冲厕所。同时配上粗暴的语言:“什么都不会做,就去造粪”。假期作业也不多,就是写规定大小的一本读书笔记,如果没有完成,同样去造粪。

在这种“粗暴”的管理与教学模式下,没有学生不守纪律,没有学生不完成作业。就算是到了高中孩子的语文成绩都还很好,因初中的基础太扎实。

有些老师“简单粗暴”,为什么教学成绩反而好?


二、简单粗暴不迁就学生

孩子的初中物理老师,还是研究生,课也上得好,因又年轻,和孩子们能打成一片,很受到学生的喜爱,可是教学成绩不突出。针对孩子月考做错的题目分析,都是基础题丢分,只要知道基本公式就能做。问孩子怎不背公式?孩子说:“老师很温柔,脾气太好”。哎,这也成为学不好的理由。从这个事例分析,老师不能一味地迁就学生,不能一味照顾学生感受。你迁就他们、照顾他们,他们反而会当你是软柿子,说不定还会欺负你。

有些老师“简单粗暴”,为什么教学成绩反而好?


三、简单粗暴直达主题

学生毕竟还是孩子,很多事情不能由他们决定,也没必要征求他们的意见。就像在一个家庭中,征求孩子太多意见,孩子得到一时的自由, 父母在他心中留下“开明”家长的形象。可是他会越来越放肆,更加管不住自己,家长也管不住他。简单粗暴,明确学生的任务,明确对错是非。因简单粗暴,老师做到赏罚分明,在学生心中树立起威严的形象。虽然带有一定的害怕,但学习上不敢拖欠。

有些老师“简单粗暴”,为什么教学成绩反而好?


四、学生会更感谢曾经粗暴的老师

很多孩子因青春年少不懂事,但还是害怕简单粗暴的老师。而一旦他们醒悟了、懂事了,会非常感谢老师的简单粗暴。孩子才上高中时,第一次放假,一群小伙伴就约着去看望他们“简单粗暴”的老班。逢年过节也会发个消息问候老班,感谢他曾经的简单粗暴。

有些老师“简单粗暴”,为什么教学成绩反而好?


如果遇到简单粗暴型老师,放心吧,是孩子的福气。简单粗暴一时,却是受益终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