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原廠零百4.8秒的“同性交友神器”—7.5代高爾夫R


原廠零百4.8秒的“同性交友神器”—7.5代高爾夫R

藍針大眾、銀耳奧迪、紅頭本田,曾是無數車迷年少時的夢。

原廠零百4.8秒的“同性交友神器”—7.5代高爾夫R


原廠零百4.8秒的“同性交友神器”—7.5代高爾夫R


原廠零百4.8秒的“同性交友神器”—7.5代高爾夫R

藍針大眾包括了高爾夫R、R36、尚酷R和輝騰等四款經典車型,可以說是“扮豬吃老虎”的代表,但目前除高爾夫R以外都已停產。所以高爾夫R成了藍針大眾的最後代表作。

原廠零百4.8秒的“同性交友神器”—7.5代高爾夫R

不少車友曾開玩笑,說大眾公司只有高爾夫這一款車型,縮短了就是POLO,加上尾巴拉長點就是帕薩特,底盤升高就是途銳。不過玩笑歸玩笑,這也的確能看出高爾夫對於大眾公司的重要性,可以說高爾夫是大眾最經典也是最成功的一款車型。

原廠零百4.8秒的“同性交友神器”—7.5代高爾夫R

1974年,在“世紀設計大師”喬治亞羅筆下,第一代高爾夫問世。

原廠零百4.8秒的“同性交友神器”—7.5代高爾夫R

1976年高爾夫的第一代高性能版本,高爾夫GTI問世。

原廠零百4.8秒的“同性交友神器”—7.5代高爾夫R

為了應對性能車市場越來越激烈的競爭,1992年第一代高爾夫R問世。第一代高R搭載了一臺2.8升VR6發動機,並首次配備四驅系統。最大功率174匹馬力,零百加速時間7.6秒。自此高R作為高性能車的形象開始在車迷心中漸漸成形。

原廠零百4.8秒的“同性交友神器”—7.5代高爾夫R

第四代第五代高爾夫R代號R32,可謂最暴力的高爾夫。搭載3.2升V6發動機,最大馬力250匹,最大扭矩320牛米。

原廠零百4.8秒的“同性交友神器”—7.5代高爾夫R

第六代高爾夫R代號R20,開始採用渦輪增壓發動機,排量降至2.0升。起初眾多車友無法接受這種改變,但大眾的渦輪增壓技術給這臺高R帶來了巨大的改裝空間,以及R20獨有的中置雙出排氣,讓R20成為無數車迷心中最經典的一代高爾夫R。

原廠零百4.8秒的“同性交友神器”—7.5代高爾夫R

這次我們帶來的是經過中期改款的7.5代“比斯開藍”高爾夫R。

原廠零百4.8秒的“同性交友神器”—7.5代高爾夫R

這代高R搭載了大眾引以為傲的第三代EA888渦輪增壓發動機,加上大眾的精心調教,對比上一代搭載EA113發動機的R20,在動力上有了進一步的提升。原廠290匹的最大馬力, 380牛米的最大扭矩,搭配代號DQ381的7速溼式雙離合變速箱,及4motion四驅系統的加持,使這臺高R的零百加速時間達到了驚人的4.8秒。這個成績已經可以幹掉不少超跑了。

原廠零百4.8秒的“同性交友神器”—7.5代高爾夫R

能有如此傲人的動力表現,這臺“神機”第三代EA888發動機功不可沒。

原廠零百4.8秒的“同性交友神器”—7.5代高爾夫R

首先,這臺第三代EA888發動機採用了混合噴射系統,即包括了進氣歧管噴射和缸內直噴兩種噴射方式。冷啟動時兩種噴射方式一同工作,以提供最大噴油量方便啟動,高負荷工作時僅採用缸內直噴,減少爆震的同時提高動力的輸出。這種噴油控制邏輯既解決了進氣歧管噴射油耗高、動力弱的不足,也從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缸內直噴固有的容易積碳問題。

原廠零百4.8秒的“同性交友神器”—7.5代高爾夫R

第二點,在眾多車商為追求極致輕量化而紛紛改用鑄鋁缸體的今天,大眾在製造這臺EA888發動機時仍保留了鑄鐵材質。鑄鐵材質天生有更高的機械強度和更好的耐熱性,讓鑄鐵發動機能夠承受更高的動力輸出,從而極大提高了這臺發動機的改裝上限。不過鑄鐵發動機重量普遍較大,且散熱性不如鑄鋁材質,這些也是不容忽視的。

原廠零百4.8秒的“同性交友神器”—7.5代高爾夫R

此外,第三代EA888發動機還創新地將排氣歧管集成到缸蓋中,一方面可縮短冷車啟動發動機的暖機時間。另一方面 ,在發動機高負荷運轉時,冷卻液可對排氣歧管進行降溫。廢氣溫度降低,渦輪可以達到更高的壓力值,從而提升動力。同時,集成的設計縮短了排氣路徑,尾氣可更快到達渦輪,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發動機的渦輪遲滯。

原廠零百4.8秒的“同性交友神器”—7.5代高爾夫R

不僅如此,不同於帕薩特、A4上的第三代EA888發動機,高R上的這臺在活塞、噴油嘴和缸蓋上都進行重新設計。並且這代高R上採用的is38渦輪,更是很多車型改裝升級才會用到的渦輪型號。

原廠零百4.8秒的“同性交友神器”—7.5代高爾夫R

除了發動機,這套第五代Haldex(瀚德)四驅系統也是功不可沒。

原廠零百4.8秒的“同性交友神器”—7.5代高爾夫R

通過檢測車輛的行駛狀況,控制單元會發出指令改變多片離合器的壓緊力,實現動力在前後軸的分配。在正常行駛狀態下,前後軸的動力分配為95:5,可保證較低的油耗,極限狀態可實現前後軸50;50的動力分配,避免打滑。離合器的動作時間只有100毫秒,給這臺小鋼炮的安全性提供了十足的保障。

原廠零百4.8秒的“同性交友神器”—7.5代高爾夫R

說了這麼多賬面上的黑科技,那這臺高R開起來究竟如何?為了最真實地感受這臺高R,我們選擇了在山路完成測試。

原廠零百4.8秒的“同性交友神器”—7.5代高爾夫R

在標準模式下,轉向手感輕柔,變速箱升擋積極,加上低調的排氣聲浪,甚至給了我在開一臺普通高爾夫的錯覺。

原廠零百4.8秒的“同性交友神器”—7.5代高爾夫R

而當我切換至競賽模式,我才深切體會到人們常調侃的“扮豬吃老虎”體現在何處。競賽模式下的高R,彷彿一個精神分裂症患者,前一秒還是平靜祥和,下一秒就怒髮衝冠,像是要“逮誰崩誰”。精準且基本沒有虛位的轉向,渾厚的排氣聲浪,時刻提醒我手中是臺高爾夫R。

原廠零百4.8秒的“同性交友神器”—7.5代高爾夫R

在is38這臺大渦輪的加持下,這代高R在中高轉速區間有著出色動力表現。在直道上,一個地板油踩下去,源源不斷的動力,以及這種有四驅系統加持獨特的推背感給我感官上的衝擊,是大馬力前驅車所無法比擬的。四隻車輪緊緊地抓住地面,給我十足的信心去盡情給油。不過有一點必須要講,這代高R的油門響應不夠積極,動力輸出給我的感覺總是會慢了半拍。這點和其他“性能鋼炮”相比並不佔優勢。

原廠零百4.8秒的“同性交友神器”—7.5代高爾夫R

而在彎中,精準的轉向和靈巧的車身讓我可以從容駕駛。同時也要歸功於這套四驅系統,在急彎中也能給我充足的信心。甚至在我因操作不當覺得要推頭時,四驅系統的介入也順利將車救回,讓我穩穩地出彎。這代高R就像懂我的老朋友一般,知道我什麼時候會有危險,也能在我即將出現危險時出現並助我一臂之力。

原廠零百4.8秒的“同性交友神器”—7.5代高爾夫R

美中不足的是,國內版本的7.5代高R沒有配備DCC可變懸掛,在日常駕駛中尚能給我較為舒適的乘坐體驗,可一旦跑山或下賽道進行激烈駕駛時,還是能明顯感覺到側向支撐的不足。

原廠零百4.8秒的“同性交友神器”—7.5代高爾夫R

外觀和內飾,我想簡單地聊幾句,畢竟買高R的人不是衝著這些來的。

原廠零百4.8秒的“同性交友神器”—7.5代高爾夫R

車頭、車側及車尾的“R標”,在之前是高R獨有的身份象徵。但自從高爾夫出了R-line版本後,R和R-line甚至有點讓人傻傻分不清楚。

原廠零百4.8秒的“同性交友神器”—7.5代高爾夫R


原廠零百4.8秒的“同性交友神器”—7.5代高爾夫R


原廠零百4.8秒的“同性交友神器”—7.5代高爾夫R

不過碳纖維後視鏡、前保險槓兩側刀鋒式的進氣孔(直接為內部的中冷進行散熱,可不是裝飾噢)以及刀鋒式的五幅輪圈,依舊彰顯了高R的“鋼炮本色”。

原廠零百4.8秒的“同性交友神器”—7.5代高爾夫R

排氣從6代高R的中置雙出變成了現在的雙邊四出的形式,講實話,雖說多了兩個排氣孔,但視覺上帶給我的衝擊遠遠不如上一代。甚至會有種是車主買了輛普通高爾夫後期自己改的排氣的錯覺。

原廠零百4.8秒的“同性交友神器”—7.5代高爾夫R

比起6代的Recaro桶椅,這代的Nappa真皮座椅在運動方面略顯平淡。不過實際駕駛中,腰部腿部的支撐還是比較令人滿意的,日常駕駛中舒適度也完全可以。這點改動我個人是可以接受的,7.5代高R更貼近生活了,畢竟車子買回家也不是每天都下賽道。

原廠零百4.8秒的“同性交友神器”—7.5代高爾夫R

國內版的7.5代高R仍保留著小藍針機械儀表,在液晶儀表盛行的今天,這恐怕是“藍針大眾”的絕唱了。

原廠零百4.8秒的“同性交友神器”—7.5代高爾夫R

幾天的接觸下來,我開始喜歡上高R帶給我的這種簡簡單單的駕駛樂趣。不需要有很高超的控車技術,也不需要很豐富的改裝經驗,我就可以輕鬆地去享受跑山的快感,去享受開車帶給我的喜悅。近兩年在路上越來越難見到高R了,我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奧迪S3的衝擊。同樣的動力配置,S3作為豪華品牌甚至有著比大眾高R更低的售價,這也不難理解會有很多追求駕駛激情的消費者去選擇S3。那究竟什麼樣的人會選擇高R呢?我想一半是那些喜歡性能車又不喜歡張揚的人,而另一半是那些為情懷買單的人。一定會有人問,情懷值多少錢?我想,應該在不少80後、90後汽車愛好者心中都會給高R留個位置吧。開著自己的高R走在回家路上,放慢車速,搖下車窗,點上支菸,望望看方向盤上的“R”標,一定會露出微笑吧,畢竟這是我們年輕時的夢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