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果蜀吳聯合,會擊敗魏國嗎?

四度茶


蜀吳聯合也沒有希望擊敗魏國。蜀吳兩國都處於缺兵少將的狀態;很難把握住時機,戰機稍縱即逝。



蜀吳缺兵少將

曹魏在三足鼎立後,上將千員、雄兵百萬這些都不是誇張的說法。然後反過來看看蜀吳兩個國家,蜀國的情況能集結起來十萬大軍就已經是傾巢而出了;而吳國這邊集結二十萬大軍也是到達極限了。

再說說武將情況,蜀漢諸葛亮幾次北伐曹魏,帳下可調遣的武將特別有限;而東吳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能統領大軍的帥才死的死、老的老。雖然還有一些小將,但都是屬於將才不堪重用。


蜀吳聯合默契度太低

蜀吳兩個國家,在正史中有聯合行動。但是可笑的是,諸葛亮被司馬懿擋住止步不前。諸葛亮許諾三座城池邀請孫權出兵緩解蜀漢壓力,孫權同意後親自率領十萬大軍進攻合肥,結果也被擋了回來,無功而返。要是以這樣的配合來攻打曹魏,恐怕很難打敗曹魏。

即使兩軍合擊一處由荊襄之地開展聯合伐魏,也是很多麻煩。

蜀漢方面,諸葛亮要是指揮聯軍,那麼曹魏分兵攻打漢中,漢中沒有可以獨當一面的武將鎮守。一旦漢中被攻擊諸葛亮又要分兵救援,帳前派遣誰去救援還是個難題。

東吳方面,孫權派遣應該派遣誰為主帥前往,這些東吳的兵將不可能全部聽從諸葛亮的調派。派諸葛瑾去,怕是這些兵將有去無回、派遣別的大將又會各顧各的,很難達到聯軍的效果。再說若是曹魏派遣張遼出合肥攻擊東吳,孫權肯定會撤軍防禦曹魏進攻。

兩個國家,都會有自己的小算盤,聯合起來不一定有效果。每個國家都有後顧之憂,而且實力不均。



通訊能力差

排除上述的觀念,古代的通訊能力太差了。兩個單位聯合攻擊,完全不知道另一方發生的情況。得到的消息基本都是十天以前的,再做相應的軍事部署時已經是來不及了,所以說配合上比較難。

總結:三足鼎立,曹魏的強大並不是書本上誇張出來的;蜀漢、東吳的弱勢同樣不是後人杜撰的。蜀漢和東吳聯合沒有較高的默契,攻打曹魏只能是徒勞。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感謝大家閱讀,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探討、學習歷史。


青梅煮酒品三國


歷史已經告訴我們答案:蜀吳聯合打不過魏國。在曹丕死後,曹叡繼位。曹叡統治魏國期間可以分為兩個時期,第一個時期就是抵擋蜀吳聯合的進攻,但是結果是蜀吳進攻多次失敗。第二個時期就是魏國休養生息多年。蜀吳聯合為什麼打不過魏國呢?下面小編來分析一下。

實力差距

  • 據統計,三國時期魏國總人口五百多萬,而吳國二百多萬,蜀國僅有94萬。可以說這樣的差距是非常巨大的,即便是蜀吳聯合在兵力上也絲毫沒有一點點的優勢。
  • 更何況魏國實行的屯田制給魏國積攢了大量的糧草,所以在經濟上面魏國也是碾壓蜀吳聯合的存在。
  • 魏國的兵種優勢也是十分明顯的。蜀國最擅長的是步兵,吳國最擅長的是水軍,而魏國最擅長的是騎兵。在平原地區騎兵就是步兵的噩夢,當年曹操帶領五千騎兵將劉備殺的是狼狽逃竄。所以在魏國的平原作戰的話蜀吳大軍在魏國的騎兵面前根本是不堪一擊的。魏國之所以一直不能統一三國,主要是因為蜀吳的地勢都是易守難攻的,魏國騎兵的優勢根本無法施展。

魏國是正統,受百姓擁護

  • 魏國是漢獻帝禪讓給曹丕的,所以曹魏的江山在當時是正統的,很受百姓擁護。而且曹魏的百姓生活過的遠比蜀國要好,比吳國也要好一些。而且在古代中原地區是最適合人生存的,所以天下百姓都願意歸宿曹魏,曹魏佔了政治優勢。
  • 吳國在江東一直被當地人當成是外來侵略者對待的,因此孫策一個霸主竟然輕易地被刺殺。可見江東勢力對孫家統治江東是有多麼的不滿,所以吳國的百姓也是不支持他們奪得天下的。
  • 蜀國就不用說了,益州集團最狠的就是劉家政權了,因此在鄧艾兵臨城下的時候蜀國本身可以抵抗,但是朝廷之上都是建議投降的。而且在投降之後蜀國的當地人是欣然接受魏國的封賞的。

魏國統治者都比較精明

  • 魏國的第一個統治者曹丕具有非常大的報復,一心想要統一天下。但是曹丕死的實在是太早了,天妒英才,誰也沒有辦法。而他的繼位人曹叡也是很有能力的,但是35歲就殯天了,還沒有曹丕活的年紀大。
  • 再之後魏國的實際掌權人分別是曹爽,司馬懿,司馬師和司馬昭。他們一個個雖然未必比得過曹操、曹丕之才,但是比起當時的蜀國和吳國國君都是絲毫不差的。

正是因為魏國實力最強大,政治地位最重要,君主能力比較強大,所以蜀吳聯合也無法戰勝曹魏。


唐朝的長老


小編認為吳國和蜀國聯合打不贏曹魏,具體的原因小編給大家分析下,不一定有道理,歷史不能假設!


第一:曹魏地域面積廣泛,並且得到了充分開發,所以底子厚,恢復能力強,人口眾多,兵精良足。

第二:吳國和蜀國偏安一隅,南方多數為不毛之地,部分地區並未得到充分開發,經歷一兩次戰爭還可以,多次戰爭造成其難以恢復元氣。

第三:曹魏權力鬥爭雖多,但是不同時期都能夠較為統一,中央集權情況較好,能夠,尤其司馬氏族掌權後,權利得到了進一步鞏固,而同一時期吳國,宮廷內鬥和政變較為頻繁,影響了勢力的發展。

第四:三國中魏國人口最多,吳國其次,蜀國最少。魏國是三國中人口最多的,當然也是實力最強的。事實上三國時期各國的常備兵維持一般都不超過人口總數的百分之十,這也是一個基本的規律。若三方都不犯錯的話,在當時三國鼎立的局面下,魏國也是最具備統一全國的條件。

第五:吳蜀只是為求自保而聯合,兩個小國只有抱團才能存活,一旦危機過去,又會互相提防,導致一加一不大於二。

第六:西蜀內部荊州舊部和益州新部黨派之爭嚴重,很難眾志成城;東吳偏於東海,發展有限,兩者誰都難與曹魏抗衡。

第七: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發兵屬於征討性質的,使出兵有理化,民心所向。

綜上所述:即使蜀吳聯合也很難打敗曹魏!!


老劉侃三國


沒有成功的機會。事實上魏蜀吳三國三角關係中並不平等,魏國要遠遠比吳、蜀漢兩國要強勢的多。即使吳蜀聯盟一起伐魏,也不能幹掉魏國。

事實上這個道理諸葛亮是很清楚的,雖然他一而再再而三北伐,但是他心裡清楚是北伐無法成功。但是為什麼要北伐,就是典型要以攻代守,如果單純去守早就失敗了。況且每次北伐,吳國都有所動作,算得上是一同有行為了。

如果一起進攻,事實上魏國有足夠的實力可以兩線作戰,想要拿下魏國幾無可能。

還不要說吳蜀聯盟本來就是脆弱的聯盟了



侃侃閒談


小編覺得就算蜀吳聯合,也打不贏魏國的,有人可能會說蜀國一個就打得魏國焦頭爛額了,如果聯合吳國隨隨便便都能打敗魏國吧。這是不對的,蜀國和魏國的戰爭,雖然讓魏國焦頭爛額,但都是皮外傷,根本沒有動到根本。

諸葛亮幾次北伐都以失敗告終就可以預見,就算加上一個孫權,也不見得能在魏國那裡討到好。而且還有其他的原因。

首先就是蜀吳根本不可能真正的聯合,兩個國家因為荊州的分屬問題一直都是耿耿於懷的,只要有一點落井下石的機會,兩方都是不會輕易放棄的。

這麼大的隔閡,期待他們聯合嗎?不在背後捅刀子就是好的了,事實也確實如此,在關羽北上打曹操,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吳國偷襲荊州,直接誒導致關羽身死,兩國徹底決裂。

再有就是兩方的將領互相都看不起對方,特別是關羽和張飛,期間孫權有去找關羽提親的,如果同意了,可能兩國聯盟還比較可靠,可是關羽怎麼說的,“虎女安能嫁犬子”,直接把孫權氣炸了。

最後如果這些情況都不存在,兩國真的聯合起來了,那也得看國力啊,魏國自打敗袁紹後,經過休養生息,不管是兵力還是糧草都非常的充足,猛將和謀士如雲,荀彧、賈詡、郭嘉(早逝)、許褚、夏侯惇,五子良將等等。

然後看看蜀國,真正謀劃的就是諸葛亮一個人,拿得出手的不外乎五虎將,吳國這邊呢?拿得出手的將領就屈指可數了,周瑜英年早逝,呂蒙也莫名其妙的死了,魯肅外交還可以,軍事真不擅長。

這樣一比較就很直觀了,先不說兵力和糧草兩國一起都沒魏國多,但看帶兵將領可能還沒魏國的一半多。可能在第一代領導人的時候,蜀吳確實有很大的優勢可以壓制魏國,但是進入第二代後,蜀國和吳國人才凋零嚴重。

而魏國的人才儲備明顯很充足,兩廂一比較,蜀吳也不會擊敗魏國的,只會被魏國慢慢的拖死的。有其他看法的可以評論出來哦。


嘩嘩說三國


如果吳蜀聯合,也不會擊敗魏國

首先在官渡之戰

三國之前。

當時劉表控制荊州。

荊州本來的治所在湖南常德

劉表把治所移到了前線,襄陽重鎮

北抗曹操東拒東吳。

官渡之戰之時,

當時駐守在新野的劉備就要求趁許都空虛

奇襲曹操大本營許都

所以實際上,其實荊州對曹操是一個威脅

當曹操平定了北方,開始南征之時

收服荊州,

準備和孫權匯獵於吳的時候,

雖然遭遇到赤壁之戰之敗

南征沒有完成戰略目標統一全國,

但是完成了戰術目標,

收復了南陽和襄陽重鎮

保證了洛陽和許都和中原的安全。

同時在戰術上形成了持久的優勢。

南朝如果想保持太平,

就必須守住兩個地方,

一個是徐州,一個是襄陽。

當時的經濟中心還在中原地區

南方地區,

當時還並沒有充分開發。

即使在日後。南宋充分開發南方

和當時戰無不勝的蒙古進行了曠日持久的45年戰爭,

但是在失去襄陽之後,南宋也迅速的走向了滅亡。

所以當時北方既有人數和經濟上的優勢,

同時又佔領了地理上的優勢。

吳國和蜀國人口加一起也只有北方的一半

,同時經濟上也沒法抗衡

後世明朝和國民黨進行北伐的時候,

源於經濟中心的南移和南方人口大量的增加。

所以吳蜀聯合也打不過魏國

但萬事兒不一定。


慧靈123


就雙方的實力對比來看,可能性微乎其微,曹魏在人口上對吳蜀兩國具有壓倒性優勢,若非內亂頻繁,司馬篡權,吳蜀兩國甚至不能支撐那麼多年


侃大山影視


吳國和蜀國各懷鬼胎,蜀國有扶不起來的阿斗,就算聯手吳國也不行。吳國偏安一隅,沒有什麼大志,也不可能團結蜀國。吳國和蜀國由於國君不行,不可能與魏抗衡


玉米108258391


如果劉備全力以赴可以。


阿根廷旗下


不會,看看戰國時的合縱連橫就知道為什麼了[笑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