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孩子“懒惰成性”多半是这2个原因,家长3步走,孩子越来越自律

自制是一种秩序,一种对于快乐与欲望的控制。——古希腊·柏拉图

孩子太小的时候是没有什么自我控制力的,贪玩、拖拉家长也没有怎么管。

然而等孩子上了幼儿园之后,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反应孩子做什么都拖拖拉拉的、晚上不睡早上不起、也不跟同龄的小朋友出去玩。让他做一些事也总是推三阻四,孩子懒惰成性让家长们很无奈,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却什么效果都没有。

孩子“懒惰成性”多半是这2个原因,家长3步走,孩子越来越自律


孩子的行为从来不是孩子单独的问题,和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家庭风格有很大的关系

孩子懒惰成性离不开这2个原因

  • 没有时间观念

懒惰是一种心理上的厌倦情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日常起居没有秩序,而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正确的时间观念。

很多家长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忽视了时间观念的培养。比如孩子上学要迟到了,家长一直在催催催,孩子反而更不着急,因为孩子认为时间有父母帮忙把握,肯定不会迟到,造成孩子时间观念越来越淡薄

孩子“懒惰成性”多半是这2个原因,家长3步走,孩子越来越自律


孩子意识不到时间的重要性,很容易浪费时间、懒惰成性。

  • 家长包办一切

现在大部分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家长们舍不得孩子吃苦,总是以“孩子还小,什么都不会”包办孩子的一切。

就连穿衣服、刷牙、吃饭这些小事也是亲力亲为,孩子没有基础的独立自主能力,自然什么事情都不愿自己动手。在孩子处于幼儿阶段时,家长的行为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家长总是拖拖拉拉,也会让孩子养成同样的习惯。

孩子“懒惰成性”多半是这2个原因,家长3步走,孩子越来越自律


孩子懒惰成性大多是在幼儿阶段造成的,而3岁左右正是培养孩子习惯的黄金期。这时如果把孩子的“懒惰成性”当成“长大就好了”,想让孩子改过来就很难了。

孩子“懒惰成性”多半是这2个原因,家长3步走,孩子越来越自律


家长3步走,孩子越来越自律

"登峰造极的成就缘于自律"——松下辛之助

1、提前约定

培养孩子自律的第一步是让孩子有一个基础的时间观念,而实现这步的最好方法就是“提前约定”

我们平时做事最有效率的时候,就是时间快要结束的时候,这时心中会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家长在让孩子做一件事情前和孩子做好约定,这样孩子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做这件事需要用多少时间,做不完这件事会有什么结果。

孩子“懒惰成性”多半是这2个原因,家长3步走,孩子越来越自律


2、让孩子承担后果

我们都是时间是不可逆的,当我们固定时间内没有完成一件事,都会受到惩罚。而在孩子还小的时候,这种后果大多都是家长在承受。

比如孩子上学迟到了,老师批评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送孩子晚了。孩子没有承担过后果,就不会有自律的习惯。

孩子“懒惰成性”多半是这2个原因,家长3步走,孩子越来越自律


当孩子第一次拖拉到上学快迟到时,家长只需要提醒他一次,孩子不在意上学自然就会迟到。家长让孩子进学校,孩子就会受到老师的批评,几次之后就知道不拖拉了。

孩子“懒惰成性”多半是这2个原因,家长3步走,孩子越来越自律


3、以身作则

国外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当孩子做出没有自制力的行为时,家长的忽视会降低孩子的自制力。

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做事拖拖拉拉,答应孩子的事情也是一拖再拖,时间久了孩子也会受到影响。家长的行为举止对孩子有很深的影响。

想要孩子有自律意识,家长就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

孩子“懒惰成性”多半是这2个原因,家长3步走,孩子越来越自律


家长在面对孩子产生的问题时,不要总是看到孩子的问题才去解决,要从本质上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心理,养成良好习惯,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孩子“懒惰成性”的问题。

3岁左右是培养孩子习惯的黄金期:这时通过绘本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好习惯是最容易的。

孩子“懒惰成性”多半是这2个原因,家长3步走,孩子越来越自律

《幼儿行为管理》绘本—从小养成孩子好习惯

这套绘本主要围绕孩子在成长、生活中常见的主题,用孩子最感兴趣、最容易明白的故事,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行为。比如《刷牙》这一册通过小松鼠刷牙的故事,教会孩子要常刷牙。同时教孩子学会生活自理,学会和小朋友相处,不挑食,学会生活自理等好行为。

孩子“懒惰成性”多半是这2个原因,家长3步走,孩子越来越自律

绘本中的故事简洁有趣,画面色彩鲜艳、生动,让孩子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很容易吸引孩子的兴趣。家长也可以通过亲子共读的方式,创造和孩子沟通的机会。作为睡前阅读,也能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孩子“懒惰成性”多半是这2个原因,家长3步走,孩子越来越自律

当孩子长大一点,家长可以给他看《爸妈不是我的用人》,用充满正能量的故事,向孩子传递正能量。引导孩子自己思考问题,带给孩子更多人生启示。

孩子“懒惰成性”多半是这2个原因,家长3步走,孩子越来越自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