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卫瓘接连干掉三国三大名将,为何却死在了一个女人手里?

河北解放


\t说卫瓘大家肯定不是很熟悉,但是要说钟会、邓艾、姜维这三个人,很多喜欢三国的朋友,一定是耳熟能详了。这三个人其实都是死在卫灌手里,可见卫灌的手段是多么高明。

\t钟会、邓艾伐蜀,卫瓘充当监军。

监军的意思很明确,那就是监视钟会和邓艾的作战行为。钟会手握雄兵20万,邓艾手里也有8万大军,所以如果没有一个有能力的监军,是很难掌控住他们的。

钟会带着大军来到剑阁之时,被姜维的8万大军挡在了剑阁之外。剑阁号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以钟会不管如何努力,都无法越过剑阁。

而此刻的邓艾已经翻山越岭,带着自己的人马从阴平小道杀进了蜀汉内部。刘禅急急忙忙派诸葛瞻带领8万大军出战,结果全军覆没,诸葛瞻也战死了。

卫瓘,字伯玉,河河东安邑人也。高祖暠,汉明帝时,以儒学自代郡征,至河东安邑卒,因赐所亡地而葬之,子孙遂家焉。父觊,魏尚书。瓘年十岁丧父,至孝过人。性贞静有名理,以明识清允称。袭父爵阌乡侯。弱冠为魏尚书郎。时魏法严苛,母陈氏忧之,瓘自请得徙为通事郎,转中书郎。---《晋书》

\t邓艾随后便来到成都城下,无奈之下的刘禅,选择了出城投降,从此蜀汉江山就灭亡了。邓艾在灭了蜀汉以后,自以为功高盖世,所以不禁骄纵起来。

他不仅擅自封赏蜀汉官员,而且还强行扣留刘禅在蜀地,这件事引起了卫瓘的察觉。他将此事告知了钟会,两人合计了一下,随后便向司马昭表明邓艾有异心,司马昭立刻下令逮捕邓艾。

可是邓艾手握重兵,又刚刚立下了通天之功,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抓获的,这件事必须要有一个有能力的人出马。

卫瓘就是这个有能力的人,他主动抓捕了邓艾父子,为了防止邓艾士卒们有情绪,卫瓘表示,一定会上书给司马昭,向他言明事情的真相。

\t钟会入主成都,在姜维的撺掇下,打算自立。

邓艾这个时候被钟会阴谋抓获,那么他的大军便进入到了成都。这个时候邓艾已经被押走了,整个蜀汉可就都成了钟会的天下。任何人到了这里,都会有野心。

钟会也不例外,他认为占据这里自立为王,最差也能做个刘备。尤其是在姜维的怂恿下,钟会甚至将那些反对自己的魏将都给抓了起来。

这件事引起了卫灌的注意,卫灌立刻上表司马昭,表示钟会有反心。司马昭心想,真的是吃了两口苍蝇,怎么一个个都想着造反呢?

邓艾、钟会之伐蜀也,瓘以本官持节监艾、会军事,行镇西军司,给兵千人。蜀既平,艾辄承制封拜。会阴怀异志,因艾专擅,密与瓘俱奏其状。诏使槛车征之,会遣瓘先收艾。会以瓘兵少,欲令艾杀瓘,因加艾罪。瓘知欲危己,然不可得而距,乃夜至成都,檄艾所统诸将,称诏收艾,其余一无所问。---《晋书》

\t其实你也不想想自己是什么货色,居然还反感别人造反。所以司马昭一方面让卫灌相机行事,一方面带领十万大军坐镇长安,准备入蜀。

\t这个时候钟会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叛变,一旦起事可就没法收场了。而且姜维一直在怂恿钟会杀掉那些魏国将领,如果这些人都被杀了,那钟会极有可能会成功。

所以卫灌对此主动出手,他吩咐胡渊故意制造混乱,期间将魏国将领都给放了出来。这帮人被放了出来那还得了,立刻天下大乱。钟会和姜维都在这一战中被斩杀,可怜姜维曲线救国的方针没有得到实施就夭折了。

此后这帮人还在成都大肆烧杀抢掠,姜维全家、关羽全家、蜀汉太子刘璇、蒋琬全家等等几乎全都被杀光。成都城内陷入了一片血海之中。

\t防止邓艾报复,卫灌派人杀了邓艾。

反正蜀汉已经大乱,那就不妨再乱一点。钟会和卫瓘同时向司马昭言明邓艾谋反的事情,这件事卫瓘是铁板钉钉参与的。所以卫瓘心里非常焦急,因为现在钟会谋反被杀了,而邓艾确实没有谋反。

事平,朝议封瓘。瓘以克蜀之功,群帅之力,二将跋扈,自取灭亡,虽运智谋,而无搴旗之效,固让不受。除使持节、都督关中诸军事、镇西将军,寻迁都督徐州诸军事、镇东将军,增封菑阳侯,以余爵封弟实开阳亭侯。---《晋书》

\t如果邓艾回去以后,一定会加官进爵。到时候追究起这件事,那卫瓘可吃不了兜着走。所以卫瓘决定一不做二不休,把邓艾也给杀了。

卫瓘派遣跟邓艾素来有仇怨的田续追上了邓艾的囚车,将邓艾父子当场杀害。随后又将邓艾在洛阳的几个儿子也都给杀掉了,可见卫瓘的确是一个非常狠的角色。

整件事中,最可怜的莫过于邓艾父子,他们是灭亡蜀汉的大功臣,最后却落得这种下场。难怪卫瓘到了后来也没有好下场了。



结局:三国群雄收割机,贾南风灭了卫瓘全家。

卫瓘在杀掉姜维、邓艾、钟会三位名将以后,当然是得到了司马昭的重用。从此卫瓘平步青云,因为他在这一场战斗中的机智表现,所以司马家族将卫瓘加官进爵,成为镇守一方的大将。

等待司马炎建立了西晋王朝,那卫瓘就更加受到重用了。在青州和幽州都担任过此事,又被晋封为菑阳公。晋武帝在任期间,卫瓘算是位极人臣了。

不过到了晋惠帝上台以后,事情就出现了变化。因为晋惠帝脑子不好,所以一直都是皇后贾南风执掌朝政。这个女人可不是一般女人,她号称三国群雄收割机,几乎三国英雄们的后代,都被她直接或者间接给害死了。就连西晋王朝都是被贾南风一手给毁掉的。

\t如此强悍的一个女人,谁都不敢得罪,但是卫瓘却不害怕她,而且还要跟贾南风争斗。结果被贾南风屠杀满门,而卫瓘本人也在72岁高龄时去世。

\t卫瓘屠杀了邓艾全家,又害的蜀汉豪杰的家人们遭逢屠杀,现在自己家也被贾南风屠杀。真可谓是多行不义必自毙,是非成败转头空。

参考资料:《三国志》、《三国演义》、《晋书》。


江湖小晓生


在三国后期,此人接连干掉三国钟会、姜维、邓艾三大名将,不仅得以全身而退,而且还获得高官俸禄。然而,就这样是一个三国猛人,最后却死在了一个女人手中,并且还是一个奇丑无比的女人手中。那么,为何这样一个猛人会死在一个女人手中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历史的真相。



此人不是别人,就是三国后期曹魏到西晋初年重臣卫瓘。卫瓘出身于官宦之家,少年成名,年仅20岁就做了曹魏的尚书郎。由于卫瓘秉公执法,且能力出众,一路升迁,成为了曹魏的重臣。公元263年,司马昭决定讨伐蜀汉,派钟会、邓艾率领大军伐蜀,特别让卫瓘出任监军,监管钟会、邓艾等人,可见卫瓘是多么的受司马昭信任。

接下来,蜀汉被邓艾灭掉。然而,这一切都只是开端,接下来的内斗更是精彩。先是邓艾独断专行,被钟会和卫瓘两个大佬所忌恨。于是,这两个大佬上书司马昭说邓艾要谋反,邓艾被囚禁押解回京。随后,早就有谋反之意的钟会,在姜维的怂恿下,决定谋反,拘禁了伐蜀的曹魏将领,逼迫他们就范。由于钟会优柔寡断,没有杀死这些不听话的曹魏将领。随后,卫瓘装病逃出成都,号召各营将士讨伐钟会攻入成都,营救各营的将军。



于是,在卫瓘的带领下,曹魏大军很快就打败了钟会,将钟会以及姜维都给一刀解决了。当时,邓艾本营的将士想要追上囚车救出邓艾,迎接他回成都。由于卫瓘参与了钟会诬陷邓艾谋反之事,担心事情会暴露,就提前派遣护军田续至绵竹,杀死邓艾父子,死无对证。

此事之后,罪大恶极的卫瓘摇身一变成了平叛的大英雄。在回朝后,卫瓘被加官进爵,但他可能对邓艾之死有所愧疚,坚决不受,反而博得一个不贪图功名利禄的清誉。西晋建立后,这个卫瓘备受晋武帝司马炎的信任,他先转任征东将军,不久进爵为菑阳公。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卫瓘确实有能力,他设计离间北方的鲜卑各部,为西晋暂时解决了北方边害。随后,卫瓘被调回京师,担任尚书令,同时兼任太子司马衷的老师,晋武帝司马炎更是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卫瓘的儿子。



在晋武帝司马炎死后,晋惠帝司马衷继位,卫瓘作为帝师与汝南王司马亮共同辅政。然而,由于卫瓘支持司马亮的让诸王回到藩国的建议,遭到了权臣楚王司马玮的记恨。同时,由于卫瓘干涉贾后贾南风的行为,这让贾南风这个丑妇无法随心所欲的行事,很是郁闷。于是乎,贾南风就联合司马玮以“谋图废立”的罪名收拾卫瓘。随后,司马玮派兵包围了卫府,将卫瓘子孙九人一同逮捕。不久之后,卫瓘及其子孙都被杀害,终年72岁。

真是万万没想到,曾经一个人干掉三国三名大将的狠人卫瓘,最后竟然死在贾南风这个丑手中,这真是阴沟里翻船呀!当然,这也应了“出来混迟早要还的”的这句话。各位,你们认为呢?


密探零零发


这个女人叫贾南风,是晋惠帝的皇后

291年,卫瓘被贾南风以“谋图废立”罪名诛杀,并诛连子孙

虽然是291年杀的,但贾南风和卫家恩怨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二十年前的271年,那一年,贾南风14岁。当年,贾南风父亲贾充被政敌打击,差点离开中枢外放,为了避免外放,贾充谋求和皇帝司马炎联姻,让自家的女儿贾南风嫁给当时还是太子的司马衷

对于贾家的联姻请求,司马炎起初并不赞成,倒不是对贾家有什么不满,而是他真心看不上贾充的遗传基因,认为贾家人又丑又黑,还善妒,这样基因生出的女儿不是什么良配(当年贾充两个老婆争大小官司都打到了司马炎跟前)

在司马炎心中,他理想儿媳妇是卫瓘家的闺女,温柔体贴知书达理,美而长白

当然,由于各方努力,尤其是司马炎皇后大杨氏收了贾家贿赂,说尽贾南风好话,把贾南风描述成花一样,最终司马炎舍弃卫家女同意贾南风当太子妃

290年,司马炎驾崩,司马衷继位,贾南风成为大晋皇后

291年,卫瓘与子恒、岳、裔及孙等九人同被害,时年七十二

唉,这妒火烧的,憋了二十年,大仇得报


灵石蕴珠宝


卫瓘斩杀邓艾、姜维、钟会,成功平定益州后,因功受赏,咸熙二年,卫瓘被晋武帝司马炎任命为镇东将军、菑阳侯。卫瓘的弟弟卫实,也因此而被封为开阳亭侯。卫瓘因勤勉善于理政,功绩卓著。泰始七年(271年),卫瓘被任命为征北大将军,兼幽州刺史。自此之后,卫瓘开始保卫北方的战略,他成功离间鲜卑诸部,表奏朝廷设立并州,晋武帝有对其大加封赏。282年,卫瓘升任司空,他因为人诚恳,为政清廉,深得世人的赞誉,后来晋武帝又将自己的女儿繁昌公主,下嫁给卫瓘之子卫宣。

只可惜后来卫宣沉迷于酒色,外戚杨俊与卫瓘不合,于是联合朝中大臣一起诋毁卫宣,最终导致卫宣与公主分开,卫瓘也因此慌慌不可终日。290年,晋惠帝司马衷继位,由太傅杨俊辅政,由于卫瓘做事耿直,也得罪了当时贾后(贾南风)。于是便下诏给司马玮,令其斩杀卫瓘,司马玮派遣清河王司马遐率军包围卫瓘府邸,以谋图废立的罪名,将卫瓘子孙等九人斩杀,享年七十二岁。后来卫瓘的后人奔走朝廷,经过百般曲折,卫瓘才被平冤昭雪,卫瓘一生为司马氏奔波操劳,最终受冤而死,也算是个大忠臣吧。


跪射俑


死因与卫瓘有关的三国三大名将分别是:邓艾、钟会、姜维,三人都死于司马昭伐蜀之机。

卫瓘是河东郡安邑县(今山西夏县北)人,出身官宦世家,他的父亲卫觊是曹魏文帝、明帝朝的尚书,卫瓘10岁便丧父,之后靠着个人努力,年仅二十岁就做了曹魏的尚书郎,在司马氏掌权时期,卫瓘历任侍中、廷尉,并且得到了司马昭的信任。



263年, 司马昭为了转移弑杀曹魏皇帝曹髦的视线和不良影响,发起伐蜀之战,以钟会为主帅,与邓艾、诸葛绪兵分三路共计18万大军攻打蜀汉,而当时的卫瓘以监军身份统领一千人,持节,监督钟会与邓艾的军事行动。

起初魏军进展顺利,进入汉中后,除了汉、乐二城,汉中其余城池据点都已拿下,但之后钟会大军被姜维阻挡在剑阁,不得前进。而邓艾出奇兵偷渡阴平,拿下江油,在绵竹击败蜀汉最后的军事力量诸葛瞻的部队,兵临成都,这一下子将蜀汉逼入绝境,刘禅在主降派的蛊惑下向邓艾投降。



接着姜维率军向钟会投降,蜀汉灭亡。之后,邓艾开始居功自傲起来,擅自封赏蜀汉君臣及自已的部下,引起钟会等人的不满,钟会联名卫瓘、胡烈和师纂上书司马昭,说邓艾有谋反之心,司马昭下令让邓艾捉拿送成洛阳,收到司昭的命令后,钟会让卫瓘去捉拿邓艾。

卫瓘是一个聪明,且懂得变通的人,他只率领自已的一千人,如果硬拼是邓艾军队的对手,因此卫瓘去成都拿邓艾,是首先离间了邓艾的手下,设法抓住邓艾,当邓艾的部将想要救援邓艾时,卫瓘又欺骗他们说会上书为邓艾申冤,就这样卫瓘拿下邓艾父子,并派出押往洛阳。



钟会见邓艾被收押后,在姜维的劝说下,野心开始膨胀,钟会率军进入成都后,开始密谋造反,一到成都便召集魏军将官及蜀军将官开会,以魏国郭太后名义,欲起兵反对司马昭,但大多数魏国将领不同意,都被钟会软禁起来,连此时魏军中的二号人物卫瓘也不同意,并装病骗过了钟会的迫害,并逃出城外,将钟会准备谋反的信息透露到魏军各营。

第二天,卫瓘起檄文讨伐钟会,调动城外魏军进入城内讨伐钟会,整个城内一片大乱,没有将领带兵,全是乱兵,钟会、姜维两人死于乱军之中,不仅如此,还有很多人被杀,钟会、姜维死后,钟会帐下将士数百人被杀,姜维妻子儿女全家被杀, 原蜀汉太子刘璿、左车骑将军张翼、蒋琬的两个儿子汉城护军蒋斌、太子仆蒋显也被乱兵所杀,就连关羽全族也被庞德的儿子庞会灭门。



与此同时,原邓艾部下士兵想要救回邓艾,因此派人去追邓艾的囚车,而卫瓘由于担心邓艾获救后,会对自已不利,因为当时邓艾被抓也有卫瓘上表司马昭的原因,所以卫瓘派出对邓艾不满的田续追上邓艾,并杀害了邓艾。

自此,三国三大名将,都死于卫瓘之手。

卫瓘在钟会之乱中的表现,可谓多谋善断、随机应变,成功的调动魏军的其它力量阻止了钟会的谋反,是平定钟会与姜维谋反的最大功臣,导致钟会与姜维都死于乱军之中。但是卫瓘杀邓艾则纯属报复,卫瓘能够在司马昭主政的政权中身居高位,必然是得到了司马昭的信任,也因为卫瓘个人颇有能力的原因。



平乱之后,卫瓘被任命为都督关中诸军事、镇西将军,成为一方封疆大吏,不久便调离关中到都督徐州军事。

司马炎建立晋朝后,卫瓘仍然得到重用,任征东将军,不久又改任征北大将军、都督幽州诸军事,不管如何改任,卫瓘都是独挡一面的封疆大吏。

卫瓘从58岁时开始进入京城为官,历任尚书令、侍中、司空、太子少傅,成为晋朝重臣。司马炎去世后,他的傻儿子晋惠帝司马衷即位,由太傅杨骏辅政,由于皇帝弱智,皇后贾南风开始插手政事,接着八王之乱开始。



皇后贾南风联合汝南王司马亮和楚王司马玮,杀太傅杨骏一党,废太后杨氏为庶人,自此贾皇后开始弄权,之后贾皇后联合楚王司马玮,并由贾南风下诏,杀汝南王司马亮,同时派清河王司马遐率部包围卫府,当时一同带兵包围卫府的还有个叫荣晦的人,因为与卫瓘有过节,乘机因私杀死卫瓘全家。

卫瓘之死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赞同让封王回到封地,因而得罪了楚王司马玮,又因为卫瓘为人还有些正直,贾皇后干政觉得卫瓘是个障碍,于是就派人杀了卫瓘,卫瓘终死于贾南风这个祸国殃民的女人之手,享年72岁。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表面看,卫瓘是死于女人之手。其实是他自己没有看清形势,还以为自己在曹家人手下办事,还以为在当初需要别人帮忙的司马家族手下办事。

自从司马炎登基,迫不及待地封了一大堆实权司马王之后,就等于是宣告,外姓大臣可以安静地走开了。就等于是昭告天下,我家王爷多,不需要你插嘴,也没有你插话的机会。

看看他们司马家的王爷、媳妇、亲戚,各自为战,例如在京城的杨骏、贾南风、还有带着兵马来京城的梁王司马肜、赵王司马伦、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他们一个比一个利害。只要你参入进去了,不论你卫瓘为谁说话?就会得罪另外一圈的人。他们哪一个手里握着的权利与刀剑不能灭你全族?

疏不间亲!只要他们打起了,外姓人不躲开,肯定是血光之灾。如果你帮老三,老大老二会杀你;若是帮老二,老大老三要杀你;要是帮老大,老二老三就会要你的命;假如他们半路停止不打了,老大、老二和老三都要杀你,因为他们不计前嫌之时,都会说出谋划策的人在挑拨离间。否则就不会打起了,或不会打得如此利害。

你有功劳又如何?

故而,即使卫瓘躲过了杨骏,再接着躲过贾南风,也不可能躲过、如走马灯一般到京城来串门的王爷。


碧水青山0


人物整体路程类似于韩信,戎马一生,死于妇人。

卫瓘出身在官宦世家,年轻时在魏国当官,从尚书郎、散骑常侍、侍中、廷尉一直干到镇西军司,后来作为魏王的监军随同伐。消灭蜀国后,与钟会一起逮捕邓艾,钟会谋反时,又倒戈干掉钟会姜维,后来杀死邓艾父子,连续干掉三国三大名将。

回师后当上了镇东将军,封了菑阳侯。西晋立国以后,担任青州、幽州刺史、征东大将军等职,成功消除了北方匈奴的威胁,又封菑阳公。后来又调回中央担任尚书令、侍中,最后升到了司空,太子少傅,太保。晋惠帝以后,因为与贾皇后不和,在政变中被满门抄斩,享年七十二岁。

三国末期,人才断层,三大人才死于一手

只有魏国降将姜维还在支撑。东吴人才断层更厉害,而且内斗不断。魏国在司马懿死后,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手下有父亲留下的两员猛将-邓艾和钟会。在这样的局面下,当时仅存的这几个厉害大将,全都被卫瓘弄死,确实有一套。

卫瓘监军讨伐蜀国

卫瓘是司马昭最信任的文臣。在曹操和曹丕父子去世之后,后面的曹家子孙能力一般,司马昭控制了朝堂上的所有实权,他还一直有着篡位的野心。为了给自己的篡位做好准备,他决定出兵伐蜀,由邓艾和钟会任主将,卫瓘为监军。

邓艾偷袭得手抢得头功

蜀汉方面得到曹魏消息,也派出了大将姜维迎战。正当钟会带领主力军队和姜维对战时,邓艾带领另一路军队绕道阴平,直取成都。邓艾刚到城下,刘禅便自动投降了,邓艾抢占了头功。

卫瓘成为大赢家

而姜维和钟会还在前方厮杀,听到刘禅投降,很是无奈而钟会也在心里抱怨邓艾走运。姜维很聪明,他决定趁机挑拨邓艾和钟会。钟会本就手握十万重兵,在挑拨之下,也就动心了,联合卫瓘,一起向司马昭报告说邓艾得了成都之后企图独占西南。司马昭信以为真,叫钟会立刻去成都拿下邓艾。

钟会捉到邓艾,押往长安。此时钟会要求属下将领们和自己一起造反,跟司马昭打一战。而卫瓘暗地里却给司马昭通风报信。马上派人捉拿,最终钟会失败,姜维也顺道被杀。卫瓘被任命为成都太守。卫瓘为了保险起见,找个借口,将邓艾也除掉了。就这样,卫瓘害死了两国三个顶梁柱式的大将,自己成了大赢家。

想废掉傻子太子,得罪了他老婆

晋惠帝司马衷即位后,由太傅杨骏辅政。杨骏被楚王司马玮矫诏诛杀,作为帝师的卫瓘与汝南王司马亮共辅朝政,录尚书事。被赐予“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的荣誉。

不久,司马亮上奏建议让诸王回到籓国,与朝臣在殿上议论此事,无人敢应,只有卫瓘附和,司马玮因而记恨卫瓘。贾后也因为卫瓘正直,自己做事无法随心所欲。便以“谋图废立”的罪名,下诏给司马玮,命其免卫瓘官位。司马玮派清河王司马遐率部包围卫府,众人都怀疑诏书有假,想让卫瓘问清楚再认罪不迟,卫瓘不许,于是与子孙九人一同遇害,享年七十二岁。只有卫恒的两个儿子卫璪、卫玠在医者家里才躲过一劫。

早在晋惠帝当太子时,大臣们就认为他有点天真,智力不够,应该另立。卫瓘身为老师,有一次竟然也提了这个事,还被后来的晋惠帝皇后贾南风听到了,才招来了杀身之祸。

于是,这个曾经不动拳脚就除掉了两国顶梁大将的卫瓘,就这样被后宫妇人杀死,命运可比韩信。


历史干货铺


卫瓘(220~291)是“官二代”,他的祖上乃曹魏名臣。

卫瓘从小聪明多智,“文能提笔写文章;武能骑马上战场。”二十岁时就做了曹魏的尚书郎。

卫瓘人生精彩的华章出现在景元四年(263年)。

这一年魏国倾全国之兵伐蜀,43岁的卫瓘被魏元帝曹奂任命为监军,主要职责就是监督钟会和邓艾的军事行动,这相当于皇帝的特使,三军总“政委”。

司马昭制定作战计划:“镇西将军钟会率十万大军进入关中,征西将军邓艾带三万人马直奔沓中以牵制姜维。卫瓘跟随钟会监军。”

然而就在邓艾进入蜀国后,他突然改变了之前制定的作战计划,亲带2000士兵走阴平小路,出其不意拿下了蜀国国都成都。后主刘禅自缚而降,蜀国灭亡。

这大出钟会和卫瓘意料,邓艾兵少将寡竟然立下了“灭蜀不世之功”,这无疑打了钟会和卫瓘一耳光。

要知道钟会和卫瓘所带的兵力是邓艾的三倍多,却深陷姜维包围之下不能前进半步。要不是蜀国灭了,后主刘禅命令姜维放下武器向钟会投降,说不定钟会将被姜维拖死。

钟会和卫瓘眼红邓艾的功劳,二人合谋陷害邓艾,写信给大将军司马昭说:“邓艾这家伙有野心,他想效仿刘备在蜀地成王,他不请示大将军就私自封了一些蜀国降臣,分明想拥兵自立。”

司马昭不知内情,于是下令钟会:“把邓艾押回魏国说明情况。”



邓艾确实封了包括刘禅在内的一些蜀汉官员,原来他是想先稳住局面。

邓艾认为:“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所以才有了“先斩后奏”封官之事。

钟会接到司马昭的指令后,他眼珠一转,一条妙计浮上心头。

他命卫瓘带上少量人马去捉拿邓艾,这是钟会的一石二鸟之计。利用邓艾杀死卫瓘。然后再以邓艾谋杀监军的罪名杀死邓艾。

卫瓘看出钟会有狼子野心,想据蜀而立的是钟会。

卫瓘不动声色,到了邓艾的大营,用攻心之术瓦解了邓艾的手下。卫瓘对众将喊话道:“我这次来只捉拿邓艾,其他人皆不过问。”众将一听纷纷放下了武器。

邓艾被顺利关进了牛车囚笼。然后派人把邓艾押回魏国。

卫瓘干净利落摆平了邓艾,这让钟会大吃一惊。

钟会统领了邓艾三万大军,到现在为止,钟会把魏国家底全攥在手里了。

姜维也看出了钟会有野心,于是鼓动他造反,姜维想利用钟会复国。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就在钟会和姜维密谋时,由于泄露了消息,钟会的手下大将不想造反,一起向卫瓘告密。

原来将士的家属都在魏国,他们不想留在蜀国。

卫瓘心想,这正是除掉钟会和姜维的机会,众将在卫瓘的带领下,突然袭击乱刀砍死了钟会和姜维。



卫瓘干完这些长吁了一口气,突然他想起邓艾还活着:“邓艾不死就有可能暴露我和钟会陷害他这件事。”一不做二不休,干脆也把邓艾干掉算了。

卫瓘找到和邓艾曾有过节的护军田续,故意把邓艾的行踪泄露给他,说:“剩下的事你自己看着办吧!”

田续为了报仇,骑上快马,把即将回国的邓艾父子双双射杀。

卫瓘得知田续得手,他派出一支人马,要杀人灭口,可是田续早有准备,骑快马消失在莽莽森林里了。

卫瓘在完成这一系列绝杀后,鞭敲击马镫响,高唱凯歌还,带着大队人马返回了魏国。

魏元帝曹奂大喜,加封其为镇东将军,赐甾阳侯。

亲们看到了吧?卫瓘接连干掉了三大名将——邓艾、钟会和姜维。这三人都是一顶一的高手:邓艾有灭蜀之功,钟会文武全才,姜维是诸葛亮的徒弟,哪个也不是省油的灯。



在魏国灭亡西晋建立后,虽然卫瓘从魏国权臣变成了西晋权臣,但不变的是位高权重。

卫瓘和晋武帝司马炎结成了儿女亲家,即武帝把自己的女儿——繁昌公主下嫁给了卫瓘之子卫宣。卫瓘被封为太子太傅,也就是太子司马衷的老师。

这是当年司马懿的位置。

常言道:“一朝天子一朝臣”。晋武帝驾崩后,武帝的傻儿子司马衷继位。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是个貌丑心如蛇蝎的女人。

卫瓘刚正不阿,又以老臣自居,于是成了把持朝政贾南风的心腹之患,欲除之而后快。

有一次,卫瓘喝高了,用言语讽刺自己的学生司马衷,也就是傻皇帝,其实当老师的不能这样,司马衷是傻,这事大家也知道,毕竟他是皇帝,古语云:“为尊者讳”。

卫瓘是痛快了嘴,傻皇帝倒没生气,他的老婆不干了,贾南风假传皇帝的圣旨:“赐死卫瓘一家老小。”

当时卫瓘的小孙子说:“咱先别死,等明天问问皇上是不是非要咱死?”



卫瓘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说完就自杀了,享年71岁。

常言道:“青竹蛇儿口,黄蜂尾后针,两者皆不毒,最毒妇人心。”再优秀的男人也斗不过狠毒的女人。你说是不?


秉烛读春秋


题主说的三国三名大将指曹魏的邓艾和钟会,蜀国的姜维(死前已投降曹魏了)吧?这三位都是能征惯战、足智多谋的军事将领,但都死于司马昭伐蜀的举动中,令人唏嘘不已、扼腕而叹息。

卫瓘出身于官宦世家,尽管10岁丧父,但靠个人努力,20岁就做了曹魏的尚书郎,政归司马氏后,卫瓘历任侍中、廷尉,颇得司马昭的信任; 263年, 司马昭发起伐蜀之战,任命钟会为主帅,与邓艾、诸葛绪兵分三路共率18万大军攻打蜀汉,而卫瓘作为监军,统领一千人,持节监督这次军事行动。

起初魏军势如破竹,进军顺利,除了汉、乐二城,其余城池据点都很快换插曹魏旗帜了,随后,钟会被姜维阻挡于剑阁;而邓艾不打常牌,出奇兵偷渡阴平,顺利拿下了江油,在绵竹又大破蜀汉诸葛瞻,很快就兵临成都城下;随后,刘禅向邓投降, 姜维知势不可为,也率军向钟投降,蜀汉灭亡。

邓艾自以为得了头功,便擅自封赏蜀汉归降君臣及部下,引起钟会的不满,于是钟会联名卫瓘等上书司马昭,说邓有谋反之意;司马昭下令逮捕邓艾并送回成洛阳,钟会便令卫瓘去捉拿邓艾。

而卫瓘只有一千人马,硬拼不是邓的对手,因此卫瓘去成都拿邓艾前,离间了邓艾的手下,并设法抓住了邓艾;当邓艾的部将要救主时,卫瓘又说自己会为邓艾申冤,于是卫瓘拿下了邓艾父子,并派人押往洛阳; 钟见邓被收押后,在姜维的怂恿蛊惑下,野心开始膨胀起来,他进入成都就密谋造反,召集魏军及蜀军归降将官开会,准备以魏之郭太后名义,起兵讨伐司马昭。

但大多数魏国将领不赞成,钟会就软禁了他们,卫瓘也不同意,他装病骗过了钟会并逃出城外,随后将钟会谋反的事遍造魏军各营; 第二天,卫瓘起兵讨伐钟会,指挥城外魏军进入城内讨伐钟会部队,结果钟会、姜维两人死于乱军之中。

原邓艾部下想要救回邓艾,就武装起来去追击押送邓艾的囚车,因为邓艾被抓也有卫瓘上表的原因,所以卫瓘知道邓艾生返对自己不利,他立即也派田续追上邓艾,并杀害了邓艾父子; 致此,这三国的三大名将,都死于名不见经传的卫瓘之手。


动乱平定后,卫瓘被赋予都督关中诸军事的权力,为镇西将军; 司马炎建立西晋后,卫瓘屡屡得到重用,成为独挡一面的封疆大吏。

卫瓘58岁调入京城为官,一路飞黄腾达,成为晋朝重臣;傻子皇帝晋惠帝司马衷即位后,由太傅杨骏辅政,奇丑无比的皇后贾南风开始插手政事,引发了“八王之乱”,贾南风联合汝南王和楚王,灭了太傅杨骏一党,自此贾皇后开始大权独揽,接着贾皇后联合楚王司马玮杀了汝南王司马亮。

与此同时,贾皇后派出清河王司马遐率兵包围了卫府,这其中有个头目叫荣晦,因为过去与卫瓘有宿怨,乘此机会私自杀害了卫瓘全家。


希望星晨58298869


这三大名将是姜维、邓艾和钟会,这个女人是贾南风。

卫瓘在蜀汉灭亡后,以监军身份与钟会逮捕邓艾,又平定了钟会,杀掉钟会和姜维。灭蜀之战中虽然卫瓘并非统兵主力,但却成为最后的赢家。也因为平叛有功,让卫瓘家族成为魏晋时期的鼎盛家族,西晋建立后卫瓘官至三公的司空一职。而之所以被贾南风杀掉,是因为卫瓘与当权贾南风对立。

卫瓘因为诛杀平叛有功,在之后曹魏以及西晋王朝都仕途很顺利,让卫氏成为魏晋时期的大族,在朝中影响也很大。并且,卫瓘的儿子与司马氏皇族,乐广的乐氏家族,山涛的家族等都有联姻,因此让卫瓘在西晋朝廷中影响更加深远。

卫瓘的儿子娶晋武帝的繁吕公主为妻,却被当时外戚杨骏诬陷,导致最终卫瓘放弃三公高位,只担当没有实权的太保。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当时把持西晋朝政的权臣外戚,都忌惮卫瓘的影响,为了实现自己图谋朝政的目的,只有把朝中影响很大的卫瓘排挤。

卫瓘在杨骏被杀后,与司马亮一起辅政,因为与司马亮担心当时在洛阳周围的诸王作乱,便有让诸王回到自己藩国的谋算。因此,让诛杀杨骏有功并且还有兵权的司马玮忌惮,同时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又有谋权的打算,都想要除掉卫瓘。

之后贾南风下诏让司马玮等人围困卫瓘府邸,诛杀卫瓘家族九人,由原本的鼎盛家族一下子遭到极大的打击。卫瓘只有两个孙子卫璪和卫玠活下来。

综上所述,可以知道,卫瓘被杀的原因是因为其家族在西晋影响太大,导致想要把持朝政的贾南风、司马玮等人忌惮,也因此招来杀身之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