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衛瓘接連幹掉三國三大名將,為何卻死在了一個女人手裡?

河北解放


\t說衛瓘大家肯定不是很熟悉,但是要說鍾會、鄧艾、姜維這三個人,很多喜歡三國的朋友,一定是耳熟能詳了。這三個人其實都是死在衛灌手裡,可見衛灌的手段是多麼高明。

\t鍾會、鄧艾伐蜀,衛瓘充當監軍。

監軍的意思很明確,那就是監視鍾會和鄧艾的作戰行為。鍾會手握雄兵20萬,鄧艾手裡也有8萬大軍,所以如果沒有一個有能力的監軍,是很難掌控住他們的。

鍾會帶著大軍來到劍閣之時,被姜維的8萬大軍擋在了劍閣之外。劍閣號稱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以鍾會不管如何努力,都無法越過劍閣。

而此刻的鄧艾已經翻山越嶺,帶著自己的人馬從陰平小道殺進了蜀漢內部。劉禪急急忙忙派諸葛瞻帶領8萬大軍出戰,結果全軍覆沒,諸葛瞻也戰死了。

衛瓘,字伯玉,河河東安邑人也。高祖暠,漢明帝時,以儒學自代郡徵,至河東安邑卒,因賜所亡地而葬之,子孫遂家焉。父覬,魏尚書。瓘年十歲喪父,至孝過人。性貞靜有名理,以明識清允稱。襲父爵閿鄉侯。弱冠為魏尚書郎。時魏法嚴苛,母陳氏憂之,瓘自請得徙為通事郎,轉中書郎。---《晉書》

\t鄧艾隨後便來到成都城下,無奈之下的劉禪,選擇了出城投降,從此蜀漢江山就滅亡了。鄧艾在滅了蜀漢以後,自以為功高蓋世,所以不禁驕縱起來。

他不僅擅自封賞蜀漢官員,而且還強行扣留劉禪在蜀地,這件事引起了衛瓘的察覺。他將此事告知了鍾會,兩人合計了一下,隨後便向司馬昭表明鄧艾有異心,司馬昭立刻下令逮捕鄧艾。

可是鄧艾手握重兵,又剛剛立下了通天之功,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抓獲的,這件事必須要有一個有能力的人出馬。

衛瓘就是這個有能力的人,他主動抓捕了鄧艾父子,為了防止鄧艾士卒們有情緒,衛瓘表示,一定會上書給司馬昭,向他言明事情的真相。

\t鍾會入主成都,在姜維的攛掇下,打算自立。

鄧艾這個時候被鍾會陰謀抓獲,那麼他的大軍便進入到了成都。這個時候鄧艾已經被押走了,整個蜀漢可就都成了鍾會的天下。任何人到了這裡,都會有野心。

鍾會也不例外,他認為佔據這裡自立為王,最差也能做個劉備。尤其是在姜維的慫恿下,鍾會甚至將那些反對自己的魏將都給抓了起來。

這件事引起了衛灌的注意,衛灌立刻上表司馬昭,表示鍾會有反心。司馬昭心想,真的是吃了兩口蒼蠅,怎麼一個個都想著造反呢?

鄧艾、鍾會之伐蜀也,瓘以本官持節監艾、會軍事,行鎮西軍司,給兵千人。蜀既平,艾輒承製封拜。會陰懷異志,因艾專擅,密與瓘俱奏其狀。詔使檻車徵之,會遣瓘先收艾。會以瓘兵少,欲令艾殺瓘,因加艾罪。瓘知欲危己,然不可得而距,乃夜至成都,檄艾所統諸將,稱詔收艾,其餘一無所問。---《晉書》

\t其實你也不想想自己是什麼貨色,居然還反感別人造反。所以司馬昭一方面讓衛灌相機行事,一方面帶領十萬大軍坐鎮長安,準備入蜀。

\t這個時候鍾會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叛變,一旦起事可就沒法收場了。而且姜維一直在慫恿鍾會殺掉那些魏國將領,如果這些人都被殺了,那鍾會極有可能會成功。

所以衛灌對此主動出手,他吩咐胡淵故意製造混亂,期間將魏國將領都給放了出來。這幫人被放了出來那還得了,立刻天下大亂。鍾會和姜維都在這一戰中被斬殺,可憐姜維曲線救國的方針沒有得到實施就夭折了。

此後這幫人還在成都大肆燒殺搶掠,姜維全家、關羽全家、蜀漢太子劉璇、蔣琬全家等等幾乎全都被殺光。成都城內陷入了一片血海之中。

\t防止鄧艾報復,衛灌派人殺了鄧艾。

反正蜀漢已經大亂,那就不妨再亂一點。鍾會和衛瓘同時向司馬昭言明鄧艾謀反的事情,這件事衛瓘是鐵板釘釘參與的。所以衛瓘心裡非常焦急,因為現在鍾會謀反被殺了,而鄧艾確實沒有謀反。

事平,朝議封瓘。瓘以克蜀之功,群帥之力,二將跋扈,自取滅亡,雖運智謀,而無搴旗之效,固讓不受。除使持節、都督關中諸軍事、鎮西將軍,尋遷都督徐州諸軍事、鎮東將軍,增封菑陽侯,以餘爵封弟實開陽亭侯。---《晉書》

\t如果鄧艾迴去以後,一定會加官進爵。到時候追究起這件事,那衛瓘可吃不了兜著走。所以衛瓘決定一不做二不休,把鄧艾也給殺了。

衛瓘派遣跟鄧艾素來有仇怨的田續追上了鄧艾的囚車,將鄧艾父子當場殺害。隨後又將鄧艾在洛陽的幾個兒子也都給殺掉了,可見衛瓘的確是一個非常狠的角色。

整件事中,最可憐的莫過於鄧艾父子,他們是滅亡蜀漢的大功臣,最後卻落得這種下場。難怪衛瓘到了後來也沒有好下場了。



結局:三國群雄收割機,賈南風滅了衛瓘全家。

衛瓘在殺掉姜維、鄧艾、鍾會三位名將以後,當然是得到了司馬昭的重用。從此衛瓘平步青雲,因為他在這一場戰鬥中的機智表現,所以司馬家族將衛瓘加官進爵,成為鎮守一方的大將。

等待司馬炎建立了西晉王朝,那衛瓘就更加受到重用了。在青州和幽州都擔任過此事,又被晉封為菑陽公。晉武帝在任期間,衛瓘算是位極人臣了。

不過到了晉惠帝上臺以後,事情就出現了變化。因為晉惠帝腦子不好,所以一直都是皇后賈南風執掌朝政。這個女人可不是一般女人,她號稱三國群雄收割機,幾乎三國英雄們的後代,都被她直接或者間接給害死了。就連西晉王朝都是被賈南風一手給毀掉的。

\t如此強悍的一個女人,誰都不敢得罪,但是衛瓘卻不害怕她,而且還要跟賈南風爭鬥。結果被賈南風屠殺滿門,而衛瓘本人也在72歲高齡時去世。

\t衛瓘屠殺了鄧艾全家,又害的蜀漢豪傑的家人們遭逢屠殺,現在自己家也被賈南風屠殺。真可謂是多行不義必自斃,是非成敗轉頭空。

參考資料:《三國志》、《三國演義》、《晉書》。


江湖小曉生


在三國後期,此人接連幹掉三國鍾會、姜維、鄧艾三大名將,不僅得以全身而退,而且還獲得高官俸祿。然而,就這樣是一個三國猛人,最後卻死在了一個女人手中,並且還是一個奇醜無比的女人手中。那麼,為何這樣一個猛人會死在一個女人手中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歷史的真相。



此人不是別人,就是三國後期曹魏到西晉初年重臣衛瓘。衛瓘出身於官宦之家,少年成名,年僅20歲就做了曹魏的尚書郎。由於衛瓘秉公執法,且能力出眾,一路升遷,成為了曹魏的重臣。公元263年,司馬昭決定討伐蜀漢,派鍾會、鄧艾率領大軍伐蜀,特別讓衛瓘出任監軍,監管鍾會、鄧艾等人,可見衛瓘是多麼的受司馬昭信任。

接下來,蜀漢被鄧艾滅掉。然而,這一切都只是開端,接下來的內鬥更是精彩。先是鄧艾獨斷專行,被鍾會和衛瓘兩個大佬所忌恨。於是,這兩個大佬上書司馬昭說鄧艾要謀反,鄧艾被囚禁押解回京。隨後,早就有謀反之意的鐘會,在姜維的慫恿下,決定謀反,拘禁了伐蜀的曹魏將領,逼迫他們就範。由於鍾會優柔寡斷,沒有殺死這些不聽話的曹魏將領。隨後,衛瓘裝病逃出成都,號召各營將士討伐鍾會攻入成都,營救各營的將軍。



於是,在衛瓘的帶領下,曹魏大軍很快就打敗了鍾會,將鍾會以及姜維都給一刀解決了。當時,鄧艾本營的將士想要追上囚車救出鄧艾,迎接他回成都。由於衛瓘參與了鍾會誣陷鄧艾謀反之事,擔心事情會暴露,就提前派遣護軍田續至綿竹,殺死鄧艾父子,死無對證。

此事之後,罪大惡極的衛瓘搖身一變成了平叛的大英雄。在回朝後,衛瓘被加官進爵,但他可能對鄧艾之死有所愧疚,堅決不受,反而博得一個不貪圖功名利祿的清譽。西晉建立後,這個衛瓘備受晉武帝司馬炎的信任,他先轉任徵東將軍,不久進爵為菑陽公。我們不得不承認這個衛瓘確實有能力,他設計離間北方的鮮卑各部,為西晉暫時解決了北方邊害。隨後,衛瓘被調回京師,擔任尚書令,同時兼任太子司馬衷的老師,晉武帝司馬炎更是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衛瓘的兒子。



在晉武帝司馬炎死後,晉惠帝司馬衷繼位,衛瓘作為帝師與汝南王司馬亮共同輔政。然而,由於衛瓘支持司馬亮的讓諸王回到藩國的建議,遭到了權臣楚王司馬瑋的記恨。同時,由於衛瓘干涉賈后賈南風的行為,這讓賈南風這個醜婦無法隨心所欲的行事,很是鬱悶。於是乎,賈南風就聯合司馬瑋以“謀圖廢立”的罪名收拾衛瓘。隨後,司馬瑋派兵包圍了衛府,將衛瓘子孫九人一同逮捕。不久之後,衛瓘及其子孫都被殺害,終年72歲。

真是萬萬沒想到,曾經一個人幹掉三國三名大將的狠人衛瓘,最後竟然死在賈南風這個醜手中,這真是陰溝裡翻船呀!當然,這也應了“出來混遲早要還的”的這句話。各位,你們認為呢?


密探零零發


這個女人叫賈南風,是晉惠帝的皇后

291年,衛瓘被賈南風以“謀圖廢立”罪名誅殺,並誅連子孫

雖然是291年殺的,但賈南風和衛家恩怨由來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二十年前的271年,那一年,賈南風14歲。當年,賈南風父親賈充被政敵打擊,差點離開中樞外放,為了避免外放,賈充謀求和皇帝司馬炎聯姻,讓自家的女兒賈南風嫁給當時還是太子的司馬衷

對於賈家的聯姻請求,司馬炎起初並不贊成,倒不是對賈家有什麼不滿,而是他真心看不上賈充的遺傳基因,認為賈家人又醜又黑,還善妒,這樣基因生出的女兒不是什麼良配(當年賈充兩個老婆爭大小官司都打到了司馬炎跟前)

在司馬炎心中,他理想兒媳婦是衛瓘家的閨女,溫柔體貼知書達理,美而長白

當然,由於各方努力,尤其是司馬炎皇后大楊氏收了賈家賄賂,說盡賈南風好話,把賈南風描述成花一樣,最終司馬炎捨棄衛家女同意賈南風當太子妃

290年,司馬炎駕崩,司馬衷繼位,賈南風成為大晉皇后

291年,衛瓘與子恆、嶽、裔及孫等九人同被害,時年七十二

唉,這妒火燒的,憋了二十年,大仇得報


靈石蘊珠寶


衛瓘斬殺鄧艾、姜維、鍾會,成功平定益州後,因功受賞,鹹熙二年,衛瓘被晉武帝司馬炎任命為鎮東將軍、菑陽侯。衛瓘的弟弟衛實,也因此而被封為開陽亭侯。衛瓘因勤勉善於理政,功績卓著。泰始七年(271年),衛瓘被任命為徵北大將軍,兼幽州刺史。自此之後,衛瓘開始保衛北方的戰略,他成功離間鮮卑諸部,表奏朝廷設立幷州,晉武帝有對其大加封賞。282年,衛瓘升任司空,他因為人誠懇,為政清廉,深得世人的讚譽,後來晉武帝又將自己的女兒繁昌公主,下嫁給衛瓘之子衛宣。

只可惜後來衛宣沉迷於酒色,外戚楊俊與衛瓘不合,於是聯合朝中大臣一起詆譭衛宣,最終導致衛宣與公主分開,衛瓘也因此慌慌不可終日。290年,晉惠帝司馬衷繼位,由太傅楊俊輔政,由於衛瓘做事耿直,也得罪了當時賈后(賈南風)。於是便下詔給司馬瑋,令其斬殺衛瓘,司馬瑋派遣清河王司馬遐率軍包圍衛瓘府邸,以謀圖廢立的罪名,將衛瓘子孫等九人斬殺,享年七十二歲。後來衛瓘的後人奔走朝廷,經過百般曲折,衛瓘才被平冤昭雪,衛瓘一生為司馬氏奔波操勞,最終受冤而死,也算是個大忠臣吧。


跪射俑


死因與衛瓘有關的三國三大名將分別是:鄧艾、鍾會、姜維,三人都死於司馬昭伐蜀之機。

衛瓘是河東郡安邑縣(今山西夏縣北)人,出身官宦世家,他的父親衛覬是曹魏文帝、明帝朝的尚書,衛瓘10歲便喪父,之後靠著個人努力,年僅二十歲就做了曹魏的尚書郎,在司馬氏掌權時期,衛瓘歷任侍中、廷尉,並且得到了司馬昭的信任。



263年, 司馬昭為了轉移弒殺曹魏皇帝曹髦的視線和不良影響,發起伐蜀之戰,以鍾會為主帥,與鄧艾、諸葛緒兵分三路共計18萬大軍攻打蜀漢,而當時的衛瓘以監軍身份統領一千人,持節,監督鍾會與鄧艾的軍事行動。

起初魏軍進展順利,進入漢中後,除了漢、樂二城,漢中其餘城池據點都已拿下,但之後鍾會大軍被姜維阻擋在劍閣,不得前進。而鄧艾出奇兵偷渡陰平,拿下江油,在綿竹擊敗蜀漢最後的軍事力量諸葛瞻的部隊,兵臨成都,這一下子將蜀漢逼入絕境,劉禪在主降派的蠱惑下向鄧艾投降。



接著姜維率軍向鍾會投降,蜀漢滅亡。之後,鄧艾開始居功自傲起來,擅自封賞蜀漢君臣及自已的部下,引起鍾會等人的不滿,鍾會聯名衛瓘、胡烈和師纂上書司馬昭,說鄧艾有謀反之心,司馬昭下令讓鄧艾捉拿送成洛陽,收到司昭的命令後,鍾會讓衛瓘去捉拿鄧艾。

衛瓘是一個聰明,且懂得變通的人,他只率領自已的一千人,如果硬拼是鄧艾軍隊的對手,因此衛瓘去成都拿鄧艾,是首先離間了鄧艾的手下,設法抓住鄧艾,當鄧艾的部將想要救援鄧艾時,衛瓘又欺騙他們說會上書為鄧艾申冤,就這樣衛瓘拿下鄧艾父子,並派出押往洛陽。



鍾會見鄧艾被收押後,在姜維的勸說下,野心開始膨脹,鍾會率軍進入成都後,開始密謀造反,一到成都便召集魏軍將官及蜀軍將官開會,以魏國郭太后名義,欲起兵反對司馬昭,但大多數魏國將領不同意,都被鍾會軟禁起來,連此時魏軍中的二號人物衛瓘也不同意,並裝病騙過了鍾會的迫害,並逃出城外,將鍾會準備謀反的信息透露到魏軍各營。

第二天,衛瓘起檄文討伐鍾會,調動城外魏軍進入城內討伐鍾會,整個城內一片大亂,沒有將領帶兵,全是亂兵,鍾會、姜維兩人死於亂軍之中,不僅如此,還有很多人被殺,鍾會、姜維死後,鍾會帳下將士數百人被殺,姜維妻子兒女全家被殺, 原蜀漢太子劉璿、左車騎將軍張翼、蔣琬的兩個兒子漢城護軍蔣斌、太子僕蔣顯也被亂兵所殺,就連關羽全族也被龐德的兒子龐會滅門。



與此同時,原鄧艾部下士兵想要救回鄧艾,因此派人去追鄧艾的囚車,而衛瓘由於擔心鄧艾獲救後,會對自已不利,因為當時鄧艾被抓也有衛瓘上表司馬昭的原因,所以衛瓘派出對鄧艾不滿的田續追上鄧艾,並殺害了鄧艾。

自此,三國三大名將,都死於衛瓘之手。

衛瓘在鍾會之亂中的表現,可謂多謀善斷、隨機應變,成功的調動魏軍的其它力量阻止了鍾會的謀反,是平定鍾會與姜維謀反的最大功臣,導致鍾會與姜維都死於亂軍之中。但是衛瓘殺鄧艾則純屬報復,衛瓘能夠在司馬昭主政的政權中身居高位,必然是得到了司馬昭的信任,也因為衛瓘個人頗有能力的原因。



平亂之後,衛瓘被任命為都督關中諸軍事、鎮西將軍,成為一方封疆大吏,不久便調離關中到都督徐州軍事。

司馬炎建立晉朝後,衛瓘仍然得到重用,任徵東將軍,不久又改任徵北大將軍、都督幽州諸軍事,不管如何改任,衛瓘都是獨擋一面的封疆大吏。

衛瓘從58歲時開始進入京城為官,歷任尚書令、侍中、司空、太子少傅,成為晉朝重臣。司馬炎去世後,他的傻兒子晉惠帝司馬衷即位,由太傅楊駿輔政,由於皇帝弱智,皇后賈南風開始插手政事,接著八王之亂開始。



皇后賈南風聯合汝南王司馬亮和楚王司馬瑋,殺太傅楊駿一黨,廢太后楊氏為庶人,自此賈皇后開始弄權,之後賈皇后聯合楚王司馬瑋,並由賈南風下詔,殺汝南王司馬亮,同時派清河王司馬遐率部包圍衛府,當時一同帶兵包圍衛府的還有個叫榮晦的人,因為與衛瓘有過節,乘機因私殺死衛瓘全家。

衛瓘之死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贊同讓封王回到封地,因而得罪了楚王司馬瑋,又因為衛瓘為人還有些正直,賈皇后干政覺得衛瓘是個障礙,於是就派人殺了衛瓘,衛瓘終死於賈南風這個禍國殃民的女人之手,享年72歲。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表面看,衛瓘是死於女人之手。其實是他自己沒有看清形勢,還以為自己在曹家人手下辦事,還以為在當初需要別人幫忙的司馬家族手下辦事。

自從司馬炎登基,迫不及待地封了一大堆實權司馬王之後,就等於是宣告,外姓大臣可以安靜地走開了。就等於是昭告天下,我家王爺多,不需要你插嘴,也沒有你插話的機會。

看看他們司馬家的王爺、媳婦、親戚,各自為戰,例如在京城的楊駿、賈南風、還有帶著兵馬來京城的梁王司馬肜、趙王司馬倫、河間王司馬顒、成都王司馬穎,他們一個比一個利害。只要你參入進去了,不論你衛瓘為誰說話?就會得罪另外一圈的人。他們哪一個手裡握著的權利與刀劍不能滅你全族?

疏不間親!只要他們打起了,外姓人不躲開,肯定是血光之災。如果你幫老三,老大老二會殺你;若是幫老二,老大老三要殺你;要是幫老大,老二老三就會要你的命;假如他們半路停止不打了,老大、老二和老三都要殺你,因為他們不計前嫌之時,都會說出謀劃策的人在挑撥離間。否則就不會打起了,或不會打得如此利害。

你有功勞又如何?

故而,即使衛瓘躲過了楊駿,再接著躲過賈南風,也不可能躲過、如走馬燈一般到京城來串門的王爺。


碧水青山0


人物整體路程類似於韓信,戎馬一生,死於婦人。

衛瓘出身在官宦世家,年輕時在魏國當官,從尚書郎、散騎常侍、侍中、廷尉一直幹到鎮西軍司,後來作為魏王的監軍隨同伐。消滅蜀國後,與鍾會一起逮捕鄧艾,鍾會謀反時,又倒戈幹掉鍾會姜維,後來殺死鄧艾父子,連續幹掉三國三大名將。

回師後當上了鎮東將軍,封了菑陽侯。西晉立國以後,擔任青州、幽州刺史、徵東大將軍等職,成功消除了北方匈奴的威脅,又封菑陽公。後來又調回中央擔任尚書令、侍中,最後升到了司空,太子少傅,太保。晉惠帝以後,因為與賈皇后不和,在政變中被滿門抄斬,享年七十二歲。

三國末期,人才斷層,三大人才死於一手

只有魏國降將姜維還在支撐。東吳人才斷層更厲害,而且內鬥不斷。魏國在司馬懿死後,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手下有父親留下的兩員猛將-鄧艾和鍾會。在這樣的局面下,當時僅存的這幾個厲害大將,全都被衛瓘弄死,確實有一套。

衛瓘監軍討伐蜀國

衛瓘是司馬昭最信任的文臣。在曹操和曹丕父子去世之後,後面的曹家子孫能力一般,司馬昭控制了朝堂上的所有實權,他還一直有著篡位的野心。為了給自己的篡位做好準備,他決定出兵伐蜀,由鄧艾和鍾會任主將,衛瓘為監軍。

鄧艾偷襲得手搶得頭功

蜀漢方面得到曹魏消息,也派出了大將姜維迎戰。正當鍾會帶領主力軍隊和姜維對戰時,鄧艾帶領另一路軍隊繞道陰平,直取成都。鄧艾剛到城下,劉禪便自動投降了,鄧艾搶佔了頭功。

衛瓘成為大贏家

而姜維和鍾會還在前方廝殺,聽到劉禪投降,很是無奈而鍾會也在心裡抱怨鄧艾走運。姜維很聰明,他決定趁機挑撥鄧艾和鍾會。鍾會本就手握十萬重兵,在挑撥之下,也就動心了,聯合衛瓘,一起向司馬昭報告說鄧艾得了成都之後企圖獨佔西南。司馬昭信以為真,叫鍾會立刻去成都拿下鄧艾。

鍾會捉到鄧艾,押往長安。此時鐘會要求屬下將領們和自己一起造反,跟司馬昭打一戰。而衛瓘暗地裡卻給司馬昭通風報信。馬上派人捉拿,最終鍾會失敗,姜維也順道被殺。衛瓘被任命為成都太守。衛瓘為了保險起見,找個藉口,將鄧艾也除掉了。就這樣,衛瓘害死了兩國三個頂樑柱式的大將,自己成了大贏家。

想廢掉傻子太子,得罪了他老婆

晉惠帝司馬衷即位後,由太傅楊駿輔政。楊駿被楚王司馬瑋矯詔誅殺,作為帝師的衛瓘與汝南王司馬亮共輔朝政,錄尚書事。被賜予“劍履上殿,入朝不趨”的榮譽。

不久,司馬亮上奏建議讓諸王回到籓國,與朝臣在殿上議論此事,無人敢應,只有衛瓘附和,司馬瑋因而記恨衛瓘。賈后也因為衛瓘正直,自己做事無法隨心所欲。便以“謀圖廢立”的罪名,下詔給司馬瑋,命其免衛瓘官位。司馬瑋派清河王司馬遐率部包圍衛府,眾人都懷疑詔書有假,想讓衛瓘問清楚再認罪不遲,衛瓘不許,於是與子孫九人一同遇害,享年七十二歲。只有衛恆的兩個兒子衛璪、衛玠在醫者家裡才躲過一劫。

早在晉惠帝當太子時,大臣們就認為他有點天真,智力不夠,應該另立。衛瓘身為老師,有一次竟然也提了這個事,還被後來的晉惠帝皇后賈南風聽到了,才招來了殺身之禍。

於是,這個曾經不動拳腳就除掉了兩國頂梁大將的衛瓘,就這樣被後宮婦人殺死,命運可比韓信。


歷史乾貨鋪


衛瓘(220~291)是“官二代”,他的祖上乃曹魏名臣。

衛瓘從小聰明多智,“文能提筆寫文章;武能騎馬上戰場。”二十歲時就做了曹魏的尚書郎。

衛瓘人生精彩的華章出現在景元四年(263年)。

這一年魏國傾全國之兵伐蜀,43歲的衛瓘被魏元帝曹奐任命為監軍,主要職責就是監督鍾會和鄧艾的軍事行動,這相當於皇帝的特使,三軍總“政委”。

司馬昭制定作戰計劃:“鎮西將軍鍾會率十萬大軍進入關中,徵西將軍鄧艾帶三萬人馬直奔沓中以牽制姜維。衛瓘跟隨鍾會監軍。”

然而就在鄧艾進入蜀國後,他突然改變了之前制定的作戰計劃,親帶2000士兵走陰平小路,出其不意拿下了蜀國國都成都。後主劉禪自縛而降,蜀國滅亡。

這大出鍾會和衛瓘意料,鄧艾兵少將寡竟然立下了“滅蜀不世之功”,這無疑打了鍾會和衛瓘一耳光。

要知道鍾會和衛瓘所帶的兵力是鄧艾的三倍多,卻深陷姜維包圍之下不能前進半步。要不是蜀國滅了,後主劉禪命令姜維放下武器向鍾會投降,說不定鍾會將被姜維拖死。

鍾會和衛瓘眼紅鄧艾的功勞,二人合謀陷害鄧艾,寫信給大將軍司馬昭說:“鄧艾這傢伙有野心,他想效仿劉備在蜀地成王,他不請示大將軍就私自封了一些蜀國降臣,分明想擁兵自立。”

司馬昭不知內情,於是下令鍾會:“把鄧艾押回魏國說明情況。”



鄧艾確實封了包括劉禪在內的一些蜀漢官員,原來他是想先穩住局面。

鄧艾認為:“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所以才有了“先斬後奏”封官之事。

鍾會接到司馬昭的指令後,他眼珠一轉,一條妙計浮上心頭。

他命衛瓘帶上少量人馬去捉拿鄧艾,這是鍾會的一石二鳥之計。利用鄧艾殺死衛瓘。然後再以鄧艾謀殺監軍的罪名殺死鄧艾。

衛瓘看出鍾會有狼子野心,想據蜀而立的是鍾會。

衛瓘不動聲色,到了鄧艾的大營,用攻心之術瓦解了鄧艾的手下。衛瓘對眾將喊話道:“我這次來只捉拿鄧艾,其他人皆不過問。”眾將一聽紛紛放下了武器。

鄧艾被順利關進了牛車囚籠。然後派人把鄧艾押回魏國。

衛瓘乾淨利落擺平了鄧艾,這讓鍾會大吃一驚。

鍾會統領了鄧艾三萬大軍,到現在為止,鍾會把魏國家底全攥在手裡了。

姜維也看出了鍾會有野心,於是鼓動他造反,姜維想利用鍾會復國。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就在鍾會和姜維密謀時,由於洩露了消息,鍾會的手下大將不想造反,一起向衛瓘告密。

原來將士的家屬都在魏國,他們不想留在蜀國。

衛瓘心想,這正是除掉鍾會和姜維的機會,眾將在衛瓘的帶領下,突然襲擊亂刀砍死了鍾會和姜維。



衛瓘幹完這些長吁了一口氣,突然他想起鄧艾還活著:“鄧艾不死就有可能暴露我和鍾會陷害他這件事。”一不做二不休,乾脆也把鄧艾幹掉算了。

衛瓘找到和鄧艾曾有過節的護軍田續,故意把鄧艾的行蹤洩露給他,說:“剩下的事你自己看著辦吧!”

田續為了報仇,騎上快馬,把即將回國的鄧艾父子雙雙射殺。

衛瓘得知田續得手,他派出一支人馬,要殺人滅口,可是田續早有準備,騎快馬消失在莽莽森林裡了。

衛瓘在完成這一系列絕殺後,鞭敲擊馬鐙響,高唱凱歌還,帶著大隊人馬返回了魏國。

魏元帝曹奐大喜,加封其為鎮東將軍,賜甾陽侯。

親們看到了吧?衛瓘接連幹掉了三大名將——鄧艾、鍾會和姜維。這三人都是一頂一的高手:鄧艾有滅蜀之功,鍾會文武全才,姜維是諸葛亮的徒弟,哪個也不是省油的燈。



在魏國滅亡西晉建立後,雖然衛瓘從魏國權臣變成了西晉權臣,但不變的是位高權重。

衛瓘和晉武帝司馬炎結成了兒女親家,即武帝把自己的女兒——繁昌公主下嫁給了衛瓘之子衛宣。衛瓘被封為太子太傅,也就是太子司馬衷的老師。

這是當年司馬懿的位置。

常言道:“一朝天子一朝臣”。晉武帝駕崩後,武帝的傻兒子司馬衷繼位。司馬衷的皇后賈南風是個貌醜心如蛇蠍的女人。

衛瓘剛正不阿,又以老臣自居,於是成了把持朝政賈南風的心腹之患,欲除之而後快。

有一次,衛瓘喝高了,用言語諷刺自己的學生司馬衷,也就是傻皇帝,其實當老師的不能這樣,司馬衷是傻,這事大家也知道,畢竟他是皇帝,古語云:“為尊者諱”。

衛瓘是痛快了嘴,傻皇帝倒沒生氣,他的老婆不幹了,賈南風假傳皇帝的聖旨:“賜死衛瓘一家老小。”

當時衛瓘的小孫子說:“咱先別死,等明天問問皇上是不是非要咱死?”



衛瓘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說完就自殺了,享年71歲。

常言道:“青竹蛇兒口,黃蜂尾後針,兩者皆不毒,最毒婦人心。”再優秀的男人也鬥不過狠毒的女人。你說是不?


秉燭讀春秋


題主說的三國三名大將指曹魏的鄧艾和鍾會,蜀國的姜維(死前已投降曹魏了)吧?這三位都是能征慣戰、足智多謀的軍事將領,但都死於司馬昭伐蜀的舉動中,令人唏噓不已、扼腕而嘆息。

衛瓘出身於官宦世家,儘管10歲喪父,但靠個人努力,20歲就做了曹魏的尚書郎,政歸司馬氏後,衛瓘歷任侍中、廷尉,頗得司馬昭的信任; 263年, 司馬昭發起伐蜀之戰,任命鍾會為主帥,與鄧艾、諸葛緒兵分三路共率18萬大軍攻打蜀漢,而衛瓘作為監軍,統領一千人,持節監督這次軍事行動。

起初魏軍勢如破竹,進軍順利,除了漢、樂二城,其餘城池據點都很快換插曹魏旗幟了,隨後,鍾會被姜維阻擋於劍閣;而鄧艾不打常牌,出奇兵偷渡陰平,順利拿下了江油,在綿竹又大破蜀漢諸葛瞻,很快就兵臨成都城下;隨後,劉禪向鄧投降, 姜維知勢不可為,也率軍向鍾投降,蜀漢滅亡。

鄧艾自以為得了頭功,便擅自封賞蜀漢歸降君臣及部下,引起鍾會的不滿,於是鍾會聯名衛瓘等上書司馬昭,說鄧有謀反之意;司馬昭下令逮捕鄧艾並送回成洛陽,鍾會便令衛瓘去捉拿鄧艾。

而衛瓘只有一千人馬,硬拼不是鄧的對手,因此衛瓘去成都拿鄧艾前,離間了鄧艾的手下,並設法抓住了鄧艾;當鄧艾的部將要救主時,衛瓘又說自己會為鄧艾申冤,於是衛瓘拿下了鄧艾父子,並派人押往洛陽; 鍾見鄧被收押後,在姜維的慫恿蠱惑下,野心開始膨脹起來,他進入成都就密謀造反,召集魏軍及蜀軍歸降將官開會,準備以魏之郭太后名義,起兵討伐司馬昭。

但大多數魏國將領不贊成,鍾會就軟禁了他們,衛瓘也不同意,他裝病騙過了鍾會並逃出城外,隨後將鍾會謀反的事遍造魏軍各營; 第二天,衛瓘起兵討伐鍾會,指揮城外魏軍進入城內討伐鍾會部隊,結果鍾會、姜維兩人死於亂軍之中。

原鄧艾部下想要救回鄧艾,就武裝起來去追擊押送鄧艾的囚車,因為鄧艾被抓也有衛瓘上表的原因,所以衛瓘知道鄧艾生返對自己不利,他立即也派田續追上鄧艾,並殺害了鄧艾父子; 致此,這三國的三大名將,都死於名不見經傳的衛瓘之手。


動亂平定後,衛瓘被賦予都督關中諸軍事的權力,為鎮西將軍; 司馬炎建立西晉後,衛瓘屢屢得到重用,成為獨擋一面的封疆大吏。

衛瓘58歲調入京城為官,一路飛黃騰達,成為晉朝重臣;傻子皇帝晉惠帝司馬衷即位後,由太傅楊駿輔政,奇醜無比的皇后賈南風開始插手政事,引發了“八王之亂”,賈南風聯合汝南王和楚王,滅了太傅楊駿一黨,自此賈皇后開始大權獨攬,接著賈皇后聯合楚王司馬瑋殺了汝南王司馬亮。

與此同時,賈皇后派出清河王司馬遐率兵包圍了衛府,這其中有個頭目叫榮晦,因為過去與衛瓘有宿怨,乘此機會私自殺害了衛瓘全家。


希望星晨58298869


這三大名將是姜維、鄧艾和鍾會,這個女人是賈南風。

衛瓘在蜀漢滅亡後,以監軍身份與鍾會逮捕鄧艾,又平定了鍾會,殺掉鍾會和姜維。滅蜀之戰中雖然衛瓘並非統兵主力,但卻成為最後的贏家。也因為平叛有功,讓衛瓘家族成為魏晉時期的鼎盛家族,西晉建立後衛瓘官至三公的司空一職。而之所以被賈南風殺掉,是因為衛瓘與當權賈南風對立。

衛瓘因為誅殺平叛有功,在之後曹魏以及西晉王朝都仕途很順利,讓衛氏成為魏晉時期的大族,在朝中影響也很大。並且,衛瓘的兒子與司馬氏皇族,樂廣的樂氏家族,山濤的家族等都有聯姻,因此讓衛瓘在西晉朝廷中影響更加深遠。

衛瓘的兒子娶晉武帝的繁呂公主為妻,卻被當時外戚楊駿誣陷,導致最終衛瓘放棄三公高位,只擔當沒有實權的太保。從這裡就可以看出,當時把持西晉朝政的權臣外戚,都忌憚衛瓘的影響,為了實現自己圖謀朝政的目的,只有把朝中影響很大的衛瓘排擠。

衛瓘在楊駿被殺後,與司馬亮一起輔政,因為與司馬亮擔心當時在洛陽周圍的諸王作亂,便有讓諸王回到自己藩國的謀算。因此,讓誅殺楊駿有功並且還有兵權的司馬瑋忌憚,同時司馬衷的皇后賈南風又有謀權的打算,都想要除掉衛瓘。

之後賈南風下詔讓司馬瑋等人圍困衛瓘府邸,誅殺衛瓘家族九人,由原本的鼎盛家族一下子遭到極大的打擊。衛瓘只有兩個孫子衛璪和衛玠活下來。

綜上所述,可以知道,衛瓘被殺的原因是因為其家族在西晉影響太大,導致想要把持朝政的賈南風、司馬瑋等人忌憚,也因此招來殺身之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