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7 “兰亭奖”获奖书家谢扬科,有特殊临摹方法,值得书法爱好者借鉴


潜心经典 入古出新

■谢扬科

自幼学书已有三十余载,一路走来感慨颇多,最初虽心摹手追,寒暑往来,终无得法,有幸在大学期间得恩师指点一二,篆隶楷行草均有涉猎,时有顿悟,书艺渐进,而后又求学于国美书法专业,眼界大开,训练科学,理论与实践,临摹与创作,感性与理性,书艺大增。在多年学书的探索与实践中谈几点心得体会。

“兰亭奖”获奖书家谢扬科,有特殊临摹方法,值得书法爱好者借鉴

谢扬科书法

一、敬畏经典 与古为徒

临帖是书法学习的唯一门径,离开了对传统的正确继承,书法几乎不能前行,米芾在45岁以前竭力集古字,临帖可以达到乱真的程度,45岁以后才一变,遂卓然成大家。

明末清初的王铎在中年后,自己个人风格已形成,但仍然大量临习阁帖,以至于能熟练的将不相连属的阁帖中王羲之的信札,随意剪裁,写成一幅,足见其对阁帖的熟悉程度。

“兰亭奖”获奖书家谢扬科,有特殊临摹方法,值得书法爱好者借鉴

谢扬科书法

我平日的临摹习惯一般不会通临一本字帖,而是选取一行或感兴趣的字,体会上下字或笔画之间的开合、向背、疏密、收放、藏露等关系并进行强化训练,无数次重复下去,通过默写对比与原帖无限次的接近,每一个细节都不要放过。尽量达到照相式完美复制。包括用纸、用印、用墨、用笔、字形、章法等等。

时下很多学书者临帖,临帖不准说自己喜欢意临,我觉得这是对自己要求不高的表现,我们在学书中始终是带着“解决问题”的态度临摹学习,使每一个笔画力求精准,精准临摹对书家来说尤为重要。

“兰亭奖”获奖书家谢扬科,有特殊临摹方法,值得书法爱好者借鉴

谢扬科书法

二、 博采众长 转益多师

我初学柳公权,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后学颜真卿,端庄宽舒、刚健雄强、崇高神圣,气度雍容,再学王羲之萧散简远、淡雅柔逸的魏晋风度。

在大学书法专业课程中又感受到甲骨文瘦硬劲险,挺拔锐利,古风凛凛,质朴淳厚。金文的点画饱满圆润,结体优美多变,章法参差错落,气度庄重典雅。隶书的笔法蚕头雁尾,方圆互现,独具风彩!张旭、怀素的笔走龙蛇,黄河之水一发千里之势。

“兰亭奖”获奖书家谢扬科,有特殊临摹方法,值得书法爱好者借鉴

谢扬科书法

三、篆隶为基 行草为情

在学书过程中,由于涉帖较多,往往很难深入其中一帖,近年来我主攻草书,尤其在小草孙过庭书谱上用功最勤,因为孙过庭书谱无论在书法艺术领域还是在书法理论方面的成就也是巨大的。

我集中精力,准备花几年时间,日临夜读,包括书法的艺术性,文字内容的深度研究,达到闭目能诵,脱帖能背的程度,同时也不忘加强对篆隶(铁线)的训练,书法是线条的艺术,篆隶线条锤炼后再写草书,草书才耐品,线条才丰富凝练。

“兰亭奖”获奖书家谢扬科,有特殊临摹方法,值得书法爱好者借鉴

谢扬科书法

只习草书不练篆隶,线条容易轻浮,只练篆隶不写草书,习书缺乏性情,几年来我一直在尝试用篆隶线条融入草书之中。

“兰亭奖”获奖书家谢扬科,有特殊临摹方法,值得书法爱好者借鉴

谢扬科:祖籍湖南洞囗,现居广东顺德。现为中国书协会员,广东省青年书协理事,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获得者。

入展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览、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展览、全国第三届行草展、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全国第二届篆书作品展、全国第七届楹联书法展、全国首届“沙孟海”奖等重要展览十余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