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8 其实,你真的不了解青春期的孩子

前晚,跟女儿发生了一点冲突。

其实,你真的不了解青春期的孩子

其实前天一天都让人很郁闷。

先是网络授课开始,各种刷屏找不到重点;两个孩子四个群,眼都看花了。

接着女儿在学习了将近三小时后开始抱怨:疫情什么时候才过去啊!

为了缓解自己的情绪,她主动去厨房学习做水晶包,虽然出了一点小状况,但最终还算成功。

网上老师又发来了一些作业,看着看着,这个被圈在家中二十多天的姑娘终于按捺不住了:凭什么只能学习和做好吃的打发时光?本来就挺讨厌生病的,现在又是这疫情!什么时候疫情才能过去啊!我好想去上学!

当天的第一次崩溃也是这时候发生的。因为不懂操作,网上作业连续做了三遍都未成功提交,那可是大段大段的文字作业啊!女儿瞬间崩溃!爸爸走过来教他如何操作后,她开始抱怨我不理她(因为刚才她已经跟我说过一次保存不了,我当时在给儿子辅导作业,没在意)。

些许安慰之后,她去吹低单(低音单簧管)。例行半小时,然后晚饭。

这一天,她除了偶尔看一下手机,没有看过电视。已经晚上八点了,她准备看电视,我突然想起她的英语打卡还没有完成。一个小时的英语阅读,还差近50分钟。

女儿开始出现抵触情绪。因为对女儿心理有底,一直认为这个姑娘的情商比较高,也能听得正念正理,所以我又开始讲道理啦(这是这次冲突最应该反思的点)。当把听读机放到她面前后,她开始反复放一个单词来抵抗,持续了大约三分钟。没忍住,我又开始唠叨!这时候,女儿终于忍无可忍地大爆发了,甚至摔了房门!

其实,你真的不了解青春期的孩子

一夜无话。

第二天九点过,孩子从自己房间走出来,高兴地说她七点就起床,已经学习两个小时了。稍微休息后,她又进入了英语打卡的状态。


回过头来反思这次冲突,才发现,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我们真的还需要更多更多的了解。

青春期的孩子更需要自主独立的空间。

给她一个单独的房间,并不代表你已经让她独立了。她们需要的是可以自主的安排自己的生活、学习。作为父母所要做的,就是在她需要的时候,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比如,她想在自己的房间里贴满明星照片,这时候与其阻止她破坏环境,不如跟她一起聊聊她喜欢的明星,然后帮她准备好那些明星贴纸。

这并不是一个禁地,但她需要你在进门前,先敲敲门;包括,心门。

青春期的孩子更需要心理疏导

成长的路上,变化实在太快。生理的、心理的、环境的、人际的……随着活动空间的增大,孩子们面临的突如其来得事件、状况也越来越多,她们也许好奇、也许厌恶、也许无助、也许迷茫……作为最亲近的人,理应成为她心灵的守护者,而不是整天唠叨、批评的心灵破坏者。一切的情绪都不是毫无理由发生的,它总有那么一根导火索。花点时间、花点精力,找到它,扑灭它,守护好孩子的心灵后花园。

青春期的孩子更渴望与同伴的交流。

都说三年就是一个代沟,父母与孩子可不止差了三五个代沟那么远。你可能看不懂“刺客五六七”(漫画),但她的同学懂;你可能看不懂她们的网络语,但她的同学懂;你说**男孩很帅,她可能会“哼”一声,藐视你的眼光;你喜欢杨澜、董卿,她却说,那是你们中年人的喜好!同龄人之间才有话题,她们有她们的世界。有条件,多给孩子们提供见面交流的机会,孩子会更感谢你的理解和支持。

青春期不只是学习,他们需要丰富多彩的生活。

学校的压力已经很大了,回到家,换个频道、换个节奏,让生活多几种味道;学习也不止一种方式,丰富的生活学习才是人生的本意。记得某位名人曾经对儿子说:你考100分我并不高兴;你考80分最好,剩下的20分用来学会生活。即便因为疫情被迫居家,你也可以有办法把生活安排得丰富而多彩,只要有心。

青春期的孩子其实比你想象中的更自律。

别把青春期的孩子想得一无是处,他们其实真的很自律,只要他们喜欢,只要他们意识到重要性。往往是父母那张万恶的嘴、那些标签式的想法、那双无所不能的手把孩子推向了悬崖的边缘。停止我们的唠叨、停止我们的洗脑、停止我们的包办替代,用启发、训练、鼓励等更加智慧的方式对待孩子,青春期的孩子觉不会辜负你的信任。

其实,你真的不了解青春期的孩子。别把青春期看得太可怕,时常告诫自己:多一点耐心,再多一点耐心!你需要拯救的不是孩子,其实是你自己。

(写在亲子冲突后。反思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