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为什么说诸葛亮的“隆中对”有错误,注定了刘备最后的覆亡?

曹政情


刘备去请诸葛亮出山的时候,诸葛亮在隆中给刘备做了一个未来的战略规划,这就是有名的“隆中对”。不过,今天当我们回过头,重新审视“隆中对”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蜀汉政权成也“隆中对”,败也“隆中对”。

无疑,当诸葛亮给刘备讲了“隆中对”的战略规划以后,刘备的思路一下就变得非常清晰。而且此后,刘备也确实按照这个思路,以荆州为根据地,攻入益州和汉中。最后建立起了以益州为中心,以荆州和汉中为箭头向外突破的战略态势。可以说,这样一种良好局面的形成,就是诸葛亮给刘备作的“隆中对”的巨大成功。

(刘备剧照)

不过,虽然蜀汉政权的成功,“隆中对”立下了大功劳。但是,蜀汉政权最后的失败,“隆中对”似乎也要承担不小的责任。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隆中对”的过早制定,让敌人有针对性地防范。

“隆中对”是诸葛亮和刘邦在一间密室里的谈话。这个谈话,最早是没人知道的。从刘备和诸葛亮谈话后,关羽、张飞不以为然,而刘备却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来看,刘备并没有告诉关羽、张飞这次谈话的内容。

不过,当刘备最终按照“隆中对”取得成功以后,这个话肯定就已经传出去了。而且从关羽北上打襄樊就可以看出,他之所以敢这么做,就是因为有“隆中对”这样的剧本,他按照剧本在演。

当年刘邦从汉中出发,挺进中原能成功,刘备、诸葛亮、姜维都不成功,就是因为曹魏已经进行了针对性的防范。从这里可以看出,“隆中对”策略确实是提早泄露了。

(诸葛亮剧照)

二、“隆中对”策略的实施,让东吴有恃无恐夺荆州。

“隆中对”里面有个重要的策略,就是“联吴抗曹”。蜀汉想取得成功,实现打败曹操,统一天下的目的,必须和吴国联合起来,不能和吴国翻脸。

而这一点,也让吴国变得有恃无恐。我们看看吴国在偷袭荆州时候所使用的策略就明白了。吴国一开始趁关羽北伐之机,偷袭夺下荆州。夺下以后,东吴立刻就去和蜀汉讲和。阐明两国联合的重要性,表示千万不能撕破脸皮。

而这一点,也在蜀汉国内产生了极大的分歧。诸葛亮、赵云等人坚持和吴国联合,不能挑战。刘备、张飞等人则认为必须要打回来。所以,一开始蜀汉就军心不稳。

等到刘备在夷陵大战中打败以后,最早提出来讲和的,还是东吴。因为东吴明白,蜀汉是不敢拼命和他们打的,最终还是要和他们讲和,才符合“隆中对”的策略。

(关羽剧照)

三、“隆中对”让蜀国后期的国策,变得教条僵化。

蜀汉依靠“隆中对”的策略建国。但是建国以后,这个策略就被奉为经典,被蜀汉人持续不断地执行着。然而,正是这种策略持续不断的执行,从某种意义上说,害了蜀国。

首先是关羽的北伐。关羽的北伐,可以说完全按照“隆中对”拟定的规划在进行,“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在关羽看来,他就是那个“上将”,这个使命就该他来完成。而且,由于“隆中对”中讲明的“联吴抗曹”的策略,因此关羽并没有提防东吴,没有想过东吴会在身后给他一刀。

关羽的这次行动,造成了蜀汉丢荆州的重大挫折。

不过,蜀汉并没有认为这是“隆中对”的问题,根本就是关羽的冒进。毕竟“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的前提是“天下有变”。而且后续还有配套“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就是说刘备必须从汉中出发配合。但是天下并没有变,刘备也并没有出兵,所以关羽是“冒进”。这似乎反而证明了“隆中对”是正确的。

接着,刘备攻打东吴,最终失败。而刘备攻打东吴失败,也从反面证明,凡是违反“隆中对”的,都是要失败的。

再加上之后诸葛亮独掌蜀汉政权,这样一来,“隆中对”就成了决不能反对的经典。然后,就是诸葛亮的五次北伐。诸葛亮去世后,又是蒋琬、费祎、姜维的北伐。这种不顾一切的北伐方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蜀汉政权是一种极大的消耗,是蜀汉政权最终走到灭亡的最重要的原因。

如此看来,蜀汉在最后阶段僵化地执行“隆中对”,的确是错误的。

(参考资料:《三国志》《华阳国志》)


张生全精彩历史


《隆中对》真的有致命的错误,其致命错误主要有四点,请大家拍砖斧正!

其一,《隆中对》中说“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也就是说要“联吴抗曹”,但是《隆中对》又要刘备“跨有荆、益”。那么如何保证既占据荆州,又能和东吴修好?这算不算最后关羽失荆州的政治因素?

其二,《隆中对》中说“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荆州和秦川相距千里,而兵分其二,况且还要分一部分兵力驻守老家。这是不是关羽失荆州后败走麦城,以致战死的战略原因?

其三,《隆中对》中说“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主张出祁山北伐的战略主攻方向。请问如何保证整个北伐军的后勤供应问题?虽然小说中虚构了什么木牛流马,但是木牛流马一直到今天也实现不了。这是不是益州从《隆中对》中“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变成《出师表》中“益州疲弊”的主要原因?

其四,《隆中对》中说“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实际上汉高祖从被封为汉王入川到“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出川,前前后后也就几个月时间。说“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算不算历史没学好?整个战略将刘备集团困在这样一个不胜之地,算不算一个大的失误?待中原的曹操集团和东吴的孙权集团一旦稳定下来,刘备集团的覆亡是不是早晚的事?诸葛亮晚年不停的北伐是不是也察觉到了“时间拖的越久,蜀汉越危险”?毕竟时间是留给中原和江南的,而不是留给四川盆地的!


南柯


隆中对,在历史上非常的有名,很多人将其封为经典战略,是成就刘备帝业的基石,有道是,『未出草庐,已定三分天下。』



然而也有不少人诟病,毛主席就曾批评《隆中对》的战略,认为这是刘备失败的根源,原因就是因为诸葛亮的战略是让刘备横跨荆州和益州,下面做好小马扎,听我一一道来。

《隆中对》的策略:横跨荆州益州、连吴抗曹。

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步——占领荆州,联合孙权。

第二步——以荆州为根本,占领益州

第三步——待天下有变,从荆州益州同时出击,一路攻打宛洛的中原腹心之地,一路攻打长安,如此则大事可成。



两个核心焦点:一是要刘备掌握荆州和益州;二是要连吴抗曹。

连吴抗曹,这个显然是正确的;问题的焦点是横跨荆州益州可不可行。

荆州益州难相连 蜀汉一分为二

毛泽东评价《隆中对》时说,『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也认为,诸葛亮只以关羽守荆州而以主力到西蜀建立根据地,很难实现两头兼顾的目的。

为什么他们会这么认为呢,因为荆州和益州之间相距千里,更有『难于上青天』的蜀道阻隔,很难连成一片,二者相互联系就成了问题,两路兵力很难相互呼应,协同作战。于是形成了,关羽在荆州,诸葛在后方的二分兵力。这对于实力不济的蜀汉来说,已然是吃不消的。



正所谓,一个拳头打敌人,本就不强大的蜀国,如何应对分兵的局面?以后的关羽失荆州也证实了这一点。

这是因为如此,才有人认为《隆中对》是一个战略失误。


小马扎上听历史


既然你诚心诚意的问了,我便认认真真的回答你。

诸葛亮的隆中对在历史上可以称得上是很完美的计划,而正是因为它太完美,所以才难实现。

而隆中对的先天不足,注定蜀汉不能成功。那就是荆州。

隆中对的计划方案要点是:曹操先在北方的势力比较大,而且挟天子以令诸侯,我们现在不能惹他,也惹不起;

孙权在江东经过三代的发展,民心归顺,人才很多也不能得罪,只能先合作。

那么问题来了,这也惹不得,那也得罪不起,该怎么办呢?

向自己人先下手。

荆州的刘表和益州的刘璋,这二人是头脑简单,四肢也不发达的昏庸无能之人,这两个人可以动。

而且凭借你刘备的智商完全可以骗的他们团团转,在说你刘备和他们是同宗同族,有亲戚关系,这就更好操作了。

然后有了根据地,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先慢慢发展。

“一旦天下有变”,便兵分两路,进取中原,“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刘备则“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平定天下。

从赤壁之战以后刘备看是崛起,尽收荆州,益州与囊中,完全在诸葛亮的计划之内。

但是你要联合孙权的计划就泡汤了,因为荆州这个地方是关系东吴的命脉所在,孙权是不会让你刘备得到的。

那么现在荆州在你刘备手里了,这就好像在孙权的心头扎了根刺,明面上在合作,其实已经貌合神离了。

孙权一直在图谋怎样拿回荆州。

在刘备与曹操交战之时,孙权让刘备后院起火,派人夺取了荆州,还杀了刘备的结拜兄弟关羽。

诸葛亮的隆中对计划到这就失败一半了。

本来就算丢了荆州,刘备依然可以复兴汉室。

但是关羽死了,刘备不听诸葛亮劝阻,急于报仇,调动大部分的兵力攻打东吴,还不带诸葛亮。

夷陵之战大败之后,一蹶不振,只能白帝城托孤。诸葛亮计划失败。

他没能阻止刘备报仇,他也阻止不了。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周祥完美的计划,等到你去实施的时候,可能事情和你做的计划已经不一样了。有了新的变化,你必须改变你原来的计划随机应变,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计划赶不上变化,也许诸葛亮就输在了变化上。


江水趣谈


答丨super

并不能说诸葛亮的《隆中对》有致命的错误,只能说这份战略规划太过于理想化,实现的难度非常之大,简单分析几点吧。

隆中对

其一,“跨有荆益”和“外结孙权”之间存在着严重矛盾。

这两个条件需要同时满足的话,那就意味着孙权窝着江东六郡之地享福,这可能吗?显然不可能!孙权也是一个有抱负的君主,他也想夺取天下,他多次北征合肥等地,可惜未能成功。

其实孙权一方也早就把荆州视为囊中之物了,公元215年,和刘备协议白拿到了二个郡,公元219年,偷袭关羽,夺取荆州三郡。

故要想和孙权真正交好,荆州就得给他们,要想占有荆州,就不可能拥有孙权这一真正盟友。

孙权

其二,“待天下有变”是一个很悬乎的条件。

这里的“天下有变”是什么意思?指的是曹魏内部出现大的变动,但是这个绝不是短时间内会发生的。当然也确实发生过,比如曹丕篡汉自立,比如曹丕去世曹睿继位,比如高平陵之变等等大事变。

然而曹丕篡汉自立后,刘备去攻打东吴了,曹丕去世曹睿继位时,诸葛亮一路北伐没能成功,高平陵之变时诸葛亮早已经过世了。

曹丕

其三,“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那么问题来了,真到了那时候上将还在吗?

关羽在攻打襄阳、樊城的时候被孙权偷袭杀死了,张飞也在公元221年被暗杀,黄忠也早已经去世,一些重要的将领就算还在,也都年纪大了,还能撑多久呢?

另外,这份战略规划并没有考虑到寿命的因素,刘备早晚要死,怎么抓紧时间实现这些目标是很重要的。

张飞

不过,刘备集团按着这个战略一步步发展壮大,终于占据益州,建立国家,已经很不容易了。


小刀文史



隆中对策是一篇基于战略层面的规划。诸葛亮制定该战略计划的时候,刘备还客居荆州、寄人篱下。所以,隆中对也属于诸葛亮为刘备量身定制的创业篇。

我们在做一件事之前需要有一个计划、一个大纲之类的,制定好之后在具体实施。但是在实施阶段经常出现预期意外的情况,计划赶不上变化。这时就是考验实施者应变能力的时候了。隆中对就是如此,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统一天下的战略大纲后,刘备就开始具体实施。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变数,刘备应变不好导致失败。这能怪诸葛亮的计划制定错了吗?

诸葛亮的隆中对从全局入手,对各个割据人物、当下形势都进行了很到位的分析。毕竟全国形势至此,留给刘备的机会并不多了。取荆州、益州也是当时刘备唯一的选择。就算刘备跨有荆、益,实力依旧无法与曹魏和孙吴抗衡,所以诸葛亮才建议刘备在拿下荆、益二州后以内部发展为主,伺机而动。


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界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秦川。

然而呢?作为集团二把手的关羽一点都没有做到。

刘备这边刚拿下汉中,进位汉中王,百姓、军队都还没得到一丝休整,关羽这边就急忙出兵了,而且还是在天下没变的情况下单线出击。至于结好东吴就更不存在了,关羽就没正眼瞧过东吴那些人,即使和曹魏这边都开打了,关羽都还敢截取东吴粮仓,还骂辱其使。

荆州丢失以后,刘备倒是紧遵隆中对策,坚持伐吴,夺回荆州以重拾战略主动。刘备伐吴有军事目的也有政治目的,站在刘备的角度来看,伐吴似乎也合情合理,但是从长远计,刘备就错了。此一时彼一时,刘备没能做到因时而异、因势而异。

结果,关羽一败荆州、刘备二败夷陵,兄弟交败。最后丢给诸葛亮一个烂摊子,诸葛亮是费心费力,也只是勉励维持而已了。




看看诸葛亮那绝望的眼神,诸葛亮表示:带不动啊!

不过,对于诸葛亮的隆中对,末将觉得其中确实有一点漏洞。

那就是“坐拥荆州”和“结好东吴”。

诸葛亮是杰出的战略家,他能够为刘备设计和规划战略方向,同时他也应该了解东吴的战略目标。诸葛亮应该意识得到荆州对于东吴的重要性。

荆州位于长江中上游,东吴无论是北上中原还是退保江东,都必须先拿下荆州。

刘备如何才能坐拥荆州的同时又能结好东吴?

孙权又会不会眼睁睁看着刘备做大做强而不作为?

面对东吴这个不稳定的盟友,诸葛亮却没有实际的考虑,只是一味的结好。所以在这个方面,末将觉得是蜀汉高层没考虑到的。

茶余饭后历史小话题,如有更多见解,欢迎大家一起探讨、交流。


左将军


首先必须指出,题主所问十分不妥!!!为什么呢?很简单,如果没有诸葛亮在隆中对时提出的路线,方针,政策,如果不实施这一政策,刘备能有三分天下而成鼎足之势吗?众人的回答是:根本不能!这就证明诸葛亮在隆中对时提出的路线方针基本是正确的!西蜀的灭亡在诸葛亮死后多少年,主要是后主无道,听宦官黄皓之言,不理正事造成的,与诸葛亮隆中对定的方针没有半毛钱的关系!〇〇虽然,诸葛亮的隆中对方针路线,对得三分天下,成鼎足之势是正确的,但若论统一天下,隆中对提出的方针是有瑕疵的,存在着关键性的不足!具体是①,隆中对时亮说:…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这个方针对统一天下,是有缺欠的!理由是把荊州这个重要的夺取天下的战略要地放在了次要的位置,却把(运粮艰难)出兵秦川放在了主要位置!由于这种指导思想,致使荆州兵微将寡,加上关羽与东吴失和,加上刘备命关羽先出兵取樊城,造成吴魏联合,腹背受敌,又犯了骄兵之错丢了荊州。后来出兵秦川,大都因粮草不济,无功而返。假如把荆州做为夺取天下的大本营,增兵添将,诸葛亮亲统大兵北伐,而把出兵秦川放在次要位置,我想局面会大有改观!②,诸葛亮并没有作实地考察,只是主观地认为,当年汉高祖刘邦就是从秦川,汉中出兵打败项羽而得天下的,因而机械地效仿,也可能因当时交通不好,通讯不畅,诸葛亮对实情了解的少,产生了误判!刘邦与项羽的主战场并不在秦川,而是在成皋!现在的河南省荥阳县西北,最终拿下成皋。也因另一路韩信统兵?已破魏,破赵,攻下三齐。占领了楚的东方和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完成了对项羽的包围。在这种形势下才最后夺取了天下。③在实施隆中对方针时,诸葛亮过分地自信,没全面分析敌强我弱形势,犯了急躁病,违背了当初定的战略方针。以致收获甚微!当初的方针是:待天下有变!!!!!可诸葛亮并没有借力而行,并没有待天下(敌国)有变,而是主观认为凭自己的文韬武略能统一天下?可司马氏做到了这一点!为什么魏代蜀,蜀很快灭亡?因晋主了解到姜维屯田实属避祸,了解到后主听黄皓之言不务正业,君臣不和,因此才发兵伐蜀。晋主出兵伐吴,是了解到吴主孙皓,残暴不仁,乱杀无辜,朝纲不振,君臣失和,因而才出兵。晋伐蜀伐吴,都是待两国有变才出兵的!因此收获巨大!!而诸葛亮并没有待天下有变就出兵,因而造成出兵未捷身先死的结局。〇结论:刘备能得三分天下,成鼎足之势,这是实施隆中对方针政策的结果。对于夺取天下而言,隆中对以出兵秦川主,以出兵荊州为次的战略方针,是关键性的失务。诸葛亮未待敌国有变而出兵讨伐,是实施隆中对方针中的不智之举!但并非是造成蜀国灭亡的原因!


张永科38


千古成败隆中对

刘备三顾茅庐之时,诸葛亮提出了“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战略计划,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然而历史告诉我们,刘备最终还是没能“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是否隆中对本身就是错误的呢?

隆中对“二分兵力”并没有错

隆中对中提到“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和“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兵分二路与曹操争夺天下。毛主席曾经批评诸葛亮: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但我认为:二分兵力并没有错,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既然荆州益州距离千里,不二分兵力难道还能合兵一处?不荆州益州二路协同进攻,难道要把荆州兵全部调到益州再合兵北伐?那样岂不是多此一举,自己让自己军队疲敝?以益州之兵攻秦川,以荆州之兵攻宛、洛,都是采用的就近原则,粮草供应也要比合兵一处方便吧。毛主席说的“二分兵力”也好,“三分兵力”也罢,指的其实是刘备集团的兵力被逐步损耗。关羽失荆州,导致荆州兵覆灭。刘备兵败夷陵,又导致益州精锐覆灭,最后只剩下诸葛亮孤军北伐。而隆中对的“二分兵力”强调的是协同进攻。又何必断章取义觉得“二分兵力“是错的呢?可是关羽没有等到“天下有变”就贸然北伐,刘备刚刚得到汉中需要休养生息,所以没有从益州出兵秦川,之后孙权背叛盟约,荆州失守,隆中对才化为泡影。

隆中对的前提之一是“跨有荆益”

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孤军深入都打到了距离长安只有一步之遥的渭水南岸。如果不是积劳成疾,夺取长安只是时间问题,从而实现法正的汉中策中提到的“蚕食雍、凉,广拓境土”。而理想状态下整个荆州都是蜀汉的,从荆州南阳郡出发,可以直接威胁洛阳,从荆州江夏郡出发,可以直接威胁许昌。不需要蜀汉主动进攻,只需要陈兵于江夏南阳,魏国就不敢出兵支援长安。魏国不敢出兵支援长安,雍州就会划入蜀汉版图。雍州划入蜀汉版图,凉州和中央联系同时被切断成为一块飞地,迟早属于蜀汉。雍、凉划入蜀汉版图,此消彼长下不只是实力差距的缩小。同时可以居高临下俯视关中,威胁魏国统治核心的洛阳。

隆中对的前提之二是“天下有变”

天下有变意味着魏国发生内乱,譬如未来发生的八万之乱那种级别,魏国发生内乱自相损耗,无法集中兵力。荆州益州虽然千里之遥,但是魏国国境更加狭长,除了应对来自诸葛亮的威胁,魏国还得到处分兵抵御异族,羌人经常响应武侯发动叛乱,辽东公孙氏在东北虎视眈眈,占据江东的孙权也非善茬,比起隆中对的二分兵力,魏国兵力更加分散,譬如当诸葛亮袭击雍、凉,难道还指望遥远的青冀幽三州兵力支援雍、凉么?另一方面,全据荆州意味着占据长江上游,类后来西晋沿江灭东吴,“跨有荆益“的刘备集团实力远远超过东吴,随时可以沿江而下先灭东吴,退而求其次,形成与魏国对峙的南北朝之势。

但是,隆中对的前提不可能实现

当然,隆中对本身也是有问题的。而这个问题导致理想状态不可能实现。“跨有荆益”和“东和孙权“根本就不可能两全。刘备要实现隆中对必须全据荆州。但是早在刘备三顾茅庐的八年之前,孙权集团的战略家鲁肃就提出了著名的塌上策:

“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三国志

也就是说孙权集团要实现战略目标必须夺取荆州,隆中对和塌上策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节的程度。即使后来刘备孙权相互妥协,湘水划界,依然没能阻止吕蒙白衣渡江袭取荆州。刘备一旦跨有荆益,给孙权带来的威胁甚至超过给魏国带来的威胁。这种矛盾的不可调和性,导致隆中对不可能成功。但是这只是隆中对过于理想化,不可能实现,而不是二分兵力的问题。

综述,隆中对的确有问题,但是问题不在于“二分兵力”,在于隆中对过于理想化,导致很多设想不可能实现。但是也不能因此否认隆中对的作用,它的确为颠沛流离的刘备集团指出了一条明路,看到了统一天下的希望。所谓“兼弱攻昧”,除了谋取荆州、益州,刘备集团别无选择。在当时,也没有比隆中对更好的办法了。

参考文献:

陈寿:《三国志》


亭殿阁


隆中对的的确确为迷茫的刘备指出了明确的奋斗目标。而未出茅庐的诸葛亮能够有如此宏伟蓝图也的的确确值得后人敬仰。

但是仔细来说,隆中对有很大缺陷尤其是对后期作战来说更是如此。

第一,主观性太强了。隆中对过于强调结交东吴,北伐依靠天下形势,待天下有变。但是这些都是外在原因。如果和孙权关系不好,如果天下无变又该怎么办。

后来孙权与曹操合谋偷袭荆州,杀死关羽。就是最好的写照。

第二,就是两路进军主次不分。益州的经济注定只能自保。荆州沃野千里却是四面受敌,怎么可能全力北伐呢亲。

后来关羽北伐就是有去无回。而诸葛亮北伐也是因为山川阻隔难以运粮而被迫撤兵。

第三,就是得荆州和外结孙权有矛盾。东吴依靠水兵来保家卫国。所以占据长江上游对东吴特别重要。孙权北伐合肥不力,更是对荆州朝思暮想,以至于吴蜀翻脸。

后来孙权看见刘备得二川,关羽水淹七军而畏惧。怕西蜀强大,所以偷袭荆州抢夺长江流域。

综上所述,诸葛亮的隆中对为刘备指名方向,但是无奈形势瞬息万变。不可能尽善尽美。所以蜀汉虽然成就大业,却也注定了难以统一。诸葛亮北伐也只不过苟延残喘罢了。


乱神虎


隆中对策是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战略规划书,也是诸葛亮与刘备初次见面就赢得刘备信任的关键因素,刘备听完诸葛亮的对策后立即表示“如鱼得水”,显示对这一规划的高度认可。

但是,蜀汉事业发展的轨迹并未完全与隆中对策相吻合,刘备生前未能完成统一大业,其后诸葛亮按照对策中的规划连续北伐,也未能完成规划目标,是不是隆中对策的战略规划一开始就错了呢?

首先,看一下隆中对策的要点

诸葛亮的隆中对策并不复杂,按照陈寿在《三国志》中的归纳仅有300多字,其要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

  1. 曹操不可与之争锋;

  2. 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3. 荆州是天所以资将军;

  4. 占据益州以图天下;

  5. 天下有变时自宛洛和秦川出兵。

其次,看一下隆中对策的实践过程

诸葛亮提出隆中对策后,被刘备完全接纳了,当时的形势刚好符合诸葛亮的判断,刘备联合孙权,北拒曹操,在荆州站住了脚。

随后,刘备又西进益州,最终占领了成都和汉中,完成了“跨有荆州益”的目标。

下一步就应该北伐了,但也就在这一步上出现了问题,刘备、诸葛亮都未能完成统一大业,隆中对策没有达成圆满的结果。

再次,看一下隆中对策遇到的问题

隆中对策前期顺利、后期遇阻,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孙权背叛联盟,与对策中的重要判断不一致;二是北伐曹魏未果,与对策的结论不一致。

按照诸葛亮的判断,孙权始终是外援而非对手,这是打败曹魏的关键,诸葛亮也努力维护孙刘联盟,但孙权方面最终还是出了问题,似乎显示出诸葛亮在这一问题上存在误判。

北伐曹魏未果,也是隆中对策最受诟病的地方,如果北伐最终成功了,无论中间的过程多么曲折,诸葛亮的战略规划也都会受到高度评价,但北伐没有成功,找原因的话自然会想到这份规划书。

最后,如何对隆中对策进行评价

蜀汉大业未成,是不是隆中对策和诸葛亮造成的呢?其实不应该这样看。

从战略规划本身看,隆中对策其实说得很清楚,北伐要想成功必须“天下有变时自宛洛和秦川出兵”,这里面包括了3个条件,但到诸葛亮北伐时,只勉强剩下了“自汉中出兵”这一条。

不是规划有问题,而是规划提出的条件没有具备。北伐的条件为什么没有如期达成?这里面的变数太多了,先是关羽擅自北伐,造成荆州丢失,接着刘备愤而东征,造成蜀汉国力大减,这些都不是诸葛亮能控制的。

至于对孙权的判断,诸葛亮提出占领荆、益后仍然要“外结好孙权”,但刘备让关羽守荆州,关羽对孙权怀有敌意,孙、刘两家不仅没能结好,而且上演了益阳城外的单刀会,积累了矛盾,而这件事仍然不是诸葛亮能左右的。

所以,不是隆中对策的规划有问题,而是执行不到位。在刘备生前,在刘备亲自决策的一些重大问题上诸葛亮的发言权其实是有限的,北伐大业未成的责任不能推给规划本身,也不能推到诸葛亮身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