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中国是否需要垂直起降战斗机?会研制与F35B相似的战斗机吗?

军备解码


随着远洋海军的建设步伐一步步迈前,从071型船坞登陆舰、075型两栖攻击舰的大量建造,大家可以感受以航母为主体远洋海军中,肯定也有执行次要任务的两栖攻击任务。受限于吨位、设计性能要求两栖攻击舰不能像航母那样以部署舰载机为主,具备大面积甲板用于起降。因此,对于能够短距/垂直起降的战斗机绝对的现实的需求。

以美国黄蜂级两栖攻击舰为例,是海军中以直升机和垂直/短距起降(STOVL)战斗机为主要作战武器,配备船坞的多功能两栖攻击舰。通俗一点就像二战中的护航航母,或者其他国家的小型航母,配套一定的舰艇就可以组成一个小型航母编队,实力不容忽视。而它的战斗力就来自舰上搭载的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包括:AV-8B垂直起降攻击机、F-35B舰载机以及攻击直升机。

对于我国陆续建造服役的071、075型两栖攻击舰而言,需求和黄蜂级两栖攻击舰一样。在确保战斗力的情况下同样需要配备攻击机型,只不过目前可提供的除了武直-10、武直-19之外,没有其他可供选择固定翼战机。

不过我国在垂直/短距起降飞机研制上起步较早,1969年开始进行的“四号任务”,以以歼-6为基础,加装升力发动机,实现垂直起降及超音速飞行。

两种方案,一种是直接加装升力风扇,改型简单,但性能绝对达不到要求。

下面这种方案,和雅克-36、F-35B等类似,不过基于当时的科研水平无果而终。

苏联解体后,到底吸收了多少雅克系列技术谁也说不清楚,以前是保障航母及配套舰载机的快速成型入役。现在同样也是客观需要,接下来的垂直起降机型在现有机型上改造,还是重新研制都值得期待。

但是不管哪种方式,F-35这种设计还是很值的借鉴。


河东三叔


我国暂时不会研制垂直起降战机。首先,短距垂直起降技术并不是什么“黑科技”,德国、法国、英国、苏联、美国都发展了垂直起降战机,世界上第一个研制垂直战机不是英国,而是德国的VJ-101C(1956年研制);世界上第一个装备垂直起降战机的不是美国,而是英国的鹞式战机(1966年首飞)。时至今日,为什么只有美国研发装备垂直起降战机,当然与其军事策略有莫大关系。

70年代,美国海军陆战队看上了鹞式战机海军型——“海鹞”战机。没错,美国也买别国的战斗机,一下订购了114架。罗罗公司生产的飞马MK104可转向涡扇发动机,能让笨重的发动机垂直起降,并可携带2.7吨弹药,作战半径还能达到1100公里。美国把“海鹞”战机部署到两栖攻击舰上,使其垂直打击能力、登陆作战火力支援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不过,“海鹞”战机坠机事件屡见不鲜,被称为“寡妇制造者”。显而易见,复杂的动力系统,让战机的完好率与可靠性更低,大规模装备短距垂直起降战机,并不是明智的选择。

当前,以五代机为标准设计的F-35B,成为西方国家唯一的短距垂直起降战机。由于欧洲在五代机研发的断代,再独自研发短距垂直起降第五代战机可能性被扼杀,F-35成为唯一选择。除了美国海军陆战队大规模装备F-35B以外,英国、土耳其、韩国、日本、意大利都有引进F-35B的计划。不过,上述五国缺乏滑跃\\弹射大平顶航母,退而求其次,通过引进短距垂直起降战机达到实现航母化作战的目的。

美国海军陆战队,计划为其黄蜂级、美国级两栖攻击舰配置F-35B战机,形成9艘“小平顶”航母。然而,“肥电”F-35B战机作战半径450海里(约830公里),性能短板非常明显。两栖攻击作战群,并不能给军事大国形成多大威胁。2017年,美军为了保持军事优势,又提出了“前沿挂载加油点”的战争模式,计划在亚太地区预设323个F-35战机临时起降点,为F-35系列战机提供预置支援保障。

不难看出,短距垂直起降战机必须依托两栖攻击舰平台或者海外基地,才能充分发挥其作战功能。其他国家购买短距垂直起降战机也是为了凑合搞个航母,如果他们有滑跃\\弹射航母,也不会考虑使用短距垂直起降战机。我075两栖攻击舰虽然已经下水,但很长一段时间将作为直升机母舰使用,没有必要与需求,急着上短距垂直起降战机,毕竟我们还有“大平顶”。


红龙军团长


肯定是需要的,说不定哪天就蹦出来,来个大惊喜。现在忙着搞歼20,中国版垂直起降战斗机不是太急。早些年俄媒报道说,中国航空专家组团去雅克设计局参观过几次,虽然没有拉回来一架雅克141垂直起降战斗机的真机,但是搞到了全套资料,包括一台最关键的苏俄神器R-79发动机。在搞到资料后,中国也曾经仿造过R-79发动机。这个事后来没下文,这几年也没消息了。没消息的事儿可能会有两个结果,一个就是黄了不搞了,一个就是闷着头正在干。

图一:厉兵哥认为,中国如果搞垂直起降战斗机,外形应该会是象这样。就是一个缩小一点,单发版的歼20。毕竟成飞对鸭翼熟得很。美国波音公司表示,要不要合作来一发?

中国想搞垂直起降战斗机不是一两年了。早在几十年前,歼六万岁的时代就打算搞了。但当时这个项目下马了,一是歼六本身太差,二是因为蒙古坠机事件。歼六在当时是中国最好的战斗机,但是国外的经验证明,想把一型现有战斗机,活生生改成一个垂直起降战斗机,是不可行的。可以当作试验品,但是没法量产装备。

所以俄罗斯搞了雅克38,而英国搞了鹞式。这两型战斗机性能都比较烂,雅克38更烂一些。上航母的海鹞是专用空战型,航电和导弹比较先进,欺负幻影3这种小朋友还可以,想干翻同年代的F-15没戏。苏俄对雅克38极不满意,所以雅克局很快就搞第二代垂直起降战斗机,这就是雅克141。要求是空战能力不低于米格29。

图二:雅克141最大的问题在于不隐身,但该有的东西都有了。拉皮手术是中国特长,给改一个隐身壳子套进去问题不大。

垂直起降战斗机最大的难点是飞机壳子么?当然不是,而是大推力矢量发动机。因为人类造单发的垂直起降战斗机都很困难,更不用说双发的。所以这个发动机推力必须够大,大过所有的战斗机发动机,最好一个能顶两个用。事实也是这样的,R-79可以说是苏俄神器了,一台能顶两个米格29用的RD-33,推力甚至大过苏27装备的AL-31三姨夫发动机。

想用歼20改出一个垂直起降版,是没戏的。技术难度太大。歼20的机背需要单独设置一个升力风扇,而且菊花不能放在屁股那儿,菊花要朝前移,尽量靠近肚脐,以保持在飞机重心附近。要不然的话菊花向下一转,飞机就大头朝下翻车了。这样的改进不划算,几乎可以说是重新设计一架歼20了,而且性能不会好。以歼20为基础,搞个单发隐身版,从头设计一个,则是可行的。

图三:美国洛马公司,就从雅克局买来了矢量推力技术,用于制造F-35,据说只花了100万美元而已。

R-79的终极版,推力高达200千牛,比F-35用的F-135发动机推力更大。考虑到苏俄有吹牛的老毛病,如果打个8折,中国就能凑和着攒一台超级雅克141,如果能打个9折,中国的超级雅克141,性能就能直逼美帝的F-35B,如果不吹牛,那就厉害了,中国的超级雅克141,会比F-35只强不弱。

中国造不起十多艘十万吨级的核动航母,但是造十多艘五六万吨的两栖舰没有任何压力。中国的五万吨级两栖舰跟美国级两栖攻击舰性能差不多,但是造价低得多,只会是辽宁舰的一半左右。如果中国的超级雅克141上了两栖舰,就等于中国平空多了十艘航母。而且这样的土航母战力强大,比起辽宁舰来只强不弱。


厉兵


显然我国现在非常需要垂直起降战斗机,也肯定会研制自己的隐身第五代垂直起降战斗机,而且现在肯定就在研制之中,不管是不是传说中的代号为歼18的战斗机,我国都肯定会推出这一款战斗机。

我国过去没有两栖攻击舰,也没有在远征作战中,从海上发起不断的对地面的航空火力支援任务,但是现在不同了,随着人民海军进入远洋,我国也开始面临着在对外远征的攻势战役中,如何利用海洋空间发动对地面打击的问题,此前我国在这个方面的投送能力是比较弱的,现在不一样了,我国也开始建造船坞登陆就、两栖攻击舰甚至是航空母舰了。

在这个情况下,如果人民海军新一代075型两栖攻击舰以全直升机配置进入海军部队的话,显然是不能满足需求的,即便是能够搭载武直10和新一代的直20直升机,也不足以满足海上发起大规模战役级攻势的需求,而要让两栖攻击舰具备起降固定翼攻击机的能力,就必须要首先研发出垂直起降的固定翼战斗机。

至于会不会是和F35类似,则要看我国的垂直起降战斗机是什么样的结构类型了,世界上的垂直起降战斗机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英国海鹞战斗机的单发动机多喷口平衡起飞型,一种是苏联的雅克141和美国的F35那样的升力风扇垂直起飞型,我国很有可能借鉴的是升力风扇型,这样飞机的整体作战能力将会更强一些,除了升力风扇是死重影响性能外,其余和一般战斗机已经很接近了。

因此,我国一定会研发一款垂直起降战斗机,尤其是在现在075型两栖攻击舰已经开建的情况下,这已经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能够服役的问题,075的吨位将会达到3万吨以上,如果是全直升机配置,那就略显浪费了。


海事先锋


垂直起降战机对于我国来说没有迫切需求,如果说上世纪60、70年代还有担心机场被炸,垂直短距起降战机能够应急这样的需求,现在基本没有,什么原因?攻守之势异也!

现在世界上哪个国家能自身毫发无伤地打击中国本土?没有,一个也没有,即使战时敢于打击我国一些前线机场,但对方无论是陆地机场还是航母都必然被东风洗地,而我国内陆纵深的机场,像歼-20、歼-16这种航程巨大,而且有大型加油机保障的战机根本不会受影响,不用担心没有机场可用的问题,所以,现阶段垂直起降战机对我空军吸引力基本没有。

垂直起降战机不但结构比常规起降战机复杂,而且性能会有很大差距,像上图这种设计,跟常规歼-6比,怎么可能干得过?英国人的“鹞”,美国改进的AV-8B,现在的F-35B都比同时期的常规起降战机差,航程短,载弹量少,F-35B是技术最复杂的F-35,很多为F-35A/C研制的内置武器,都是F-35B除外,它的弹舱比常规型号小不少,航程也是最短的,虽然比AV-8B强,但对手又不是AV-8B。

美国搞F-35B一是满足海军陆战队的需求,主要还是为海军陆战队提供火力支援用的,欺负欺负小国没问题,但跟大国干,特别是拥有隐身战机和反隐身能力的国家,基本是白给。其二呢,F-35B还能吸引那些像搞航母又没能力搞,弄个两栖攻击舰搭载几架F-35B装蒜的,弄几架F-35B上艘两栖攻击舰就可以过航母的瘾了,但也就是过过瘾而已。

对我国海军来说,没这种过个小瘾的需求,要打,航母加上两栖舰,实打实地干,航母舰载机比垂直起降战机打击能力强得多。

对于这个有很多缺点的垂直短距起降这个机种,未来还会受到具有越来越强战斗力的无人机等新型战机的影响,市场会越来越小,我国在很多新技术上更值得投入,而不是追随他国搞一些落后的东西。N


联合防务


目前来说垂直起降飞机的主要作用,是用于登陆作战中的火力支援及物资人员投送,而这方面说实话目前我们还没有什么迫切的需求,主要的作战方向太晚离我们太近,岸基飞机就可以提供很好的火力支援任务,而且随着南部海岛基地的建成,大部分南部海岛都在陆基飞机的打击半径之内,所以目前我们对垂直起降战斗机机的需求确实是不太迫切的。
图注:在南部海岛基地半径1500公里范围内,几乎整个南部海域都在海航的打击范围内。


并且随着国产航母的相继下水,未来我国的登陆作战任务中的火力支援任务,很有可能直接交给航母编队来完成,那么我们对垂直起降战斗机的需求就更小了。

所以目前我们对垂直起降飞机的主要需求还是在直升机方面,尤其是20吨级的重型直升机需求迫切,因为我们现在手头的直18只有十三吨级,在执行反潜作战任务时还可以但是在垂直支援、人员物资投送上,就显得太小了。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近些年来我们对与毛子合作联合研发重型直升机,热情很高的原因。
图注:中航与毛子
联合研发的重型通用直升机方案模型。

最后,需要告诉大家的是本人已经由“天真小科普”改名为“军事小科普”啦,喜欢的朋友别忘点个关注呦!


武备趣科普


早就开始研制了,几个重点子系统的预研工作已经开始,选择的是雅克141矢量偏转尾喷管,但没有选择雅克141升力发动机布局方案,采用的是F35的升力风扇方案。

几个关键子系统的研发工作,分别由中航工业、中航发、和航天科工分别承担,升力风扇由中航集团负责,发动机和尾喷管由中航发负责。目前还处于预研阶段,整机的研发工作还没有正式立项,目前对于垂直起降飞机还没有紧迫需求,主要精力还是在下一代弹射起飞的舰载机上。

之所以已经得到了雅克141的技术资料,却迟迟不能正式启动立项研发,还是受发动机的拖累。受到尾喷口偏转的限制,垂直起降飞机都是采用单发布局,进入四代机以后战机体积普遍大幅度增大,F35臃肿的身躯就是一个典型案例。隐身化与信息作战能力的要求,战机机体内部必须容纳所需所有的设备,而且雷达与航电性能的提升,也导致四代机电子设备数量与体积也增大不少,国产现有的军用小函道比发动机,都无法满足垂直起降飞机对大推力的需求。

未来国产垂直起降飞机采用的发动机,最大的可能就是在涡扇十五成熟以后,在其基础上增大推力,并在研发过程中通过减重,甚至牺牲部分作战性能,起码不能高过F35B现有的重量。受到发动机技术水平的限制,加上短时间内没有需求,国产垂直起降飞机不会在二十年之内出现。

垂直起降飞机主要是配置给两栖攻击舰,美国的海军陆战队是独立海军之外的第四军种,承担的是战略进攻任务,对于独立作战能力要求很高,配备搭载垂直起降战机的两栖攻击舰,就可以不依赖其它军种的支援,独立完成战役规模的攻防作战任务。中国的海军陆战队规模较小,作为隶属于海军之下的一个兵种,其任务是战术层面的,其规模就决定了不具备独立完成战役任务。

看到使用雅克141技术的F35全球热销,俄罗斯宣布启动雅克141的研发工作,但受技术水平与资金限制,俄罗斯都没有可能独立完成后续研发了,很可能是眼红F35的火爆销售,以雅克141项目为诱饵,引诱中国或者印度投资完成后续研发。但由于俄罗斯之前在合作开发项目上的信誉不佳,只想其它国家出钱而不愿意转让技术,不论中国还是印度都很难投资该项目,而且中国的预研工作开展的时间已经很久了,核心技术上有了一定积累,更不可能做俄罗斯的出钱出力的小白鼠。


雯臣


这个当然需要,而且必须要研发,已经定型生产的J-20可能无缘垂直起降型号,后续出现双座的概率会很大,但是没有定型的FC-31完全有可能被系列化生产设计。第一款比较成功的垂直起降飞机是英国“鹞式”,它的出现确实让世界一震,短距或垂直起降,连野战机场都不需要,找块差不多的平地就能凑合。所以这款战机的出现与“轻型航母”相辅相成,它可以被部署到轻型航母或两栖攻击舰上进行作战任务,在F-35B没有被研制出来之前,“海鹞”战机一直是美国海军陆战队两栖作战的主力战机。

英阿马岛战争中的“海鹞”垂直起降战斗机,既然节省了跑道,那就势必会增加航母的舰载机数量。

虽然垂直战斗机有这么多方便化的优点,但是它的缺陷也基本都是无可逆转的硬伤。第一项就是油耗太高,这就直接导致作战半径过小,而且会降低载弹量用来增加燃料,造成减少其作战能力。第二就是操作麻烦,飞行员的训练更加费时费力,也就造成这种飞机更加耗钱。世界上还有许多国家都研制过垂直起降飞机,比如法国、苏联等,但是由于技术方面困难重重终究失败,不过苏联的雅克-141还算有点成绩,但是随着苏联倒下最后以“白菜价”卖给了美国。

雅克-141最大缺陷在于它起飞时的尾焰足以烧穿航母甲板。

虽然垂直起降飞机有诸多缺点,但是它对战略战术起的作用则是无可估量的。尤其是对于两栖作战来说,可以更快更好的执行掩护登陆作战任务,从而不用大型航母上的舰载机分兵来进行两栖支援作战,这样作战半径大的舰载机就可以全心全意应付纵深较远的目标。当然即便这样,这也是诸多国家消费不起的奢侈品,从F-35B面世以来,“鹞式”战机就不可避免的逐渐退出现役。前两天美国刚刚为自己的F-35B和两栖攻击加打好了广告,他们正从根本上用F-35B将4万吨的两栖舰改装成“轻型航母”。

从两栖攻击舰到“轻型航母”,它们的概念确实越来越模糊。美国的9艘两栖攻击舰现在正逐渐换装成F-35B垂直起降战斗机。

所以不管从哪方面来讲轻型航母或者两栖攻击舰的最佳搭配都应该是“垂直起降战斗机”,与大型航母尽量拉开作用上本意的区别,让它们“各司其职”,这就好比陆军的主战坦克和重新崛起的轻型坦克,总有更适合它们的环境和战场。综合而言,轻型航母始终是玩不起大型航母选手的“不二之选”,更是大国强国常规武力代表的附属品。轻型航母相比起大型航母来说有低的造价优势,而且方便维护和保养,这的确是对一些蠢蠢欲动的国家最大的诱惑。

美国塔拉瓦级两栖攻击舰,具有运输和作战两种能力。

也就是说我们不仅需要垂直起降飞机,更要有两栖攻击舰,这样一来海陆空作战体系才将完美!个人也始终坚信一点,我们的两栖舰和垂直起降飞机会在同一时间出现,但是需要一点时间,不要过于着急,毕竟垂直起降飞机的技术并不会那么简单,包括发动机和升力风扇,而我们做的就是一步到位,必须是隐形化的五代机!

我们的075想象图

我是军武奇兵,欢迎各位的交流与观点,感谢您的支持与关注!


战武奇兵


要说垂直起降技术,从上个世纪50年代就已经开始发展。虽然起步较早,但一直没有太大的进展。直到上个世纪英国鹞式战斗机的出现才正式打破了僵局。这种垂直起降的方式在作战时可以更高地提高出勤效率,也就是说在相同的时间内垂直起降能够出动更多的飞机,对场地的要求还小。我国也很有可能在研究这种类型的飞机,最有可能的型号是网传已久的歼-18。因为我国航母技术虽然正在高速发展,而舰载机的种类却捉襟见肘,垂直起降是舰载机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我国需要这种垂直起降战斗机,就其样式而言,与F35B或许相似。

我国战斗机起步较晚,在垂直起降技术最为关键的发动机方面也与美俄有些差距,但是我国从来没有放弃过研究。在早些年,我就曾考虑过引进鹞式战斗机,因为种种原因而不了了之,但是获得了一个样机,拆解了这么多年都没有出现一点消息有可能遇到了发动机瓶颈,不是不想发展,而是有技术瓶颈在制约。不过这些年太行系列发动机的巨大发展也为我们提供了无限可能。就前段时间中国公布的075两栖直升机攻击舰的模型来看,这么大的排量,肯定不止满足于装直升机,很有可能装上像F35b那样可以垂直起降的战斗机,到时候摇身一变成为航空母舰也不无可能。

垂直起降战斗机最大的优势就是对起飞的限制比较少,在货船或者岛屿的平地上也可以起飞。这就对未来提供了无限的希冀,因为我国垂直起降技术现在还没有一个成熟的方案,所以很有可能借鉴F35B,就跟当初的“歼-x”系列的战斗机模仿苏联一样,新的垂直起降战斗机机也很有可能类似于F35B。


楠竹一


我国是否需要研制垂直起降战斗机?迟早需要,但是不是现在

美国之所以大力研发垂直起降战斗机,是因为,美国的海军陆战队已经独立成军,作为四等人与海陆空三军争夺军费。所以美国的海军陆战队与海军的矛盾也有不少,而且因为已经分家了,所以,海军陆战队想要获取美国海军的军事支援需要大费波折,所以海军陆战队迫切需要自身拥有对陆打击能力和撑起防空伞的能。

所以说海军陆战队极度喜欢这种垂直起降战斗机,所以在英国海鹞这么出现以后,海军陆战队积极推进美国购买AV8a海鹞战斗机的计划。

在在新时代战机转型的时候,海军陆战队也是积极推进jsf计划,因为海军陆战队可是靠自己打空战的(美国海军可没好心到一直蹲到美国海军陆战队附近,帮美国海军陆战队的觉悟)

但是我国海军目前的拳头部队依旧是航空母舰,航空母舰需要的是赶紧拥有一款第4代的隐身舰载战斗机。至于海军陆战队,呵呵。

海军陆战队也是因为年轻就算4月23号刚刚公布了海军陆战队成军的消息,但是也就是从几个海军陆战队旅会编成了一个海军陆战队军。



海军陆战队在最近才提升兵种地位,这就是说几年以内两者的矛盾不会恶化多少,

所以对于海军陆战队而言,垂直起降战斗机的需求并不迫切(而且垂直起降战斗机什么的,实在是两眼一抹黑。成飞和沈飞表示无从下爪。)

所以说等着吧,还早着呢。

再说就算早也不可能造f35那种。f35战斗机,他的取舍太夸张了,实际上海军与空军的战斗机能够整体相似,但是海军陆战队它要求垂直起降,所以说海军军和空军的人必须要迁海军陆战队,要知道我国的海军陆战队,那个是6等人了......(海陆空三军战略支援部队和火箭军)所以我国将来的垂直起降战斗机应当是独立研发的战斗海军和空军不带着他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