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漫谈南北舞狮:北狮威武委婉,南狮轻灵矫健

狮子,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为瑞兽,它象征着吉祥如意。因此,民间舞狮活动的习俗,实际上是我国人民借此寄托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愿望。汉代之前,中国本土并没有狮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狮”和“龙”、“麒麟”一样都是神话中的动物。狮在古汉语中亦称为狻猊,这是由梵语“simha”转译而来,这一名称在公元前就已出现。中国人看到的狮子源自西域诸国。到汉朝时,中国开辟了“丝绸之路”,真正的狮子也才得以从西域传入中国。

漫谈南北舞狮:北狮威武委婉,南狮轻灵矫健


《后汉书》有关于最早贡狮的记载:“汉章帝章和元年,月氏国献狮子;二年,安息国献狮子。”汉以后,历朝历代均有贡狮记录,直至清康熙十七年(1678),葡萄牙使臣还向朝廷进贡了非洲狮。狮子以它威武、勇敢的神态和雄姿,为庶民百姓所接受,并融于中国民众之心,将狮子视为威武、守护、辟邪、吉祥的神物。至于舞狮是什么时候在中国出现的,学者们的争论也很多。大致而言有三种说法:其一认为是唐高祖登基后为接待宾客而设计的活动,其中的“五方狮舞”就是今天舞狮的雏形;第二认为时间要早得多,可以追溯到约1900年前,也即汉章帝时期狮子初传入时,当时人们在其形象基础上加以艺术化,发展成为一种宫廷庆典项目,后来逐渐流传到民间,中国南北方地域文化大相径庭,催生了既有深厚联系又风格迥异的北狮和南狮流派。根据现有的资料看,接近今天人们所见到的北狮的形成可能要早一些。

漫谈南北舞狮:北狮威武委婉,南狮轻灵矫健


漫谈南北舞狮:北狮威武委婉,南狮轻灵矫健

漫谈南北舞狮:北狮威武委婉,南狮轻灵矫健

漫谈南北舞狮:北狮威武委婉,南狮轻灵矫健

漫谈南北舞狮:北狮威武委婉,南狮轻灵矫健

漫谈南北舞狮:北狮威武委婉,南狮轻灵矫健

总体而言,采“青”,是看狮队的功架和配合,狮子在完成站肩、反身下垂等高难度的动作时,还要根据情景的推进做出惊、疑、喜、怒、贪、醉、睡、醒等态式。所以很多舞狮者都有相当深厚的武学功底,而要成为其中的佼佼者,还需要具备相当的表演能力和临场机变的本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