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7 铜陵地区,保存最为完整,距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的周氏古民居

坐落在安徽铜陵县新桥镇凤凰村内的周氏古民居, 始建于南宋时期的绍兴年间,距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后虽经多次修缮、重建,但仍是铜陵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民居。

铜陵地区,保存最为完整,距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的周氏古民居


周氏古民居依山傍水而建,屋后一座青石山,山上树木花草枝繁叶茂。门前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流过,河水清澈透明,终年流淌不息。周氏古民居占地面积约 150 平方米 ,是一座典型的“四厢正房”式的民用建筑,采用黑砖、小瓦、大青石及百年生以上的杉木等为主要建筑材料,飞檐翘壁,勾心斗角,白墙黑顶,双侧封火墙到顶,前后大木门双开,系标准的徽派建筑风格。

铜陵地区,保存最为完整,距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的周氏古民居


大清石是该座古民居的主要建筑材料之一,一是因为大青石的牢固,可经千年而不蛀不烂,二是采用大青石更能增添建筑的雄伟气派。沿着 2 米 多宽的 13 级大青石台阶拾级而上便到了古民居的大门前平台,门前平台和大门的门套是用大青石砌建而成,墙基和室内的内墙基础及东西厢房的圆形木柱底座也全部采用大青石雕琢而成;室内为东西厢房的双层结构,两边各建三大间,上下两层共为 12 间,这是家人居住的地方。

铜陵地区,保存最为完整,距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的周氏古民居


东西厢房的墙壁、门窗、地板及天花板全部采用杉木板建成。为了增加室内的采光性和装饰性,厢房的门窗全部采用镂空或雕花的技法制作而成,其图案有各种花鸟鱼虫、蝙蝠金鸡,还有福、寿、喜、财一类的字样,其工艺相当精细。

铜陵地区,保存最为完整,距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的周氏古民居


古民居的室内正中间有一面积约为 8 平方米 的天井,上面屋顶露天,下方建有一座面积相等的大青石水池。天井有两大作用,一是增加室内的光亮度和空气对流,二是接住天井上落下来的雨水,还可以调节室内的温度。雨水落在天井池内,可供家人洗涮之用。不需用水时,可以打开池底下的塞子,水便可流到室外。在蓄水池边靠正门的一侧地上,有一个石雕小盖子,盖子下面有一深而干燥的小洞穴——“土空调”,它可以让屋内冬暖夏凉。欢迎来旅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