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泸沽湖的走婚习俗现在还盛行吗?是怎样的?

安小阳


虽然现在很多少数民族聚集地都被汉化的很严重,但是这种习俗肯定还会有的。只是会在一些比较偏僻的山村而已。

在泸沽湖内有一座走婚桥,走婚桥位于泸沽湖东南水域的草海区域,是泸沽湖上唯一的座桥。桥下由于长年泥沙淤积,导致水深变浅,长有茂密的芦苇,远远望去,像一片草的海洋,故当地人称其为“草海”。走婚桥是摩梭男女约会的地方。

白天,成年摩梭男女在聚会上以舞蹈、歌唱的方式对意中人表达心意。男子若对女子倾心,则在白天约好女子后,于半夜前往女子的“花楼”(指摩梭成年女性的房间)。在这里,男性称女情人为“阿夏”,女性称男情人为“阿注”。夜幕降临,走婚桥上来往着赴约的“阿注”们。走婚桥有两座,其中一座是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老桥,部分木头已经腐烂或毁坏,散落在草海中,遂弃用。与老桥紧邻着的还有一座新桥,她造型优美,桥长300余米,亦由木头建造而成,桥面离水面约80厘米,两侧有木头制成的栏杆。

走婚文化是建立在母系氏族之上的一种婚俗文化。族中的女子在16岁后便可以“走婚”了。男子与女子“走婚”(夜晚尽享鱼水之欢)后,必须要在第二天被女方家人发现前离开。女子若怀孕,生下的孩子跟随母姓,居住在母亲家,由母亲和娘家人如舅舅、姨母等共同抚养。孩子的生父没有抚养孩子的义务和权利的,他的责任是抚养自己家庭中姐妹所生的儿女。所以老祖母就是一家中最有发言权的人物了。





厄尔尼诺的世界


云南丽江的泸沽湖地区。我在上个世纪就去过。可以说目前根本不存在任何形式的走婚。说他有走婚的,要么是外地人,要么猎奇制造者。还有就是那些旅行社的噱头。走婚现象应该在上个世纪的60年代以前存在,但是从上个世纪的90年代以后,当地年轻人基本上都是一夫一妻制。所以很负责任的说现在当地不存在走婚习俗。只有一些农家乐或者旅行社以此为噱头搞一些收费的活动。


老洋芋382


走婚是云南的少数民族纳西族之下的摩梭人的一种婚姻模式。

在丽江泸沽湖畔,生活着属于少数民族纳西族的一支:摩梭人。

摩梭人实行走婚制。在摩梭语中,这种婚姻被称作是“阿夏”婚。

结成这种婚姻关系的男女双方,都各自住在自己的母亲家生产生活,暮来晨往。

男人白天在外工作,晚上在女方家过夜。生下了孩子,交给女方抚养,与男人没有关系。

在男女双方的一生中,可以结成多次“阿夏”婚,但这些婚姻不能是同时发生的。

由此可见,所谓的走婚制,带有强烈的母系氏族特点,子女知母不知父。

家族成员的血统,都是以母系计算,财产继承的方式,也是按照母系社会的方式继承。

在这种家庭中,男子不娶妻,女儿不出嫁,进而也就没有翁婿、婆媳、妯娌、姑嫂这些带有明显父权社会特点的亲属关系。

至于这种婚姻是否还有,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吧,只是数量多少的问题。

总而言之,要想知道走婚还有没有,建议亲自去泸沽湖看看。


HuiNanHistory


泸沽湖被称为中国的女儿国,摩梭人目前还保留了母系氏族的传统,母亲为大,女性占据着家庭的主导位置,父亲不属于家庭的一员。摩梭人还有部分走婚的仪式保留,但目前已被汉化了很多,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走婚了,所以谈不上盛行。

1.商业利用:

2013年,我去的时候,就已经有商业开发的痕迹了,如今的话更多的是为了开发旅游业,走婚成吸引游客的一个传说和故事。随着摩梭人与外界的接触,一部分摩梭人已经脱离母系氏族制度。除了传统的娶妻和招婿外,文化大革命时就有不少摩梭情侣被强制结为妇夫,一部分摩梭人也已经开始认可并自愿实行固定的一妻一夫制度。另外,有一些与其他民族相恋的摩梭人亦会按照主流社会的习惯结婚,女性若嫁给其他民族的男性为妻,亦会把家婆视为“阿咪”般尊敬。

2.走婚历史:

摩梭人是中国唯一仍存在的母系氏族社会,实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制度。走婚的男女双方分别叫“阿注”、“阿夏”,故称“阿夏婚”。

3.走婚过程:

走婚是云南的少数民族摩梭人的独特婚姻方式,摩梭人是母系社会,除了少数因为要增加家庭劳动人口而娶妻或招婿外,基本上没有婚姻制度。走婚是情投意合的男女通过男到女家走婚,维持感情与生养下一代的方式。由于母系社会中由女性当家,因此所生下的小孩归母家生养,生父会在满月时公开举办宴席,承认彼此的血缘关系,避免发生同父乱伦。男性称女情人为“阿夏”,女性称男情人为“阿注”。

摩梭人在白天,男女很少单独相处,只有在聚会上以唱歌、跳舞的方式对意中人表达心意。男子若是对女子倾心的话,在白天约好女子后,会在半夜时分到女子的“花楼”(摩梭成年女性的房间,独立于祖母屋即”家屋“外),传统上会骑马前往,但不能于正门进入花楼,而要爬窗,再把帽子等具有代表性的物品挂在门外,表示两人正在约会,叫他人不要干扰。然后在天未亮的时候就必须离开,这时可以由正门离开。若于天亮之后或女方家长辈起床之后再离开,则会被视为无礼。

4.泸沽湖简介:

泸沽湖,位于四川省盐源县与云南省宁蒗县交界处,为川滇共辖,所以它分两部分,大部分是云南的,还有一部分是四川的。是云南省海拔最高的湖泊,是中国第三大深水湖泊。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奇特的民族风情,使这里成为著名的旅游景区。生活了蒙古族,摩梭族,普米族等少数民族,其中以摩梭族最为特色,因此,泸沽湖也成了周边少数民族的母亲湖和圣湖。

5:摩梭族:

摩梭人其实是一个未识别民族,该族群在国家的整个识别过程中,并未经中央政府以公告的方式宣告民族族别身份。由于地域上的差异以及与外人接触的程度不同,所以不同地区的摩梭人在婚姻习俗上会有所差异。

6:害羞文化:

摩梭人有害羞禁忌,主要见于永宁摩梭。例如绝对不能在火塘前或有亲戚关系的人面前提及任何跟性有关的词汇,甚至连“阿夏”、“阿注”、“处味”、“汗处巴”、“怀孕”、“遗传”、“走婚”等摩梭词也不能。否则会令对方尴尬,也是对老人不敬的行为。而“阿达”一词也不能在其他母系亲属在场时提起,因为这暗示母亲与父亲的性关系,会令母亲尴尬。

害羞文化是避免出现乱伦的一个方式,亦是为了维持母系家族稳定和谐。

宁蒗摩梭处于汉族与彝族地区,至今也没走婚习惯,亦称父亲为“阿博”,毫不害羞或尴尬。

7.一妻一夫:

有些摩梭人会与伴侣以正式的婚礼结合,但与父系社会的一夫一妻(摩梭人称为“一妻一夫”)关系有所不同。正式结婚的妻夫大部份为招婿入赘,少数是女方外嫁。丈夫称为“汗处巴”,妻子称为“处咪”。婚后未必会同居,有不少正式结婚的摩梭人仍然居于自己所属的母系家庭,财产亦分别属于各自的母系家庭,女男亦由母系家族成员照顾。即使同住,母系家庭成员亦会帮忙照顾自己的女男,自己亦会帮忙照顾自己或配偶的甥儿、侄儿,经济方面仍然以自己的母系家族为主。

这种夫妻关系解除亦较主流社会的夫妻关系自由,大部份没有登记注册,若双方感情转淡,或娶媳招婿的家族已有继承人和足够劳动力,只要经过家族同意就可解除婚姻关系,男入赘时女男归女家,女嫁人时女男归男家,亦有视乎实际情况协商的。婚姻解除后,双方可各自与他人走婚,人们亦不会歧视他们。

拉伯的摩梭人与普米族、纳西族、汉族与藏族杂居,受外界文化影响较深,加上村寨间地理疏隔难以走婚,故此奉行一妻一夫。他们“阿伯”称呼父亲,“阿乌”只用以称呼舅舅,并无父亲之意。

8:现在的泸沽湖:

进入21世纪的文明时代,无论外国和中国,不少家庭“舌战”不断,暴力不断,充满家庭“战争”,以至老幼受虐待,生活没有保障。然而,泸沽湖畔的摩梭人却仍保留着古老的美好母系大家庭,这里仍然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更无情杀和母系家庭中的暴力,一片和谐祥和的气氛,不愧赞叹是“东方母系文化家园的最后一朵红玫瑰”。

9.泸沽湖景点:

泸沽湖作为云南最高的高原湖泊,有着高原明珠之称,它的景点也是极美的,来这里可以到里格村坐船看日出;到观景台看全景;可以骑自行车环湖;到走婚桥走一走;到草海看一看;还可以体验摩梭人的篝火晚会和走婚仪式。总之,是一个值得旅行的地方,环境优美,更有少数民族的异域特色。

10.交通:

很多人选择从丽江出发,走国道转乡道,开车需要10个小时左右,路况下雨天不好走,有山体滑坡。也有人从四川那边过来,那边基本好一点,因为处在高原抢,路况遇到不好的天气都不怎么样,出行一定要注意安全哦!

好了,我就写这么多了,关于泸沽湖和走婚,更多的要去体验才能感受到它的不一样。











吃货走哥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首先告诉你一点就是,你说得这种走婚依然是存在的,并没有消失,这种习俗在我们看来很奇怪,但是在摩梭族人来说是很正常的。最近有人调查过三千对摩梭未婚男女,百分之九十的女性,和百分之七十的男性支持走婚,之所以出现女方支持率高的问题,很大可能是出于维护自身利益。一旦跟汉人一样嫁入男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婆媳矛盾,姑嫂矛盾等。国家也不能强迫改变,这只是婚姻形式的不同,并不违反国家法律。

但是也不要认为他们的走婚是很随便的,想跟谁跟谁这是不可能的,之所以没有被取消就是他们同样遵守一夫一妻制,拒绝近亲结婚。他们的走婚也是要走很多程序的,除了不领结婚证之外,其他的都比汉人的婚姻更为严格,下面我介绍一下他们的走婚程序有哪些!

第一就是他们称为“佐佐嘎”的程序,这大概相当于汉人的相亲,带女方买东西这么个步骤。首先是经过互相了解的男女有了爱意之后男方通过媒人带上一些礼物一般是给女方的衣服裙子,以及女方家里敬火铺神的茶酒等,到女方家里提亲,介绍男方情况,但是女方母亲不会包办的,她会征求女儿的意见,如果女儿不同意,就不会收下男方的礼物,如果女儿同意,就会收下礼物,并用男方的茶酒敬神以向神表示承认男方的地位,相当于来男方敬神了。同时会回赠男方一些礼物,一件衣服裤子和腰带,腰带必须是花的,裤子是麻布的,这是固定礼物,不能更改,男方送衣服的含义是会保证满足女方吃穿不愁,女方送衣服的含义是女方心灵手巧会做各种衣服给男方,共同保证生活。这一点跟汉族的程序倒是一样的。

第二,走婚需要什么条件,在走婚中最重要的是女方意见,走婚没有彩礼,不办婚礼,不会出现包办,以及汉人中的门当户对的说法,但最重要的是人品,人品差,是不会得到承认的。年龄也不会出现太大差别。如果女方母亲没有经过女儿许可擅自收下礼物,女儿会在进行下一步走访程序时去别的亲戚或朋友家住,这时候女方母亲就要对男方致歉并送回礼物。如果是风流男女不经第一道程序私自走婚,他们也是不被承认的,子女被称为“潮若潮木”也就是汉人所说的私生子。这一点跟汉人也相同。

第三,走访,这个走访不是我们说的串门说闲话走亲戚,而是非常重要的程序,相当于我们的结婚仪式。走访是不会在白天进行的,都是晚上和一个朋友或媒人带上礼物来到女方家里,除了茶酒糖必带之外其他的礼物就随便带了,因为茶酒糖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相当于汉人的婚宴。女方母亲会吧这些茶酒糖分发给全村的人,每家都要有一份,所以还必须多带,发礼物的意思就是宣告女儿有了心仪的人,他们是正大光明,经过了“佐佐嘎”程序是被认可和保护的。临睡之前男方不可独自进入女方房间,必须由女方的母亲或姐妹送过去才行,以后则省了这倒程序!到此整个“结婚”仪式完成,花费是不是比我们少?但是这还不算完。比如他们跟我们一样刚开始的时候不愿意去岳父母家,他们同样避免跟女方家的男性碰面,随着时间推移慢慢改变。汉族结婚存在,父母赡养子女教育,甚至出轨离婚等问题,摩梭族人同样存在,只有把这些问题解决好了,才是完整的走婚。

下面我们谈结婚后的家庭规则。

第一点就是双方家庭互相帮忙,红白喜事,种地收获,修房盖屋,照顾探望病人等都要互相帮助,年节的互相探望问候等。

第二孕期对男方的要求,其实这个和我们都是,一样的,男方家庭要给女方准备吃喝补品,帮助干活等生孩子后也是一样帮女方家庭劳动,照顾女方,毕竟谁的孩子谁心疼,谁的媳妇谁亲。唯一不同的是要招待村里年老的女性,每家必须请一人,表示对她们的尊敬!每人送一份酒和鸡蛋。

第三同样汉人有满月酒,摩梭人也有,只不过不是在男方家里,而是女方家里,满月后,男方杀猪宰羊,还有其他食物,一起送到女方家里招待女方全村人和亲戚。女方家里会祭祀祖先,祈祷。宴会结束后必须把祭品送给男方家里并赠送别的礼物表示感谢。

第四小孩的成丁礼,这大概相当于汉人最近流行的所谓成人礼吧,小孩子在13岁举行成丁礼,女方家庭要准备丰盛的礼物并携带孩子祭神的祭品到男方家里给父亲家的神灵长辈磕头,这些祭品将用于男方家里祭祀祖先和食用。男方家庭会给孩子一份贵重的礼物。当然孩子会一直随母姓,不会更改的。

第五日常礼节问题,只要双方关系存在,另一方的红白喜事等等必须参加,这在前面说过了,不过现在有了孩子有所不同。如果双方关系不存在了,另一方的家庭成员就不在参加,但是男方去世后,他的子女必须去超度奔丧。如果是男方家里的其他人去世,子女只帮忙不奔丧!

第六走婚中的几个禁忌

第一忌感情不专一,第二忌乱伦关系,这主要是说的上下辈份的事,第三就是表兄妹之类的同辈血缘关系,也就是俗称的近亲结婚!这点汉人也是这样做的,不过比他们晚了太多年。

第七个也是最后一个就是我们所说的离婚。

其实跟别的民族都一样,不外乎这样几点:

1感情不合,关系疏远,举止不良。

2第三者插足即出轨。

3对对方照顾不周。

4男方不照顾子女或女方,也就是不顾家。

5不孕不育

6双方距离过远交往少,也就是长期两地分居。

7任何一方好吃懒做,家暴,品行差!

看似挺神秘其实和汉族没什么区别,汉人有的他们有,汉人禁忌的他们也禁忌,唯一的区别就是孩子是在女方家里生长,男人在女方家里住。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解开你的疑问。

当然这只是走婚中的一种形式,还有其他形式,如果想深入了解一下,建议去摩梭族亲自了解一下!





快乐988


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探讨这个问题,其实这个习俗目前还是存在的,大体意思就是这个地方是母系社会,女的成年以后就会去物色满意的男人,然后带回家,等确定怀上孩子之后就会让男方离开,男方不要负任何责任,以后生的孩子如果是女孩会留下重点培养,如果是男孩就会送人或丢弃。其实不只是泸沽湖有这种习俗,听说在海南有些地方以前也有类似的习俗,女子成年后就会在树上建个小房子,男的都可以去那和女孩约会,女的只有怀孕了才嫁的出去,大家都争着娶,如果怀不上,就没人会娶。在广西的一些苗族也有类似的习俗,如果谁家有成年的闺女,外面的男子到来,他们会安排你晚上和姑娘一起睡,如果你临幸了第二天就会好酒好菜招待,否则会认为看不起人家,第二天会被赶走,我以前的一个同事就因为太老实,怕要负责没敢临幸,第二条被灰溜溜的赶走了,听起来真是有点不可思议的感觉。不过随着文明的进步,很多地方这些类似的习俗都慢慢消失了,但是泸沽湖的走婚还存在,听说很多旅行社带团去都还参加他们的一些焰火晚会,就是给想尝试走婚的人创造机会的,是不是心动了呢?不过结婚的人就千万别去尝试了,据说要等确认怀上了才会放你走了的哦,哈哈。有没有人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呢?有的话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忘天涯


大家好,我是踽行天下。泸沽湖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与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之间。泸沽湖为川、滇两省界湖,为四川、云南两省共有,四川约占总面积的2/3,云南占总面积的1/3。距丽江县城280公里,距宁蒗县城75公里。我们在去泸沽湖的路上,听到最多的就是导游介绍的关于泸沽湖畔的摩梭人“走婚”传奇,那么现在的真实情况是怎么样呢?

这些年随着旅游的开发,泸沽湖逐步被世人所熟知,世界各地的旅客,从四面八方源源不断地走进泸沽湖,大家在欣赏泸沽湖美丽风景的同时,也把现代化的生活习俗一步步带入泸沽湖。同样,泸沽湖周边的摩梭人,也逐步了解外面的世界,慢慢地接触到很多外面的东西,潜移默化,现在他们的一些传统习俗已经开始改变了,所以不要奢望去那里看他们的“走婚”。一切所谓的“走婚”表演,都是商业式的演出,添加了人为的色彩和艺术加工、如果你真的想了解母系社会的特点,只有真正深入其家中才行,至少在摩梭人家中吃顿饭,跟着他们住一段时间,才能感受到一点。


踽行天下


进入21世纪之后,泸沽湖的摩梭人成了唯一一个拥有走婚习俗的族群(另一个地方因为修剪水电站,村子被淹没而不复存在)。

所谓“走婚”,其实是原始形态下“不婚主义”的存在。男子半夜爬到心仪女子的家中,然后在天亮前离开,据说是一种更加稳定的维持情感的方式(这一点接受反驳)。

到了今天,泸沽湖的旅游业日渐发达,以往封闭的高山湖泊也因为公路修通而曝光量暴增,传统的习俗也在渐渐消失——除此之外,一夫一妻制的民政政策也加剧了传统的消逝(结婚证的存在规则与走婚习俗是互相矛盾的),所以泸沽湖摩梭人的走婚习俗也快要不复存在了。

另外要说的就是,泸沽湖景区的“走婚桥”,竟然被某红书介绍为“在上面走一趟就能与心上人结婚”……真的是为了炒作无所不用其极!

如果题主对此感兴趣,可以深入泸沽湖周边一些还未被旅游开发的村子探访。我曾自驾环湖,这种村子还仍然存在。

我对走婚的大部分了解,来源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04年的一期《大香格里拉》专题,里面有对整个走婚文化的介绍,建议题主找来看一看。

图为泸沽湖上的摩梭渔民。



二手游年


我是LLQ走四方,很高兴为你解答。

泸沽湖的摩梭族现在还持续着走婚的风俗,现在还一直在走婚。摩梭族是母系社会走婚是摩梭人的一种婚姻制度。

走婚第一步:

在篝火晚会上选择心上人

摩梭孩子13岁举行成丁礼后就算成人,但一般也到20岁左右才开始走婚。摩梭青年男女的求爱方式,和汉族等民族基本相同——在劳动、生活、走亲访友中认识,双方有了好感后会在篝火晚会上进一步增进感情,然后开始走婚。

走婚第二步:

确定关系举行仪式“满月酒”

刚开始走婚是偷偷摸摸的,有了一定感情基础后,摩梭男女会相互交换一些礼物作为定情信物。随着感情加深,幽会次数增多,直到有了爱情的结晶。

夫妻两人的小孩出生在女子家里,等到了小孩满月的日子,男方的家里人就到女方家办满月酒。带上礼物送给村里的每家每户,以确认父亲的身份。

走婚第三步:

感情破裂双方也会选择分手

摩梭人走婚,夫妻双方没有很强的经济联系,解除也相对自由,没有分割财产的问题,没有子女归属的问题。双方分开后,依然可以各自寻找新的爱人。

母系家庭是一个祖母的孩子以及女儿的孩子三代人生活在一起的家庭。如果一个女孩生在母系家庭,那么她出生的时候,身边除了妈妈,还有外祖母以及妈妈的兄弟姐妹;成长的过程中能得到妈妈、外祖母和姨妈舅舅的照顾,而家族中男性的小孩,就由妻子的家庭来抚养长大。对男性来说,对自己姐妹的小孩有着照顾的责任。

为什么摩梭人会愿意这样生活,并照顾亲属的孩子而不仅仅是自己的孩子呢?1964年,英国生物学家汉密尔顿提出了亲缘选择理论,指延续香火的不仅只是自己的小孩,亲属的小孩也算数。虽然不是亲生的,但血浓于水,养大亲属的小孩对传递相同的基因有好处。因此,对女性来说,与母系亲属生活在一块是有相当的好处,不仅有亲属帮忙照顾自己的孩子,还有额外的亲属的孩子可以增加自己传递基因的可能性。

很多人会好奇:“摩梭族人走婚是否会生很多小孩增加抚养后代的负担?”其实,摩梭人有自己的“计划生育政策”,姐妹的孩子也视为己出,姐姐生多了,妹妹自然就会少生。因此,摩梭人虽然是大家庭生活,可生育率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控制人口的问题自然地得到了解决。

“走婚”即走访婚,摩梭语“色色”,是摩梭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走婚的形式“男不娶女不嫁”,男女终身都住在自己的母系家庭里,是由男子走婚来维持男女双方性关系而实现种族延续的一种特殊形式。男方晚上到女方家,早晨回自己家中,双方都不是对方家庭的成员,有走婚关系的男女被俗称为“阿夏”或称“肖波”。“阿夏”就是有性关系的亲密情侣。走婚并非杂乱无章,更不是乱婚,群婚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有亲戚血缘关系的严禁走婚;不能同时结交多个阿夏;男女双方有好感就可走婚;感情破裂标志走婚关系的结束;若女方有小孩走婚关系就稳定下来。无论哪一种婚姻,它们的核心一样:基于男女自愿,感情为基础,是一种男女在性选择上平等的反映。传统摩梭在长辈姐妹兄弟前,火塘边有关性的一切话题都是害羞的;走婚纯属个人私事,有走婚关系的男女只在夜间相聚,白天装作不知此事。

说到走婚就不得不说走婚桥,走婚桥就在草海上,在长约300多米的木桥上,哥哥在这头,妹妹在那头,两边先唱山歌,遇到心仪的再相互试探,要觉得可以那晚上花楼自然少不得一番缠绵。不过,现在的这座走婚桥是新修的,在之前还有个老的走婚桥,遗址就在新桥旁边。以前的老桥已经旧得不行了,中间那部分的木板已经破破烂烂的很短很细了。之前很多人从桥上过,大家追着赶着来到海边,都要过桥。于是乎,前面的十几个人走到中间,桥就塌了,一群人全掉进了草海里,所以才新修了现在这座走婚桥。

泸沽湖畔的摩梭人盛行走婚,至今,百分之几十以上的摩梭男女仍然实行走婚。仅有不到百分之十的男女或因走婚情侣双方需要同居,或因家中有男无女,视女为“根”,以女为重的摩梭人,只好娶一个媳妇,以续香火,其他男子仍然走婚。

走婚男女有了小孩,在孩子出世的第二天,女方家中要为孩子举行取名仪式。并带上“巴舍巴哈”(即为小孩取名举行取名仪式时向神灵和祖先供奉的食物)以及甜酒等到男阿夏家道喜,男方家中则派一女子带上丰盛的食物去看望女阿夏。第一胎孩子满月前夕,男方家中要杀猪宰羊,备酒办席,到女方家中举行隆重的“若哈舍”仪式(即满月酒),招待女方村内和邻村的男女老少,表示庆贺。孩子到了13岁举行“成丁礼”时,也要到生父家中拜节,生父则给予具有纪念意义的礼物,表示祝贺。阿夏走婚所生的孩子一律随母而居,跟随母姓,由家庭中的母亲,舅舅和姨母等共同抚养。而子女成年后,对这些老人承担主要的赡养义务。

“走婚”是摩梭人传宗接代繁衍后代的途径,与主流的夫妻组成小家庭的婚姻不同,走婚的摩梭夫妻不会长年生活在一起,他们即便确定了“夫妻”关系,也是日暮而聚、晨晓而归。但摩梭族的走婚并非如外界的传闻般杂乱无章,甚至群婚,而也是有文化禁忌,也看对方的人品,家庭,仅仅因为双方经济联系较少,解除婚姻较为自由。

“走婚”禁忌:近亲禁止结交阿肖;男女不能同时结交阿肖

姨表、叔伯、弟兄、姊妹间严禁结交阿肖。一个女子不能同时结交多个正式阿肖。一个男子也不能同时与多个女子结交正式阿肖。虽然在摩梭男女走婚群当中。有个别男女或因彼此相距遥远,或因情感因素等原因,私下结交非正式的秘密的阿肖,即所谓“临时阿肖”,但这种现象不是主流。


LLQ走四方


大家好,我是海海文化闲谈,很高兴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走婚"是泸沽湖畔摩梭族人采取的一种婚姻制度。这种婚姻制度并不受法律的约束,也叫做阿夏情人制

男方和女方不会举行结婚仪式,也不会在结婚之后住在一起。一对男女互相看对眼之后,男方会在夜晚降临时偷偷爬上女方的阁楼,天亮之后离开。

他们的孩子会跟自己的母亲住在女方家,家里只有妈妈、舅舅、姥姥、姥爷,并没有爸爸这个角色。

但是走婚也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理解的乱性,或者是耍流氓。男女双方走婚的对象一般都是固定的。尽管并没有举行什么仪式,但是每个人的阿夏情人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所以他们的日常行为也会受到别人的约束。

现着现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泸沽湖已经成为了我国著名的旅游景区,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这里。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们逐渐也开始接受外界的婚姻方式。

越来越多的泸沽湖畔的年轻人开始像我们现在别的地方的年轻人一样,采取登记结婚、举行结婚仪式的方式。结婚之后也会住在一起。

在泸沽湖摩梭族中走婚,似乎已经成为了过去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