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为什么董卓、李傕、吕布等三国开始之前就死掉的人会记载在《三国志》里?

Right^岸


这个问题问的极有意思,切中了史学史的某些命脉。

其他问友从史书编纂的角度回答了这一问题,颇有借鉴意义。

然而,它也不单纯是一个史书编纂的问题,更是一个史学源流的问题。要对这个问题作出解答,我们要先提问,陈寿《三国志》究竟意在记载哪一段时期的历史?是不是记载我们现在所谓三国时期的这段历史?

《三国志》写的是哪段历史?

顾颉刚说:“中国古史是一个层累的造成的。”事实上,不只是中国古代史,只要是历史,无论历史事实还是历史观念,总是处在一个不断叠加的状态下。在叠加中,历史发生了扭曲。而去伪存真,层层剥解,也就是历史研究者的主要责任。

《三国志》在流传之中,逐渐使我们形成了这么一个观念:《三国志》是在记载三国时期的历史。但事实上,我们所认为的三国时期和《三国志》并不是一回事。

先来看看记载这一时期的其他史书:《魏书》、《魏氏春秋》、《魏纪》、《魏尚书》、《魏略》、《魏国统》、《汉魏春秋》、《吴书》、《吴志》。

无一例外,以上书目都只是单指三国中一国而论,而不是意在记载三国时期的整个中国历史。就是《三国志》,一开始也是以《魏志》、《吴志》、《蜀志》三部单独流行。

这其中大有讲究,可以推出一个结论:《三国志》本就是为了记载魏蜀吴三国的单独的历史,而非记载三国时期的中国历史。这个结论意味着,《三国志》只是在记载三国,而非三国时期。

请看:

唯陈寿《三志》,文质辨洽,荀张比之于迁固,非妄誉也。——《文心雕龙·史传》

再如:

次有陈寿《国志》,亦曰名家。——《北史》

《三国志》写成初期,史学家一直是将其作为魏蜀吴的国别史来看待,在各种史学评论中,只说《志》,而不说《三国志》。刘知几在《史通》中对此讲的很清楚:

至晋受命,海内大同,著作陈寿,乃集三国史,前但述二国,此云三国者,据陈所撰书为言也。撰为《国志》,凡六十五篇。

在陈寿之前,有魏国与吴国之国史。蜀国不设史官,陈寿凭借自己能力,作成《蜀志》,又对其他两种国史删繁去简、去芜存菁,从而合成三国之国史。正如《陈书·文学》中讲的:

及陈寿所撰,名之曰志,总其三国,分路扬镳。

所以,陈寿不是在记载三国时期,而更多是在记载三国之国。在唐宋之后,三种国志合成一本,又因其在同领域史书中最为优秀,其他文本逐渐失传,只流传下这一种,我们这才慢慢将三国时期与《三国志》相等同。

陈寿应该怎么编写这段历史?

既然陈寿之《三国志》重点不在给三国时期一个记载,而是给三国一个记载。那么,如果你是陈寿,应该怎么去写?

陈寿在编《三国志》的时候,遇到的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一方面,通过前面的司马迁和班固,正史史书的体裁已经确立下来。另一方面,曹魏代汉是一个破天荒的事情,此前从未有过成功的禅让。恰恰凑巧的是,这两方面又相互作用,即,两汉正史的编纂中,没有提供对“禅让”一事做记载的经验。

因此,如何处理曹魏代汉,需要陈寿自己解决。

陈寿是晋臣,必须考虑西晋的政权合法性。西晋代魏与曹魏代汉如出一辙,这就决定了西晋的合法性来源于曹魏的合法性。于是,陈寿必须将曹魏作为三国正统,并给其一个合理的解释。事实上,对于这个问题,也是后世史家一直对陈寿诟病的一点。大家说他立场不对,进而说他不够客观,昭烈皇帝谥号加蜀不加汉也就算了,因为讨个米,瞎写诸葛亮。但这是他的问题吗?他也没有经验嘛。

这样,在以曹魏为正统的原则下,陈寿开始编写三国国史。这个时候,就遇到了题主的这个问题。为什么在三国时期开始之前就死了的人,会出现在《三国志》里。这个问题我们现在可以换一下:为什么在魏国建立之前就死了的人物,会出现在《魏志》里。

其实,在史书的编纂中,本朝史里面出现前朝人物,一直是个普遍现象。历史是不可切割的,在改朝换代之中,必然要包含前朝的人物与事迹。但陈寿在这方面,确实有点过火,他居然给东汉人物列了传!

我们说上一点,将曹魏作为正统,是《三国志》最受诟病的一点。而把东汉人物给列了传,是《三国志》第二受诟病的一点。

同样的,对于题主这个问题,其实有很多人关注过,比如清代赵翼:

然断代为书,列传当有限制。尝怪汉之臧洪、陶谦、荀彧、公孙瓒、董卓、二袁诸人,皆未臣魏,陈寿载之魏志,殊失史裁。范蔚宗收入《后汉书》,是也。

陈寿给汉末一些不是魏臣的人,在《魏志》中列传,不太符合史书编纂规律。因此后来的范晔作《后汉书》,来纠正这一点,把相关人物统统列入《后汉书》。

那么,陈寿为何会作出这种举动呢?

赵翼对此也说过了:

如后汉之董卓、公孙瓒、陶谦、袁绍、刘表、袁术、吕布等。当陈寿撰三国志时,以诸人皆与曹操并立,且事多与操相涉,故必立传于魏志,而叙事始明。刘焉乃刘璋之父,其地则昭烈所因也,欲纪昭烈,必先传璋,欲传璋,必先传焉,故亦立其传于蜀志之首。

为了连贯。

我们既然说陈寿是在记载国别史,那么,就要原原本本的把各国从建立到发展再到灭亡的总过程,给统统记述一遍。曹魏的建国,是继承曹操立下的规模,记曹魏不得不记曹操。曹操的起家,是汉末浪潮之中的鼓舞,记曹操又不得不记汉末诸臣。再说《蜀志》列刘璋。刘备的蜀汉基业,直接承接刘璋的蜀地建设,这又不得不把刘璋写进去。

那么,不写会如何?不写我们就不知道三国的完整演变过程。就只知道它的尾,而不知道它的头。知道曹丕立了魏,不知道如何立魏。知道刘备立了蜀,不知道如何立蜀。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时候没有出现一本《后汉书》呀,汉末的重要人物没人记。我讲三国,你知道三国怎么来的?你知道建立三国基业的那些人都是谁?我不写详细一点,谁知道?至于他们是不是汉朝的,是不是三国的,关我陈寿什么事。我只是来写个三国史,又不是三国时期史。

所以,总的来说,陈寿记载东汉末年的相关人物,是在没有东汉正史的情况下,为了更加通贯的讲述三国国史,而做出的一种理所当然的选择。

这是我的答案,时间紧促,错漏不差,还请各位问友斧正。


南湖哲思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且不说李傕、郭汜这些在三国历史里相对无足轻重的人,就连家喻户晓的曹操、关羽,也都是在三国鼎立前就已经辞世的。如果按照严格的断代史来说的话,好像连曹孟德和关圣帝君也不应该被写入《三国志》呢。


实际上呢?曹操不仅被写进了《三国志》,还名列《三国志》本纪第一,尽管他没有做过皇帝。相反,一直在魏国担任要职的司马懿,《三国志》却并没有为其立传,反而和曹操一样,出现在了三百年后才编订的《晋书》之中。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可以分两种情况来讨论:

一种是像曹操、司马懿以及孙坚孙策父子,还有日后的高欢、宇文泰那样,虽然终身未尝称帝,但却是实际上的掌权者,并且在最终被追封为开国之君的人,那么他们的本纪就只会出现在其开创王朝的史书。否则,在前朝的史书里就很难给予他们明确的定位——到底是按帝王的本纪呢?还是按臣子的列传呢?这是史官没法解决的问题。


另一种更为普遍,比如董卓、李傕、吕布这种的,名为“三国”人物,实际上却是彻头彻尾的东汉人物。对于他们,《后汉书》是列了传的;但是早于范晔一个半世纪写就《三国志》,并且将其列传放在《魏书》里面,就只能这么解释——因为他们是前朝的大臣,但又确实推动了这段历史进程,出于体现魏国正统性的考虑,就只能把他们放在《魏书》之中了。

此外,关羽也是个有趣的例子——死于219年的他也没有经历过真正的三国时期,但是他毕竟是蜀汉的第一武将,如果在记叙蜀汉历史时略过关羽的话,这段历史就没法完整地解释了。



说到底,其实就是一个问题——历史是连续发展而非割裂开的,如果狭隘地根据每个王朝的始末来为人物立传,那是要出问题的。

您对《三国志》还有哪些独到的见解呢?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互动。



青言论史


《三国志》、《三国演义》都存在这个问题,历史发展是有连续性的。可能是这样的原因:

1、董卓、李傕、吕布等是导致魏、蜀、吴三国产生的重要人物。汉灵帝时期黄巾大起义,董卓进京,李傕攻陷长安,杀王允,劫持汉献帝等一系列事件,导致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军阀混战,最后进而产生了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国家。因此,写三囯历史离不开这些人物。

2、魏、蜀、吴三个国家重要人物曹操、曹丕、贾诩、夏侯惇、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孙权、张昭、甘宁等等都参加东汉末年许多事件,写三国里的人物越过不了东汉末年一些事情,也会牵涉到董卓、李傕、吕布等许多东汉末年历史人物。

3、陈寿写的《三国志》是纪传体国别史书籍。当时魏、吴两国已有史书,如官修的王沈《魏书》、私撰的鱼豢《魏略》、官修的韦昭《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 蜀汉无史官一职,故自行采集,仅得十五卷。陈寿写《三国志》参考的史料也有东汉末年的历史人物。

4、历史发展是有连贯、传承性的。陈寿写史书也是这样,从东汉末年写起到三国结束,西晋统一为止。这样有完整性。


大白白野


您这个问题其实对于理解中国史家脉络很有价值,前面的回答都没在点上,殊为可惜,故而某虽不才,谨补上我的理解。


确实,一般史学观点而言,严格的三国时间,应该是从曹丕代汉开始的,那么董卓、袁绍、吕布、刘表甚至曹操都不能算三国时期的人,那么为什么他们出现在《三国志》上面呢?其实渊源很简单,因为曹操在曹丕称帝后,是被追认为是魏国的开国皇帝也就是太祖武皇帝的,于是《三国志》的《魏志》第一个本纪不是曹丕,而是曹操。

“本纪”一词,在史书中并不仅仅是帝王传记,它还是史书的纪年依据和所谓历史正统的根据,而《三国志》以魏志为首,魏志又以曹操为首,显然是承认曹操不仅是魏王朝的实际开创者,还认为其征战生涯也是魏国作为历史正统的一部分。于是,就把和曹操这段生涯有关的历史人物也包纳进来,作为这段历史记载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这些的背后有一个重要观念,那就是对曹操是帝王的承认。


实际上,陈寿作为西晋时期的史学家,承认曹操是帝王应为三国志本纪之首,一方面是源于一种历史认识和理解,但另一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政治正确。因为,和曹魏通过禅让取代汉朝而获得正统合法性一样,晋朝也是通过禅让取代曹魏的。

而且晋朝的开国皇帝严格的历史时间意义上是应该是晋武帝司马炎,但是司马炎称帝后也追尊了其祖父司马懿、其伯父司马师以及其父司马昭为皇帝,并将发动高平陵政变的司马懿视为晋朝的实际开创者。因此,和《三国志》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晋书》上,《晋书》的第一个本纪是宣帝司马懿,第二个本纪是景帝司马师和文帝司马昭。而《晋书》的列传中同样记载了很多在司马炎称帝前就已去世的历史人物,比如有名的嵇康就是死于司马昭时期。


这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自信应该是切合陈寿《三国志》的史家思路的。


曲江家学


中国人讲故事讲究有始有终,董卓、李傕、吕布等虽在三国开始之前就死掉的,但这三人跟三国的乱世脱不了直接关系。东汉末年自从何进被杀之后,中央朝廷名存实亡,天下乱局已经开启。无论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中都有很多这样的人物,这些人物名义上还在汉王朝的名义下东征西讨,实际上都是在为三国势力拼杀。就如同东周乱世一样,虽然都是在周天子名下发展,但后世还是起了个春秋战国时代,因为当时的时局根本不是周天子所能左右的,若不是时间跨度太长,估计都会并到秦朝的历史中了。

相比较三国建国后的历史,三国建国前期各路诸侯的相互攻伐更加波澜壮阔,而且人才辈出,《三国志》是一部断代史,而且作者陈寿文笔又相当好,当然不会放过这一精彩史实。而且如果《三国志》如果直接以三国立国的时间开始写。恐怕都不会流传下来,至少不会这么有名,因为读者要把别的史书翻出来才能弄明白各国的由来以及恩怨情仇。


足下三尺


古人对于朝代的划分是很敏感的。

例如司马光作《资治通鉴》,其中《汉纪》共60篇,最后10篇内容,从何进谋诛宦官到孙权上表请曹操称帝,都是我们熟悉的三国内容,但依然算成《汉纪》。

那么《魏纪》(司马光以魏为正统)什么时候开始呢?要从汉献帝禅位给曹丕开始。

《资治通鉴》是编年史,直接按照正统王朝建元称帝开始算作一个朝代的开始。那么《三国志》这类纪传体,又怎么把人物归类到各个朝代呢?当然也有讲究。

我们可以把所有改朝换代时期的人物分成五类。

第一类:新朝的第一位皇帝,理所应当归入新朝的传记。《三国志》里,那就是曹丕、刘备、孙权。(PS:三国志以魏为正统,所以只有曹丕是本纪。不过三国是基本放在相同地位写的,刘备、孙权也是实际意义上的开国帝王。)

第二类:被新朝皇帝追谥为皇帝的人,尽管在旧朝代也有巨大影响力,但只能进入新朝本纪或列传。比如曹操,在《后汉书》里露脸不少,但《后汉书》是不能给他列传的。同理,司马懿三父子只能入《晋书》本纪,在《三国志》里没有传记。而司马懿的哥哥司马朗一生为魏臣,死后也没有被追谥为帝,传记就在《三国志》中。

第三类:为新朝建功立业的人,也会进入新朝的传记,即便有的人死在新朝建立之前。例如关羽死在刘备称帝前,典韦、郭嘉死得更早,都在《三国志》有传。

第四类:一生功业都在旧朝,且和新朝势力没有明显的竞争或者传承关系的人,进入旧朝传记。如汉末名将皇甫嵩、大儒卢植,皆传在《后汉书》。

第五类:一生功业虽在旧朝时,但和新朝势力有明显的竞争或者传承关系的人,新旧两朝的传记都可以录入。例如董卓、袁绍、刘表等人,作为汉末群雄之一,入《后汉书》,作为曹操创业期间经历的主要对手,也入《三国志》。刘焉同理,既是汉末群雄之一,又是最早的蜀地割据者,刘备夺的就是他创下的基业,所以他也是两书俱有传。


庄苏谷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一步一步来看。

第一步,我们要知道,陈寿生于公元233年,因此当陈寿长大成人开始著作三国志之前,他的成长历程之中主要经历的便是蜀魏吴的三国时代。

第二步,晋朝承接的是魏国的大统。司马氏篡夺的也是曹氏的天下因此陈寿著三国志必然绕不开曹氏,而曹氏之中最重要的自然是曹操。

第三步,曹操一生南征北战,以曹操为核心铺开整个东汉末年的历史,一方面可以一次性串联大部分历史脉络,便于记载和梳理。另一方面则有助于通过确定曹操的地位,进而肯定曹氏在历史进程中所起到的正面意义,最终也利于对晋朝历史意义的肯定。

第四步,既然三国志是以曹操所代表的魏书为核心进行记录的,那么围绕曹操关联起来的人物和事件,直接或间接对于曹操的记录便都是有价值的。

故而,三国志虽然以三国为名,却记录了大量非三国时代人物的真正原因便是三国这两个字是唯一可以完美涵盖自汉末起到晋朝这段历史的字眼。


杂学家大文豪


这个是文学作品的铺垫,为了让人更好的看明白来龙去脉。

我看电视剧雍正王朝一半都过去了,雍正都还没有当皇帝。

我还以为是康熙晚年的幸福生活呢。

小说和正史不是一回事。小说的模式和正史的模式完全不同


孔孟之乡礼仪之邦


董卓、袁绍、吕布等人在《三国志》和《后汉书》里都有传记,因为“后汉”和广义的“三国”本来就有交叉。

后汉指东汉,东汉应当从开国皇帝刘秀算起,到末代皇帝汉献帝退位为止,也就是截止到220年年末。

按着题主的思路,狭义的三国应该是从220年年末曹丕篡汉开始,到263年蜀汉灭亡为止。这段时间是真正的“三国鼎立”,蜀国灭亡了就剩两国了,当然不能叫“三国”了。当然,也可以算到三国全灭,西晋统一为止,那是220~280年,大概是60年时间。最广义的三国可以从黄巾之乱算起,到三分归晋,184~280,大约是96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三分归晋是有一个过程。所以对应的,汉室倾颓及三国的形成当然也是有过程的。

《三国志》的人物传记中就多次提到桓、灵二帝、黄巾之乱等等。其实就是是揭示汉室倾颓及三国形成的过程、原因,自然这里面就会有很多三国鼎立前就去世的人物以及他们的事迹。

写三国史不可能只写形成,不讲过程,这样不完整。汉室衰落,天下大乱,官宦外戚争权,军阀捡漏,群雄并起,诸侯争霸,三国鼎立,三分归晋,这整一套才是完整的三国。

所以从历史脉络来看,其实小说《三国演义》是比较清晰的,继承了《三国志》的一些精神。当然在学术界基本不存在!“三国史”专家,人家都是把广义的三国同之后的两晋南北朝合在一起,称为魏晋南北朝。这是一个大的历史时期,西晋只有短暂的统一,基本是400年的乱世,天下分裂,直到隋才又重新统一。


肥嘟嘟的小鱼


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是中国封建王朝2000多年历史更替的规律。

每个王朝的结尾,必然伴随着帝王的昏庸、国力的衰微,同时也伴随着新势力的崛起。正可谓时势造英雄,在每个动荡的时期,都会有群英雄起,最后通过各势力之间的斗争、降伏、兼并,最后重新建立一个大一统的王朝。

一、三国政权建立时间

三国,具体指公元220年-280年之间,东汉灭亡到西晋建立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期间主要有魏(曹丕篡汉自立)、汉(刘备于蜀地建立,故名“蜀汉”)、吴(孙权于建业建立)三个政权。具体如下:

魏:公元220年,曹操次子曹丕袭“魏王”位,随即逼迫汉献帝禅位,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曹魏坐拥天下九州:冀州、幽州、青州、并州、兖州、豫州、司州、徐州、凉州,是三国中实力最强的一方。

汉(蜀汉):公元221年,大汉皇叔刘备在汉献帝禅位后,于成都称帝,为表示自己政权合法性,国号仍沿用“汉”(为区别于高祖刘邦建立之西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之东汉,史书以其地处属地而称为“蜀汉”;电视剧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出祁山北伐时,大旗上居然写着“蜀”,实乃导演之错)。蜀汉拥有天下十三州中的益州和荆州大部,但公元222年,刘备夷陵之战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蜀汉乃三国中实力最弱一方。

公元229年,吴王(曹魏所封)孙权称帝,定都建邺今(今杭州),国号“吴”,史称东吴,坐拥扬州、交州和荆州大部。三国鼎立之势正式形成。

二、三国灭亡的时间

蜀汉灭亡时间:263年

公元263年,魏大将军司马昭分兵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大军攻伐蜀汉。后主刘禅举国降,蜀汉灭亡。

曹魏灭亡时间:265年

公元265年,晋王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继位,并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中国历史进入晋朝时期。至此,曹魏灭亡。

东吴灭亡时间:280年

公元279-280年,晋武帝司马炎发大兵六路攻伐东吴,吴主孙皓降。西晋统一中国,三国时期彻底结束。

三、三国纷争的历史原因

东汉末年,桓帝灵帝昏晕,宦官擅权。自灵帝驾崩,董卓进京勤王之后,大汉朝廷已有名无实。天下大乱,群众并立。而在此期间涌现出的众多诸侯虽然托名汉臣,但有天子不拜,拥兵自立,早已将大汉的天下扯的七零八碎。

这些人的名字:何进、董卓、王允、袁绍、曹操、吕布、李傕、郭汜……哪一个不是造成三国鼎立的一份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