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专家提示:疫情期间,这几个小习惯可能会损伤耳朵

“前一段时间,通过网上义诊,我们发现大量有关耳鸣、耳痛、眩晕等问题。”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主任医师龚树生4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疫情期间大家开启了新的生活模式,在家里学习,在家里办公,时间久了,有几个小习惯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损伤耳朵。

专家提示:疫情期间,这几个小习惯可能会损伤耳朵

别熬夜,或致耳鸣

居家办公很多人都会熬夜,熬夜后会产生耳鸣,到目前为止耳鸣原因或者发病机制还不是特别清楚,但比较明确的一点是,缺少睡眠或者情绪紧张都可以导致耳鸣。一旦耳鸣出现,应尽快调整作息时间,尽量避免过度熬夜,因为睡眠被剥夺后,就会影响内耳微循环,出现耳鸣,甚至导致听力下降等。

用电器,当心噪音

现在家里家用电器越来越多,给我们带来便利生活的同时,其产生的噪声也可能危害健康。使用家用电器,尽量把噪声降到最低,用过之后应该关掉开关。平时接打电话、看电视、听音响等,都要把音量调到适中,避免影响家人或邻居。

戴耳机,注意时长

专家提示:疫情期间,这几个小习惯可能会损伤耳朵

不恰当使用耳机也会导致耳朵受损伤。在居家隔离状态下,有人听音乐、上网课、看电视、打游戏甚至做运动时都会佩戴耳机,这样长时间佩戴耳机,有些人就出现了耳鸣、耳痛、耳朵发闷堵,甚至听力下降的问题。建议每一次佩戴时间要控制在三四十分钟左右,每天戴耳机时间不超过三个小时,未成年人建议不超过两个小时。另外,安静环境里戴耳机相对来说对耳朵损伤较小,在嘈杂环境里不建议戴耳机。

掏耳朵,当心耳炎

此外,掏耳朵话可能损伤外耳道皮肤,导致外耳道炎症。龚树生介绍,正常人都会有耵聍,也就是耳屎,耳屎对于正常人来说是非常有益的,因为它有杀菌的作用,可以保护好外耳道的皮肤。建议大家尽量不要去掏耳朵,尤其是用不干净的器具或者是用力不当,这样更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

专家提示:疫情期间,这几个小习惯可能会损伤耳朵

龚树生表示,如果原来已经有外耳道炎、外耳道湿疹或慢性中耳炎病史,在居家期间出现的耳朵痒或耳朵痛症状跟平时没有太大区别,可以在家用药物控制。但如果症状加重,甚至耳流脓的性状发生了变化,如一般是稀薄的脓液或粘稠的脓液,变成了血性的或像豆腐渣一样的脓液,并且疼痛加重,就应该立即到医院就诊。此外,如出现突发性耳聋、眩晕,尤其是伴有头痛等,应及时就医,避免错过最佳诊疗时间。

END

经济日报经点科学工作室

记者:吴佳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