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何面对偏心的父母?

清和155437537


我朋友的母亲就是一个特别偏心的老太太,我朋友经常跟我学,就因为他家生了一个女儿,所以说自己的父亲都没有抱过孙女一下。自己的母亲到口口声声说喜欢自己的孙女,但是如果跟哥哥家的孩子在一块儿的时候,母亲总是把自己的孙女哄出去,然后这个妈妈就会把自己留下来的一些好吃的都给自己的大孙子吃。就是有时候炖排骨的时候都会把排骨挑出来,把一些不好啃的骨头和土豆都留给自己的孙女。所以说几次三番的我这哥们儿跟自己的父亲母亲争吵,总说自己这孙女你们要不喜欢我们以后就不来了,可我们一回到家里你们总打电话让我们来来了,就是这种态度,我这个做儿子的不会挑父母的,但是孩子一看爷爷奶奶这样人家会怎么想呢?

我这哥们儿不管怎么跟父母讲,但是都不起作用,去年的时候自己的侄子和女儿都考大学,本以为父母会给一样的钱,但是父母在给孩子们红包的时候,自己的侄子是5000块钱,自己的女儿却是2000块钱,弄得女儿委屈的都要掉下了眼泪,自己的大孙女,却没有得到和哥哥一样的红包,怎么能不委屈呢?其实作为爷爷奶奶的偏心真的不能太过分,太明显了呀!

我记得卢琴曾经说过:父母的偏心最可怕的是对孩子一生都难以抹去的阴影。

父母们在家庭里就不公平,如果说孩子们在社会上在遇到不公平偏心的事情,那么让这个孩子或者是让这个大人该怎样去面对这个社会呢?所以我说作为父母的要懂得平衡,要懂得一碗水端平。亲情是无法选择,别让跟你一生一世的儿女们为父母的偏心感觉到伤心,所以我说面对偏心的父母,感怀是有的,伤心是难免的,但是想一想毕竟是父母算了吧,人家也养育咱一场,毕竟没有把咱扔掉吗?所以感恩常伴!


伊春美食美客


昨天以前,一直纠结父母偏心问题。生于农村,有一弟弟,我跟爷爷奶奶长大,直到爷爷奶奶过世,弟弟跟父母。种种原因,我上了学,但是有贷款,弟弟中学就辍学了。大学期间,他骗过我至少五次生活费,甚至和别人一起演戏,说自己被控制了,其实就是要钱。毕业后,我开始还贷款,负责家里的部分支出,家里盖房我大概出了五万,我妈陆续住院,我出了十来万,每年端午中秋元旦春节父亲节母亲节父母生日我除了买东西再给两千到五千不等。结婚前我弟时不时打电话借几千,最多一次借三万五创业,结婚的时候父母做主,一笔勾销。结婚的时候,父母连我老公的改口费和买喜糖的钱都是让我们出的。我弟结婚,我给弟媳妇买衣服的钱,见面礼,礼钱,我结婚,我弟一分不出,我妈说他给我多少让我双倍给回去,我弟在我回门的时候给了一千,不到一分钟,我妈提示我给回去,我回了两千。那一年,他家生孩子,我没生过,不知道生孩子花多少钱,他说准备的钱不够,借一万,春节还,父母说让我转给他,他不还,父母给我,过了两天又说不够,又八千,当天下午又说不够,又五千。到春节谁也不提。我要了,说没有,到清明,清明又说没有,改五一,五一还是没有,当时五一要在家里摆酒,我就不回去,我要这个钱,闹的很厉害,我弟说我不回去就断绝关系,父母不提钱的事,就说我不回去就是我理亏。我真没买票,父母给我老公打电话,我老公劝我,让我回去,说让我别要了,他们不会给,就当我弟家生孩子,我给的,这是安慰我的话,老公把我送到家没去喝酒。我嘴贱,跟他们说了,我本来不会回来的,是我老公说要我别计较,就当给的。从此,这笔钱就是给的了。三年后的现在我也要生了,我就说,你们说那个算我给的,现在我要生了,你是不是该给回来,我弟不干了,说不是他们说是给的,是我老公说的,他没有说不给,是我老公和我当时说给,他们才不给的。我父母现在怪我这些年挑事,说我整天计较这个计较那个,说我老公怎么的。突然就死心了。是啊,我计较。他们忘了,这么多年,他儿子没给过家里一分钱,今年给他们买了个电蚊香说了一夏天。我老公做为女婿,一到节日提醒我给节礼,我妈一住院到了医院先去充费,今年一人给买个新手机,给我爸妈买羽绒服,我婆婆要个绞肉机,我老公也同时给我爸妈买个。是呀,我计较,我弟大度。昨天给我爸打了两千块钱,说买年货,然后说,爸妈,以后我再也不计较你儿子的事了,是我和我老公不对。但是我有一句话没说出口,以后我也不会出钱了,我就当我在这个世界上是个孤儿


quiet1201


尽自己的本分呗!还能咋的?不管他们咋偏心,做儿女的也不可能去打他们一顿噻!我老公就不幸是那个不被喜欢的儿子,因为婆婆嫌他太老实,嘴巴也笨,不讨人喜欢😡所以内心各种嫌弃呀!从小到大只有他干活的份,没有他说话的份。我老公作为老大,处处以身作则,啥都是他吃亏,结果呢?偏心就变本加厉啰!几年前我老公忍无可忍,彻底地寒了心……现在的我老公,依然对婆婆不错,买衣买药、买菜做饭,只是不再付出真心。如今老太婆只要在他面前夸另外的两个儿子,我老公也会出言顶撞了,(不是骂哈,只是质问和反问)这在以前哪敢呀?


凤146983974


理解你的心情!不过你还是需要在他们的角度来思考一下!首先,父母那个年纪受到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所以在你身上花钱觉得是给别人家花的!在他们那个时代,这个思想是主流!再说都是普通人,你不能以新时代的思想来要求父母的!其次,那个年代的人还是有种养儿防老的思想的,所以为了不让你弟弟弟媳妇感觉受委屈,只能委屈你这个出嫁的闺女了,毕竟他们还指望你弟弟养老的!最后我想说的是,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你现在结婚考虑的都是父母不给你什么,你应该考虑你之前二十多年父母给你了什么!先是给你了生命,又含辛茹苦养大成人!这都是他们给予你的,所以我们作为孩子,首先感恩他们!不论他们在金钱上是不是偏心,他们都把你养育大了,这是事实!他们能养我们三年小,我们就该养他们三年老,更何况不止三年!弟子规中说: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如果实在是过不去心里的那道坎,那就回去读读弟子规吧!我动态里面也有一部分!


溺水的凡人


偏心偏护是在所难免的,心里不纠结不难受,不依不靠、独立自主自强!日子会越来越好的!我从婚后开始一直都是对婆家付出最多的,确实生活艰辛不易,婆婆去世后,她偏袒的人过的并不幸福,断了资金链。反而我倒觉得经济上宽裕了不少,加上自己的努力挣钱自己花,现在很幸福,很满足!


红狼021395


首先,应该分清,是自己的心里不平衡造成这样的认知。还是真的就事实如此。比如说,父母其实很公平,自己心里不平衡,父母在公平也是偏心。

其次,不理解式的偏心。父母看到那个子女的经济条件不好,就去补助的多一点。不理解父母的,也会觉得这是偏心的。从客观事实来说,父母是偏心的。但是,家庭生活就是这样,多理解父母,理解生活,理解自己的兄弟姐妹,这也是孝的体现啊。虽然一时不理解,总有一天自己做父母了,也就自然理解了。

最后,父母从心里,情感上公平就是公平,不能从外物判断。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都是相互的。特别是岁数大的老人,那个子女对我好,我就多对他好点。这也是应该的。如果大家都去孝,也就没有这样的现象了。这就不能称为偏心了。

父慈子孝,还是这句话。如果真的是偏心,那么最后受到伤害的还是父母自己。不过做子女的也多去理解,一时的气氛也是正常。九月怀胎之情,养育之恩,大于一切。做好自己该做的。将来自己也是要当父母的。


兰兰情感说


我是当婆婆的,但是如今不要说年轻人不孝,不原意和老人一起过,但是希望老人给看孩子,有心的多少给父母看孩子钱,没心的还不给钱,不看孩子和你儿子闹离婚,其实老年人更不原意和他们一起过。但是为了给他们看孩子,帮他们,小两口能一心干活维持好自己家,这也算不错,尽管看孩子很辛苦,看他们过的好,也认了,可很多年轻人不领情的,这样就不好了,养小的孩子父母辛苦,该知道父母养育之恩,父母老了当子女应尽孝的,可父母老了那个儿女养父母尽孝说容易,其实和父母在一起的儿子加在中间之不必说,儿媳妇也不能过自己一家人的省心,所以我就觉的谁养老,老人的财产应该给谁,不必争论的,就是分给其他人也不应该评分照顾老人很辛苦的,我照顾老老婆婆照顾到80岁去世,其中有多辛苦没有经历过的不会理解的,我现在给儿子看两个孩子但是他们给的钱并不多,可是儿子和媳妇都很孝顺,不在钱多少,不管干什么都替父母想说话和气,父母有点难处多少都伸手帮的,我很感激,特别感激儿媳妇,第一两个人不计较得失一起很努力,对老公,对老公的父母也很好,还很勤劳,又生了姑娘,儿子,两个可爱的孩子,我只有感激的份,对儿媳妇不要挑剔,不是你养的,不是你带大的,我很幸运有这个儿媳妇,过的也很好,媳妇还说他们过的还好,父母也没有多少钱,他们不争,说全部给小叔子。现在不和他们一起过不给他们添麻烦的。等我们老了一定处理好这个关系,不让他们伤心。吵闹。我的意思老大父母给10万也不少,起码当儿子不能因为父母和媳妇闹别扭生气,影响夫妻感情,这就是你偏得的。不是父母偏心,就是老二养老父母该得的,


封心锁爱90005916


不可否认的确有偏心的父母,但作为子女除了委屈与内心的苦别无办法。

有句话叫远的香近的臭,往往身前身后尽职尽责的,不如不在身边偶尔给点钱买点东西的,其实在跟前的也不一定少花钱少买东西,只不过"小恩小惠细水长流",往往被看不上眼或习以为常所忽视。

再,部分父母也存在嫌贫爱富,有能力的怎么都好,没能耐的咋做都看不上。越孝心的越不当回事,孝心的人也会好言不好语,耍嘴的会说会讨老人欢心。

家家有本难念经,凭良心做吧!心安就好!


兵山一角C


拿到10万也挺好的,你不想想你自己单过小日子这10几年多舒服呀,宁愿单过。父母不算偏心。给你带孩子会有婆媳矛盾,这样你多好孩子大了什么不用操心,擎拿10万。知足。



草儿妞


父母偏心让人头痛,对这个问题我深有体会,有些父母无论你对他们多好他们都不会感动的,所以说作为一个经历过的人,就劝那些被父母冷落的子女,不要去和他们计较,做好本能的义务。我们会活得心安理得。往往被父母溺爱的子女都会是狭隘自私的并且他们也教育不出好的后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