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本人今年考上211博士,去读了一段时间,发现读不下去了怎么办?

幻想中


博士不仅是难毕业,关键受外界因素影响太大,比如课题可行性,导师的负责沟通程度,实验顺利与否等等,这些都不是自己能够完全控制的,感不感兴趣其实都是次要了。况且从我身边实际来看,真正在博士阶段还对科研保有兴趣和热情的其实并不多。关键看你自己的情况,如果你跟大多数人一样,是为了取得博士文凭,那在分析可行性之后能坚持则坚持。如若连毕业的希望都看不到的话,放手其实也没什么,很正常。


瞎不掩瑜


『高校生涯』观点:985/211院校是每个学子的向往,题主能够同时考上985和211博士,足以说明题主的学术能力,建议题主继续读下去。原因如下:

一、对科研不敢兴趣也许只是错觉。

题主已经硕士毕业,应该对自己的科研兴趣有清晰的认识,肯定是认为自己适合科研才选择读博这条路,为什么考博的时候没有觉得自己对科研不感兴趣,去211院校课题组呆了一段时间,反倒发现自己对科研不感兴趣呢?个人认为,很可能是因为刚接触,还没有入门儿,因为未知而产生恐惧,进而觉得自己不适合科研,如果继续研究,这种因未知而产生的恐惧就会逐渐消失,据我观察,能同时考上985/211博士的,科研能力都不会太差,否则博导也不会要你。

二、环境工程博士毕业工作会强于硕士

环境工程这个专业我有一点了解,硕士直接就业,无论是工资待遇、工作环境还是职业发展都不是太理想,所以很多同学会选择继续读博,题主也说是随着大流考的博士,要相信群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大家一致的选择肯定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多跟毕业的师兄、师姐交流,看看他们的工作状态,我相信你会选择继续读博,环境工程硕士毕业大多只能去企业,博士毕业可以直接去大中专院校或是科研院所,工作环境和待遇不是硕士毕业能比的。

三、读博半途而废,成本太高

题主同时考了985/211两所院校的博士,肯定是付出了艰苦的努力,考过博的同学都知道,博士毕业主要考英语和专业课,每所院校校的专业课教材、考察内容都不同,需要同时复习,难度可想而知,如果现在放弃,这些都是沉没成本。另一方面,博士毕业蕴含着巨大经济利益,很多地方为引进博士,提供住房、安家费等福利待遇,有的地方甚至可以解决配偶工作,我相信很多硕士毕业三年也拿不到50万收入,但博士毕业可以直接拿到,如果放弃读博,损失巨大。

我是『高校生涯』,与您一起分享大学那些事儿,见证不一样的大学生涯,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您,如果您觉得我的回答有用,欢迎关注、转发、点赞,感谢您的支持!


高校生涯


关于这个问题,我有以下几点思考,仅供参考。

第一,兴趣,很少有人做的事情是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哪里。做的工作也不是自己感兴趣的,但是就慢慢坚持做着,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时间久了,就产生了兴趣,人是因为付出才会有兴趣,兴趣需要培养,任何事情有一个过程。

第二,不管做什么事情,选择了就要担当,这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责任。不要遇到困难就退缩,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攻读博士的机会不是每个人会有的,学会珍惜和把握机会,坚持下来就会成功。

第三,攻读博士确实比较辛苦,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章,找创新点、做实验,发表文章等。可能比较枯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第四,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你说是随大流考博士的,硕士毕业应该对自己的专业和未来有一定的规划,而不是随大流,充分的了解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自己有什么,可以做什么,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应该有一个目标和奋斗的方向。

第五,向自己的博士生导师沟通请教,把自己的困惑向导师提出来,导师的人生阅历比我们丰富,把导师的意见作为一个参考。找到自己坚持不下去的原因,是吃不了读博士的苦,还是真的没有兴趣了,还是找不到自己研究课题的方向。选择认为正确并对未来发展有益的事情,攻读博士是一个自我提升的机会。最终还是要听从你自己内心真实的呼唤,不管做出什么选择,学习再多的知识都不为过。祝你成功,谢谢。


刚刚深圳


读不下去了,申请退学就是了!退了学拿你的硕士学位去就业吗!这不是什么丢人的事!以后这种人会很多!很多人考博士是把考学当职业、当习惯,只要有考试我就报名!你写个申请,应该是先要导师同意签字,就会很快办理了!

不过建议你,在决定申请退学之前,先找导师沟通一下,看看导师的意见!如果导师能很同情你,愿意给你换个简单的课题,或者允许你休学半年,缓冲一下你的压力,或许到时候你又想来读了呢?能凑合毕业,拿到学位,一辈子不会后悔。那是最理想的!如果不行,你就写个申请退学,要他签字,走程序就是了!


京都老客41118


恭喜你“进坑了”,当然这个坑还是比较好的。首先你能考上博士证明你是一个比较聪明的,好学的学生,科研是整个博士学习的重要过程,牵扯你能否发SCI,虽然现在教育部和科技部要求不需要,但是老板还是要的。博一上好基础课,顺便跟着团队,学习怎么做项目,怎么搞现场,去开会,论述答辩。博二就要开始准备所谓的小论文,三篇及以上,最好是能在大论文中能用到的方向,等到毕业的时候可以充当大论文的一部分内容,甚至是核心内容,博三就该准备大论文。说这么多其实就想告诉你,博士吃苦的也就是两年时间,但是博士毕业了就不一样了,就业的面更大了,可以公务员,可以去企业,无论去哪里都会高人一等。


朱振


你当时读博士的时候是为了什么呢?

如果是想去学校教书,那还是建议读下去,因为即使高职院校,有的也需要博士学位。但是你不爱做科研的话,毕业后就不要去有科研考核的高校,去以教学为主的高职院校就行。

如果是想做科研才读的博士,那么就要思考一下是因为课题方向自己不感兴趣才不想读,还是因为科研做不出来,遇到困难和打击丧失信心了才不想读呢?如果是科研方向的问题,那可以和导师沟通换方向。如果是遇到困难了,那就要改变心态,科研遇到困难才是常态,做科研工作就是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多和导师讨论,多阅读文献,多思考,坚持下去,总能有收获的。


Amy的快乐生活


博士属于宽进严出,因为博士这个学位就代表了你在某个领域已经达到很高的成就了,所以你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给予你学位。如果真的读不下去,强行继续读,你的科研路会越来越艰难,尤其是学习的这段时间你身边的好友会有结婚,工作上风生水起,心里的落差会更大。最好多和家人沟通沟通,和自己的导师沟通沟通,或者自己的师兄师姐交流一下,确定好自己要走的路,而我们的建议你不要太放在心上,因为给你回复的人中真正读博的人不多,我们给的是比较简单的建议,合不合理还是需要你自行分辨。


BTxfk


答题/帅小西De--期待为您解惑!


目前,985、211院校均已推迟博士申请考核的复试工作,双非院校直接延迟了统考时间。研三学生无法参加春招,求职将变得困难不少。

2020年硕士生预计将扩招18.9万,如此大背景下博士生极有增加招生规模。也许,不少人就会通过读博来缓解就业,或是先进课题、隔年导师有指标后再入学。

但是,读博不是个简单的决定,一定要慎重!比如说,类似提问遇到的问题身边肯定不少。结合前面部分学生选择读博,来分享下我的看法。

原本看到这个问题,小西是打算直接晃过去的。但是,看到是环境工程专业,比较有缘。熟悉我的朋友都知晓,我就是该专业的。
随大流考研的学生不少,不少是想要个硕士学历,便于找份不错的工作。可是,这个随大流去读博,就真有点坑自己、坑导师、坑想读而被刷的同学。

在读研时,我们自己应该会遇到其他博士同门或学生,日常中会看到她们的读博状态、工作量,并非是硕士那么简单。读博难,毕业更难,不要简单将锅甩给“导师压迫”,自身原因一样非常重要。
毕竟,想要拿下国内目前最高学位-博士,本身就不该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做个简单的假设,要是每个博士生入学后都轻松毕业,试想谁不去读博呢?

在小西看来,学生根据离家远近选择院校肯定是错误的,兴趣、学校、专业、导师与课题等才是关键因素。提问中提到“去那边课题组呆一段时间后发现对科研不感兴趣”,在我看来原因无非是:
一是研究内容并非是感兴趣方向,这个就是择校的问题。二是本身就不合适读博,更不想做课题研究,就又回到上面提到的无读博目标。

此时,发现己在课题组呆不下去,小西建议和导师做个深聊,沟通下你的疑惑和顾虑。不要怕导师给小鞋穿,读博的每个人都会遇到类似坎,有过退学念头的高于80%。
课题还没深入,你这小疑惑距离读博的坎还老远,仅仅就是初期质疑下自己为啥读博。事实上,心态不好就去调整,实验/课题不会就去学,总之不要轻言放弃。
若是与导师沟通后,实在是缺少读博动力,那就及时止损-退学吧。不要鸡汤,也不要代入其他人。退学并不丢人。入学后混着时间,或是迷茫中煎熬,6-7年后被学校清退才难看,损失更是无法弥补。

因此,小西想对研三学生说一句:读博需谨慎,没有必要为了读而读,或者是不知道为什么读而去读。类似心态很难在读博路上坚持下来。选择之前,多问自己一句为什么。
⚪ 若是我的文章对你稍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或转发,让更多人看到,非常感谢!

帅小西De


哎,理解,中国这种教育方式,照本宣科,死搬硬套,从没考虑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就是读死书,死读书,人都憋死了


玉兰hc


年轻人的最重要的学习在社会课堂!向社会实践学习,向身边强者学习……!现在学校的老师和博导滥竽充数者为多,不学无术者为多,讲空话,大话、废话者为多……,跟这类人学习会废掉自已!勇敢走向社会,从做小事开始,从做实事开始,持之以恒,会成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