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天峻神山(智嘎日天木青)

天峻草原有著許多美麗動人的傳說,川流不息的布哈河是野公牛在咆哮,猶如天梯般直插雲霄的天峻山是各路神仙聚會唱歌的地方,還有金字塔一般神奇的扎西郡乃已經刻印在文人墨客的心裡;還有石經牆、巖畫、寺院的傳說依然流淌在永恆的草原。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布哈河晚霞

然而,在布哈河兩岸藏族群眾的記憶中最有分量永遠也抹不去的那就是——天峻縣民族寄宿制完全小學的故事。有一位年過百歲的老人說過:草原最真,學校最親!如今,天峻草原三鎮七鄉的適齡兒童全部送到了民族小學,家長們接送孩子的身影在校門前絡繹不絕,這個情景比起“天峻八景”要壯觀的多耐看的多,這個“傳說”是人民群眾創造的,它的美麗它的感動要超過草原上任何一個傳說。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布哈河景色

機遇不是等待而是創造。天峻煤炭資源的開發和小城鎮建設的不斷髮展和擴大,群眾的文化教育消費方式也在不斷地更新。牧民普遍認為:不送孩子去讀書的做法是一種愚蠢的行為,再窮也不能把孩子學習文化知識的寶貴年華浪費在深山裡,再也不能產生新文盲,讓孩子讀書才是發展的硬道理深入人心。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幸福校園

從1983年建校的那時起,天峻縣民族寄宿制完全小學就已經肩負起義務教育布哈河兩岸牧民適齡兒童的重任。建校初期只有2個教學班37名學生和5名教職工的縣城民族寄宿制完全小學,雖然在辦學規模上很小但是已經向著今天這個規模邁進。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牧民群眾對文化教育的認識還停留在模糊階段,對文化教育和生產、生活水平的辯證關係悟性不高,只知道讓孩子放羊成婚成家,沒有思想覺悟考慮孩子的未來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天峻草原的黨政領導就是針對牧區經濟發展緩慢和群眾思想落後的這個實際問題,更新觀念,立足縣情,積極探索牧區民族教育發展的新路子。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建校初期校園活動老照片(1)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建校初期校園活動老照片(2)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建校初期校園活動老照片(3)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建校初期校園活動老照片(4)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建校初期校園活動老照片(5)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建校初期校園活動老照片(6)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建校初期校園活動老照片(7)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建校初期校園活動老照片(8)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建校初期校園活動老照片(9)


歷任校長、書記

1983年9月至1984年9月,校長阿科,教務主任旦功加 教師 達瑪吉、格桑扎西、才讓卓瑪。

1984年9月至1990年9月,校長謝玉惜,書記旦公加,教務主任才讓;工會主席李成,團支部書記彭措加;

1990年9月至1999年11月,校長桑德海,書記旦公加,教務主任才讓,政教主任旦正太,總務主任索南,工會主席李成,團支部書記彭措加;婦女小組主任萬瑪措;少先隊輔導員彭措加;

1999年11月至2008年6月,校長蘇宗林,書記旦公加,教務主任才讓,政教主任景紅旗,總務主任仁青當知,電教主任才讓旦增,工會主席旦正太,團支部書記才讓拉毛,婦女小組主任索南卓瑪;少先隊輔導員華桑多傑;

2008年6月至2011年11月,校長萬瑪措,書記才讓,教務主任紅勝,政教主任景紅旗,總務主仁青當知,電教主任才讓旦增,工會主席萬瑪加,團支部書記久西才讓;婦女小組春花;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時任校長桑德海夫婦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時任副校長旦公加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時任校長治國(中) 書記李應平(左) 副校長紅勝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時任校長拉毛才吉在六一活動致辭

“集中與分散相結合,以集中為主”的辦學模式就是在當時的社會形勢下決然做出的教育改革。因此,天峻縣民族寄宿制完全小學的進一步發展壯大,凝聚著多少黨政領導、學校教師和有志人士的心血啊!同樣也凝聚著家長和牧民群眾對學校的期盼和關愛之心。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時任校長萬瑪措(右)接受青海藏語電視臺論壇記者採訪

揮灑汗水,信念和收穫一樣美麗

天峻縣民族寄宿制完全小學建校35年以來,一路汗水一路歡笑。1995年6月,天峻縣委縣政府召開的全縣教育工作會議決定,發揮縣城民族寄宿制小學的優勢——集中辦學,把布哈河兩岸8個鄉社的大部分適齡兒童招到縣城民族寄宿制小學讀書,新建一所容納千餘名小學生的教學樓,解決全縣50%的牧民子女的入學問題。這是縣委和縣政府交給縣城民族寄宿制小學領導和教師們的一項艱鉅任務,更是對縣城民族寄宿制小學的一次考驗。學校領導深深意識到,機遇難得不能錯過,必須緊緊抓住它。學校領導在組織教職工認真學習《中國教育發展剛要》、《教育法》和《進一步鞏固和深化中小學內部管理體制改革意見》,提高認識,統一思想的同時,首先從加強制度建設,狠抓管理入手,學校先後建立了《教師崗位責任制》、《教職工獎罰制度》和《教學常規檢查制度》等一系列強化學校管理的有效措施。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畫冊(1)

一個好的學校必須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和措施,行之有效的措施才能促進學校規模的進一步發展和教育質量的進一步提高。學校不是社會大環境,但在這片小天地裡,缺少任何一樣必須的物質基礎,同樣做不好工作而且還會導致不良影響。就在組建首屆鼓號隊的那年,學校最大的困難就是資金問題。因為經費短缺,幾千元的器材購置費都無法解決。在當時的實際情況下,校領導決定依靠社會力量,走集資辦學的路子。在縣工商局、工商銀行、稅務局等單位的慷慨資助下,置辦了5600元的鼓號器材。1995年,38名學生因為家庭困難交不起各種費用而面臨輟學,學校就想法設法讓他們上學,籌措資金1萬餘元,為孩子們解決學費、學習用書等問題,還為38名學生每人添置了一套校服。2010年7月,在共青團天峻縣委的牽線搭橋下,中國“愛與樂”計劃小組到學校調研,是年11月為學校援建“愛與樂”音樂器材5萬元,其中包括電子鋼琴、電子琴和手風琴等;2011年2月,海西州教育局局長卡木特從北京為學校爭取3萬元價值的藏文書籍。這些是社會對學校的支持和關愛,是真情實意的幫助。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畫冊(2)

建校初期學校領導班子始終堅持“兩條腿走路”的辦學思想,組織學生撿牛糞、平整校園、開飯館辦小賣部,組織教師為住校生縫補被褥、理髮,廣泛開展勤工儉學,創收資金完善辦學條件。這些事例生動地說明了當時牧區民族教育舉步維艱,從而謳歌了老一輩教育人為跨世紀教育辛勤耕耘的感人事蹟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畫冊(3)

1995年9月,青海省教委副主任馬依沙一行到天峻教研,提出集中與規模效益問題,要徹底杜絕“一二年級滿堂坐,三四年級空位多,五六年級沒幾個”的瓶頸局面。為此,縣委縣政府果斷決定:天棚、關角和快爾瑪三校合併至縣城民族寄宿制小學,至此,天峻縣民族寄宿制完全小學成為全縣的重點窗口學校,成為全省牧區寄宿制樣板學校。2000年海西州民族寄宿制學校管理現場會在天峻縣召開,會議充分肯定了“集中辦學”的優勢,為普及六年義務教育、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創造了良好的基礎。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建校三十週年,全體領導班子成員合影

集中後的天峻縣民族寄宿制完全小學不論在學校管理上還是在教育質量上都充分顯示了比較獨特的優勢:實現了人力、物力、財力的集中投入,教育資源得到充分挖掘,第二課堂開展的有聲有色,學生的漢語聽、說能力得到進一步加強。

有一位教育專家說過,教師是學校寶貴的財富,真是有了這樣一批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教師隊伍才使草原上的格桑花鮮豔奔放,才使草原上的文化教育落地有聲,蒸蒸日上,欣欣向榮。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藏文教師合影

彈指一揮間,35個春秋就在眼前了。回顧35個冬去春來的日子,這裡面蘊含著多少辛酸和甘甜,一路汗水一路歡笑,這就是所有在天峻縣民族寄宿制完全小學工作過、學習過的人的真實感受。一茬又一茬的退了休的老教師、老職工捧著一顆“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的心,無私地把青春獻給了草原,獻給了民族教育!現在又有一批批青年教師在沿著老前輩的足跡,繼續在這裡拋灑汗水放歌教育!而這一批批青年教師的美好童年曾經就在這個小學裡度過的,這的確讓人欣慰。從這裡畢業的近三千名莘莘學子中,很多的人已經在機關、司法、醫療、學校、廠礦等崗位上盡心盡職,有的已經擔任了領導幹部,這不足以說明了揮灑汗水,信念和收穫一樣美麗嗎?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數學教師合影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音樂體育科任教師合影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輔助教學人員合影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漢語文教師合影

情滿講臺,流淚和關愛一樣幸福

有人說小學教師是天底下最輝煌的職業,也有人說小學教師是世上最高級的保姆。不論是輝煌的職業還是高級保姆,小學教師是做育人工作的,因此,“人類靈魂工程師”的桂冠理所當然成了小學教師的代名詞。如果說小學生是祖國含苞待放的花朵,那麼小學教師則是辛勤的園丁。既要教授學生們學會新的知識,又要發現學生的興趣愛好,還要及時找出學生身上存在的問題並給予適合的解決,從而促使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退休教師金冬蘭說過,課堂上師生之間交流的關鍵雖然在語言,但是最直觀的還是情感交流,一個無聲的手勢,一個關愛的微笑,一個信任的眼神恰恰勝過無情的教鞭。像金冬蘭一樣有著一顆慈母般心的老師何止她一個,老教師才讓卓瑪、鮑敏、青託,青年教師冬花、達娃卓瑪、紅旗、春花等等老師都是慈母嚴父。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愛與樂音樂教學活動之一

當一輪畢業班大循環結束之後,把畢業學生全部安全地送到上一級學校,這些班主任和科任教師才算鬆了一口氣。一輪畢業班就是六年時間啊,這中間要讓學生掌握的東西太多。學會寫,學會算,學會講漢語、英語、學計算機、體育達標、音樂歌舞,還有出操做操等等,哪一樣不在時時地牽掛著老師的心!這中間老師雖然有過彷徨,有過失落,有過流淚,但是這些老師情灑三尺講臺,心裡裝的全是學生。即使在工作中出現過這樣那樣不盡人意的過錯,但還是依然投身到教育教學工作當中,發揮著應有的作用。在這些老師的情感世界裡,依然情滿講臺,流淚和關愛一樣幸福。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教學活動(1)

2000年以後,天峻縣民族寄宿制完全小學的教育教學理念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新課改新理念,拼棄所有的傳統教育模式,緊跟形勢,與時俱進。在有關新課改的報道中這樣寫道:新課改即相對於舊課程、傳統教學所做的改革。是為了適應社會進步和教育發展而實施的新課程改革,是課程本身及教材理念的根本性變革。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校領導組織全體教師認真領會《新課程改革剛要》精神,一方面積極參與學歷培訓、新課改培訓,另一方面帶領教師“走出去”考察異地學校拜師取經。2008年9月,校領導組織教師赴“兩南”地區考察藏族寄宿制學校,考察方式主要是看、聽、記和座談交流的形式研討辦學經驗。先後參觀考察了甘南州首府合作市藏族小學、夏河縣拉卜楞藏民小學、同仁縣根頓群培中學、同仁縣民族寄宿小學和同仁縣逸夫中學等5所寄宿學校。所到之處,看到的、聽到的很新鮮,很感人。除此之外,還派出骨幹教師到德令哈一小、生格寄小、海北寄校等學校參觀考察。這種“走出去”的培訓方式不論從學校大局出發,還是從教師個人角度出發,都是一種促使教師提高業務,拓展視野的良好措施。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教學活動(2)

2008年也是一個碩果累累的好年景。多媒體教室設備安裝完畢,各年級的“班班通”項目全面竣工,400米塑膠體育場全面立項;配備教師電腦60臺,校園監控系統建成,學校門戶網站順利開通,信息技術交流平臺全面實現。建校28年,學校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教室寬敞明亮,公寓溫暖如春,餐廳乾淨衛生。一個住校孩子的家長用藏語這樣感慨道:現在學校啥都不缺,教室明亮宿舍溫暖,孩子吃住都在學校。學校裡還有圖書室、音樂室、體育場,不花一分錢來到這麼好地方讀書學習,這裡是知識的殿堂啊。再不好好學習,就對不起老師,對不起國家的好政策!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文化體育活動(1)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文化體育活動(2)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文化體育活動(3)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文化體育活動(4)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少兒春季節電視晚會劇照(1)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文化體育活動(5)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少兒春季節電視晚會劇照(2)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文化體育活動(6)

風雨無阻,愛好和缺點一樣可愛

其實這件事情很一般,但是在廣大牧民群眾的心裡卻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1993年春節,青海廣播電臺藏語廣播播放了在天峻縣民族寄宿制完全小學錄製的“少兒春節文藝晚會”節目。許多住在深山裡的牧民從收音機裡聽到自家孩子演唱的歌曲、酒麴著實不敢相信這是真的。這麼多年過去了,牧民們還記憶猶新,難以忘懷。這說明什麼?這說明孩子的教育不單單是書本知識,還要滲透多種方式的教育手段。二十世紀末期,“讀書無用論”在草原深處蔓延,這個正迎合了個別牧人的想法。於是,學校的鞏固率受到嚴重影響。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慶祝六一兒童節開幕式(1)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慶祝六一兒童節開幕式(2)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慶祝六一兒童節開幕式(3)

1999年3月,天峻縣民族寄宿制完全小學把135名督促復學無效者的監護人起訴到縣法院的事情,在草原上譁然了,牧民們一輩子也沒有想到自己的娃娃不上學還會吃官司。通過這些事例,學校領導班子果斷決定,大力開展素質教育活動,充實第二課堂教育內容,重視少兒特長教育。從1996年以來,開展各類文體活動,得到廣大牧民群眾的好評。校鼓號隊應邀參加了海西州民族體育運動會開幕式;少兒文藝活動多次得到青海廣播電視臺藏語中心的好評。1997、1998、1999和2000年連續協助青海省廣播電視臺藏語中心拍攝錄製“少兒春節文藝晚會”,曾兩次參加全省“雪域杯”少兒文藝薈萃大賽,並在第二屆大賽中獲得團體第一名。2010年青海藏曆新春《今天是大年初一》專題文藝晚會在天峻縣民族寄宿制完全小學拍攝錄製。此次活動學生參與人數達300餘人,教師10多人,編排節目30個,排練時間約30天。此類活動中,學校始終注重的是孩子的天賦、愛好和個性特長,決不會把一個孩子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長被教鞭扼殺。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校園活動(1)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校園活動(2)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校園活動(3)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校園活動(4)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校園活動(4)

35個春夏秋冬,素質教育活動陣地風雨無阻,第二課堂教育內容豐富多彩,才使打造了具有現代意識和民族文化特色的“雙語”學校。在短暫而漫長的辦學過程中,培養合格的小學畢業生是目的,圍繞目的而奮力拼搏是每一個人的信念。一個小孩子的心裡想法和大人一樣,在夥伴面前唱一首歌,在父母跟前跳個舞,這些都是在展示一種勞動技能,一種喜悅的自我表現。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歌詠比賽(1)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歌詠比賽(2)

悠悠歲月,坎坷與喜悅相伴,凱旋與失敗同在。天峻縣民族寄宿制完全小學培養的三千莘莘學子中究竟有多少個個性特長的小孩,沒有過統計。但是,有一個事實必須得承認,那就是現在天峻縣神湖之源歌舞團的大部分演職人員都畢業於這個小學。還有一部分孩子已經成為業餘詩人,歌壇新秀!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畢業照合影(1)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畢業照合影(2)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畢業照合影(3)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畢業照合影(4)

這些孩子在風雨無阻的學習環境中練就了一種自我表現的本事,那就應該說:愛好和缺點一樣可愛!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烈士陵園活動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義務勞動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優秀黨員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青春年華(1)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青春年華(2)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青春年華(3)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優秀學生(1)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優秀學生(2)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優秀學生(3)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優秀學生(4)

校內大事記

1991年6月,在“學賴寧,做黨和人民的好孩子”的教育活動中,天峻縣民族小學四二中隊被青海省少工委授予優秀中隊。

1991年4月,海西州教育局投資10萬元,修建辦公室一幢,職工宿舍一幢。

1992年11月,民族小學四年級二班學生扎西才讓被認定為青海果洛州拉加寺“香薩”活佛。

1993年9月,海西州教育局投資3萬元,修繕學生宿舍以及食堂。

1993年暑期,天峻縣民族小學首屆鼓號隊成立。聘請西寧市南大街小學鼓號隊輔導員魏佔梅到校訓練學生,歷時20天。鼓號隊隊員45人,彭措加為鼓號隊輔導員。

1994年4月,青海省民委巷秀主任一行四人視察學校基本建設情況。

1995年9月,青海省教委副主任馬依沙一行前來調研集中辦學推廣和效益化問題。

1995年10月,38名學生因為家庭困難交不起各種費用而面臨輟學,學校就想法設法讓他們上學,籌措資金1萬餘元,為孩子們解決學費、學習用書等問題,還為38名學生每人添置了一套校服。

1995年5月,海西州財政局撥款3萬元,省民委撥款3萬元,購置學校生活用車。

1995年9月,青海省副省長白馬到學校視察佈局調整與集中辦學效益化問題。

1996年教師節,天峻縣民族小學教學大樓勝利竣工,省、州、縣有關領導參加了竣工大會。至此,民族小學的學生、教師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裡學習、工作,結束了天峻民族小學沒有教學樓的歷史。

1996年10月,青海省教委民教處崔處長一行專程前來調研,歷時5天。主要調研集中辦學和辦學效益問題。

1999年3月開學報到,135名學生無故輟學,學校領導以及班主任老師多次下達復學通知無果。為此,學校向縣人民法院遞交了訴狀,要求135名學生復學。這件事情反響強烈,牧民懂得了孩子不上學會吃官司。

2000年9月19日,全州民族學校管理現場會在天峻縣召開。觀摩現場在民族小學。會議充分肯定了“集中辦學”的優勢,為普及六年義務教育、九年義務教育創造了良好的基礎。

2000年12月6日,天峻縣民族小學首屆少代會召開。會上表彰了優秀少先隊員和優秀輔導員。會議確定了少先隊大隊長、中隊長和小隊長,並將鼓號隊列入少先大隊部。少先大隊部輔導員華桑多傑。

2000年12月19日,天峻縣民族小學首屆職工代表大會召開。會期一天,職代會聽取校長、黨、團書記述職報告,選舉和通過學校中層領導幹部。主席旦正太,委員孫順蘭、送太吉、切保。

2009年5月28日,中鐵十六局為天峻縣民族小學的319名家庭貧困生捐贈8000元的學習用具。

2009年10月13日,紀念中國少年先鋒隊建隊60週年之際,共青團海西州委書記李增剛參加觀看了天峻縣民族小學舉辦的“祖國發展我成長”主題教育活動,並得到李增剛書記的稱讚。

2010年6月30日,天峻縣國稅局在天峻縣民族小學舉行“少年稅法學校”掛牌儀式。

2010年7月,在共青團天峻縣委的牽線搭橋下,中國“愛與樂”計劃小組到學校調研,是年11月,為學校援建“愛與樂”音樂器材價值5萬元,其中包括電子鋼琴、電子琴和手風琴等。

2011年2月,海西州教育局局長卡木特從北京為學校圖書室爭取價值3萬元的藏文圖書。

2011年4月14日,在紀念玉樹地震一週年活動中,天峻縣民族小學師生為災區捐款4603.00元,表達了一份愛心。

2012年4月19日,天峻縣第一民族小學新一屆婦委會選舉成立。春花當選為婦委會主任,劉玉萍、花白、薛德華、桑吉措當選為本屆婦委會委員。

2012年5月,學校婦委會組織舉辦“濃情五月天 ,感恩母親節”詩歌朗誦比賽。 通過此次詩歌朗誦會,豐富了孩子們的課餘生活,提高學生的朗讀,同時進一步培養孩子們懂得要常懷感恩之心,也讓孩子們在活動中學會了感恩, 懂得了要用刻苦的學習來回報父母、老師和社會。真真感受到黨和政府為學校創造了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進而達到了“愛國、守法、感恩”教育活動的目的。

2012年9月20日,治國校長走訪了18戶貧困學生家庭並組織召開座談會。對他們的家庭情況進行了深入瞭解,幫助學生和家長樹立克服經濟困難的信心和決心。

2012年9月27日上午10點,天峻縣國稅局向我校19名貧困生捐贈了學習用品和生活用品,並勉勵他們要好好學習,成為一名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治國校長對國稅局一行的到來表示歡迎,對他們的善舉表示由衷的感謝,並希望受贈學生不辜負捐贈方的厚愛,管好、用好這批學習及生活用品,使這些學習用品發揮最大效益,同時還鼓勵全校師生要自強不息,努力奮鬥,用實際行動來回報社會的關愛。

2012年10月18日,浙江援青海西指揮部為天峻縣第一民族小學捐贈1140套校服。校長治國在發放儀式上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希望同學們常懷感恩之心,用優異的學習成績回報社會。 此次大規模的校服捐贈活動,不僅解決了家庭貧困孩子衣物緊缺的困難,更讓孩子們及時過上了一個舒適溫馨的暖冬。

2012年11月11日,海西州副州長李科加一行四人在天峻縣副縣長雪蓮、縣教育局局長黨增加的陪同下到學校視察。對學校近期的學生安全、食品安全以及維護穩定工作進行檢查。李副州長強調:安全穩定工作是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切不可掉以輕心,學校一定要時刻牢記安全第一的管理意識,從思微處入手,讓師生平安度過每一天。

2012年12月6日,漢語文教研組舉辦首屆“書寫之星”書法比賽。糾正寫字姿勢、工整書寫和養成良好書寫習慣是本次書法比賽的宗旨。

2012年12月12日上午,學校工會組織召開了職工代表選舉大會。會議由校長、黨支部書記治國主持。全校共98名教職工參加選舉大會。共選舉出20名工會職工代表。

2012年12月13日,天峻縣縣長楊有智一行到學校調研。楊縣長聽取了治國校長關於教育教學、基礎設施及維穩方面的工作彙報。楊縣長強調,維穩是目前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一定要嚴格按照上級部署,採取靈活多變的工作方法,因地制宜的把維穩工作做好,落到實處。

2012年12月15日,學校教務處組織舉辦教學課件展示活動。此次課件製作大力推進了我校教育教學電子化發展進程,促進了多媒體在課堂中的應用,增強了教師製作多媒體課件的積極性,增強了教師教育教學的能力,為教育教學進一步發展奠基了基礎。 縣教研室的王慶、才讓東智布、雅華等在現場評估。

2012年11月22日,數學教研組舉辦第二屆“萌芽杯”數學知識競賽,及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民族選舉活動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考察甘南藏族教育,兩地教師合影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表彰優秀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青海藏語電視臺導演(旦增)親臨學校排練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藏族母語歌手仁增卓瑪親臨學校與學生合影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家長和教師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校園服飾(1)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校園服飾(2)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校園服飾(3)

組織參與省內外比賽或交流

1992年7月,青海、四川兩省少數民族科技夏令營活動,天峻縣7名學生,2名家長參加,帶隊教師旦正太。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住校生掠影(1)

1992年5月,旦公加參加全國首屆少先隊輔導員“技能技巧”培訓,歷時20天。此次培訓名額為青海省少工委指定。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住校生掠影(2)

1995年8月,由青海省教育委員會、民族宗教委員會和青海藏語廣播電視臺舉辦第二屆“雪域杯”少兒文藝薈萃大賽,11名學生參加彈唱、相聲和歌曲比賽,獲得團體總分第一名的好成績。輔導教師旦正太、彭措加。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住校生掠影(3)

1999年7月,組織優秀少先隊員15人參加全國少先隊北京夏令營活動。帶隊教師:華桑多傑。瑪尼加。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住校生掠影(4)

2004年7月8日,在海西州教育局舉辦的“希望之光”全州青少年文藝表演大賽活動中有本校青年教師央金措編導的《北京有個金太陽》舞蹈獲第三名。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住校生掠影(5)

2007年9月,久西才讓在全省首屆農牧民運動會上獲冠軍1個,亞軍3個和1個優秀運動員獎。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住校生掠影(6)

2008年9月,組織15名骨幹教師首赴甘肅省甘南州和青海省黃南州參觀考察學習,歷時7天。考察方式主要是看、聽、記和座談交流形式研討辦學經驗。帶隊萬瑪措校長。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住校生掠影(6)

2009年5月19日,組織骨幹教師20人赴青海省海北州西海寄校參觀學習。帶隊萬瑪措校長。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住校生掠影(7)

2008年9月22日,天峻縣民族小學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骨幹教師一行10人赴海西州德令哈市一中、實驗小學和生格學校考察交流,學習其先進的教學方法和管理理念。歷時三天,帶隊副校長才讓。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住校生掠影(8)

2010年8月,天峻縣第一民族小學小記者參加青海省暑期主題教育活動,到北京觀光學習,參與天安門升旗儀式,參觀故宮、鳥巢、海底世界和八達嶺長城,使孩子們對祖國的大好河山有了進一步的感性認識,從而受到了較好的愛國主義教育。輔導教師旦正太,帶隊教師紅勝、萬瑪措。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校園活動(1)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校園活動(2)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校園活動(3)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校園活動(4)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教師表彰優秀教師


實施15年免費教育 鞏固教育發展成果

從2005年起學生免費享受春秋兩季教科書;2006年春季起免除了鄉(鎮)學校所有學生和城鎮低保家庭學生的全部學雜費,秋季免除了天峻縣常住人口在校生的學雜費、課本費和作業本費,實現常住人口義務教育階段零收費目標;2007年免除了借讀學生的學雜費、課本費和作業本費,實現全縣中小學義務教育階段零收費目標;2008年免除了高中階段在校學生的學雜費、課本費等費用,寄宿學生享受生活補助,併為異地天峻班學生給予5400—1萬元學習補助;2011年秋季起免除學前三年教育費用,逐步實施十五年免費教育。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基礎設施(1)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基礎設施(2)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基礎設施(3)

免費教育的實施真正體現了天峻改革發展的成果讓人民共享,讓老百姓得到了最大的實惠,從而激發了廣大牧民群眾關心教育、支持教育的熱情,將有效推動全縣教育事業穩步發展。

圖文紀實:三尺講臺鑄就終身執教信念,讓我無怨無悔(特稿)

天峻縣第一民族小學校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