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0 元始天尊的阐教门槛很高,却对这个樵夫破例!道理易懂最难做到

元始天尊的阐教门槛很高,却对这个樵夫破例! 道理易懂最难做到

三界之内,谁都知道元始天尊的阐教收弟子时,特别的“苛刻”,有严格的门槛把关,如果没有过硬的背景和道根,是很难成为阐教弟子。

但是,一旦成为元始天尊的弟子,那基本上在三界之内,就是重量级的神仙。

比如大弟子长寿星——南极仙翁,还有其门下的12金仙,还有持封神榜、打神鞭的姜子牙等,后来个个闻名。

就连其徒孙辈的,如二郎神杨戬、三太子哪吒、雷震子、黄天化等,到现在一提,也都是厉害的神仙。

“源易缘”通读《封神演义》和《西游记》时却发现,元始天尊意外对一位樵夫“破了例”。

这个凡夫俗子的樵夫,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使得姜子牙主动收其为徒,使得元始天尊对其格外开恩呢?

元始天尊的阐教门槛很高,却对这个樵夫破例!道理易懂最难做到

谈到樵夫,有人很快会想到《西游记》里,担柴唱歌,引荐孙悟空拜得菩提老祖的那个樵夫。

西游中深山里的这个樵夫,是个行孝的君子。孙悟空盘山涉水来到南赡部洲几年间,寻仙访道,却无缘相遇。又漂洋过海来到了西牛贺洲。

“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苍径秋高,对月枕松根,一觉天明。”

在一座高山大顶上,孙悟空遇到了一位唱歌好听的樵夫,正在砍柴。听着颇有禅意,悟空以为他就是神仙,急忙就拜。

樵夫则笑道:我哪里是神仙,这首《满庭芳》的词曲,是一神仙教的……心烦时唱唱,一则散心,二则解困。

元始天尊的阐教门槛很高,却对这个樵夫破例!道理易懂最难做到

樵夫对迷茫中的悟空指点一番,让他来到了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并拜菩提老祖为师。

讲到这理,大家会发现,樵夫因为还有年迈母亲在,没有拜师,也不得修行。拜师的是后来的齐天大圣孙悟空。

在《封神演义》里,同样的是一位樵夫,却引起了姜子牙的注意。

姜子牙辞官离开朝歌后,来到磻溪,守时待命,开始了垂钓生活,闲看周围花开花落,心随天外云卷云舒。

一位樵夫遇到姜子牙后就纳闷不解,问为何钓鱼没有垂钩。子牙告诉樵夫自己虽名为垂钓,但意不在鱼,不过是守青云而得路……

“只钓当朝君与相,何尝意在水中鱼。”

元始天尊的阐教门槛很高,却对这个樵夫破例!道理易懂最难做到

神机妙算的姜子牙,从樵夫的气色,看出来樵夫“左眼青,右眼红,今日进城打死人。”

樵夫不信,结果因为道路狭窄,担柴换肩时折了一头,意外将守门军打死。

周文王念其家有70岁老母,暂让樵夫回家服侍母亲,待秋后再正国法。

樵夫回到家后,听从母亲的话,让他找到姜子牙这位高人求救。姜子牙说:救你可以,但要拜我为师,我才能救你。

樵夫当场下拜!姜子牙施“挖坑点灯”之计,救了他一命。

这个樵夫就是后来的武吉,后来受封“武德将军”。

作为元始天尊的得意弟子,姜太公不会不清楚,元始天尊立下的阐教收徒规定。他为什么要打破这个“潜规则”呢?“源易缘”认为,有几个原因:

一、姜太公当时是逆境失意时。

姜子牙从昆仑山下山后,创业几次,却屡屡失败。后来到了磻溪。此时的他,尚处于囧态落魄之时,他需要有人来为他“牵线搭桥。

用人之际,武吉与姜子牙有缘。

二、樵夫武吉诚心诚意。

刚开始,武吉还有些看不起垂钓的老翁,这从他们后来的“樵夫问答”中可以看出来。

姜子牙言中他有人命关天的凶事后,武吉才真正信服他。

而姜子牙刚开始并没有想着救他。但见武吉哀哭拜求,心意虔诚,才慈悲破例同意。

元始天尊的阐教门槛很高,却对这个樵夫破例!道理易懂最难做到

三、武吉孝顺又命中有贵。

周文王就是看武吉孝顺,是个大孝子,才施恩准许其回家照看母亲;姜子牙也是看中了这一点。

原著中说,姜子牙看到这个樵夫心诚,日后必有贵,就当场收下了武吉为徒弟。

后来,又让他边挑柴边学兵法,名师出高徒,后来武吉也成官封将军。

樵夫武吉是姜太公的第一个徒弟,也是最后一个徒弟。

后来,我们也看到,周文王渭水三访姜子牙,从此飞黄腾达,子牙被拜相。

对于姜子牙当时收的这个弟子,元始天尊肯定能理解,也就默认了。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帮助一个人正在逆境艰难的人,才显”自有真情在“。落魄时,还有人愿意追随,更显情感弥足珍贵。

就此话题,您有哪些看法或高见,欢迎留言互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