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你怎麼看待所謂好學生犯錯了,有的老師也不會懲罰,或者罰過不匹配呢?

東關大石橋


我不想談孫楊事件,只因為我們無法真的瞭解事實,在這裡說的過多不合適。

我只想針對老師對好學生犯錯的懲罰說兩句:

1、好學生犯錯了,老師是應該批評處罰的,現在處罰、罰過不匹配其實是對他們的放縱,對孩子的未來未必是好事。

2、老師喜歡好的學生是正常的心態,不用說老師,家長也喜歡好孩子,對吧?

3、上面是客觀的說,換個角度,我們自己可以這樣理解,好學生免受處罰或者受到較輕的處罰,這也是人家自己努力,用好的成績換來的,你不服,也可以去努力。如果自己的成績不好,不如埋怨自己,發奮圖強,不需要在這裡酸溜溜的,沒意思。

4、要理解和接受一點:這個世界不是完美的,也沒有理想國,你或者別人可以在心裡有夢想,有公平正義,也可以努力獲得這些。但我想說,只有不斷趨於正義公平,但不會有絕對公平;同時,一定要明白,憑什麼你就是對的,你也未必就代表正義,不要用一種不正義替代另一種不正義。很可能,如果你是那個好學生,你就不會埋怨老師的不公了。


豆子也是醉了


老師懲罰學生的目的是什麼?不是為了懲罰而懲罰,而是為了使學生變得更好。如果所謂的好學生犯了小錯誤而進行嚴懲,就有可能改變該學生的良好狀態,起到反作用。就像一輛正常行駛的汽車,如果偏離路線了,輕打方向盤就行,不能猛打。而對於有些學生,已經偏離正常路線太遠,走入歧途了,就必須猛打方向盤,希望他能夠回到正常的路線。

當然,對於學習好的孩子,也沒有必要給予特殊待遇。我高三快畢業的時候,我們班班主任把我們班學習好的幾個同學專門在教室旁邊安排了一個大的宿舍。但是這種特殊待遇並沒有使我們考出好成績。

至於孫楊,我覺得就是太嬌縱他了,特殊待遇給多了,犯了錯誤捨不得批評,一開始偏離方向沒有及時糾正,然後在錯誤的路線上越走越遠。


左言左語


老師是根據學生的特點來教育學生的,好學生在犯錯時,老師也會犯錯的情況來定,如果是第一次犯錯那麼可能就沒有懲罰,同樣對待其他學生也是一樣,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還要根據學生犯錯的次數來教育。懲罰的目的是改正錯誤的習慣,如果能用最小的懲罰得到最好的結果是最好的,但現實跟理想是存在差距的,那些看是被過重懲罰的學生,大多數是慣犯。

同樣規則也是讓人遵守的。人都會犯錯誤,只要你能改正,那麼就應該有機會從新來過。我們要用包容的心態看待各種不公平的對待,也許你看到的不公,別人切認為是合理的。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來看待每一件事情,不然我們往往會走進死衚衕。



孤獨中成長ty


孫楊這個事情,暫時還沒有蓋棺定論,不好評價。

但是老師對待不同學生,懲罰和過錯不匹配,在生活中是存在這樣的例子的。

一、若尺度拿捏到位,可以認為這是一種因材施教;

俗話說,響鼓不用重錘。一些好學生犯錯了,被請到辦公室,老師可能還沒有開口,學生就哭了,又是道歉、又是認錯,保證下次不再犯。老師出於對好學生平時的良好印象,完全可能只做輕微批評。而差學生可能會油鹽不進,甚至無理取鬧,把這個問題複雜化,於情於理老師難免對差學生加重處罰,以儆效尤。

二、若尺度拿捏不到位,這其實是一種溺愛和偏袒;

若老師長期這樣:明顯包庇優生的錯誤,打壓差生。這樣首先會破壞老師公平公正的形象,有損老師的威信。也會助長優生高人一等的驕傲風氣,差生也會口服心不服。包庇和縱容優生,明顯不利於他們的長遠發展。這種明顯的罰過不匹配,在日常教育中是應該極力避免的。

三、因材施教是美好的,但以規則服人、以理服人才是最常規的管理武器。

老師應該建立一套合理的班規,犯怎樣的錯、受怎樣的罰,先約法三章,再以規則來管管理學生,讓優生、差生都養成遵守班規、敬畏規則的好習慣。這才是根本的解決辦法!


飛鴻高效練字


我覺得這個問題要分兩方面說:

1.好的一方面,這是老師老師因材施教的結果。好的學生提醒一次就會改正,而不好的學生則需要考試更多的努力才能糾正孩子的錯誤。

2.壞的一方面,老師可能因為學生學習一方面的好,影響了對孩子其它方面的客觀評價。這可能就會導致孩子性格缺陷,比如題目中說到的目中無人,目無法紀。

其實完全靠老師保證孩子的全面發展還是很不現實的,畢竟老師在學校和學生呆的時間有限,而且待在一起的時間大都是以學習為中心開展工作。

導致孩子因為學習成績好而受到其他方面的特殊優待更多的原因來自於家庭和社會環境。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對孩子的評價標準過於單一,導致所有相關人員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要改善這些情況,最有用的措施就是打破這種單一的評價體系。現在很多大學都在正常考試錄取名額之外預留出了推薦名額,我想這是一個好的進步。

再說回罰過不匹配,我想用一句話來總結: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FishTree


懲罰的目的不是為了懲罰,而是為了孩子的成長。所以,這就需要孔老夫子的“因材施教”,有的孩子做錯了事,老師一個眼神他就能領悟,他就會改正,但是有的孩子卻任憑老師怎麼說都無濟於事,這就需要老師和家長都耐心引導,幫助他認識到錯誤,並且改正。


雨落半夏


首先這個所謂好學生這個好字,它的評判標準是有問題。

有些老師僅僅把學生成績作為衡量學生好壞的標準, 根本不在乎學生的德行以及學生其他的綜合素質的一個評判標準。 這種好不要也罷。但是,這恰恰是當今大多數老師對學生的一個評價方式。 這說明什麼問題呢?這說明了我們的教師隊伍本身就存在問題,就是教師素質有待提高。

另外方面,也說明這個學校和 教育部門對學生的這樣一個評價體系和評價方式過於單一。 如果教育部門能夠建立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評價體系,而不是唯成績論,那麼這種變革才會從上層開始往下發生變化:這種變化一定是由上到下的,不可能由下到上。

如果這種體系建立起來,那麼在學校教書的老師也就會對於同樣犯錯誤的學生平地對待,不會說因為其中某個學生成績比較好就忽視對其德行的教育, 從而失去在教書育人中的公平公正的態度, 失去學生對其的信任,而這種信任恰好是老師進行教書育人的一個基石。


柳州數理化君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要從兩方面看待這個問題。一方面,好學生犯錯誤,認為老師處罰的輕重和一般學生不一樣,也情有可原,也正常。這是老師的本能的、潛意識的“感性”所為。你所認為的好學生側重於學習好,當然從感情的角度來說,老師都喜歡學習好的學生,大部分情況下,好學生犯錯的概率少,偶爾有之,老師會不自覺地原諒他,處罰的力度也輕。無意識地包容了“小缺點”,這也是關愛的體現。另一方面,從更“理性”的角度判斷,老師的這種做法就有不妥之處。首先,從某種程度上,這可能被視為一種“偏愛”,有“不公平”之嫌。從另一種角度,老師對好學生應該有更嚴格的更高的要求,這樣更有利於好學生成長和發展。就像在各類競技運動的訓練中,教練對那些一流的隊員,肯定有更高層次的要求標準,不能容忍他們的“小錯誤”,一個個世界冠軍就是這樣打造出來的。


昨日二月二


一次半次可以原諒,也為了給他面子,不讓他因此沒了信心。但為什麼所謂的壞學生總是受批評?可能是

因為他一錯再錯,必須批評。


草草痛的活


其實這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人都會對喜歡的東西和人報以最大的寬容,而好學生一般都很受老師的喜歡。所以即使好學生偶爾犯錯也會受到很輕的處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