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全力推动疫苗和抗体研制!我军军事医学专家奋战疫情防控阻击战一线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由我军抽组的军事医学专家紧急深入武汉,全力进行科研攻关,支援武汉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科学研究,服务临床救治一线。

全力推动疫苗和抗体研制!我军军事医学专家奋战疫情防控阻击战一线

这里是中部战区总医院,记者在营区里看到,一个面积约50平方米的绿色帐篷实验室已经搭建完成,军事医学专家正在里面进行新型冠状病毒快速检测,它就是军事医学研究院专家组建立的移动实验室。

军事医学研究院姜涛博士介绍,虽然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性极强,但实验室有安全可靠的设计,不会对周边环境带来影响。

全力推动疫苗和抗体研制!我军军事医学专家奋战疫情防控阻击战一线

军事医学研究院姜涛博士(左)接受总台央广记者采访

姜涛:这里面是我们进行感染性物质也就是我们进行临床样本操作的最核心的一个区域。这个区域和别的区域最大的区别,第一压力可以达到-30Pa到-40Pa,像我们刚才进入外面第二个缓冲间,它的压力应该在-10Pa左右,这样形成一个定向的气流和梯度的压力,可以保证我们气流是流向潜在污染最重的区域,不会有任何感染物质的外泄,来实现这种安全性。

全力推动疫苗和抗体研制!我军军事医学专家奋战疫情防控阻击战一线

陈薇院士(左)接受记者采访

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研究员陈薇介绍,疫情防控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我军军事医学专家组抵达武汉后,进一步加快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确诊速度。

我们很多疑似病人和没有确诊的,所以我们回答是不是的问题,这样我们就把负压的检测实验室搭起来了。解决的问题就是我们更快的、更多的、更准确的检测一些标准,为临床提供依据,是的话收进来,不是的话就把床位清出来。是的收进来,减少他再次传染的机会。

全力推动疫苗和抗体研制!我军军事医学专家奋战疫情防控阻击战一线

陈薇院士检查核酸检测设备

陈薇院士介绍,专家组利用新型检测试剂盒进行核酸检测,进一步缩短了检测流程,提升了诊断准确率。

核酸检测,一个是我们用自己的试剂盒,另外一个我们用了全自动提取核酸,半个小时可以提取90多个样本,这样大大缩短的检测流程,提高了它的准确率,提高了每日的日检率。还有我们搭建的帐篷是负压的环境,这是一个机动的、野战式可以移动的,什么时候需要,我们6个小时之内打包就可以转到另外一个地方去了,所以这个我觉得是比较独特的,也是体现我们军队快速反应、实时展开的特色。

全力推动疫苗和抗体研制!我军军事医学专家奋战疫情防控阻击战一线

与中部战区总院开联防联控会议

据了解,军事医学专家还与中部战区总医院建立起联防、联控、联治、联研的工作机制,开展疫情传播流行规律调查研究,取得的第一手数据。陈薇院士说,目前,人类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特性认识仍是初步的,要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探究,为防控决策提供参考。

还有一大块就是我们想做一些空气动力学的传播规律的研究。这次因为是全新的病原体,我们对它的传播规律、生物学特性其实知之甚少。我们更多从整个环境全维度来做这些相关的判断,看看这个病毒到底哪里来的,要去哪里,可能什么时候疫情会有一个拐点,等等一系列通过我们一线的样本、一线的信息,加之我们这么多年在后方积累的平台技术做个综合,给国家的决策、给临床的救治提供依据。

全力推动疫苗和抗体研制!我军军事医学专家奋战疫情防控阻击战一线

姜涛博士进行样本裂解

就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特性,姜涛博士说,专家组已经采集了患者病房中空气的微生物样本,通过试验评估病毒数量,得出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这方面研究进展将直接应用于防控工作。

它除了正常的飞沫传播之外,是不是还存在较低浓度的气溶胶的传播,我们希望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分析。我们采了相关病房空气中的微生物的样本,我们在这里面进行相关的核酸提取,我们希望来评估空中含有多少量的病毒,来评估它是不是在病人的正常飞沫传播之外,是不是有一些东西释放到空气中并长期存在,能够感染到后面其他的密切接触者。

全力推动疫苗和抗体研制!我军军事医学专家奋战疫情防控阻击战一线

陈薇院士做检测

陈薇院士说,目前专家组还结合新型冠状病毒临床诊治过程,全力推动疫苗和抗体研制,争取早日阻断疫情进一步扩散。

我们要研究一些疫苗、抗体、新药,我们需要在一线拿到这些标本,或者发现它病毒的传播规律,来指导我们疫苗的快速研制。

全力推动疫苗和抗体研制!我军军事医学专家奋战疫情防控阻击战一线

陈薇院士与检测组一起为武汉加油

陈薇最后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军事医学专家一定会在特殊的战场发挥关键的作用。

我们一直说军人就两个状态,打仗和准备打仗,在疫区就是来打仗的,准备打仗就是平时的这些科技的积累、技术的储备,在这个时候就要把所有的以前养兵千日的时候就把他动员起来,最快的投入到这一次特殊的战争。


记者:总台央广记者孙利

通讯员:张振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