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奥数学习是否要尽早?

互助妈妈



春风奶爸


首先奥数,每个人认识不同,这个词承载了太多非知识性的东西。王老师认为奥数是一种课外数学学习体系,随着竞赛取消,叫课外数学更贴切,是为了数学思维培养。如果家长带有功利心和随众心理,对奥数学什么都不清楚,那么奥数学习必然带给孩子一定的压力。明确了学习的目的,那么奥数学习应该越早越好,就像语文和英语的课外阅读一样,数学同样需要课外的拓展。以下详解,供参考!

奥数学习应该尽早

首先小学奥数的发展是伴随着国内杯赛逐步体系化的,跟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没任何关联(没小学段),很多国内杯赛为什么被取消?已经偏离了培养孩子数学学习兴趣,开发创造性数学思维的初衷,功利性越来越强,机构课程也是进行附和,这样发展方向肯定是不对的,有普及性吗?造成狠多家长认为课外数学只适合很少的学生学,这是不正确的。

① 体系化

数学具有螺旋式课程特点,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课外数学也不例外。比较成熟的教培机构分级很清晰,一年级学什么,一年级又分几种不同级别,目的是更好和学生的自身学习准备进行匹配。很早就没有一家机构冠以“奥数xx班”了。

只有在学习区学习才最高效,通过对知识点难度分类,每个学生都适合进行拓展。

② 连续性

拿一年级奥数来举例,首先知识教学方法要符合孩子年龄阶段特点,正规机构会根据知识点大小分类进行细分,同一个知识点也分为基础,提高,进阶。需要系统学习的过程。

课内→ 课外的连续

各板块知识点从基础 → 进阶的连续

某思一年级数学考纲

结束语:如果家长问我奥数应不应该尽早学,那么我先问你对自己孩子的学习和机构的课程是否匹配了解多少?学习过程中有没有关注和积极反馈?任何知识学习都需要家校配合,家长不能做甩手掌柜!以上!

学习更多好玩有趣的数学学习方法


一学堂王老师


奥数要不要学习?什么时间开始学习都是很多家长比较关注度的问题。


那么,奥数要不要学习呢?奥数的学习必须要建立在扎实的数学基本功底之上,否则就如同建造空中楼阁一般,花费了大把的力气还一所无所,还会打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信息和兴趣。

如果孩子的数学基础比较扎实,在小学阶段还是建议去学一学奥数知识,毕竟奥数对学生思维和开发和培养还是有一定的帮助,在小学阶段有一定奥数基础的学生到了初中之后在数理化学习上还是挺具备优势的。


现在很多的家长在孩子奥数的学习上都陷入了一种误区,认为学的越早越好,越多越好。其实这是不对的,过早接触奥数对孩子没有什么好处,奥数的学习必须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基础之上,个人建议在三四年级开始学习奥数还是挺不错的。


现在大部分学生奥数的学习靠的是在辅导班学习,一个礼拜一两次课程,所学的内容基本上是与学校的课程脱节的,因此就存在着学习的过程比较快,孩子在课堂上没能完全理解和接受,课后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练习和复习巩固,导致学习的效果不佳。


因此在奥数的学习上必须要稳扎稳打,要将复习和练习巩固在平日的学习中去完成。之前见过一个奥数学习的非常好的学生,从三年级开始每天回家的第一件事是做奥数题,日复一日,到了小升初的时候拿出任何一套试卷都能轻松应对,在小升初的考试中也是所向披靡。


让家长去辅导孩子奥数不是一件很现实的事情,但是家长可以跟着孩子一起去学习和探讨,可以让孩子讲给自己听。在数学学习中有一句很经典的话语,你认为你听懂了,你不一定听懂了,只有你给被人讲明白了才算是你听懂了,是这样的,讲题是检验听懂和学习的唯一标志。


为了培养和提升孩子的奥数水平和能力可以每天跟着孩子一起去学习和探究一个奥数知识点,掌握一种题型和解法,共同去探讨和分析,最终让孩子讲给自己听,要能把题目讲下去就得对解题的思路、方法和过程非常熟悉。


在奥数的学习中一定要注重循序渐进,难度和跨度不要太大,纯奥数内容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并不适用,必须有一个过渡的过程,在之前建议了很多的学生和家长买从课本到奥数这本书,感觉还是很不错的,涉及到奥数内容,但又紧扣课本,难度不是很大,比较适合一般的学生。


必须要将奥数的学习融入我们每日的学习之中,逐渐培培养和提升,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习透彻,理解清楚,哪怕每次只掌握一道题,学会一种方法这就是收获,养成一种学习习惯,日积月累下去就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胡老师数学教育


一般奥数三年级开始学比较合适,无论从孩子的身体还是心理的发展上来说,还是从学生各种学习技能的形成上来说,乃至从奥数课本知识体系的建构上来说,三年级都是学习奥数最合适的年级。

三年级最适合学奥数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年龄适当。一、一二年级的儿童,因为年纪太小,理解问题非常单一,长时记忆能力不好;再加上不识字,不会简单的计算,大多数儿童学习奥数会非常吃力,很容易挫伤儿童学习奥数的积极性。

  2、知识储备方面。三年级的儿童,因为经过学校中两年的学习,已经有一定的识字基础和数学计算能力;儿童对于数学的兴趣已经开始显现,这时大多数的儿童在学习奥数的过程中,都会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兴趣,对于知识的理解开始登上新台阶。

  3、奥数课本的知识编排体系上看,三年级是一个最重要的阶段。这里有各种奥数的基础知识:包括整数的各种简便计算及其运算定律、平面几何图形的各种计数方法和规律、各类典型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等,尤其是各类典型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那是差不多从小学一直到初中乃至高中阶段各类应用题的基础,对于整个数学学习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4、分化的年级的学生”,这是说,三四年级的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一般是身体上和心理上都会发生某种发展和变化,直至导致学生在学习或者纪律上都会有一些变化。



搏理数理化之巅


你好!回答你这个问题要先两方面看才能回答。

第一学奥数有用吗?这是大多家长想的。奥数提供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奥数是对学有余力的孩子的补充。我想应该说成课外数学拓展比较合适。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小学知识老师并没有讲引申,对于老师来说一个班的同学有差有优,保证大多数同学听的懂才是首选。所以老师在讲到一些知识点只能按部就班的讲。我们学校开展思维课程有很多年了,对学习有余力的同学进行拓展,在思维方式我们鼓励他们多想多实践!这批同学所表现和其他同学在初中学习中他们更能适应。

第二随着各杯赛的取消,或者转化成数学研讨赛了。但是择校升学这个问题也是绕不过奥数的。有些名校要求就是系统性学习过奥数,还会针对性的考试来进行择优。下面图片我会发送两张去年11月的一次择校试题,看看这张中等试题的难度。

上面我们说了,不管是从孩子学业还是升学都需要奥数,但奥数也不适合每个孩子,我有学生在某某某学习了三年奥数,每次都报的全年班,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奥数并没有帮助她获得提升。分析其原因她太累了,在本质上的课本知识都未弄清楚上我不建议盲目的去学。家长不能抱着功利心让同学去学,只会事适得其反。那么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呢!我建议从三年级开始学,孩子这时候培养出了良好的习惯,也对数学有了基础的认知,奥数在小学提供七个大类型,73个小知识点。三年级以前都是趣味题和一些杂题计算量不是很大的题!我们完全可以在后面的学习中重新学习过!如果有小升初的我建议五年级下册学习完毕就可以了,自己充分准备小升初择校!




late袁


1-3年级主要还是抓基础,什么是基础,就是最简单最基础的计算能力,不能偷懒,踏踏实实。还有就是培养好学习习惯,提前预习,按时完成作业,建立错题本。

主要是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学习,知道怎样学习。

3-6年级看孩子的学习情况,学校的知识都能考95分以上,可以学习奥数知识。奥数的题也要从易到难,不建议上来接触比较难的题,主要培养兴趣为主。

如果孩子学校成绩不是特别好,则不建议学习奥数,还是以学校知识为主,还是要抓基础,抓习惯,注重学习效果。

总的来说,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小学只是初始阶段,关键是养成好习惯,后劲才能十足,不要过早扼杀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学海无涯,终身学习。



小刚老师说说


并不是说“越早就一定越好”,这是因为:

1、太低年级的“奥数”其实都不算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奥数,你可以说它们是趣味数学,也可以说是思维训练,但是说它们是奥数我认为是不太合适的。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一般来说从三年级才能够正式开始有一部分内容可以被称之为奥数。

所以太早学,我们说是在学“数学启蒙”会更准确一些,而并非是“学奥数”。

2、“奥数”毕竟是对基础有一定要求的,如果说孩子基础不怎么好,比如校内考试成绩一直都不太好,这种情况如果父母发现孩子学所谓的奥数还能学得懂,那么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被骗了,另一种是孩子学得只是不太需要太费脑子的部分内容。

如果基础不够扎实,让你去学你也学不好的,搞不好还让孩子更加讨厌数学学习或者是丧失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当然,也有一种可能是孩子竟然被激发出了各种好奇心,变得喜欢上了数学……只不过这事儿我个人这么说但是心里却真的不觉得这个概率有多大。

深圳精英数学团队认为学生如果具备以下几个条件,那么真的应该学一下奥数:

1、课内学习无论是数学还是其他科目的学习都不存在任何问题,且还是明显表现出了“吃不饱”的状态。

2、孩子对数学本身具有很强的学习兴趣;

3、父母和孩子对于“为什么学奥数”这个问题想得非常清楚。

4、有一定的资源或者条件。

注意,不需要考虑年级,也不需要考虑年龄——现实中有很多人非常刻意地把学奥数或者学其他的一些东西非要规定一个年龄、年级我认为是非常不合理的!

以我们常规的学校教育为例,每个年级学什么东西,这不是“私人订制”的,这只不过是一个根据一般人的年龄、知识结构、知识总量等诸多问题做出的设计。

说别的有点复杂了,就说当下大家都更换了的“部编版”语文教材吧。新版的语文教材都说难度增加了,所有人都知道也都认同这点,但是对孩子到底有多大影响呢?其实对孩子来说几乎没太有影响——因为真正影响他们的补课课本,而是考试的内容。事实上是考试内容影响了他们对于语文学习的不同感受。

数学或者说奥数学习也是一个道理的——不同的人在接受能力、理解能力上是存在较大差异的。不是年级,也不是年龄影响了他们的接受,而是他们的自身基础、能力决定了是否能够接受得了奥数学习这件事情。其实说再多都不如去尝试一下,因为实践出真知,孩子是否适应这种事情不能靠理论的,只需要上几节课或者是给予一定内容的学习尝试看看,你就会发现孩子到底适合不适合,或者是还是适合和中难度的。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同年级的奥数不同的机构、不用的教辅其实难度相差还是非常大的。


深圳精英数学团队


很多家长会跟风或者自我觉得孩子可以,而去给孩子报名奥数,只是个人觉得,如果孩子学有余力,还是可以丰富下课外学习的。

一、奥数与数学的区别

1·奥数是数学的一个分支,数学源于现实,属于现实,并用于现实。

2·数学的课本往往是根据大多数孩子编写的,更符合大多数孩子对数学的认知和逻辑思维能力。而奥数则讲究思考时的难度(意想不到)和一些趣味性。

3·“奥数思维”,包含了发散思维、收敛思维、换元思维、逆向思维、逻辑思维、空间思维、立体思维等二十几种思维方式。这些思维对于孩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非常好的帮助,是很好的训练思维方式。而课本数学的思维方式相对就少很多了哦。

奥数与数学就好比别墅与平房,别墅是少数,平房是大多数。它们既是同类,有相似也有区别。

二、学奥数与没学奥数的区别

学奥数和没学奥数的区别我们用一个例题就知道了:

明代珠算家程大位的名著《直指算法统宗》里有一道著名算题:

一百馒头一百僧,

大僧三个更无争,

小僧三人分一个,

大小和尚各几丁?"

如果译成白话文,其意思是:有100个和尚分100只馒头,正好分完.如果大和尚一人分3只,小和尚3人分一只,试问大、小和尚各有几人?

有的家长看了题之后发现,这么难的题目,我都要解半天,这题目适合小学生做吗?而且想到的解题办法第一个就是方程,然后发现四年级的小朋友没学方程啊,遭了,这个题目我只是会写。

数学课本上学习的解题方法,鸡兔同笼法:

(1)假设100人全是大和尚,应吃馒头多少个?

3×100=300(个)

(2)这样多吃了几个馒头呢?

300-100=200(个)

(3)为什么多吃了200个呢?这是因为把小和尚当成大和尚.那么把小和尚当成大和尚时,每个小和尚多算了几个馒头?

3-1/3=8/3

(4)每个小和尚多算了8/3个馒头,一共多算了200个,所以小和尚有:

200÷8/3=75(人)

大和尚:100-75=25(人)

其实这些看上去刁钻古怪的题目,如果换一种思路,或者学习一些巧妙的方法,就能迎刃而解,这其中就要用到奥数思维了。

一题多解

方程法:

设大和尚有x人,则小和尚有(100-x)人,根据题意列得方程:

3x+1/3(100-x)=100

解方程得:x=25

小和尚:100-25=75人

分组法:

由于大和尚一人分3只馒头,小和尚3人分一只馒头.我们可以把3个小和尚与1个大和尚编为一组,这样每组4个和尚刚好分4个馒头,那么100个和尚总共分为100÷(3+1)=25组,因为每组有1个大和尚,所以有25个大和尚;又因为每组有3个小和尚,所以有25×3=75个小和尚.

学习奥数知识是提高思维方式,获得更多的解题思路,一定不要以获得杯赛名次而学习,这是本末倒置。要知道:学习好的东西,更高级的东西一是可以省时间,而是可以提高效率。

三、所有人都适合学奥数吗?

所有人都适合学奥数吗?当然不是的!

不拒绝什么样的孩子学习奥数呢?

1·课本数学知识比较扎实、学有余力(特别是计算一定要过关);

2·对奥数有浓厚兴趣,俗话说的好: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3·能静得下心,有较好的学习习惯;

4·学习时间充裕,学习任何新的并且有一定难度的东西都是需要花费时间的。

四、什么时候开始学奥数呢?

我的建议是二年级就开始学习奥数(反正三年级之前一定要至少有一学期的奥数学习时间),很多家长会觉得早,其实不然!

1·一二年级的课本数学相对简单,而且时间充裕,小朋友对任何东西都充满了好奇和探索,这个时候是培养孩子的奥数情感的很好饿时期;

2·奥数本身就生动有趣,很容易引起小朋友饿兴趣;

3·经过一年级的基础学习,孩子已经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和学习习惯了;

4·一年级的数学学习,家长也应该很清楚孩子是否适合学习奥数。

虽然好成绩是进好学校的前提条件,好的奥数竞赛名次能体现孩子的学习能力,但是我们家长也不能”茫“目的跟风,要自己清楚的了解了奥数、了解了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再决定孩子是否需要。


Lissa023


让孩子学习奥数有没有必要,关于奥数的看法。小编和大家一起分享下自己的看法,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1)很多家长不知道奥数有没有用,大多数的孩子也都不知道奥数有什么用,只是觉得应该没有什么坏处,而我觉得所谓奥数对学生没有多大意义,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浪费财力。

(2)各种针对杯赛的课外数学培训都披上了“奥数”的外衣,脱离课本、强调“技巧”,美其名曰:训练思维。其实很多小学的奥数题,都可以用初高中课本的方法,很简单地解决。

(3)奥数可以培养兴趣吗?我觉得不可以,甚至往往会适得其反,在解决课本难题的时候,会让学生专牛角尖,养成“多虑”的习惯(我的学生中就有这样的)。

(4)小学、初中根本就没有奥数的说法,小学生学的所谓奥数实际与奥赛内容大相径庭。

(5)奥数与中考、高考的关系。中考题中绝对不会涉及奥数的内容,高考(以今年为例)最后两题比较难,绝大多数学生都看不懂题目,但也没有涉及奥数的内容。

(6)奥数与加分。任何竞赛活动不与升学挂钩,不享受高考、中考加分待遇!

因此,我觉得有能力、有时间、对数学有兴趣、有数学专长的学生可以学奥数,奥数并不适合大多数的学生,家长在选择的时候务谨慎。要想获得好的成绩,还是应该打好基础,专研课本及课本相关的知识点!


数学胡老师


孩子什么时候开始学奥数好?

很多家长认为,小孩子刚上一年级没有必要学习奥数,那样会给孩子增加负担。所谓的奥数,就是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复杂的问题而已。其实就像打仗一样,真正的战斗会在战争开始之前很久就开始。

我觉得,小学奥数的学习,也应该在真正接触奥数之前一到两年开始。这时候孩子接触的其实根本不是奥数,只是简单的一些逻辑推理,数学游戏,图形游戏,智力趣题。但是,这些东西以游戏,玩耍的形式不知不觉地传达给孩子,让孩子在玩耍中喜欢上思考,喜欢上数学。

往往有些家长会听了或者所谓“高人”的建议,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开始奥数的学习,但是,如果你的选择是小学三年级学习奥数,那么真正对奥数兴趣的培养就应该在小学一二年级,而不是到了三年级把孩子往奥数班一扔,最后得出结论:我家孩子不喜欢奥数、我家孩子没那天赋。

试想一下,你让一个完全没有进行过思维训练的孩子,和一大群已经启蒙,甚至已经奥数登堂入室的孩子坐在一起学,怎么可能没有压力?

个人建议,奥数的学习一定一定要扎实基础,这个基础不仅仅是数学基础知识,还包括了思维训练,也就是说,一定要让孩子真正在思维能力上达到奥数水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