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我在武漢瞭解的實際情況,令人心塞的地方不少

​執筆/萬喆


鼠年春節假期,被新型冠狀病毒的陰影籠罩。而武漢,是這個漩渦的中心。


我在武漢瞭解的實際情況,令人心塞的地方不少


隨著超過百年曆史的漢口火車站和整個城市一起“封閉”,武漢究竟經歷著什麼?可能是大家非常關心的。


作為武漢人,我尤為關注武漢疫情的發展情勢,並積極參與了一些捐助協調等工作。這段時間裡,對武漢的現實情況有一些切身瞭解。

1

首先,需要指出,武漢人的自覺自省意識還是很強的,從我接觸和了解的事實看,群眾和醫護人員都非常堅強,有極強的主動擔當精神,讓人欽佩。


居民生活總體也較穩定,由於剛好在“過年”期間,家中食物等準備都較為充足,大家均自覺減少或完全不外出。


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和隱患,且具有不同程度的嚴重性。


一是科學性問題。從臨床看,醫護人員的醫療物資短缺問題比較嚴重而遲遲未能得到解決。

我在武漢瞭解的實際情況,令人心塞的地方不少


一些大醫院如協和等,都出現了防護用品“空架”的情況,有的呼吸科一線醫護人員已經沒有“全副武裝”可用,很多都在儘量延長防護服的使用時間,甚至脫下後用紫外線“照一照”重複用。


一些一線醫院和人員已經開始“退而求其次”,能夠有工業標準的防護用品就先買上。大量醫護人員已經完全無法保障自身安全,成為“裸衝鋒”的鬥士。


無法科學防護的背後,是沒有科學的指揮。由於缺少統籌調度,也不明相關信息,醫院和醫護人員只能各自在社會上通過各種渠道和組織求援,而各地火速籌集向武漢市運送的社會物資卻在武漢市外無法快速進入,直接下沉到醫療一線。


在接觸中我發現,政府下屬的不少政府職能部門和各區政府職能部門都在盲目等待市政府調度安排。以物資運輸舉例,職能部門表示,市內運力充足,各運輸企業和很多車輛都在待命,卻不知令從何來,沒有收到政府的直接指示。


前幾天應急物資入漢還需要武漢市應急管理局審批通過,而應急局管此事的只有兩個人。現今剛交由湖北省交通運輸廳管理。


我在武漢瞭解的實際情況,令人心塞的地方不少


據我瞭解的情況,武漢各個具體層面的對接,基本上處於群龍無首狀態,捐助方、醫院方等得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以自我解決問題。


二是前瞻性問題。武漢市新型肺炎防控指揮部現在一共出臺了9條通告進行政府行政指導。然而從1號通告的“ 封城”,到9號通告的“禁足”,都比較突然,或缺乏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的科學性,在應急響應措施上亦缺乏前瞻性。


匆忙封鎖城市,後續問題接踵而至,而停止網約車營運、出租車單雙號,封閉過江通道等一系列操作阻止市民流動性後,才開始通知社區清查發熱人員,但公告宣傳和社區佈置卻不足。


結果是發熱門診仍然爆滿,而本來情緒比較穩定的居民不得不因交通突然封停加入“搶購”,恐慌情緒被人為拉高。


我在武漢瞭解的實際情況,令人心塞的地方不少


現在每個社區配備出租車3-5臺,但其實遠遠不夠。武漢常駐人口1091萬,目前春節在漢人數就算減少一半以後,按照城市人口500萬人、3人一戶計算,全市徵集6000臺出租車為全市人民採買送物資,平均一臺車要服務277個家庭,不現實。


一線醫護人員的應急物品、食品、住宿、交通也不能得到有效保障。不少呼吸科醫生都是穿著成人紙尿褲在工作,一天只吃一盒方便麵,甚至由於快遞及送餐全部封停而連方便麵都吃不上,一天下來全身都被無法排出的汗水蜇傷,第二天仍然如此上崗硬挺著工作!


醫護人員的精神令人敬仰,但這種狀態是難以持續的。


我在武漢瞭解的實際情況,令人心塞的地方不少


三是系統性問題。今天我得到消息,上海醫療救援隊在武漢金銀灘醫院的100多名醫務人員到了下午還沒有飯吃。據悉,金銀潭醫院所在區區委書記表示正在研究,而那時已經是下午兩點半。早上該院醫生已經都將自己的早飯讓給了病人吃。


私人聯繫周邊餐館,做好了卻不能送,餐館稱多次申請交通準行,未批。整個醫療隊目前也都沒有防護服,與武漢衛健委聯繫後,仍未得到有效答覆。目前是通過發動一些親友社會力量在解決。


除了在醫療物資及應急管理上的系統性問題外,內外銜接也製造出一些人為“障礙”。


比如在“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感召下,很多組織和海外華人自行組建物資群,將大批應急物資發往武漢。這個春節,據悉中國海關做好了全面應急準備,全都沒有休息,並開通了一些綠色通道。武漢海關也以最快速度報海關總署建立了快速通道,但是卻卡在地方上而停滯了,致使海關打開的快速通道成了卡口。


這既不符合國際慣例,也不符合人倫情理。


而且海外捐贈按照法規需通過紅十字會、慈善總會等5A級社會慈善團體才能接收與清關進入。可聯繫到武漢紅十字會後推三阻四各種不願接收,湖北慈善總會對能不能接收捐贈物資先安排工作人員登記填表後等待通知,具體怎麼辦理還在等政府開會決定,甚至有的醫院在接收捐贈的對外公開文件中明確不接受海外捐贈。


在外界看來,這些也反映了當地政府的一種態度。

2

在疫情突然發生、且蔓延較快的這個時候,我和我認識的武漢人、以及其它各地的各界人士,都抱持著困難時期要萬眾一心的信條,我們都願意向前看先解決實際問題、先做力所能及的事。


但是當下仍然存在不少機制上的阻礙,我們必須看到問題所在,清楚問題所在,追責不是我能做的,現下我希望的是能夠呼籲改正,快速走上防疫正軌,讓醫護人員有基礎保障,讓老百姓平安生活,這是我寫下本文的原因。


因此,我提出幾點建議。


第一, 要有科學性,相信、敬畏市場和科技的力量。


事實上,現在具體層面的積極捐助和協調方基本以民營企業、個人和組織為主,在這次疫情中發揮了重大作用。


我在武漢瞭解的實際情況,令人心塞的地方不少


各方都非常熱忱、積極,但也都認為這樣散碎的方式可能是極大的資源浪費,只是當前形勢下的無奈之舉。


其實,在當前科技環境下,當地政府不但應該集中統籌平臺,而且應當運用大數據等工具,實時對全市乃至全省的醫護人員情況、病房、病人、防護用品等全面掌握、預先決策、及時調配、公開發布。


我們國家一向以“集中力量辦大事”自傲,通過科學方式來集中力量配置資源是最有效、最高效的,應該積極使用。


第二, 要有前瞻性,宣傳要以務實為主。


我們常說,“謠言止於智者”。但是,怎麼能夠提高大家的“智”?需要更廣泛公開透明的信息。


武漢疫情中,網絡上有很多對武漢市民“恐慌”的批評。但是,實情的公開不夠,公告行政令的突如其來,專業指導意見的空缺,權威部門的信息幾乎缺位等,是本來堅強、穩定、願意相信政府、保持樂觀態度的武漢人民開始“慌神”的主要推手。


引導輿情不是誤導輿情當然也更不是消滅輿情或者“強迫輿情”。在武漢成為疫情中心的情況下,武漢卻完全落後於全國其它各地的應急響應級別,這是為什麼?


在武漢已經一級響應且幾乎前無古人的“封城”時,又責怪大家恐慌,這是什麼意思?


一方面說病情洶洶,而且先期徵兆也難確定,一方面讓市民不要隨便就醫浪費資源,但普通感冒還是“精準”感冒怎麼區分?


我在武漢瞭解的實際情況,令人心塞的地方不少


想要宣傳得力,要了解民眾的需要,要準備務實的方案和細化的指導意見。


第三,組織協調要有系統性,政令要以民眾利益為目標。


建設提高治理能力是國家新時代的戰略需要,在重大問題管理中更應該得到體現。


武漢9號令禁止私家車上路後,如何有效保障醫護人員通勤、保障正在住院的其他病患家屬探視及護理都沒有具體措施,甚至通告中“市公安交管部門將對禁止通行的車輛通告車主,對未通告的車輛一律實行通行”都無法讓人明確知曉含義和政令的具體實施方式。


我在武漢瞭解的實際情況,令人心塞的地方不少


所謂執政為民,首先要把做事的目的想清楚,就像是隔離不是為了把病人邊緣化,阻止病情蔓延不應該是切割武漢民眾、而應該是保護武漢民眾。如果不是“一心為民”的思維,行政指導的結果就會完全背道而馳,形成新的傷害。

如果說病毒是“天災”,沒有防護服的醫生、沒有飯吃的救援隊都是怎麼一回事,值得深思。

3

此外,我特別想提出,疫情防護不能搞成地域歧視。一些針對武漢人的

驅趕行為不應該得到喝彩。當然從武漢到外地的人,也應該主動到社區報備。


這個時候一定要團結,眾志成城!


一開始的疫情流出,總體而言並非武漢市民“自私”,而是由於當時對疫情的知情不足,有些人“流出”,也有很多人“流入”。


在為武漢呼籲的同時,我也想為湖北其它城市呼籲,儘管我親身瞭解不足,但聽說他們的防護物資短缺等問題也非常值得關注。


而到了今天,各省市不應比拼誰更恐慌,批評民眾“恐慌”,不如檢討治理的方向、能力缺陷。


至此,疫情仍在繼續,在不斷的反思中,相信我們會不斷進步。


並不是出於私心,我仍然想要致敬武漢的民眾和醫護人員,以及全國的醫護人員,還有海內外關切疫情的每個人。


我在武漢瞭解的實際情況,令人心塞的地方不少


我切切不能“代表”武漢人,但我想作為一個武漢人,謝謝大家,和武漢一起加油!


作者系出生成長於武漢的經濟學家、盤古智庫學術委員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