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軟銀要轉讓51% ARM給中國,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6 月 5 日,軟銀確認將 2016 年收購的芯片設計公司 ARM 中國業務的 51% 股權出售給中國投資者。

軟銀要轉讓51% ARM給中國,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軟銀沒有透露新成立的合資企業合夥人的名字,但媒體報道稱其將由政府資金支持的私募厚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管理。

中國正加大對半導體產業的投資

中國與美國的緊張局勢,讓中國更加認識到自己發展科技的重要性,減少外國技術的以來,中國正加大對國內半導體產業的投資。

軟銀要轉讓51% ARM給中國,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總部設在英國的 ARM 為半導體設計人員提供了關鍵芯片設計框架,規定了他們的芯片如何工作,並向使用者收取許可費用。它在手機行業有著巨大的影響力。截至 2014 年,該公司估計其設計已被 85% 的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一些筆記本電腦中的芯片使用。其客戶包括蘋果,三星和高通等等。2016 年 7 月,SoftBank 讓人震驚的宣佈它將支付320億美元用於收購 ARM,當時 ARM 是英國價值最高的技術公司。

軟銀要轉讓51% ARM給中國,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中國的芯片製造商就像他們的國外同行一樣依賴 ARM,SoftBank 估計中國95% 的先進芯片設計都是基於 ARM。在上個財年,ARM 在中國國的知識產權許可費佔總收入的 20%。

但 ARM 仍面臨著中國的競爭壓力。在“2025 年製造”計劃下,中國鼓勵私營公司,國有企業和地方政府發明自有的核心技術來取代來自國外的核心技術。

軟銀要轉讓51% ARM給中國,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半導體是 2025 製造的的重要組成部分:據麥肯錫稱,中國佔全球集成電路需求量的 45%,但進口量佔其採購量的 90%。就在美國政府封殺中興通訊並且組織高通向其提供處理器之後不久,國家支持的基金已經籌集 3000 億元人民幣(合474 億美元)的資金來支持國內芯片行業的發展。

在這種情況下,ARM 已經面臨一些競爭,據幫助外國企業進入東亞的諮詢公司Intralink 的項目總監斯圖爾特蘭德爾說,像 C-Sky 這樣的公司,是由阿里巴巴擁有的本地 CPU 製造商,已經在開發 ARM 設計的開源替代品。

軟銀要轉讓51% ARM給中國,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ARM 被日本公司收購以後,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國內的人的神經. 現在 ARM 跟中國合資成立中國公司。“ARM 試圖減輕中國公司對依賴日本公司(ARM 現在本質上是日本公司)的擔憂,”Randall 寫道。“最重要的是,合資企業將被視為中國企業。這意味著它可以成為“中國製造 2025”計劃的一部分。“他補充道。

軟銀要轉讓51% ARM給中國,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中國和ARM合作的風險

然而,這筆交易也有風險。美國政府已經提出擔憂,他們擔心在合合資公司裡,國外公司的知識產權的面臨洩露給中國競爭對手的風險。軟銀沒有披露哪些技術可以轉讓給合作伙伴。

浙江大學亞洲半導體行業研究員 Doug Fuller 表示,與其他合資企業不同,ARM 可能不存在這些擔憂。“我懷疑 ARM 不會將大部分核心技術透露給合資企業,”他說。“他們並沒有把最核心的技術交給中國。”

軟銀要轉讓51% ARM給中國,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Disclosure:本文部分或全部內容均基於公開資料所得,僅能作為您的投資參考資料。同時所涉及個股僅作為案例,不構成具體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