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何评价袁隆平说:应该把补贴石油的钱拿来补给农民,粮食收购价格应该涨到2元?

补贴调查


我不知道哪个是原话,或者都是原话。但如果是讨论袁老的这两种表述的话,基于种粮的现状,我更支持第二种说法。就这个话题单一的讨论来说,我的理由主要有下面两点:

首先,价格补贴,近十几年来的实际情况证明,农民并没有从中获益多少。自2004年国家开展了新一轮的价格补贴以来,稻谷、小麦出台了托市收购政策,玉米、大豆、油菜籽、棉花出台了临时收储政策,而且国家在2008年之后对政策收购底价连年上调,个别品种累计上调幅度达到100%以上。但从农民的收益来看,不可否认,因为托市收购政策的出台,在前期对农民的卖粮难问题、农民种粮收益提高等都发挥了比较好的作用,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中间环节参与到粮食收购中来,随着农资价格的进一步上涨,种植成本的不断提高,种粮农民所能得到的政策红利越来越少。近几年来,南方地区的双改单、华北黄淮局部的撂荒等,就从一个层面上证明了,国家提高粮食价格并不能提高农民带来真正的收益,反而滋生了很多问题。而且,在目前中国人多地少、粮食安全战略又是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的要求的情况下,粮价也不可能大幅提高,但即使提高到2元/斤,甚至问答里面还有个话题在讨论把粮价提高到5元/斤,农民的收入就能够大幅增长了吗?农民的生活水平就可以明显提高吗?不会的。粮价涨,收入增长,还是赶不上物价的上涨,更别说房价的高涨了。在当前的种植模式下,大部分农民依靠自家责任田的种粮收入,即使粮价每斤再涨5毛钱,还是满足不了生活需要的,而且还要面对农药化肥等农资价格的上涨,面对其他生活必需品的上涨。

其次,就是第二个言论,我觉得袁老说的很实际,很有针对性。石油是垄断行业,至于多大的利润咱们不去探究,但那么高的补贴,那么少的从业人员,为什么就不能减少一些呢?可能有的人会说石油是战略物资,粮食更是啊!真到了非常时期,人吃不饱肚子和机器吃不饱“肚子”是一样严重的问题,而且会更严重。其实,我并不想过多的去评价应该减少其他行业补贴,然后把资金转过来补贴农业,我认为,国家就应该加大对农业的补贴力度,要从生产上直接进行补贴,而不是通过价格调节来刺激农民种粮积极性!为什么?因为农民作为整个产业链条里面最弱的一环,在市场贸易中的议价能力、定价权等方面是最没有优势的,而且在未来的十年左右的时间,可能还是达不到发达农业国家的水平。这就需要国家在补贴方面加大力度,针对性的进行补贴,让种粮的农民真正无后顾之忧,不用去过多的担心粮价的涨跌对收益的影响。毕竟,即使涨了,农民又能增加多少收入呢?

在补贴的同时,还要完善相关配套措施,比如农业保险机制的真正建立!这几年,城市、农村,人寿方面的保险员在“舌灿莲花”的推销着各种保险险种,直觉得让人买了保险就能做到在马路上横着走、地沟油随便吃的感觉。但我们的农业保险呢?险种少,理赔程序复杂,理赔限制严格,很多的保险感觉是在为政府的政策背书,并不是真正的去关注农业的健康发展。保险金融业,都是国家队为主,这种“以小保大”的措施还是应该利用好!


粮小咖


如何评价袁隆平说:应该把补贴石油的钱拿来补给农民,粮食收购价应该涨到两元。

杂交水稻之父袁老提出了补贴农民的建议,估计大部分人是站在农民的角度支持袁老这个建议的,做为一个普通农民,虽然家里不种地,但悠然还是想说,袁老的建议太走心了,是真正能够体谅农民理解农民有利于农民的一个建议。


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吃永远被放在第一位,没了粮食,其它的发展再好也是白搭,所谓的国强民富,民是指所有的老百姓,老百姓里农民占据大多数,所以民富更需要农民富裕起来。

袁老建议粮食涨价到两块钱,并不是不合理的建议,没有涨很多,现在玉米价格在八毛左右,小麦也仅仅一块出头,价格突然翻了一翻的话,可能有些人觉得太多了,然而如果您根据物价上涨的高低,从二十年前看粮食,和别的东西一做比较,估计大部分人会说应该涨价到两块钱。


当物价上涨时,粮食永远停留在最初的价格,农民存粮食永远不会有升值一说,再加上粮食不值钱,很多农民种地积极性减少,觉得种地不如打工,打工一个月能挣到种地一年卖粮食的钱。

也确实是这样子,现在种一亩地不计算工钱的话,最多一亩地能剩一千块钱,说实话,如果种十亩地,到年底累的跟狗似的,最多也就收入一万块钱,真不划算。

在农村,现在荒地很普遍,大部分农民选择打工,土地被荒芜闲置下来,那些当年推着小车,每天推土整地的老人们,看着长满野草的土地,心里别提多难受了。

假如像袁老说的那样,把石油补贴钱用在农民种粮食上,好歹让农民对收入有点希望,提高大家种地的积极性,确实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可能很多人认为农民一年下来花销用不了几个钱,觉得只要种点粮食有的吃有的穿,日子那么过着就好,其实农民的花销不比城市小,看病是大头,孩子读书也不少花钱,其实让粮食适当的提高价格也是不错的建议。


悠然见东山


目前小农户种上无地租的几亩地,就算国家不补贴,就目前粮价整体来说不但不赔钱,而且利润率高于工商业,只不过挣的钱很少!规模化租地种植因地租高不挣钱甚至亏损!都报怨补贴少,粮价低,种地不挣钱。

无地租种一亩地平均投资1000元,盈利500元应该没问题。虽然利润率很高,但一家几口人种10亩地纯收入5000元最多解决温保,即使粮价农补翻倍也不可能致富。规模化租地种植往往地租吃去了种地的利润,这样赔钱容易想赚钱很难!

解决目前农业的可行方法是乡镇政府以适当价集中农民承包的土地,再以廉价(甚至不收租)适当规模转包给有能力发展农业的人!中间差价由支农资金补贴,不需要国家其它名目烦多的农业补贴!

不想流转土地的农户政府出面协调调换在一块!鼓励其种植不宜机械化种植之作物,但对其不予补贴。

农村穷,农民苦,

人多地少是因素。

补贴多,粮价高,

几亩良田富不了。

要脱贪、想致富,

外出打工是条路。

忙耕种、闲外出,

两项难顾穷跑路。

弃良田,背水战,

创出天地一片片!

人入城、地抛荒`,

规模经营路宽广。

城域广,农村亡,

农家柴鸡变凤凰。

农业兴,农村旺,

国家强盛民富康!


娄一LGS


针对袁隆平先生提出的将补贴石油产业的钱拿出来补贴给农民,上调粮食收购价格,从个人角度出发,袁隆平先生能够有这样的想法完全可以理解,个人也极其认同。

袁隆平先生作为杂交水稻之父,一生都在研究水稻,一辈子都在与农民打交道。从情感角度来看,没有人比他更热爱水稻、热爱农民、热爱土地了,因此对于他来说,粮食的重要性及价值凌驾于石油之上。

在袁隆平先生看来,没有任何东西的价值可以超越粮食,超越水稻了,粮食不仅仅是解决了温饱、吃饭问题,更是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战略生存资源。我们一生可以不和石油有直接或间接接触,但肯定少不了粮食,因为我们要依靠粮食来生存。

水稻作为袁隆平先生一生研究的心血,将中国水稻产量从之前几百斤每亩提升到一千公斤以上每亩。解决了中国这个只拥有世界上7%左右耕地资源确需要养活世界上29%左右的人口的农业大国吃饭问题,从吃不上粮食到吃到饱,吃的好转变。随着粮食产量有了质的飞跃但粮食价格确没有充分体现。

袁隆平先生一生都在与土地和农民打交道,非常了解农民的辛苦。但随着近年来各种社会成本的增加,而粮食价格确稳步不前甚至还有下降的趋势,导致粮食种植效益越来越差,甚至出现大面积种植土地被荒废,或许这才是袁隆平先生有这样想法的原因。

但无论如何,不管是粮食还是石油都是国家重要物资,都是经济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都需要国家从宏观经济角度进行调控,这两项物质对于国家都是极其重要的。

粮食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所有人都要吃饭,而且还要确保每个人都能吃得起饭,因此要确保粮食价格处在合理范围内,同时还要顾及农民自身利益,因此国家需要进行宏观调控。

总而言之,对于袁隆平先生大力支持农村、农业发展,个人表示赞同与理解,但国家对于石油产业的扶持也支持。


湾塘谷


如何评价袁隆平说:应该把补贴石油的钱拿来补给农民,粮食收购价格应该涨到2元?


这个问题老张看了前边很多老师的回答,也有很多的农民朋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但是基本上大家都是处于一致的观点:袁隆平老师说的对!但是老张对于这个情况有一点个人不同的看法,下边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袁隆平是咱们中国名声响当当的一个大人物,尤其对于我国现代化的进度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上世纪的时候,我们的水稻亩产不过300~400斤,很多人都处于食不果腹的饥饿状态。到袁隆平杂交水稻的推广开始水稻的亩产能达到700~800斤以上,让很多的人都无忧无虑的吃饱了肚子,也让咱们的国家腾出了更多的精力去发展经济。

自古以来,放眼世界各地,任何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都符合一句“猪粮安天下”。意思是粮食是所有人的命根子,粮食的涨价与否和整个社会集体的利益都息息相关。所以粮食价格高低是不能够随便的变动的,粮食价格过低会影响种植户的利益,种植户减少种植规模,那么来年的粮食收成肯定就不好,严重的甚至引起饥荒。如果粮食价格过高,那么所有人的生活成本就会大幅度的提高,这意味着整个社会人生活的幸福指数就会大大的被拉低。

工业和农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两条腿。任何一条腿走的过慢或者过快都是不可以的,而现代工业中,石油就是工业的粮食。石油价格的高或者低直接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生活成本的增加与否,现在我国正在奋力追赶欧美等发达国家,我们依靠的主要是工业,而并非农业,我们的农业仅仅的要求是不掉队太多。从某些方面来讲,我们是优先发展工业。

在这种大环境之下一旦石油补贴拿掉的话,意味着我们出行、运输成本的增长,那么我们息息相关的所有物品价格都会随之涨价,接下来整个社会的生活成本都会大幅度的增加。粮食价格一直以来都受到市场和政策的双方调控,对于目前的粮食价格来说,并不是很高,反而有些偏低的情况。在这种环境之下,把补贴放到石油之上是对大部分人的利益合理的分配方案。


老张谈三农


农业问题不能单独依赖提高价格和增加补贴来解决,应该设立农业区,把农业进行区域化管理,就是把土地特别少的地区的农民迁入城镇,安排他们就业,留留一少部分人经营土地,但也不一定非要搞农业。说要把农民的年人均收入提高到5000元以上,在土地特少的地区是很难达到的,在人均种植土地较多的地区,5000元已经是接近贫困了,忙了一年,人均才达到5000元以上,会让人笑话的,在农村打零工的也不止5000元啊,插稻秧和收白菜每天能挣300呢,不要把所有农民都说得那么悲情。


三江物语


几天未见,今打开头条,发现系统发来多条邀请,要我回答问题,对此,我表示感谢!

农夫不才,承蒙错邀,出于对邀请者之敬意,在此我只好鼓鼓勇气拙答片语,谨作回应。

关于袁隆平院士呼吁把补贴石油的钱补贴给种粮农民之说,这是在呼吁公平,作为一个农民,我的观点就不用说了,这才是袁老让我们农民感谢他的理由。物以稀为贵,粮食多了自然也就不值钱了。尊敬的袁老,您呕心沥血创高产,给我们农民带来了多少好处啊?没多少吧!所以,我们从粮食高产中找不到感谢您的理由啊袁老!

回答完毕,所言若有不妥,请予原谅。谢谢!


农夫18922


无可否认袁隆平教授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比我们普通群众要更深刻、更透彻。不过,袁隆平教授的话却不是金科玉律。对袁隆平教授的话还要一分为二的看待。

第一句是要进一步加大农业的补贴,假如加上一个定语:加大对优质农产品的补贴,这句话就更完整了。石油和农业都事关国家的战略安全,石油和粮食同样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石油安全和粮食安全都要保障。对两者补贴同样也在事关国家经济基础的稳定发展。世界其他国家资源再多,也只是人家的,如果国内没有充足的、完善的、高效率、高质量的农业和能源生产体系的话,无疑都是把自己的脖子放在别人的铡刀之下,国家颠覆、人民颠沛流离是顷刻之间的事情。阿根廷有钱能买到导弹,却也在马岛战争中被法国掐住了导弹的脖子,空有飞机而已。

第二句“粮食收购价格涨到2元”就有点偏颇了,就像某个委员在全国两会中提出的“农民的孩子不需要上大学”一样。中国粮食现状就是高产量、低效率、不均衡,我们为了温饱追求高产量的时代过去了,在稳定产量的同时,提高质量才是现实的关键。中国稻米难道真的难吃吗?不是,不过是人民在填饱大家肚子以后,人们对口感、口味进行了新的追逐,这才导致对优质稻米的追捧,对优质稻米的大量进口。提高价格应该提高的是什么样的产品,如何让市场和政府补贴来共同发挥调控作用,压低部分低质产品,实现粮食和农业的优质优价才是最重要的。粮食价格的提高也不是谁想提高就能提高的,既像多米诺骨牌,一个倒了,全部倒了,也像“蝴蝶效应”,全部上涨农产品价格是否会导致全部价格上涨、出现大幅度通货膨胀、最后经济崩盘呢。心是好心,事情却不是这样办。

农业需要补贴,农民需要补贴,关键是补贴谁、怎么补、补多少。


职业新农人


没错,没有经济价值的事情,好多人都不愿意坚持干下去了,农民,有田,有牛,产生农民看看现在很多农村年轻人都进厂当工人,大片大片土地被荒废,甚至很多农村人在等着土地被政府搞工程的收走,为的就是卖钱,可有人想过没有,偌大一个国家,经济要发展,城市要发展,国防建设要发展,航天技术要发展,依靠的是什么?_?精神上的意志吗?还是靠强大的武器,不是,粮食,粮食啊,千千万万的人民如果有一部分饿着肚子,这个国家稳定就会出现问题,如果三分之一的人民饿着肚子,这个国家根本就会出现动荡不安。饿是很可怕的事情,远比战争更可怕,所以中国必须重视粮食问题。


火狼468


不赞同,个人认为没有什么用处。

1、就算粮食价格涨到2元,每亩地的平均收入也不过4000元,说多不说,说少不少,种地的还是饿不死罢了,大家都占着地领补贴。

2、单个人种地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农业模式,一片农田1000亩,一家一户分割,种什么的都有,根本就无法提升效率,种植者还是无法摆脱贫困。

3、农产品涨价会引起一系列的的涨价,如果其它人的工资不上涨,就等于在降低收入,无疑危害全社会。

4、石油只所以会补贴是因为国内的石油生产成本较高,并且基本上是计划经济。山东有大批的不属于国有的炼油厂,他们部分拥有进口权。结果是他们这几年只价格差大的时候就拼命炼油,小的时候或者会亏损的时候就不炼油。并且想尽办法各种不交税。异常时期的供应全都依靠国企。其它行业如电力等也是这样。

个人认为还不如给人发补贴更好一些。

以下为找到的一个报道,可以看看有多少农业补贴。

当前,农业是国家“新四化”的短板,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石,更是中国经济增长“新常态”下保增长的重要方面。而农业又是弱质产业,这就需要国家政策的保驾护航。中央承诺投入农业资金只增不减,根据我们的预计,2017年国家投入三农的资金总量有望超过2万亿元。  这2万亿元如果平均到中国6.5亿农民,每人可以分3076元!但国家资金不会这样发。这2万亿,国家会通过各种“看得见”的方式和“看不见”的方式投入到三农领域。其中“看得见”的,就是我们做农业经营经常听到的补贴资金。  我们整理了目前我们新型农业经营组织(涉农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可以申报和享受的一些补贴项目,由于时间和人力不足,可能有所遗漏,未来会逐步更新;由于篇幅原因,只列举了项目名称和补贴资金额度,大家经常农业补贴微信公众号,我们会持续为大家讲解每一个补贴政策的详情。  农业种植类补贴  1.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30-230元/亩)  2.造林补贴(100-600元/亩)  3.测土配方施肥补助政策(60-200万元)  4.耕地轮作休耕试点政策(150-1000/亩)  5.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政策(20-40元/亩)  6.菜果茶标准化创建支持政策(50-100万元)  7.粮油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400-600万)  8.种子工程植保工程储备项目(500万)  9.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农作物种子项目(500-1500万)  10.经济作物提质增效关键技术试验示范(50-100万)  11.低毒生物农药示范补贴试点(20万)  12.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项目(600元/亩)  13.国家中药材生产扶持项目(100-300万)  14.林业生态示范项目(200-600万)  15.名优经济林示范项目(200万)  16.农作物良种生产及加工基地(300-700万)  17.园艺类良种繁育及生产示范基地(200万)  18.大宗油料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1200元/亩)  19.“粮改饲”支持政策(50-200元/亩)  20.马铃薯原种生产补贴项目(100元/亩)  21.退耕还林还草支持政策(1000-1500元/亩)  农业养殖类补贴  22.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25-170万)  23.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项目(无补贴,但很重要)  24.渔业标准化健康养殖项目(25-100万)  25.现代种业提升工程畜禽良种项目(300-500万元)  26.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水产良种项目(500-1000万)  27.畜禽良种繁育项目(5-800元/只)  28.畜禽水产标准化养殖项目(50-150万)  29.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试点项目(300-1000万)  30.渔业资源保护和转产转业项目(200-2000万)  31.农业综合开发畜禽良种繁育(300万)  32.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政策(80-800元/头)  33.海洋牧场示范区(200-500万)  34.海洋渔船更新改造补助政策(每艘船30%)  农业通用类补贴  35.三品一标的认证及相关补贴(0.3-4万元)  36.农机购置补贴政策(0.3-120万元)  37.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政策(500-1.8万元)  38.农产品加工专项补助项目(20-50万)  39.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200-300万)  40.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引导资金)项目(30-150万)  41.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申报  42.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1-34万)  43.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20-100万)  44.区域生态循环农业示范(1000-1500万)  45.农副资源饲料化利用示范(300-400万)  46.稻渔共生综合种养基地(200-300万)  47.林下经济项目(10-30万)  48.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800万)  49.旅游产业发展基金(500-1000万授信)  50.彩票公益金支持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项目(3000万)  51.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申报(10-100万)  52.规模化大型沼气工程(2500元/立方米)  53.秸秆高值化利用(含粮棉主产区)(1000万)  54.农业循环经济基地建设(1000万)  55.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2.5-7.5元/亩)  56.现代青年农场主计划(3000元/人/年)  57.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00元/人)  58.返乡创业支持补贴(200万)  农业土地类补贴  59.农业综合开发土地复垦项目(投资额30-80%)  60.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500元/亩)  61.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1000万)  农业组织类补贴  62.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项目(15万元)  63.农业组织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农业产业化项目(100万)  64.农业组织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农民合作社项目(100万)  65.综合开发供销社项目(土地托管、服务能力提升、产业融合)(300万)  农业市场类补贴  66.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建设项目(2.5-25万元)  67.“万村千乡”工程(100-300万)  68.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项目(投资额30-50%)  69.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  70.农产品流通骨干网建设(投资额20%)  71.冷链物流和现代物流项目(200-1000万)  72.新网工程(50-300万)  73.供销合作社农村电子商务惠农工程  74.农业组织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农产品促销、出口促进)(10-80万元)  农业科技类补贴  75.农业科技成果转化(60-300万)  76.星火计划(60-100万)  77.科技推广与集成技术示范项目(100-300万)  来自:农业有门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